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流觴淺酌月
-
2 # 常威大人
古人對於內衣的看法不像今天的人,我們今天大街小巷都有售賣男女性內衣的店,再平常不過了。由於古代觀念不開放,古人對於內衣有一種視之為羞恥、輕薄的物品的觀念,故將內衣稱為“褻衣”。
內衣的起源可考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而之後各個朝代對內衣的稱謂也各有不同。
漢代——“抱腹、心衣”
一種是“抱腹”;一種是“心衣”,“抱腹”上端不用細帶子而用" 鉤肩”及”襠”就成為“心衣”。兩者的共同點是背部袒露無後片。
魏晉(十六國)——“兩當”“兩當”與“抱腹”、“心衣”的區別在於它有後片,既可擋胸又可擋背。“兩當”是由北方遊牧民族傳入中原的,屬於異族文化。唐朝——“訶子”“訶子”是一種肩部無帶子的內衣,有別於以往朝代。因為唐代的女子喜穿“半露胸式裙裝”,我們看過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的觀眾都知道,裡面的宮女都是身穿“半露胸式裙裝”外裝,為配合這樣的外裝穿著習慣,內衣需為無帶的。於是出現了“訶子”這種無帶內衣。宋代——“抹胸”“抹胸”穿著後“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整個胸腹全被掩住,因而又稱“抹肚”。用紐扣或帶子繫結。
元朝——“合歡襟”“合歡襟” 的主要特點是由後向前系束。穿時由後及前,在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或用繩帶等系束。合歡襟的面料用織錦的居多,圖案為四方連續。明朝——“主腰”“主腰”,明代女子為了凸顯身材的而製作內衣“主腰”,外形與背心相似。“主腰”上有三條襟帶,肩部有襠,襠上有帶,腰側還各有繫帶將所有襟帶繫緊後形成明顯的收腰,收腰就是為了凸顯女性的身材之美。清代——“肚兜”到了清代就出現了我們所熟知的“肚兜”,一般做成菱形。“肚兜”上方有帶,穿時套在頸間,腰部另有兩條帶子束在背後,下面呈倒三角形,遮過肚臍,達到小腹。“肚兜”多以紅色為主且多繡有各類精美的刺繡。
古代女子雖然不願提及內衣,視之為輕簿之物,但是對於內衣的製作卻很費心思,往往製作的內衣都很精美且都有各種吉祥寓意。例如內衣刺石榴,借石榴多子,寓子孫繁盛;內衣刺葫蘆,借葫蘆多藤,寓萬代長久;內衣刺蓮花、花生、童子,三者組合取名為“連生貴子”等等。
-
3 # 小史感
說到古代內衣,我想應該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都是“肚兜”。內衣,是每個女人必穿的貼身之物,並且種類繁多,花樣新穎,特別是現在女人的內衣(胸罩),也有人習慣叫文胸,種類還分性感的,少女心的,美背的,還分有肩帶與無肩帶的,肩帶又分各式各樣的等等。那麼,中國古代女子的內衣又有些什麼種類樣式呢?
