按傳統說法,周代的爵位分為五等,分別是:公、侯、伯、子、男。“公”這個爵位非常尊崇,就《春秋》記載來看,稱公的只有寥寥數國,主要有宋國、虞國、虢國等。宋國稱公,是因為宋國是商朝的延續,在周代屬於國賓,即所謂“賓而不臣”,其地位自然不能與其他諸侯相等。虞國、虢國稱公,是因為這兩國和周王室關係非淺,虞國始受封者為虞仲,是周文王的伯父,虢國的始受封者虢仲,是周文王的弟弟。所以這兩國也是公爵。侯是第二級的爵位,絕大多數諸侯都爵位都是侯(所以才叫“諸侯”),比如魯國、晉國、齊國、衛國、陳國、蔡國等等。他們的國君就分別叫做魯侯、晉侯、齊侯、衛侯等等。第三等是伯,封伯的諸侯主要有秦國、鄭國、曹國等,所以秦君叫做秦伯、鄭君叫鄭伯、曹君叫做曹伯。比如《左傳·僖公十三年》:“晉荐饑,使乞糴於秦。秦伯謂子桑:‘與諸乎?’”。第四等是子,子爵在《春秋》中有很多,但無一例外都是蠻夷,比如楚國(楚子)、吳國(吳子)、越國(越子)等等。第五等是男,遍尋整部《春秋》,男爵只有一個,就是許國。如《春秋·僖公四年》:四年春,王正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曹伯侵蔡。這就是五等爵的基本情況。——當然,是不是這麼齊整,這麼多年來學者們是一直有爭議的,我也認為真實情況或許不是這樣。不過咱暫且就這麼說吧。但是,從古籍看,有時候我們會覺得這些爵位會比較亂。比如這個“公”,周公也叫公,齊桓公也叫公,而且《春秋》中動不動就把魯君也稱“公”,比如曹劌論戰中的“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難道周公、齊桓公、魯莊公都是公爵嗎?答案是否定的。“公”這個字,除了表示公爵之外,還有其他不同的用法,首先,王室卿士稱公,如周公、召公、毛公等,——事實上週公的封國是魯國,召公的封國是燕國,都是侯爵,但他們身為王室卿士,故此稱公。其次,“臣子於其國中褒其君為‘公’”,也就是臣子對本國的國君尊稱為公,這就是齊桓公、魯莊公稱公的原因。最後回到題主的問題。題主的圖片是《史記·衛康叔世家》中的一段,講得是戰國時衛國的情況。首先要知道,衛國在春秋時一直是侯爵,但其國君的諡號一般都稱“公”,所以到戰國初年,衛悼公、衛敬公、衛昭公等都稱“公”,這和“齊桓公”一樣,是衛國內部人對自己君主的尊崇,並不表示其真實爵位。所謂“是時三晉彊,衛如小侯,屬之”,這裡“小侯”不是爵位,而是附庸小國,這句話意思就是說當時三晉強悍,衛國就如同附庸小國一般,依附於三晉。《史記正義》曰“屬趙也”,也就是說當時衛國是趙國的附庸。至於“十六年,衛更貶號曰侯”,這是說到了衛成侯十六年的時候,衛國在國內都不敢稱衛君為“公”了,而貶為“侯”。也就是從成侯起,衛君的諡號也從“×公”變成了“×侯”。而“嗣君五年,更貶號曰君”,意思就是說到這時,衛國連“侯”也不敢稱呼了,只敢稱“君”。“君”是什麼呢?君就是封君,它不是諸侯爵位。戰國時我們經常能看到“××君”的稱號,如平原君、信陵君、孟嘗君、春申君、武安君、馬服君、龍陽君等等。《說文》解釋曰:“君,尊也。從尹,發號,故從口”。——也就是說,“君”的本意,是尊者,是發號施令的人。《儀禮》注曰:“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也就是說,只要擁有土地,就是君。春秋和戰國,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重大的一個分野,可以說天翻地覆也不為過。這個天翻地覆的變化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變化,就是封建制度的崩潰。