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殘念16
-
2 # 保保駕到
雖然我是個保險行業的,但三國史,特別是這段歷史,我還是有點心得的,今天跨行回答下這個問題。
魏明帝曹睿是239年死的,高平陵之變是249年,中間相隔了足足10年,如果曹睿死了沒那麼早,司馬懿絕對是沒有機會的。
司馬懿政變能夠成功,最大的功臣是誰呢?
曹爽。
曹爽才是司馬懿最應該感謝的人。如果這10年曹爽不瞎搞,搞的朝堂上下、曹魏宗族、專權亂政、人人自危的話,那司馬懿其實沒啥機會的。
曹爽做了些啥呢?
首先是聽了謀士何宴的建議,把曹芳,也就是當朝皇帝的母親趕跑了,然後自己掌控了最高權力,開始作。
縱容自己的人瞎搞,比如何宴搶洛陽和野王的數百頃良田和林地,還向其它州要錢要糧,索取無度,怨聲載道。
曹爽是怎麼作的呢,搶魏明帝曹睿的才人作為自己的妻妾,還多次越節,用皇帝的禮儀,反正就是各種作。
因為曹爽知道自己品行和才能都不行,加上自己是宗室上位,於是嚴格提防曹魏宗室,比如曹家、夏侯家等等,當時都被他整的像258萬。
到了249年,高平陵之變的時候,加上他自己懦弱,相信了司馬懿不殺他的話,才投降的,當時的輿論都是巴不得曹爽到快倒臺,除了和他同一條陣線的人,曹魏宗室沒一個幫他,不過想幫也幫不了,因為當時宗室被防的僅僅是自保,幾乎沒有反抗的力量。
司馬懿奪權後,每兩年就死了,他兒子司馬師、司馬昭、孫子司馬炎,為了平定反對司馬家的勢力,也是付出了巨大代價的。
最著名的反抗,就是淮南3叛。
第一叛是魏明帝的鐵桿粉絲太尉王凌,這傢伙是司徒王允的孫子,和他外甥、兗州刺史令狐愚倚重兵反抗司馬家。
最終司馬懿親征將其平叛,下場是被夷三族。
第二叛:揚州刺史文欽和鎮東將軍毌丘儉起兵於壽春,文欽是三國名將文鴦的後人,吊的一批,不過這兩人還是被司馬師的10萬大軍打敗,毌丘儉被殺,文欽跑到孫吳去了。
第三叛:合肥諸葛誕,也就是諸葛亮的族弟,其實諸葛誕他並不是打著給曹魏復仇的旗號,他的目的是想取司馬家族而代之,當權臣,因為淮南二叛的時候,諸葛誕跟著司馬師圍城圍毌丘儉不知道多高興。
司馬師的弟弟司馬昭親率26萬大軍徵諸葛誕,最終諸葛誕兵敗身亡。
至此,曹魏再也沒有人是司馬家族的對手。
-
3 #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曹家和司馬家之間的政治鬥爭自從幼帝曹芳繼位後逾演逾烈,曹爽空掛曹家皇族遠宗之名,卻不能團結宗室和舊臣對付司馬懿,結果善忍的司馬懿透過裝病騙過曹爽,然後在高平陵之變,從此徹底了一切格局。之後到達白熱化。
其實,自從曹操當年看到司馬懿有“狼顧之相”後,特意叮囑兒子曹丕要提防司馬懿。曹丕繼位後,雖然對司馬懿重用,但卻防止他擅權。39歲的曹丕病逝後,他的兒子曹叡繼位,是為魏明帝。雄才大略的曹叡雖然在政治上頗有建樹,但卻是個福大命不大的人,238年年底,年僅36歲的曹叡已經病入膏肓。
曹叡儘管後管佳麗眾多,但出人意料的是,竟然沒有養成一個兒子。在後繼無人的情況下,曹叡只好從宗親裡選了一個曹芳作為養子繼位。
儘管曹叡執政時期,靠司馬懿抵禦了諸葛亮的北伐,但他牢記祖上的叮囑,對司馬懿還是比較提防的。因此,在他的第一次託孤大臣之中並沒有司馬懿。
曹叡的第一次託孤人選是5人組合:大將軍燕王曹宇、領軍將軍夏侯獻、武衛將軍曹爽、屯騎校尉曹肇、驍騎將軍秦朗。
這套託孤班子名單最大的特點是9個字:5人都源自曹魏宗親。曹宇是曹操的兒子,夏侯獻是曹魏宗親一派,曹爽是曹真的兒子,曹肇是曹休的兒子,秦朗是曹操的養子、曹睿的發小。
然而,這個託孤名單出來後,曹宇卻表示不能接受,原因是他覺得託孤人員太多。曹叡沒辦法,只好詢問自己的兩個寵臣孫資和劉放。
孫資和劉放兩人平時和夏侯獻、曹肇、秦朗等人的關係並不好,害怕他們輔政後實權在握而對他們不利,於是趁機向曹叡說:先帝有遺詔,藩王不得輔政,陛下剛病不久,曹肇、秦朗等人就有所言語,這等人輔政,必然對社稷產生巨大危害。
曹叡聽了臉色煞白,問誰能替代?這兩人建議讓曹爽代替曹宇為大將軍,又舉薦司馬懿為副手。
對於曹爽和司馬懿這樣的2人託孤組,曹叡思量良久,最終同意了。隨後,曹叡讓兩人執手,寫下了手詔,並詔告天下。
曹宇、曹肇等人只能雖然“不服”,但也無可奈何了,只能仰天長嘆了。
總之,曹叡雖然一直都在壓制司馬懿,但駕崩前還是受到了孫資劉放兩人意見的左右,不得已讓司馬懿成為了託孤大臣。而這也徹底改變了曹魏江山。