中國古代女子的內衣在各朝各代的叫法都各不相同,社會風氣也有所不同,開放程度也不一樣,內衣樣式也隨之不斷演變,古代內衣最早的叫法叫“褻衣”。秦漢:帕腹、抱腹、心衣在秦漢這個時代,帕腹、抱腹、心衣,是女子常用的內衣。
帕腹:帕腹比較簡單,就是用一塊布帕,遮住前面一大片,然後用根帶子系在腰上裹緊,所以稱為“帕腹”。
抱腹:抱腹相比於帕腹要複雜那麼一點,就是在帕腹上面綴上帶子,穿好的時候用帶子緊抱其腹,因此故名“抱腹”。
心衣:在抱腹上加以“鉤肩”和“襠”,則成了“心衣”。心衣和抱腹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後背都無遮擋,只擋前面,而抱腹上端並不是用帶子,而是用“鉤肩”以及“襠”。
漢朝用做內衣的面料一般採用平織絹,而且都會用不同的綵線繡上不同圖案,在那個時候一般不會用那種很樸素的面料做內衣。
魏晉:兩當“即可當胸亦可當背”是“兩當”的主要特點,材質面料一般比較厚實,通常有兩層,兩層之間的夾層可襯上棉,用於貼身保暖,當然少不了繡工方面,而且色彩豐富。“兩當”最初是遊牧異民族的服飾,後來被流入中原。
唐代:訶子看過武則天的應該都看到過她們女子的服裝,都是“半露胸式裙裝”,在服飾上,唐代表現的較為開放。她們的穿衣風格決定了她們不再能像前朝人一樣穿吊帶心衣。所以到了唐代,就出現了一種史無前例的無帶內衣——訶子。
訶子:訶子與前朝各類內衣不同,唐代之前的內衣都是有帶子的,而唐代訶子是一種無肩帶、由側面開合的形式,而且面料要挺括且富有彈性。唐代女子喜穿“半露胸式裙裝”,她們穿裙子的時候把裙子拉的高高的束在胸際,然後在胸下部繫上帶子,防止裙子不小心滑落,再披上透明的薄紗外衫,內衣立馬變得若隱若現。
宋代:抹胸宋代抹胸穿上後“上可覆乳下可遮肚”,就是說除了掩住胸還能遮到肚子,因此又稱為“抹肚”。據說,有錢的富貴人家都是用上等絲製品,而平常人家一般只用棉製品。這個宋代抹胸與現在的抹胸還是有區別的,現在的抹胸可不遮肚子呢。
下圖為“抹胸”
合歡襟有個很特別的特點,那就是穿的時候由後向前系束。當然,合歡襟這個名字也起的特別,至於為什麼叫合歡襟我不曾得知。
合歡襟後背袒露,以帶子相連,肩上無帶子,穿時由後到前,然後在胸前用一排扣子扣好,或者用繩帶系束。
明代:主腰為什麼稱為主腰?很明顯,為了顯身材呀。
主腰的特點在於可以做到明顯的“收腰”。主腰開襟,兩襟又各綴有三條襟帶,肩部有設有襠,襠上有帶子,然後腰側也有繫帶可以將所有的襟帶繫緊,穿上後可以形成明顯的收腰。
清代:肚兜這個肚兜大家應該挺熟悉啦,看電視基本都見過肚兜長什麼樣。肚兜上有帶子,穿的時候圍著脖頸繫上,腰部也有兩條帶子往背後繫緊。形狀在裁剪之前一般為正方形或長方形,而裁剪之後上方成凹半圓形,跟現在的圓領差不多,下方則呈尖菱形,又或者是圓弧度。長度可低過肚臍到小腹。肚兜面上也會有各種不同的圖案,刺繡或者印花等。
材質一般以棉和絲綢比較多,然而系束的帶子就沒有那麼多講究,也沒有什麼限制,它不僅限於繩帶子。很多有錢的富貴人家會採用金鍊子,而一些中等人家則多會採用銀鏈、銅鏈,像一般般的小家庭就用絲絹。肚兜的顏色也不限制,紅、粉、黑、白都有。一般只有老年人會用比較樸素的顏色,而紅色的肚兜最為常見。
近代民國:小馬甲
小馬甲進一步的勾勒了收腰束胸的特點,它形制窄小,通常用對襟、襟上有釦子,穿的時候胸腰裹緊,扣上釦子。小馬甲的發展融入了西方的一些特點逐漸演變成現在的胸罩。
下圖為小馬甲
-
4 # 壹號收藏