春秋時期,“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士有子弟”。也就是說,天子分封諸侯,諸侯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分封他的子弟。這樣就建立起來了一個完整的封建系統。在這個系統裡,周天子雖然是海內共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但他對於各個諸侯國並沒有直接的權力。他不能對晉國、齊國、魯國、宋國等國內事務進行干涉。同樣的,各諸侯國對於各卿大夫封邑內的事務,也沒有直接干涉的權力。但到了戰國時代,這個制度崩潰了。戰國各國都採取的是一種集權制,國君對於國內事務,擁有絕對的處分權。——這也就意味著,國內那些受封的貴族,再也不是西周春秋時期的諸侯,也不是那時的卿大夫,而是一種全新的封爵形式。在這種形式下,受封的人對領地不具有行政權,他只能收取封地內的稅賦(換言之,只有經濟權力而無政治權力),甚至有的情況下都不能世襲,受封者死後封地隨即被國家收回。這種新的封爵形式,既不同於春秋西周時的諸侯,也不同於那時的卿大夫,所以無以名之,於是就用“君”這個字來指代。這就是戰國的封君制度。衛國最後“更貶號曰君”的君,就是這麼個東西。它和西周春秋的五等爵是不同的。==================我是傳說中的分隔線=================以上是對題主問題的回答。我前面也說了,我對傳統典籍上記載的那種整整齊齊的五等爵制是不太相信的,下面我就談一談我在這方面的一些猜想。我猜想,所謂五等爵位,其實並無五等,可能只有兩等,至多為三等。考之經史,《孟子•萬章》雲:“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在此處孟子雖雲“凡五等也”,但刨除天子,而又云“子男同一位”,實則為四等。而下文又曰“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則就封地言之,又分為公侯、伯、子男三等。而《公羊傳•隱公五年》雲“天子三公稱公,王者之後稱公,其餘大國稱侯,小國稱伯、子、男。”則分為公、侯、伯子男三等。《國語•魯語》雲:“天子作師,公帥之。……元侯作師,卿帥之。……自伯子男有大夫無卿,帥賦以從諸侯。”則此處亦分為公、侯、伯子男三等因此,我想所謂五等爵位,更多是後代儒家的理想化的構想,實則應為二等或三等。所謂二等,是公侯和伯子男,《左傳•僖公二十九年》雲:“在禮,卿不會公侯,會伯子男可也”。再如《國語•楚語》:“天子之貴也,唯其以公侯為官正,而以伯子男為師旅。”都明確將公侯和伯子男加以區分。若再將伯與子男加以區別,則為三等。而子男同級,當無異議。《左傳•僖公四年》:“許穆公卒於師,葬之以侯,禮也。凡諸侯薨於朝會,加一等;死王事,加二等。於是有以袞斂。”許穆公卒於王事,葬禮當加二等,若以五等爵位計之,許為男爵,加二等為伯,豈能葬之以侯?由此可見,子男必為同級。我猜想,公本非一級爵位,不過是一種尊稱而已,更多的是一種榮譽。在爵位而言,公與侯級別相同,兩者並無本質上的區別。對於公的用法,《公羊傳》稱“天子三公稱公,王者之後稱公”,天子三公者,執政公卿是也。故周公稱公,召公稱公,呂望亦稱太公。王者之後者,宋是也。故宋稱公。除此之外,《白虎通》雲“伯子男臣子於其國中,褒其君為公”,如《春秋》稱魯侯為公是也。而諸侯薨,其諡號亦可稱公,如齊桓晉文皆稱公是也。由此可知,“公”僅僅是一種尊稱,而並不是一級爵位。按《春秋》中所稱公者,一為宋公,乃王者之後。