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08873978285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古人”指的是古代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聖君。

    出自:唐 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原詩:

    登幽州臺歌

    唐代: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釋義:

    往前不見古代招賢的聖君,向後不見後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只有那蒼茫天地悠悠無限,止不住滿懷悲傷熱淚紛紛。

    前:過去。古人:古代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聖君。後:未來。來者:後世那些重視人才的賢明君主。念:想到。悠悠:形容時間的久遠和空間的廣大。愴(chuàng)然:悲傷悽惻的樣子。涕:古時指眼淚。

    擴充套件資料

    這首詩寫於公元696年(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陳子昂是一個具有政治見識和政治才能的文人。詩人接連受到挫折,眼看報國宏願成為泡影,因此登上薊北樓,慷慨悲吟,寫下了《登幽州臺歌》。

    詩人對戰國時代燕昭王禮遇樂毅、郭隗,燕太子丹禮遇田光等歷史事蹟,表示無限欽慕。但是,像燕昭王那樣前代的賢君既不復可見,後來的賢明之主也來不及見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時;當登臺遠眺時,只見茫茫宇宙,天長地久,不禁感到孤單寂寞,悲從中來,愴然流淚了。

    詩人看不見前古賢人,古人也沒來得及看見詩人;詩人看不見未來英傑,未來英傑同樣看不見詩人,詩人所能看見以及能看見詩人的,只有眼前這個時代。這首詩以慷慨悲涼的調子,表現了詩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悶的情懷。

    前兩句是俯仰古今,寫出時間的綿長;第三句登樓眺望,寫空間的遼闊無限;第四句寫詩人孤單悲苦的心緒。

    陳子昂的詩突破了泛擬古題的邊塞詩傳統風氣,他對武后內政方面的弊端也有所諷刺。在《聖人不利己》一詩裡,他指責了武后雕制佛像、建造佛寺,浪費人力物力的佞佛行為。

    在《貴人難得意》一詩裡,他更勇敢地諷刺了武后對待臣下時而信任、時而殺戮的作風。從這些現實性很強的詩篇中,可以看到他的政治抱負和他的詩歌革新主張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絡。

    陳子昂在散文革新上也是有功績的。他文集中雖然也還有一些駢文,但那些對策、奏疏,都用的是比較樸實暢達的古代散文,這在唐代,也是開風氣之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隕石經河道經年累月的搬運,還能從外觀上識別嗎?還具有收藏價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