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冷漠的大娛樂家

    陳子正

    雄縣李林莊人。

    自幼好武,得少林拳、翻子拳、岳氏散手、鷹爪擒拿法之精華。擅鷹爪拳,被譽為“鷹爪王”。

    1921年去香港精武會傳藝,香港大學贈其“教懦夫立”水晶石匾。

    翌年赴新加坡精武會教拳。到新加坡不久,就在擂臺上用半個回合擊敗一英國拳術名家,被授予印度尼西亞短劍一把,上刻“中國拳王”。

    1923年湖北武昌精武分會成立,赴該會任教。著有《鷹爪翻子拳》、《鷹爪拳藝書》、《鷹爪連拳五十路》、《鷹爪翻子拳摘要》等書。

    韓俊卿

    雄縣人,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藝術家,曾任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天津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

    她自創以平腔低調、纏綿悱惻為特色的唱法,世稱“韓派”。

    自6歲起跟養父母學河北梆子,10歲登臺演戲,12歲成為兼演青衣、花旦、彩旦、武生、刀馬旦等多種行當的演員。《殺狗》、《翠屏山》、《拾玉鐲》、《走雪山》等,是她的擅長劇目。

    1952年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榮獲演員一等獎。

    王潤身

    雄縣昝崗村人,著名影視表演藝術家。

    曾參加《夫妻識字》、《白毛女》、《同志給我報仇》、《王秀鸞》等劇的演出。

    在電影《林海雪原》中飾演偵察英雄楊子榮,在影片《野火春風斗古城》中飾演起義將領關敬陶。

    徐光耀

    雄縣段崗村人,著名作家。

    創作長篇小說《平原烈火》、中篇小說《小兵張嘎》、短篇小說《望日蓮》、散文集《昨夜西風凋碧樹》等。

    袁鶴儕

    雄縣龍灣村人。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考入京師大學堂醫學館。光緒三十二年(1906)考入清太醫院,任太醫院御醫、京都內城官醫院內科醫生。

    抗日戰爭時期隱居寓所,不予日本人就診。1942年應醫師施今墨之邀,任華北國醫學院教授。

    新中國成立後,任協和、北京兩醫院中醫顧問,中華醫學會常務理事,北京中醫學會耆宿顧問,中國科學普及協會理事。

    先後編著了《太醫院傷寒論講草》、《傷寒方義輯粹》、《瘟病概要》、《中醫診療原則》、《醫術經談》、《袁氏醫案》等。

    李吉瑞

    雄縣西大村人。8歲入文安縣史各莊小吉利科班學武生,後隨班遷入天津,留科一年。

    清光緒十年(1884),出科後投奔田際雲,入北京玉成班,充任武行二路班底,逐步升級為二路武生。後經田際雲介紹拜黃月山為師,學習黃派武生戲,同時師從陳福勝學老生戲。

    後返天津,入雙順合班,挑班演出於聚興茶園。當時其代表劇目有武生戲《獨木關》、《落馬湖》、《巴駱和》、《溪皇莊》,老生戲《秦瓊賣馬》、《打漁殺家》、《宮門帶》等。

    1900年,李吉瑞沿膠濟線演出至青島,遇薛鳳池、程永龍等人,不僅同臺演出,還結成了莫逆之交。

    李吉瑞在山東演出有10年,1910年返天津,和程永龍、薛鳳池等首演於下天仙戲園,每日劇場爆滿,成為天津風格的武生中擅唱的代表人物。

    李吉瑞為人謙虛謹慎,有學者風,對人皆持友善態度,威信很高。1913年春,他被選為天津正樂育化會會長,在任期間,為梨園同業福利奔走,不遺餘力,他冬施棉衣,夏舍暑藥,購置梨園義地,深為梨園中人所敬仰。

    李吉瑞是中國最早灌製唱片的演員之一。法國百代公司曾灌製他所演唱的《獨木關》、《翠屏山》、《銅網陣》、《刺巴傑》等劇目。

    1925年,李吉瑞和劉永奎、王雲芳等人在上海天蟾舞臺演出,返津後離開舞臺,致力於梨園公益事業。1938年春,應高渤海之邀,入天津天華景戲院稽古社子弟班執教。

  • 2 # 露荷疏影

    雄安新區三縣指的是河北省雄縣、容城縣、安新縣。在歷史上這三個縣都有著名人物出現,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劉眴、劉因、孫奇逢、楊繼盛、房壯麗、陳德華等。