一為虞公,虞本太伯、虞仲之後,季歷之兄,文王之叔,地位自然尊貴無比,因而稱公。此外還有一虢公,虢國始封為虢仲,為文王母弟,其與周王室關係也非一般。若如此,則並無一爵位名為“公”矣。此外,還有一個“子”,遍翻《春秋》,稱子者,基本上皆為蠻夷,如楚子、越子、吳子、驪子、潞子,莒子、郯子、邾子等。其立國皆在周之前。因此我懷疑子也不是周朝所定爵位,而是商朝所遺留。商人子姓,而其貴族又有以子相稱者,如箕子、微子等,有沒有可能這些稱子的古國如莒、郯、邾等皆為殷商所封,而周克商後,只是承認了這個既定事實?前所舉史料,稱“子男方五十里”,其實這些稱子的蠻夷古國們,地盤基本上都遠超過五十,因此《禮記•曲禮》稱:“其在東夷西戎南蠻北狄,雖大曰子。”這明顯是後人在“子男方五十里”的理論與歷史事實之間所做的調和。而“子”的用法,也頗為繁瑣,除了可稱呼諸侯外,還用於稱呼卿大夫,如趙簡子、如季文子。亦可用於稱呼士人,如孔子、老子、孫子。而國君在特殊情況下,亦稱子。譬如《左傳•僖公三十年》崤之戰時,“子墨衰絰”,稱襄公為子。若此,則自國君至普通士人,皆可稱為子,子的使用可謂濫矣。無疑“子”在商朝之時,應該是一個比較尊貴的稱號,這從箕子、微子之稱號上就可以看出,也許入周之後,周人亦有附庸風雅者,使用“子”的稱呼自抬身價,從而使子的稱呼氾濫?若“子”真為周公所制定爵位之一,則以周人重禮的風氣,如何使一個爵號被濫用如此?如前文所舉史料,皆以子男同級,我猜想,周人爵位制度的最低一級是男爵,而那些接受商朝封號的、被稱為“子”蠻夷古國則在周天子眼中視同為男,也是最低一級,這大概就是“子男同一等”的真實意思了。至於男爵,遍讀《春秋》,也只有一個許男,孤零零的實在令人納悶。不過它的史料實在太少,令人想懷疑也無從疑起。暫且放著吧。如此算來,周朝爵位是三等,侯、伯、男。
按傳統說法,周代的爵位分為五等,分別是:公、侯、伯、子、男。“公”這個爵位非常尊崇,就《春秋》記載來看,稱公的只有寥寥數國,主要有宋國、虞國、虢國等。宋國稱公,是因為宋國是商朝的延續,在周代屬於國賓,即所謂“賓而不臣”,其地位自然不能與其他諸侯相等。虞國、虢國稱公,是因為這兩國和周王室關係非淺,虞國始受封者為虞仲,是周文王的伯父,虢國的始受封者虢仲,是周文王的弟弟。所以這兩國也是公爵。侯是第二級的爵位,絕大多數諸侯都爵位都是侯(所以才叫“諸侯”),比如魯國、晉國、齊國、衛國、陳國、蔡國等等。他們的國君就分別叫做魯侯、晉侯、齊侯、衛侯等等。第三等是伯,封伯的諸侯主要有秦國、鄭國、曹國等,所以秦君叫做秦伯、鄭君叫鄭伯、曹君叫做曹伯。比如《左傳·僖公十三年》:“晉荐饑,使乞糴於秦。秦伯謂子桑:‘與諸乎?’”。第四等是子,子爵在《春秋》中有很多,但無一例外都是蠻夷,比如楚國(楚子)、吳國(吳子)、越國(越子)等等。第五等是男,遍尋整部《春秋》,男爵只有一個,就是許國。如《春秋·僖公四年》:四年春,王正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曹伯侵蔡。這就是五等爵的基本情況。——當然,是不是這麼齊整,這麼多年來學者們是一直有爭議的,我也認為真實情況或許不是這樣。不過咱暫且就這麼說吧。但是,從古籍看,有時候我們會覺得這些爵位會比較亂。比如這個“公”,周公也叫公,齊桓公也叫公,而且《春秋》中動不動就把魯君也稱“公”,比如曹劌論戰中的“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難道周公、齊桓公、魯莊公都是公爵嗎?答案是否定的。“公”這個字,除了表示公爵之外,還有其他不同的用法,首先,王室卿士稱公,如周公、召公、毛公等,——事實上週公的封國是魯國,召公的封國是燕國,都是侯爵,但他們身為王室卿士,故此稱公。