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比滴滴快
-
2 # 喜歡養生的龍貓
食療養生簡便易行,比打針吃藥強多了。但是話說回來,食療不是針藥,治病不是它的主要目的,它主要的目的是養生,調理身體防止生病。您吃著東西,舒舒服服就把問題解決了,誰還頭暈腦脹的跑醫院啊。
認識食療的“藥食同源”理念“藥食同源”是中華原創醫學之中對人類最有價值的貢獻之一,中醫中認為五穀雜糧性平和,為“中”性,那麼,以“中”為標準,食物略略離開中,會偏涼或者偏溫,比如說綠豆偏涼,紅字偏溫。如果食物離“中”這個標準比較遠的時候,那就是“寒”與“熱”。再遠,就是藥了,涼藥或者熱藥。如果是極寒或者極熱,就叫做“毒”。比如同是豆類的巴豆,普通人只要誤食一粒就會一瀉如水,因為它性極熱,常用以治療極寒的病人。
這樣來看,無論食品、藥物甚至毒藥都是同源的,因為目的是相同的,就是將偏離正常狀態的自組織能力,所以叫做“藥食同源”。
食療不是藥膳食療和藥膳不是同一個概念,食療是用食品進行調理,比如上火了喝綠豆湯敗火,氣血虧了喝黃芪紅棗水補氣血,脾胃弱可以多食用小米粥養脾胃,這些是食療。
藥膳則是藥物與食物一起做成食品。比如飯店裡賣的“當歸生薑羊肉湯”,這是藥膳,當歸是藥,和羊肉一起做成菜,既是藥,又是美味佳餚。
食療的好處1、可以實現平衡膳食。《黃帝內經》中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益精益氣。”在日常生活中力求營養多樣化,葷素搭配,平衡膳食。
2、和長期服用藥物相比,食療安全有效,無毒副作用。
3、價格實惠,食療使用的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物,在日常用餐中便可達到調理的目的,這是昂貴的醫藥費所無法比擬的。
4、食物為藥還具有無痛苦的優點,讓人們在享受美食的過程中祛除病痛,避免了打針、吃藥,甚至手術之苦。
身邊案例
1、曾經有段時間我售賣過新疆大棗,有一個顧客長期買棗,她告訴了我一個法子:7顆大棗,每顆大棗用剪刀剪7下,三大碗水,大火燒開小火煮,煮成一小碗。每天堅持喝這樣的紅棗水,養肝,明目,可以改變過敏體質。以前她過敏體質,哮喘,喝了大棗水後,不哮喘了。
2、我懷孕的時候氣血不足,年輕的女大夫給我開藥吃複方阿膠類的口服液,後來換了一個年長的女大夫,教給我一個辦法:紅棗,黑木耳,黑桑葚,紅糖,放入碗裡隔水蒸,吃掉,比什麼藥都強。
最後引用一段文字: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7月19日舉行新聞釋出會,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金小桃介紹《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並答記者問。金小桃表示,食療養生在中國有著豐富的傳統,也作出過重大貢獻。中醫養生是中國獨具特色的養生方法。食療養生作為中醫養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簡便、適口、廉價、安全有效等特點,能夠為不同人群提供個性化的食養指導。 -
3 # 承上啟下8
食療養生就是讓我們在飲食上講究營養平衡,合理的飲食結構,華人講究藥食同源,與吃保健品有本質上的區別,食療養生人人都可以做到,多吃五穀雜糧,講究粗糧細作,新鮮水果蔬菜,改善腸道迴圈,做到粗細搭配,葷素搭配,再加上適當的體育運動,樂觀的心態,不敢保證長命百歲,但在有生之年保證身體健康,快樂過好每一天。就是人生最大的願望。
-
4 # 清風殘月
食療養生講究食之有道,中國的食療養生源遠流長。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藥食兩用的記載,距今已經有2000餘年的歷史。
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都對食療養生的效果給予肯定。在西方有“醫藥之父”之稱的希波拉底說過:藥物治療,不如食物治療,食物是人類治病的最好藥品。
食療養生在疾病的預防和治療領域毋庸置疑,但是也需要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根據中醫的“三因制宜”(因人、因時、因地)的原則使用。現在社會上存在不少人,他們對中醫知識缺乏,對藥膳食療又極度迷信,加上部分商家不負責任的宣傳,導致很多人盲目食療而傷身。
任何食物和藥物都不能包治百病,有句俗話說:“是藥三分毒”。不分青紅皂白的進行食療很不科學。例如:有人聽說胖大海、金銀花、麥冬泡水喝,可以治療慢性咽炎,結果有人喝了卻導致胃痛。這是因為這個方子是個“極寒”的方子,對於很多體寒的人來說並不適合。也有很多人聽說何首烏煲湯對治療白髮很有奇效,堅持每天喝,可是結果卻喝除了腎衰竭。
很多名貴藥材,例如:人參、鹿茸、阿膠、冬蟲夏草雖然名貴,但是不是任何人都適合的,如果運用不當,反而可能出現一些毒副作用。在進行食療的時候也要根據自身體質選用相應的食物。
許多中藥既是食物又是藥物,比如綠豆,如果用作食物,利用它的口感和營養成分,只要體質、喜好和節氣符合就可以選用,如果是用來治病,它就成了藥物,用它的時候必須有嚴格的適應症、禁忌症和用量,不是人人都可以吃。
食療養生可以用於防止疾病,益智健體,對於一些疾病有輔助治療的作用,也常用於病後和慢性病的調養。食療養生應因人而異,要有針對性,最好是在中醫判斷體質後選用適合自己的養生食材。
中醫養生強調“因症而異,因人而異”。每個人體質不一樣養生要注意個體差異,如果要食療養生,就要透過中醫的望、聞、問、切,分清是氣虛、血虛或陽虛,在進行食療,對症下藥。
養生之道講究四季有別,氣候的變化,對人體的生理、病理都有一定的影響,因此要按季而補。
-
5 # 妮子說養生
中醫療法眾多,食療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早在公園前21世紀的夏朝就出現了,伊尹《湯液經法》提倡藥食同源,以君臣佐使配伍,以寒熱溫涼調性,以食養身。
堅定信念相信中醫食療對亞健康、慢病有效。
回覆列表
食療養生,即所謂的食養,就是利用食物來影響機體各方面的功能,使其獲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種養生方法。俗話說就是利用食物對身體進行調理保養的方法。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講究養生之道。很多適合養生的食品也隨之被推廣。食療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對人體基本沒有毒副作用,即“有病治病,無病強身”。食物療法適應範圍較廣泛,主要針對亞健康人群,其次才是患者,一般作為藥物或其他治療措施的輔助手段。相比於藥物治療,食養在滿足人們美食慾望的同時,還可以起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使得其更容易被人們所接受。
食養,既能享受美食佳餚,又可養生保健,防病治病,吃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