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星輝650
-
2 # 航空視界
美國海軍裝備的兩棲攻擊艦實際上是給美國海軍陸戰隊所用的,目前美國海軍兩棲攻擊艦的基本配置是按照6架固定翼戰鬥機。4架AH-1Z蝰蛇武裝直升機,4架CH-53超種馬重型直升機和4架UH-1Y直升機,另外還配備12架MV-22B魚鷹傾轉旋翼機。
另外還可以按照海上突擊的模式配備22架MV-22B魚鷹傾轉旋翼機,前面兩種配置模式之外,還有第3種的海上作戰配置,這就是搭載20架AV-8B或者F-35B閃電II戰鬥機和6架SH-60海鷹直升機。
美國海軍裝備的兩棲攻擊艦使攜帶有可以使用氣墊登陸艇的出艙的結構。這個是美國海軍航空母艦所不具備的。而在噸位上美國海軍目前裝備最多的黃蜂級兩棲攻擊艦排水量在41,000噸,與航空母艦動輒10萬噸的排水量相比差距是非常明顯的。
在艦載機的攜帶數量上,美國海軍兩棲攻擊艦和航空母艦的差距也是非常明顯,美國海軍航空母艦可以攜帶75架艦載機,其中包括44架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6架EA-18G咆哮者電子戰戰鬥機5架E-2D鷹眼空中預警機。還有3架C-2A狗艦隊後勤運輸機。在固定翼艦載機之外還配備有10多架搜救反潛直升機等。
就作戰能力而言,美國海軍黃蜂級兩棲攻擊艦與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的差距是非常明顯的,而且兩者的作戰任務有很大的區別,雖然有所重疊,但是美國海軍兩棲攻擊艦更注重於兩棲作戰,而美國海軍航空母艦的作戰範圍就更為廣泛多了,包括制空制空對海對陸等都在美國海軍航空母艦的作戰範圍之內。
-
3 # 南陽風高雲淡
噸位外型結構形式不一樣,用途不一樣,艦載機型號種類及起降方式不同。大型攻擊艦隻能停放直升機和垂直起降戰機,起降噸位也差很多,不能起降全栽荷固定翼飛機✈️是最大不同。航空母艦可以停放起降目前裝備的各類戰鬥機,加油機,預警機,直升機等。使用範圍更大,安全效能也更高。航母編隊,和大型攻擊艦編隊規模差別非常大,安全保障也不是一個級別。
-
4 # 遊戲時光隧道
凡事要結合美國的軍事思路。
說清楚兩者的功能你就明白了。
LHA的設計目的是快速突襲,快速投放。
所以LHA的對手是被剝奪了制空權,龜縮在防禦設施裡的地面防禦力量。
打擊這種對手需要快速反應,快速投放,所以配置是直升機和AV8B快速壓制地面武裝,同時投放自己的兵力,比如兩棲登陸艇俗稱LCAC。
關鍵點是投放兵力和持續的壓制,所以直升機是不二之選。
而航母的設計思路是多功能的,一切打擊任務航母都有能力做到。但是任務都是遠距離打擊有價值目標或是爭奪制空權。
航母摧毀對方制空力量和排頭堡,奪取制空權。兩棲攻擊艦負責後續跟進投放兵力和佔領。
-
5 # 一葉楓流
主要是用途不一樣。
美國的航空母艦是海戰主力艦,是對海對陸打擊力量。
兩棲攻擊艦是支援登陸作戰用的,主要是近距離支援,還有運送突擊力量上岸,包括空中和水面方式。然後就是前期的物資補給。
兩棲攻擊艦的使用目的明確、具體。遇到航空母艦隻能躲著走。
現在一些中小國家由於財力有限,不能發展大中型航空母艦,只能建造小型航母,就把兩棲攻擊艦的功能結合到小型航母上。比如西班牙的胡安·卡洛斯一世號,義大利的加富爾號。
當初美國最早的兩棲攻擊艦硫磺島級也是美國輕型航母改裝的。後來又把埃塞克斯級航母改成直升機航母。因為缺乏內部船塢,才新設計建造單獨的兩棲攻擊艦。兩棲攻擊艦是海空一體化作戰、從海到陸的主要力量。兩棲作戰從平面向立體化方向發展。
-
6 # 軍事小李
啦啦啦,答案來了
你好!