其次,“臣子於其國中褒其君為‘公’”,也就是臣子對本國的國君尊稱為公,這就是齊桓公、魯莊公稱公的原因。最後回到題主的問題。題主的圖片是《史記·衛康叔世家》中的一段,講得是戰國時衛國的情況。首先要知道,衛國在春秋時一直是侯爵,但其國君的諡號一般都稱“公”,所以到戰國初年,衛悼公、衛敬公、衛昭公等都稱“公”,這和“齊桓公”一樣,是衛國內部人對自己君主的尊崇,並不表示其真實爵位。所謂“是時三晉彊,衛如小侯,屬之”,這裡“小侯”不是爵位,而是附庸小國,這句話意思就是說當時三晉強悍,衛國就如同附庸小國一般,依附於三晉。《史記正義》曰“屬趙也”,也就是說當時衛國是趙國的附庸。至於“十六年,衛更貶號曰侯”,這是說到了衛成侯十六年的時候,衛國在國內都不敢稱衛君為“公”了,而貶為“侯”。也就是從成侯起,衛君的諡號也從“×公”變成了“×侯”。而“嗣君五年,更貶號曰君”,意思就是說到這時,衛國連“侯”也不敢稱呼了,只敢稱“君”。“君”是什麼呢?君就是封君,它不是諸侯爵位。戰國時我們經常能看到“××君”的稱號,如平原君、信陵君、孟嘗君、春申君、武安君、馬服君、龍陽君等等。《說文》解釋曰:“君,尊也。從尹,發號,故從口”。——也就是說,“君”的本意,是尊者,是發號施令的人。《儀禮》注曰:“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也就是說,只要擁有土地,就是君。春秋和戰國,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重大的一個分野,可以說天翻地覆也不為過。這個天翻地覆的變化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變化,就是封建制度的崩潰。春秋時期,“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士有子弟”。也就是說,天子分封諸侯,諸侯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分封他的子弟。這樣就建立起來了一個完整的封建系統。在這個系統裡,周天子雖然是海內共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但他對於各個諸侯國並沒有直接的權力。他不能對晉國、齊國、魯國、宋國等國內事務進行干涉。同樣的,各諸侯國對於各卿大夫封邑內的事務,也沒有直接干涉的權力。但到了戰國時代,這個制度崩潰了。戰國各國都採取的是一種集權制,國君對於國內事務,擁有絕對的處分權。——這也就意味著,國內那些受封的貴族,再也不是西周春秋時期的諸侯,也不是那時的卿大夫,而是一種全新的封爵形式。在這種形式下,受封的人對領地不具有行政權,他只能收取封地內的稅賦(換言之,只有經濟權力而無政治權力),甚至有的情況下都不能世襲,受封者死後封地隨即被國家收回。這種新的封爵形式,既不同於春秋西周時的諸侯,也不同於那時的卿大夫,所以無以名之,於是就用“君”這個字來指代。這就是戰國的封君制度。衛國最後“更貶號曰君”的君,就是這麼個東西。它和西周春秋的五等爵是不同的。==================我是傳說中的分隔線=================以上是對題主問題的回答。我前面也說了,我對傳統典籍上記載的那種整整齊齊的五等爵制是不太相信的,下面我就談一談我在這方面的一些猜想。我猜想,所謂五等爵位,其實並無五等,可能只有兩等,至多為三等。考之經史,《孟子•萬章》雲:“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在此處孟子雖雲“凡五等也”,但刨除天子,而又云“子男同一位”,實則為四等。