中國內衣的歷史源遠流長,以下所訴的內衣歷史線索是從漢朝開始的。
漢代——抱腹
漢代的內衣叫“抱腹”或“心衣”。漢劉熙《釋名·釋衣服》中有記載:抱腹,上下有帶,抱裹其腹,上無襠者也。“心衣”的基礎是“袍腹”,“抱腹”上端不用細帶子而用“鉤肩”及“襠”就成為“心衣”,兩者的共同點是背部袒露無後片。
魏晉(十六國)——兩當
“兩當”與“抱腹”、“心衣”的區別在於它有後片,既可當胸又可當背。材質多為手感厚實、色彩豐富的織錦,雙層,內有襯棉。“兩當”最初是北方遊牧民族的服飾,後傳入中原,屬異族文化。
唐代——訶子
唐代以前的內衣肩部都綴有帶子,到了唐代,出現了一種無帶的內衣,稱為“訶子”。
(唐 周昉《簪花仕女圖》中的唐朝貴夫人,穿著低胸的透視裝。)
這也是其外衣的形制特點所決定的:唐代的女子喜穿“半露胸式裙裝”,她們將裙子高束在胸際然後在胸下部系一闊帶,兩肩、上胸及後背袒露,外披透明羅紗,內衣若隱若現,因而內衣面料考究,色彩繽紛,與今天所倡異的“內衣外穿”頗為相似。
(唐 周昉《簪花仕女圖》區域性)
“訶子”常用的面料為“織成”,挺括略有彈性,手感厚實。穿時在胸下扎束兩根帶子即可保證胸部達到挺立的效果。
(唐 周昉《簪花仕女圖》區域性)
(唐 周昉《簪花仕女圖》區域性)
(唐 周昉《簪花仕女圖》區域性)
(唐 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區域性)
宋代——抹胸
“抹胸”穿著後“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整個胸腹全被掩住,因而又稱“抹肚”,用紐扣或帶子繫結。平常人家多用棉製品,俗稱土布,貴族人家用絲質品並在其上繡以花卉。單的夾的,形式不一。
福建泉州黃昇墓出土的南宋抹胸
元代——合歡襟
“合歡襟”,聽這名字,就能想象是作為遮蔽隱私處所穿衣物。穿時由後及前,在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或用繩帶等系束。合歡襟的面料用織錦的居多,圖案為四方連續。
明代——主腰
“主腰”外形與背心相似,是從抹胸發展出來的一種內衣。主腰由後往前穿,在正前方分開以釦子固定。
主腰
釦子也很多樣,比如明代多見子母扣,也有粒式扣,到後來還有布鈕釦。這樣的抹胸,尤其在夏日,襯著外面單薄的紗衣,有一種朦朧的性感。
江蘇泰州明墓出土的主腰
兩襟各綴有三條襟帶,肩部有襠,襠上有帶,腰側還各有繫帶將所有襟帶繫緊後形成明顯的收腰。可見明代女子已深諳凸顯身材之道。
清代——肚兜
肚兜在中國古代作為女性的內衣,是在清代之後逐漸普及的。《紅樓夢》第三十六回寫寶釵來至寶玉房中,看見襲人在做針線,原來是白綾紅裡的肚兜,上面扎著鴛鴦戲蓮的花樣,紅蓮綠葉,五色鴛鴦。
清代肚兜
清代肚兜一般做成菱形,上有帶,穿時套在頸間,腰部另有兩條帶子束在背後,下面呈倒三角形,遮過肚臍,達到小腹。材質以棉、絲綢居多。系束用的帶子並不侷限於繩,富貴之家多用金鍊,中等之家多用銀鏈、銅鏈,小家碧玉則用紅色絲絹。
劉海灑錢紋刺繡肚兜
肚兜的圖案樣式以刺繡為主,也有貼補花紋的。由於它包括縫、繡、剪裁、造型及色彩構成,所以肚兜屬於民間婦女藝術中的綜合表現部分。
連生貴子紋刺繡肚兜
婦女只為情人、丈夫或兒子繡肚兜,她們自用的肚兜一般只以純色(多為紅色)布料做成,略加花邊裝飾而已;繡給情人的肚兜多以戲曲、神話、傳說中之愛情故事為題材以示意;為兒童繡的則以虎、虎吃五毒、蓮(連)生貴子等護生、繁衍主題為內容,年畫上面穿著肚兜抱著魚的大胖娃娃,相信大家都有印象。