美國級兩棲攻擊艦(5萬噸位)是黃蜂級兩棲攻擊艦(4萬噸位)的增大版,美國級取消了黃蜂級上的塢艙,不能攜帶LCAC氣墊登陸艇;不過在戰時,美國級將會與美國最新服役的兩棲船塢登陸艦共同行動、各分其職。美國級可搭載F35B垂直起降戰鬥機和魚鷹戰機,如果再配置兩艘巡洋艦、兩艘驅逐艦、兩艘攻擊性核潛艇、一艘補給艦,其戰鬥力至少不亞於一箇中型航母艦隊。
-
7 # 和風漫談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是美軍對地投送力量的核心。它屬於直升機船塢登陸艦(LHD),又稱多功能兩棲攻擊艦,長253米,舷寬32米,排水量40500噸。
美國計劃以LHD、LHA(兩棲直升機突擊艦)為核心打造12個兩棲戒備群,保障2.5-3個海軍陸戰隊遠征旅編隊,以實現同時應對兩場危機的目標。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和航母長得很像,體型巨大,都帶著長長的甲板,能起降飛機,但它們的功能差別很大。就像自行火炮和坦克也很像,都有履帶、裝甲和大炮,但一個是衝鋒陷陣的大將軍,一個是遠端支援的法師。
航母乾的活,兩棲攻擊艦能幹一點點;兩棲攻擊艦乾的活,通常輪不到航母幹,也用不起它。
第一,雙方的定位不同。
航母是帶頭大哥,領著一幫小弟爭奪制空權、制海權。主要武器是各種艦載戰鬥機、固定翼預警機、電子戰飛機、加油機等,是一個移動的海上機場。
兩棲攻擊艦的核心任務是登陸,透過平面、垂直登陸等方式將登陸部隊安全送達。雖然LHA、LHD等也能搭載武裝直升機、短距/垂直起降(STOVL)飛機,但它們的目標不是制空,而是打擊敵灘頭縱深,支援登陸部隊。
▲LCAC氣墊登陸艇
即便LHD兩棲攻擊艦以制海模式出戰,搭載20架AV-8B海鷂或F-35B戰鬥機,也只能應對低烈度戰爭,欺負小國家還行,對中等國家就得歇菜。短距/垂直起降飛機那小短腿兒作戰範圍實在有限,幹不了太多活。
第二、建造標準不同。
航母是編隊的核心,也是最拉仇恨的目標,敵人天天琢磨著怎樣幹掉它,所以航母的建造標準很高。在軍艦普遍皮薄餡兒大的今天,航母還在重點部位覆蓋著厚重灌甲,能抗一兩波攻擊不喪失戰鬥力。
兩棲攻擊艦就沒這麼強悍了,它原本就是運輸艦,建造標準低,價格也便宜。雖然有些兩棲攻擊艦是按照軍標建造的,但也遠遠達不到航母的強度。
兩棲攻擊艦不用衝鋒陷陣,只要在後方把登陸部隊放出去就行了。它在取得制空權、制海權之後出動,危險程度降低了很多。
第三、雙方船型不同,速度不同。
航母起飛區100多米,回收區200多米,甲板長度通常在300米以上。有外飄甲板、 斜角甲板,對航行穩定性影響很大。
兩棲攻擊艦甲板是直通的,200多米長,甲板鋼材也不一樣。只能起降直升機和AV-8B、F-35B這樣的短距/垂直起降飛機。
航母要放飛艦載機,30節以上的高航速很有必要。兩棲攻擊艦船型又胖又寬,不適合高速航行,只有20節左右,無法為固定翼飛機助力。至關重要的電子戰飛機、固定翼預警機、加油機都不能上艦。
第四、內部結構大不相同。
▲“堪培拉”級兩棲突擊艦內部結構概念圖
先不說彈射器,光是攔阻索就要佔用很大一塊甲板空間,甲板下方還有與之配套的大型汽缸等裝置。還有飛機維修裝置,發動機測試平臺等等,剩下的空間則使勁裝飛機啦。
▲“尼米茲”航母上的Mk7型攔阻系統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的”肚子“也很大,泛水式塢艙長82.1米,寬15.3米。但它要裝載3艘LCAC氣墊登陸艇或12艘機械登陸艇,25輛AAV-7兩棲突擊車、5輛M-1主戰坦克、8輛M-109自行炮、幾十輛卡車、拖車、大量物質,還有一個加強營的陸戰隊士兵。
登陸人員、裝置需要的空間與機庫空間是互斥的,其結構一旦確定,功能也就確定了。剩下的機庫只能搭載30多架直升機/STOVL飛機,油料、彈藥也不足,達不到航母那樣的艦載機出動率,控制能力差很多。
第五、雙方電子裝置不同。
一艘軍艦的船體只佔整體造價的一小部分,有1/3以上的錢花在了電子裝置上。航母的雷達、指揮等電子裝置比兩棲攻擊艦強很多,造價也貴得多。
對於中美俄這樣的大國來說,大型航母才是發展重點,兩棲攻擊艦是輔助艦隻。什麼艦幹什麼活,專業的才是最好的。
只有玩不起大型航母的中小國家,才熱衷於將輕型航母和兩棲攻擊艦功能融合起來,一艦多用趕時髦。但是“樣樣通,樣樣松”,這樣折衷的方案在實戰中只能帶來不理想的戰果。