而下文又曰“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則就封地言之,又分為公侯、伯、子男三等。而《公羊傳•隱公五年》雲“天子三公稱公,王者之後稱公,其餘大國稱侯,小國稱伯、子、男。”則分為公、侯、伯子男三等。《國語•魯語》雲:“天子作師,公帥之。……元侯作師,卿帥之。……自伯子男有大夫無卿,帥賦以從諸侯。”則此處亦分為公、侯、伯子男三等因此,我想所謂五等爵位,更多是後代儒家的理想化的構想,實則應為二等或三等。所謂二等,是公侯和伯子男,《左傳•僖公二十九年》雲:“在禮,卿不會公侯,會伯子男可也”。再如《國語•楚語》:“天子之貴也,唯其以公侯為官正,而以伯子男為師旅。”都明確將公侯和伯子男加以區分。若再將伯與子男加以區別,則為三等。而子男同級,當無異議。《左傳•僖公四年》:“許穆公卒於師,葬之以侯,禮也。凡諸侯薨於朝會,加一等;死王事,加二等。於是有以袞斂。”許穆公卒於王事,葬禮當加二等,若以五等爵位計之,許為男爵,加二等為伯,豈能葬之以侯?由此可見,子男必為同級。我猜想,公本非一級爵位,不過是一種尊稱而已,更多的是一種榮譽。在爵位而言,公與侯級別相同,兩者並無本質上的區別。對於公的用法,《公羊傳》稱“天子三公稱公,王者之後稱公”,天子三公者,執政公卿是也。故周公稱公,召公稱公,呂望亦稱太公。王者之後者,宋是也。故宋稱公。除此之外,《白虎通》雲“伯子男臣子於其國中,褒其君為公”,如《春秋》稱魯侯為公是也。而諸侯薨,其諡號亦可稱公,如齊桓晉文皆稱公是也。由此可知,“公”僅僅是一種尊稱,而並不是一級爵位。按《春秋》中所稱公者,一為宋公,乃王者之後。一為虞公,虞本太伯、虞仲之後,季歷之兄,文王之叔,地位自然尊貴無比,因而稱公。此外還有一虢公,虢國始封為虢仲,為文王母弟,其與周王室關係也非一般。若如此,則並無一爵位名為“公”矣。此外,還有一個“子”,遍翻《春秋》,稱子者,基本上皆為蠻夷,如楚子、越子、吳子、驪子、潞子,莒子、郯子、邾子等。其立國皆在周之前。因此我懷疑子也不是周朝所定爵位,而是商朝所遺留。商人子姓,而其貴族又有以子相稱者,如箕子、微子等,有沒有可能這些稱子的古國如莒、郯、邾等皆為殷商所封,而周克商後,只是承認了這個既定事實?前所舉史料,稱“子男方五十里”,其實這些稱子的蠻夷古國們,地盤基本上都遠超過五十,因此《禮記•曲禮》稱:“其在東夷西戎南蠻北狄,雖大曰子。”這明顯是後人在“子男方五十里”的理論與歷史事實之間所做的調和。而“子”的用法,也頗為繁瑣,除了可稱呼諸侯外,還用於稱呼卿大夫,如趙簡子、如季文子。亦可用於稱呼士人,如孔子、老子、孫子。而國君在特殊情況下,亦稱子。譬如《左傳•僖公三十年》崤之戰時,“子墨衰絰”,稱襄公為子。若此,則自國君至普通士人,皆可稱為子,子的使用可謂濫矣。無疑“子”在商朝之時,應該是一個比較尊貴的稱號,這從箕子、微子之稱號上就可以看出,也許入周之後,周人亦有附庸風雅者,使用“子”的稱呼自抬身價,從而使子的稱呼氾濫?若“子”真為周公所制定爵位之一,則以周人重禮的風氣,如何使一個爵號被濫用如此?如前文所舉史料,皆以子男同級,我猜想,周人爵位制度的最低一級是男爵,而那些接受商朝封號的、被稱為“子”蠻夷古國則在周天子眼中視同為男,也是最低一級,這大概就是“子男同一等”的真實意思了。至於男爵,遍讀《春秋》,也只有一個許男,孤零零的實在令人納悶。不過它的史料實在太少,令人想懷疑也無從疑起。暫且放著吧。如此算來,周朝爵位是三等,侯、伯、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