貼繡五福連生貴子紋兜肚
貼繡人物花卉紋兜肚
貼繡彩蝶紋兜肚
近代——小馬甲
到了中國近代,女性開始注重身體曲線的變化,於是便產生了形制較窄的“小馬甲”。通常用對襟,襟上施數粒紐扣,穿時將胸腰裹緊。
-
5 # 追溯歷史傳奇
古代內衣起源於漢朝,盛行至現代。
古代內衣又叫“褻衣”,褻又指輕薄的意思。古代女子的內衣種類分為以下幾種:
1,漢朝起初盛行胞腹的款式
面料:平織絹,正面為手工刺繡,多為女子親自手秀,大多數花紋為表達情義,背後是鏤空的,套脖式,脖後無繫帶,刺繡也是用來討好自己的丈夫,也表現自己的繡功。
2,魏晉十六國時期盛行“兩當”款式
這種款式揹帶稍寬,前可擋胸,後可擋背,面料稍厚,雙層內有薄棉。
3,唐朝時期盛行“訶子”
唐朝真的是牛皮啊,在之前女子的內衣至少還有肩帶或者加厚一說,但是到了唐朝不得不說他們的開放程度堪比現代啊,直接把肩帶去掉,而且唐代的女子也喜好穿“半露胸式裙襬”,此款式上胸和後背皆是用半透明的紗布稍微遮擋一下而已。
面料略微有彈性,穿的時候在胸下方用兩根帶子輕微扎住即可顯出,訶子的面料可以達到挺胸的效果。
4,宋代盛行“抹胸”
參考圖片抹胸上僅僅蓋住胸部,下可以蓋住肚臍眼,當時僅僅是用紐扣或者帶子加固,防止墜落。
5,元朝時期盛行合歡襟
此內衣胸前有一排紐扣或者帶子緊固。
6,清代時期盛行肚兜
上有套頭繫帶,腰部有兩個繫帶繫於腰後,面料輕柔,成菱形,下可遮住肚臍,上可遮住全胸。
-
6 # 甲乙丙丁戊
中國古代內衣品種還是挺多的,且每個時期的名稱也各不相同,中國的內衣史也體現了中國服裝手工業的發展,先看一下中國古代內衣主要演化:
抱腹、心衣→兩當→訶子→抹胸→合歡襟→主腰→肚兜
先秦時代內衣沒有一個固定的稱呼一般統稱為"褻衣",意為親近而不莊重之意,可見古人對此挺隱晦的。
漢代稱之為抱腹、心衣,直接接觸面板,基本上就是這個樣子。
魏晉時代演變成兩當,隋唐時代叫做訶子。
宋代則演化成抹胸。
明代的主腰
清代的肚兜。
古代雖然封建等級嚴明,封建男女思想根深蒂固,特別是對兩性關係上更是諱莫如深,但在內衣上看古人的情趣方面一點不比現代人差多少。
-
7 # 史說清宮
中國內衣史源遠流長。較早的古代內衣稱謂是“褻衣”。“褻”意為“輕薄、不莊重”,“褻衣”可以簡單理解為“貼身內衣”。古代人對內衣的心態是隱晦迴避的。 秦漢時期,內衣叫“抱腹”
此時較常用的女性內衣有帕腹、抱腹和心衣。一般在腹部簡單地橫裹一塊布帕的,稱作“帕腹”;在帕腹上綴以帶子,用時緊抱其腹的,稱作“抱腹”;而在抱腹上加以“鉤肩”及“襠”的,稱作“心衣”。 魏晉時期,內衣名為“兩當”
“兩當”最早由三國兩晉南北時朝北方遊牧民族的女性內衣“裲襠”傳入中原的,後被漢族女性接受,發展為當時的“兩當”。“兩當”通常為兩層,夾層可襯棉,既可擋胸又可擋背,貼身保暖。 唐代,稱作“袔子”
唐代女性以胖為美,發明出無帶的內衣,稱為“袔子”。“袔子”是一種無肩帶、側開合內衣形式。唐代女子喜歡穿半露胸裙裝,她們將裙子高束在胸際,在胸下系一闊帶,外披透明薄紗,內衣若隱若現。內衣外穿其實可以追溯到唐代。 宋代,名為“抹胸”
自宋代始,女子有束胸的習慣。宋代“抹胸”穿著後“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整個胸腹全被掩住,因而又稱“抹肚”。 元代,稱為“合歡襟”