綜上分析,“黃蜂”級兩棲攻擊艦和航母在功能、結構、造價上都相差很多,只能應對低烈度戰爭,不能代替航母獨擋一面。
-
8 # 愛之育之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主要功能是將人員與物資由海上輸入至陸地進行兩棲攻擊戰直通式甲板主要由直升機與魚鷹機使用進行空中快速運轉兵員從而實現海上進攻陸地的快速打擊
-
9 # 沒有最壞只有更好
那區別大了,航母主要以艦載機攻擊海面地面空中目標,航母實際上就是一個流動的機場。兩棲攻擊艦主要是運送登陸裝備和部隊,甲板可以起降直升機運送人員和裝備,艦載機有一定的有限的對海對陸攻擊能力,攻擊效能遠不如航母,可見其作戰用途有明顯的區別。
-
10 # 鋒芒FM
如今兩棲攻擊艦和航空母艦,可是越來越“像”了,都是直通甲板,都可以搭載固定翼戰鬥機,甚至一些兩棲攻擊艦的噸位都直追中型航母了。這樣的情況下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如今的兩棲攻擊艦與航空母艦,還有什麼區別?雖然兩棲攻擊艦和航母看起來很像,但在實際運用中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先來看航母,航空母艦的功能有兩個,一是爭奪制海權,這個制海權實際上也就是海上的制空權,如果航空母艦的艦載機能夠完全壓制住對方包括航母艦載機在內的海戰武器裝備,那麼制空權和制海權也就都有了。所以說航空母艦最主要的作戰任務就是在海上摧毀對方的航空母艦、驅逐艦甚至是利用航母戰鬥群的全方位作戰能力絞殺對方的潛艇。
在完全取得制海權後,航空母艦的另一個作戰任務就是對陸空中支援。在遠離本土的對陸作戰中,航空母艦實際上比陸基戰鬥機更好用,陸基戰鬥機若遠離本土作戰,尋找一個合適的基地就是個大問題,但航空母艦艦載機可以直接從甲板上起飛,靈活度和便捷性遠超陸基戰鬥機。取得制海權後,只要在艦載機的作戰半徑內,航母可以進行高強度的陸地上空制空權爭奪戰以及對地攻擊和對陸地作戰力量的空中支援。
再來看兩棲攻擊艦,如今的兩棲攻擊艦很多都開始搭載垂直起降戰鬥機,給人們造成了一個錯覺:那就是兩棲攻擊艦不就和航母一樣了嗎?實際上兩棲攻擊艦搭載固定翼戰鬥機只是其作戰功能的一部分,而不像航母那樣是主要的作戰方式。由於兩棲攻擊艦還有一個更主要的任務是負責海對陸的立體攻擊,需要有巨大的空間來容納登陸作戰力量,所以兩棲攻擊艦的內部空間不能像航空母艦那樣最大化地來容納艦載機。
其次,由於兩棲攻擊艦的主要作戰任務是海對陸立體攻擊,因此其設計上不能完全為了艦載固定翼戰鬥機來打造,比如兩棲攻擊艦沒有彈射系統,也沒有滑躍甲板,當然也沒有阻攔索系統,所以兩棲攻擊艦如果想搭載固定翼艦載機,只能搭載垂直起降型。當然兩棲攻擊艦也可以裝上阻攔索和彈射系統,但這樣設計後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兩棲攻擊艦對陸裝備的搭載能力,這就與兩棲攻擊艦的主要作戰任務起衝突了。
所以說,兩棲攻擊艦搭載垂直起降戰鬥機只是其眾多搭載模式裡面的一種,可以根據具體的任何和作戰強度來選擇要不要搭載,而航空母艦沒有海對陸立體突擊任務,只有搭載艦載機這一種模式。目前來說,有實力發展航空母艦的國家都會優先發展航母,兩棲攻擊艦隻是另一種任務的艦艇,沒有實力發展航母的國家只能選擇兩棲攻擊艦搭載垂直起降戰鬥機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沒有航母這個問題。
但具體而言,航空母艦從設計上就決定了其海對陸立體攻擊能力不如兩棲攻擊艦,最起碼航空母艦無法搭載裝甲車在海岸線上將其直接投放出來,但就制海能力和制空能力來看,即便是同噸位的條件下,兩棲攻擊艦的制海能力也不如航空母艦,航空母艦搭載的艦載機無論是掛載能力還是作戰半徑,都遠超兩棲攻擊艦的垂直起降戰鬥機,並且航空母艦有了彈射系統可以搭載固定翼預警機,兩棲攻擊艦是沒有能力搭載固定翼預警機的。
最後的總結就是:雖然航空母艦和兩棲攻擊艦外表很像,但使用方法和作用截然不同,兩者不可完全相互替代。
回覆列表
兩棲攻擊艦不僅可帶艦載機,直升機,還可裝運水陸坦克,有飛行甲板的滾裝船,吃水淺,基本平底,可上淺灘,
航母,主力帶飛機,遠岸做戰,不裝坦克,吃水深,小港停不了,水下是尖底,
兩棲攻擊艦,頂個小航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