果然,司馬懿出其不意地發動高平陵之後,曹爽投降後,司馬懿食言了,最終殺害了他。至此,曹魏國勢傾頹,大權旁落。司馬師繼父位後,對皇室監控更加嚴密,魏帝曹芳無奈之下,決定自強,於是密令中書令李豐、太常夏侯玄、光祿大夫張緝等人發動政變,推翻司馬師。結果因為保密工作沒做好,政變失敗,曹芳被廢掉了皇位。
之後,司馬師另立了曹丕的孫子東海定王曹霖的兒子高貴鄉公曹髦為君。
當時的曹髦雖然只有14歲,但從小聰慧過人,是位文武全才。他陰差陽錯地當上皇帝后,利用自身學識屢次召開文學會,意圖團結眾臣,與大臣們談古論今,引經據典,舌辯無礙,使眾人心悅誠服。總之,曹髦處處展露出“興復”之心。
曹髦當皇帝第二年,機會來了。當時毌丘儉、文欽等人打出“勤王”的旗號,發起了淮南之變。這件事引起了“攝政王”司馬師的高度重視,他於是親率大軍東征,並讓弟弟司馬昭留守洛陽。
結果在平亂的過程中,司馬師不小心受了傷,被對手的暗箭射中了頭部,結果目眶迸裂,在回到許昌時一病不起。司馬昭知道後,趕緊從洛陽到許昌去詢問後事。在這個關鍵時刻,曹髦亮劍了,他利用司馬昭羽翼末豐的情況,下詔令讓司馬昭留在許昌打理後事,尚書傅嘏領軍回洛陽。
曹髦想透過這釜底抽薪之計奪回軍政大權。
然而,事實證明,曹髦的計謀用對了,但人卻選錯了,尚書傅嘏是司馬家的死黨。因此,傅嘏收到詔令後與司馬家的謀主鍾會進行了“密中談”,結果鍾會看出了曹髦的心思,於是馬上派人通知司馬昭,要他趕緊帶兵回洛陽,主持軍權。
就這樣,曹髦的如意算盤落空了。司馬昭迅速回洛陽後,馬上接替兄長成為大將軍,加侍中,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
此後,曹髦空有大志,但已無力迴天。而司馬昭步步緊逼,很快加大都督職銜“奏事不名”。再晉封為高都公,封地方七百里,加九錫,假斧鉞,劍履上殿。總之,這時9個字可以形容: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公元260年,曹髦進行最後一搏,他召見侍中王沈、尚書王經、散騎常侍王業,向他們提出要以天子之尊討伐司馬昭。
結果王經一聽,苦苦進諫,說是朝野上下都是司馬家族的人把控局勢,千萬不可造次。結果曹髦不聽,王沈王業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向司馬昭進行了“告密”。
結果可想而知,當曹髦帶著宮中幾百侍從宮衛“討伐”司馬昭時,曹髦被早有準備的司馬昭大軍鎮壓,曹髦也被屠殺。
“甘露之變”後,雖然自己還是沒有敢真正坐上皇帝寶座——另立曹奐為帝,但也給他的後人鋪平了道路。在司馬昭手上,他還完成了滅蜀之壯舉,後來,司馬昭的兒子又滅了東吳,三國就這樣歸晉了,曹魏江山也就徹底葬送在了司馬氏手上。
相關內容
-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殺害曹魏宗室3000餘人,曹操最長壽的兒子為何坐視不管?
- 高平陵之變,司馬懿是如何取勝的?反映出曹魏政治怎樣的特點?
- 他是曹操唯一在世的老部下,為何還幫助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大肆殺害曹操後人?
- 司馬懿高平陵之變為何能一舉奪權?劉禪和孫權為何沒有動靜?
- 都說《空城計》司馬懿不殺諸葛亮是怕曹魏鳥盡弓藏,那後來諸葛亮病死後司馬懿為什麼沒事?
- 曹魏連續出了兩位短命皇帝,是司馬懿篡位成功的原因嗎?
- 歷史上高平陵之變蔣濟為何要幫助司馬懿?
- 為什麼曹魏大勢已定的時候,而且手下大多數將領都忠心耿耿,卻還是被司馬懿篡權?
-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殺死曹氏五千餘人,曹芳為何無動於衷?
- 歷史上曹魏到底是如何被司馬懿取而代之的呢?
曹叡託孤司馬懿曹爽輔助年幼的曹芳。開始兩輔政大臣有禮謙讓,後來曹爽聽信手下小人之言變得極度驕淫奢靡、獨斷專行、唯親而認、排擠司馬懿、軟禁郭太后、挾天子。最為致命的是與蜀軍一戰大敗而歸導致曹魏國度空虛朝野上下一片反對,才有了後來司馬懿輕輕鬆鬆高平陵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