“合歡襟”是由後向前系束的。穿時由後及前,在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或用繩帶等系束。 明代,稱作“主腰”
“主腰”外形與背心相似。開襟,兩襟各綴有三條襟帶,肩部有襠,襠上有帶,腰側還各有繫帶將所有襟帶繫緊後形成明顯的收腰,盡顯身材。 清代,叫做“肚兜”
清代一般是菱形狀,只有前片,後背袒露,上有帶,穿時套在頸間,其腰部另有兩條帶子束在背後,下面呈倒三角形,遮過肚臍,達到小腹。肚兜上有各類精美刺繡,材質以棉、絲綢居多,系束的帶子既有繩、絲絹,也用金、銀、銅鏈等。 近代,稱作“小馬甲”
近代,即民國初年,女性開始注重身體曲線,於是便產生了形制較窄的“小馬甲”。小馬甲”一般以對襟上的扣子開合,其吸收了西方內衣束胸的特點。而“小馬甲”後來也逐步演變為今天我們所熟知的“胸罩”。
-
8 # 扶搖中國風
中國古代內衣因為它“近身衣”(貼身)的特殊屬性,種類和命名都多有不同
1.按穿著位置區分對膺(胸)、胸、心、肚、腰等上部軀幹位置裝束的表達而命名:
(1)抹胸
抹胸,是一種“胸間小衣”。也稱“兜肚”、“肚兜”、“襪”、“襪肚”、“裹肚”、“抱肚”、“柏腹”、“心衣”、“訶子”之類的稱謂。始於南北朝,其形制歷代不同。“抹胸”是唐宋時期的稱謂,為較寬長巾。宋代以後,或用紐扣,或用帶系,名日“主腰”。而清代稱之為“肚兜”。
徐珂《清稗類鈔.服飾類》:“抹胸,胸間小衣也。一名襪腹,一名襪肚。以方尺之布為之,緊束前胸,以防風之內侵者。俗謂之兜肚,男女皆有之。“
抹胸或肚兜的形制是極其一致的,因其“不施於背,緊覆於胸而故名”。它有素色與繡花之分,有紗與縐的材質之分。
宋·淡士黃索絹抹胸
唐·高腰吊掛式抹胸
(2)主腰
主腰,元明清時期婦女的貼身之衣,“主”意指最重要,最基本的也稱“拄腰子”、“柱腰子”。舊時女子束於腋下臍上之無肩袖內衣,前身有細密之排扣。主腰的形制和繁簡程度不一,有類似“抹胸”,僅“束之於胸腹間”,用闊幅紗綾並加以刺繡,為宮女所服的形制:也有裝袖、開有衣襟或釘有紐扣等的形制。元明時期婦女的“主腰”通常為梳洗時的服飾,“瀉盡瓊漿藕葉中,主腰梳洗日輪紅”,“以刺繡紗綾闊幅束胸間,名日主腰”。
主腰
明●五彩繡盤龍紋套頭式紅綢緞主腰
(3)心衣
心衣,即膺。
漢劉熙《釋名●釋衣服》稱:“心衣,抱腹而施鉤肩,鉤肩之間施一襠,以奄(掩)心也。
心衣從服用位置上來講,都在心、胸部位,《禮記.曲禮下》:“凡奉(捧)者當心,提者當帶。”
(4)膺心衣
膺心衣,同“心衣”。遮護胸腹之衣,始見於先秦,漢代稱抱腹,後世亦謂之帕腹、兜肚。《楚辭.九章.悲回風》:“糾思心以為攘兮,編愁苦以為膺。膺的形制歷代有別,或單或夾,常服於內。作為內衣的“膺心衣”,在名分上是對“胸”.“心”部位遮掩的進一步確定。
2.以穿著作用來區分(1)衵衣,近身衣
衵衣,也稱“衵服”,古代的種近身衣,穿著起來極為貼身。
《說文●衣部》:“衵,日日所常衣。”《玉篇●衣部》:“衵,近身衣也:日日所著衣。”《後漢書●文苑傳》:“衡日:‘諾。’於是先解衵衣,次釋餘服,裸身而立。”《左傳》日:“衵,近身衣也。”唐代杜預注引《字林》:“衵服,婦人近身衣也。”
(2)汗衣
汗衣,也稱汗衫、汗襦、汗塌。貼身穿的內衣。
《釋名.釋衣服》:“汗衣,近身受汗垢之衣也。”《中國古今注》:“汗衫,蓋三代之襯衣也。”
汗衣是夏季所用的貼身內衣,有涼爽透氣的功效,以吸汗澤,材質也比較廣泛,有麻、棉、絲、竹等。汗衣與其他內衣的不同在於男女同服,貴賤皆服,“唯天子以黃為別”。
