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寂寥繁華

    自我激勵如何理解?為了能住上大房子,去工地搬磚拚命掙錢,這算不算自我激勵?

    對待勞動的態度有兩種,一種是將工作機會視為活命的飯碗,為的都是討個生活;另一種是將勞動視為自身的延伸,積極勞動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積極的勞動能夠帶來愉悅,謀生的勞動是一種折磨。

    我理解的最理想的自我激勵是積極勞動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是不用揚鞭自奮蹄!

    下面從側面說明這個問題。

    步行上下班,途中要經過一條小河,小河的東側,是開發商還沒有完全開發的一塊高低不平的空地,於是,這塊不算大的空地,就成了人們自由耕種的菜園。裡面長滿了各種蔬菜,既綠化了空地,又能有所收穫。

    走在河邊的小路上,時常會看到有人從河裡挑水或是提水,澆灌離小河不遠處的菜地。這些人並不是純粹的菜農,大都是退休之人。有些人我還認識,他們是學校的退休職工。

    有時我也邊走邊想,這些人缺錢嗎?答案肯定是非也;那麼,這些人是愛勞動之人嗎?這要具體人具體分析。以前還在職時,有的人可能是積極肯幹者,有的人也可能就不是那麼積極主動,但他們現在都成了愛勞動之人了。

    不管他們在職時表現如何,現在都成了愛勞動之人。那麼,他們樂嗎?疲否?我思考的結果是,他們樂是肯定的,不樂誰幹這事?又不缺錢!不疲也是真的,這並不是說種菜、挑水這活一點也不累,而是因為有興趣而不覺疲憊。總之,他們樂而不疲的原因有二:一是興趣,二是充實。

    曾有人說,人生的最大的生活價值,就是對工作有興趣。做同一件事,有人覺得做著很有趣,有人覺得做著毫無意義,其結果便會有天壤之別。

    做不感興趣的事所感覺到的痛苦,彷彿置身在地獄中。在職時做事情覺得非常愉快的人並不多,每個人對工作的好惡不同,假使能把工作趣味化、藝術化、興趣化,就可以把工作輕鬆愉快地做好。一位哲人有句話說,必須天天對工作產生新興趣。他所指的就是工作要趣味化、興趣化。人生並不長,因此,最好儘量選擇適合你興趣的工作。工作合乎你的興趣,你就不會覺得辛苦。

    愛迪生一生有3000多項發明。他經常沉浸在工作中,連續幾十個小時不休息而且對吃飯問題也是極其“馬虎”。但他說:“在我的一生中,從未感覺在工作,一切都是對我的安慰……”看來愛迪生是把搞發明當做了樂趣,當做了生活的全部。現在好多人開了部落格,也是興趣所致,否則,誰會幹這既沒有名也沒有利的事?何況好多開博者已經過了需要名需要利的年月了。

    現實中沒有那麼多你感興趣而又能養家餬口的工作等著你去做,如果你有幸碰到了,那麼,恭喜你!在當今形勢下,能有一個養家餬口的工作就已經很不錯了,倘若不能調整工作心態,只會使自己喪失上進的動力和興趣,阻礙事業的發展。

    沒有人能夠一輩子被人養著,不勞動卻能錦衣玉食;而且,即使能夠這樣,那麼這種寄生蟲式的生活也不會讓他一生得到多少快樂和滿足,充實感、成就感更無從談起。只有真正能夠體驗到自己工作的樂趣,並真心熱愛生活的人,才能一生充滿快樂和充實感,才能真正體驗到生活的意義所在。如此,還需要自我激勵嗎?

  • 2 # 閱讀直通車

    我的自我激勵機制如下:

    1.讀一些勵志的故事,看一些勵志的詩詞,來激勵自己,不斷朝著自己的目標邁進。

    2.不定期的獎勵機制。當我的任務完成的好,我就會好好的吃一頓大餐,來激勵自己。

    3.自我評估機制。每天給自己做一張任務規劃表格,或者計劃圖,來彙總一下今天的工作。只要我完成了計劃事項中的一項,我就自己給自己打一個勾,寫下自己哪裡做得好,哪裡做得不好。可以在積累了一個月之後,做一張視覺化的圖表,看一看自己的進步有多大,這樣能促進我不斷的進步。

    4.社群機制。我會加入一個有共同目標的學習社群,,和朋友一起組隊學習,這也能夠幫助我激勵自己,堅持完成目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還是自緣身在最高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