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徐張話歷史
-
2 # 百里不奚
荊軻,衛華人。他的祖先本是齊華人,後來遷居到衛國,衛華人稱他為慶卿。後來他到了燕國,燕華人稱他為荊卿。他遊歷各國,都是跟當地一些德高望重的名士相交往。他到達燕國後,燕國的一位隱居的勇士田光先生也很友好地對待他,知道他並不是一個平庸的人。
燕國太子丹為刺殺秦王,打聽到勇士田光的事情,便找來田光請求說:“燕國和秦國,勢不兩立,希望先生能夠幫忙。”
田光說:“我聽說駿馬在強壯的時候,一天能馳騁千里;等到它衰老的時候,劣馬也能夠跑到它的前面。現在你知道的是我強壯時的情況,但不知道我的精力已經耗盡了。幸好我的朋友荊軻可以差遣。”
太子丹說:“希望透過先生的介紹,能跟荊軻結交,可以嗎?”
田光立即起身,小步跑出去。太子送到門口,對田光說:“我們所說的,都是國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洩露啊!”田光俯身笑著說:“是。”
然後田光來到荊軻的住地,見了荊軻說:“我田光和您相好,燕華人沒有不知道的。現在太子聽說我壯年時的情況,來請我幫忙。可是我已經老了,沒有用了。我已經向太子推薦了您,希望您到官中去拜見太子。”荊軻說:“遵命。
田光又說:“我聽說,長者辦事,不能讓別人懷疑他。今天太子告誡我不要洩密,這是太子懷疑我啊!辦事引起別人的懷疑,就不是有節的俠客。希望您立即去拜見太子,就說田光已經死了,秘密不會洩露了!”說著,田光割斷脖子自殺了。
荊軻去拜見太子,報告了田光的死訊,並轉達了田光的話。太子聽了,拜了兩拜,跪下來,用雙膝走路,流著淚說:“我之所以告田先生不要洩密,是想完成大事的策略。現在田先生用死來表明不洩露,這難道是我的本意嗎?”
太子丹於是請求荊軻刺秦王。
荊軻說:“這是國家大事,我才能低下,恐怕不值得任用。”
太子丹又上前叩頭,堅決請荊軻不要推辭,荊軻答應了。於是太子丹尊荊軻為上卿,讓他住上等的公館。太子丹每天來到公館門前,供給牛、羊、豬三性,準備珍貴物品不時進獻給荊輛,還有車馬、美女,讓荊軻隨心所欲。
荊軻為人沉穩,為了這次冒險能夠成功,他向太子丹建議說:“我們首先要獲取秦王的信任,否則就不可能接近他。聽說秦王以懸金千斤、賞邑萬戶的重賞捉拿逃到燕國的秦將樊於期,如果我能帶著樊將軍的頭和燕國督亢地方的地圖作禮物獻給秦王,想必秦王一定會親自接見我,這樣我就可以見機行事了。”
太子丹說:“樊將軍在遇窮困時來投靠我,我不忍心因自己的私事而傷害這位長者的心,希望您重新考慮吧!”
荊軻知道太子不忍心,就自己去見樊於期,樊於期交出了自己的人頭。太子丹把樊於期的頭裝入匣子中密封起來,又出高價買到一把峰利的比首,再淬以毒藥後,使它一傷到人就會使人馬上死去。他把這把比首裹在獻給秦王的督亢地圖裡。又找到了燕國一個勇士秦舞陽,做荊軻的助手。
荊軻手捧盛著樊於期頭的匣子,秦舞陽手捧裝著地圖的匣子,按次序前進。
荊軻從秦舞陽手上接過地圖,獻給秦王。秦王拿著地圖一邊看,一邊將地圖展開。當地圖完全開啟時,一把寒光閃閃的比首出現在圖卷裡。說時遲,那時快,荊軻左手趁勢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起匕首直刺秦王,沒有刺到身上。
秦王政一邊跑一邊把劍推到背上,終於拔出劍來擊殺荊軻,揮劍砍斷了荊軻的左腿。荊軻倒在地上,將匕首向秦王投去,沒有投中秦王,打在了銅柱子上。秦王又亂劍刺荊軻,荊軻身上有八處傷。荊軻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便靠著銅柱子笑了起來,然後伸開兩腿坐在地上,罵道:“事情之所以不能成功,是想活捉你…”這時,秦王左右的人一擁而上,把荊軻殺死了。