(3)抱腹
抱腹,漢代衣名。猶先秦之“膺”。漢劉熙《釋名.釋衣服》:“抱腹,上下有帶,抱裹其腹,上無襠者也。”
抱腹僅僅是功能性的內涵,以行為的特徵與位置而命名,指在胸、腹部包纏的服飾。
(4)兜肚
兜肚,也稱肚兜、襪腹、抹胸。貼身護在胸部和腹部的菱形布塊,用帶子套在脖子上,左右兩角釘帶子束在背後.並有兜袋作貯物裝飾之用。最具特色的內衣形制即“肚兜"(或“兜肚")。它的“夜臥"功能區別於其他服裝,有兜為特徵,區別於其他內衣名稱,同時還可以貯物、貯香、貯藥,“適於衛生,便於動作,宜於經濟,壯於觀瞻”。
清中期.五彩繡石榴盤扣式紅綢地兜肚
民國.五彩繡喜上眉梢扇形白地棉布兜肚
3.從審美取向來區分(1)羞袒
羞鄙羞袒,也稱“鄙袒"。漢劉熙《釋名.釋衣服》:“作之用六尺裁足覆胸背,言於袒而衣此耳。《釋名.釋衣服》:“汗衣,近身受汗垢之衣也”、“或日鄙袒,或日羞袒,作之用六尺,裁足覆胸背,言羞鄙於袒而衣此耳"。其"羞鄙於袒”,目的在於遮覆胸背,以示雅觀。
(2)帕腹
帕腹,亦稱“襪腹”,遮護胸腹之小衣。先秦稱“膺”,漢稱“抱腹”,流行於魏晉
南北朝,後俗謂之“兜肚”。
漢劉熙《釋名.釋衣服》:“帕腹,橫帕其腹也。”《晉書》卷五十九:“時又謠日:‘著布帕腹,為齊持服。’”《陳書》卷三十五雲:“性質樸,不事威儀,冬則短身布袍,夏則紫紗襪腹。”帕腹,“不事威儀”,表其性質,適合於家居休閒。
(3)寶襪
襪,也稱襪肚,抹肚,為兜肚的古稱。寶襪,更為珍貴.精美的襪肚,有著很高的審美價值。唐代盧照鄰:“倡家寶襪蛟龍帔,公子銀鞍千萬騎。”張柬之《大堤曲》:“南國多佳人,莫若大堤女。玉床翠羽帳,寶襪蓮花距。”隋煬帝《喜春遊歌》:“ 錦繡淮南舞,寶襪楚宮腰。”可見寶襪是具有觀賞的要求和條件的。
(4)訶子
訶子,同“抹胸”,護胸小衣。始於唐朝,據說由楊貴妃開創。
(5)褻衣
褻衣,貼身穿的上衣,秦漢以來對近身衣的通稱。也稱為“小衣”、“脅衣”、“私”、“衷衣”,出自它不能輕易示人的服用性質。《苟子●禮論》:“設褻衣,襲三稱。縉紳而無鉤帶矣。”楊驚注:“褻衣,親身之衣也。”司馬相如《美人賦》:“女乃弛其上服,表(露出)其褻衣。”《詩經.秦風.無衣》:“豈日無衣,與子同澤。”鄭箋:“澤,褒衣,近汙垢。”澤即汗澤,用以名內衣,猶如現在的汗衫。
回覆列表
內衣作為貼身衣物,自古以來就備受重視。不過古人對這個很少提及,從最早的稱呼“褻衣”就能看出。
抱腹從漢朝開始,內衣就已經成為人們衣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早時稱之為“抱腹”,形狀類似於背心和肚兜,但背後袒露,沒有肩帶,大多是在背後固定。這應該是比較早期的內衣了。
抹胸如今社會這件物品依然流行。但早在宋朝就已經存在。區別於現在,古人的抹胸上可覆乳,下可遮肚,薄厚不一。一般都是絲、棉面料,上面繡各種圖案裝飾,十分精緻。
肚兜這個應該是各位最熟悉的。流行於清代,其實就是抹胸的改進版,大多是製作為稜形,上面套在頸部,下方成“倒三角形”。材料多以絲質為主,豪門貴族也會用金銀絲來點綴,常見的顏色為粉色、紅色,男女都會穿戴。 除了這些還有“兩當”、“心衣”、“主腰”等各種形式的內衣。
其實古人區別於今的不光是內衣的造型,更重要的是穿法,至少我沒有見過任何一本書籍上會描寫女性內衣外穿,或者像如今這樣只穿一件內衣就招搖過市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