回覆列表
荊軻為戰國末期衛華人,從小喜歡讀書擊劍,能文能武,為人慷慨俠義。長大後周遊各地,喜歡結交各地豪傑,談論劍術,因此,名聲很大。但不被重用,後遊歷到燕國,與宰狗的屠夫和善於彈奏樂器的高漸離為朋友,經常在大街上醉後高歌,倒也快活。
但在準備刺殺秦王之前,並沒有關於他刺殺別人或者與人爭鬥的記載,可見荊軻屬於儒俠,不會輕易暴露自己。
此時已經是戰國末期,原來燕國太子丹與秦王嬴政的父親都作為人質在趙國生活過,因此,太子丹與小時候的嬴政關係非常親近,經常在一起玩耍。後來,太子丹作為燕國的人質來到秦國,此時嬴政已經為秦王。因為以前的關係,太子丹本以為嬴政會對其友好,不料卻受到冷遇,太子丹逃回燕國,怨恨秦王嬴政,想要實施報復。
此時,秦軍以席捲之勢橫掃諸國,燕國也朝夕不報。太子丹為存燕國徵求自己師傅鞠武的意見。鞠武建議太子丹西與韓、趙、魏三晉訂約,南與齊、楚聯合,北與匈奴媾和,賴此共同圖謀秦國。太子丹不聽。
太子丹聽說荊軻在燕國,便攜帶厚禮,以謙卑的言詞求見他。太子丹對荊軻說:“現在秦國已俘虜了韓王,又乘勢舉兵向南進攻楚國,向北威逼趙國。趙國無力對付秦國,那麼災難就要降臨到燕國頭上了。燕國既小又弱,多次為戰爭所拖累,哪裡還能夠抵擋住秦國的攻勢啊!各諸侯國都屈服秦國,沒有哪個國家敢於再合縱抗秦了。目前,我個人的計策頗愚魯,認為如果真能獲得一位天下最大無畏的勇士,讓他前往秦國脅迫秦王政,迫使他將兼併來的土地歸還給各國,就像曹沫當年逼迫齊桓公歸還魯國喪失的領土一樣。如此當然是最好的了。假若不行,便乘機刺殺掉秦王嬴政。秦國的大將擁兵在外,而國內發生動亂,於是君臣之間相互猜疑。趁此時機,各國如能夠合縱抗秦,就一定可以擊敗秦軍。希望您留心這件事情。”荊軻答應了充當刺客赴秦。
元代胡三省認為:太子丹在尊禮荊軻之初,執兩端之策,指使荊軻守其初說,所以事不成。實際上,後來的戰國時期刺客,多學習曹沫劫持齊桓公迫使其歸還失地的做法,藺相如劫持秦王、毛遂劫持楚王都取得了成功,太子丹希望荊軻學習這種做法,希望荊軻劫持秦王,逼迫歸還諸侯土地。最後使荊軻失去了刺殺秦王的最佳時機。
荊軻刺秦失敗後,激怒了秦王,秦大發兵攻打燕國,燕王投降,太子丹被殺,反而加速了燕國的滅亡。如果太子丹真心歸順秦王,把燕國獻於秦國,秦王應會保全燕王及太子丹的性命。
荊軻之所以刺秦失敗反而名揚於天下,在於他那種“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情懷,圖窮匕首見後那種臨危不懼的氣概。他視死如歸的英風豪氣彪炳千古,與世長存。還在於他既具備勇氣過人和烙守信用的俠客共性,又富有深沉好書不苟生死的獨特個性。
言必信、諾必誠、行必果。俠義之士的這種共性在荊柯身上表現得也很突出。強秦重兵壓境,燕危在旦夕,劫持秦王,孤注一擲,凶多吉少,事關大局,因而,荊軻沒有冒然應允太子丹之請。可他一旦許諾就決不改悔,千方百計為實踐諾言而努力。為了取信於秦國,他設下誘惑之計,為使成功的把握更大,他私下物色了助手。為此而延宕了時日,使太子丹疑其變卦,但他始終毫無食言之意,最終不得不選擇了秦舞陽為副以身踐諾。
因此,歷史上從古至今,人們紀念荊軻,還主要是他那種勇往直前的勇氣和信守承諾的義氣。這正如司馬遷所言:“世言荊軻,其稱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馬生角’也,太過。又言荊軻傷秦王,皆非也。……自曹沫至荊軻五人,此其義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後世,豈妄也哉!”這和陝西咸陽荊軻墓墓聯:“身入狼邦,壯志匹夫生死外;心存燕國,蕭寒易水古今流。”意思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