    雄縣歷史上的名人有五代十國時候著名歷史學家、後晉政治家劉眴。這個歷史人物的名字可能很多人並沒有聽過,但是說到《舊唐書》很多人特別是研究歷史的人都知道,而《舊唐書》的作者就是劉眴。劉眴在後唐時曾官至太常博士、翰林學士,後晉時曾官至司空、平章事,後來奉命監修國史編撰《舊唐書》,而《舊唐書》後來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史》等24部史書被稱為“二十四史”,是研究唐代歷史的重要史籍資料。容城縣著名歷史人物有劉因,他是元初理學家、詩人,同時也是元代重要的儒學代表人物。對程頤、朱熹的理學很有研究,成就突出,一生著有《四書精要》、《易繫辭說》等,後來至清朝時被收入《四庫全書》。劉因在元朝初年詩壇名氣非常大,著有詩文集《靜修集》,收錄各體詩詞有800餘首。其中《白溝》比較有名:寶符藏山自可攻,兒孫誰是出群雄。幽燕不照中天月,豐沛空歌海內風。趙普元無四方誌,澶淵堪笑百年功。白溝移向江淮去,止罪宣和恐未公。這首七律詩透過追溯宋朝開國之初採取重南輕北方針,對於造成喪失北部中國的失誤提出了批評。

    容城縣歷史上還有位名人是孫奇逢,在明萬曆年間中舉,因不滿明未政治腐敗,營救東林黨人,而受到世人的讚揚。他自明末至清初,被多次徵召做官,但都辭而不就,專注於教授著述,與李顒、黃宗羲齊名,合稱明末清初三大儒。著有《書經近旨》、《讀易大旨》、《理學宗傳》等被收入《四庫全書》。此外,容城縣歷史上還有一位著名人物楊繼盛,曾官至兵部員外郎。他是明朝中期著名的諫臣,位列直諫諸臣之首,敢言人所不敢言,十分耿直,曾上疏力劾大奸臣嚴嵩“五奸十大罪”,遭誣陷下獄。在獄中備經拷打,頑強不屈,在飽受折磨後遇害,時年僅四十歲。明穆宗即位後,對楊繼盛的忠直進行褒獎,追贈太常少卿,諡號“忠愍”,世稱“楊忠愍”。安新縣歷史著名人物有房壯麗,他是明萬曆年間中進士,任山西襄陵知縣7年,為政清廉,頗得當地百姓好評。後來考選湖廣道監察御史,敢於向朝廷諫言,向朝廷推薦屬官楊漣等13人,後都為名臣。魏忠賢專權,對忠良進行殘害,他不附從,閉門不問政事。崇禎皇帝即位後,因久聞其有清正之名,提拔為他為都察院左都御史,協助翦除魏忠賢黨羽。不久後改任吏部尚書,在任期間,清理冤案積案,對被魏忠賢迫害致死者,恢復名譽,在世者恢復官職。清兵入關後,房壯麗被殺。陳德華也是安新縣著名歷史人物,清雍正年間中進士,乾隆即位後,充經筵講官,負責向皇帝進講經史,同時教諸皇子讀書。授翰林院修撰,官至兵部尚書、禮部尚書。曾任《大清一統志》館副Quattroporte,負責志稿編修。乾隆三十六(1771年)年,皇太后八十大壽,陳德華因曾為親近大臣前往京師祝壽,參與香山宴遊,乾隆命人作香山《九老圖》,陳德華列於致仕九老之中。

  • 3 # 武黃5806060818

    雄安新區三縣歷史上出現了名人有,

    雄縣名人有五代十國著名歷史學家後晉政治家劉眴。

    容城具歷史上也出現了理學家,詩人劉因。

  • 4 # 聚焦劉氏

    雄安新區乃古代雄州、安州之地,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曾誕生過不少仁人志士,輝耀千秋。其中容城的元初著名理學家劉因,明朝彈劾權相嚴嵩的義士楊繼盛,明末清初的大儒孫奇逢被稱為“容城三賢”。他們的思想、學養、處世之道一脈相承,體現了河北人慷慨悲歌、重信尚義的千古精神。

    貫通經學的劉因:他少年便胸懷大志,十五歲曾作詩明志:“鴻鴿凌雲志,燕雀安能知。”

    我瞭解“容城三賢”之一的劉因,是從研究河北書院開始的。劉因作為元代教育家,桃李滿天下,為中書省保定、真定的教育繁榮做出貢獻,培養了不少人才。我讀過劉因的詩《白溝》:“寶符藏山自可攻,兒孫誰是出群雄。幽燕不照中天月,豐沛空歌海內風。趙普元無四方誌,澶淵堪笑百年功。白溝移向江淮去,止罪宣和恐未公。”從中能讀出一位知識分子面對宋遼界河發自肺腑的悲命憂情。他何以感嘆“澶淵之盟”的可笑悲劇,何以惋惜宋王朝的南遷,這與其經歷和家國情懷有關。

    劉因(1249年-1293年)字夢吉,號靜修。初名駰,字夢驥。雄州容城人,元代著名理學家、教育家和詩人。他出生於蒙古滅金後十五年(1249年)。其高祖父、曾祖父和叔祖父三世為金朝官宦,其父劉述為官之時,正值蒙古鐵騎滅金的酣戰時期,親身經歷了殘酷的戰亂。金朝滅亡之後,劉述歸降蒙古,短暫為官,很快就隱居不仕。時代風雲,民族興衰,父輩經歷,對劉因的情感、思想和人生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劉因自幼受儒學家世家學薰陶,其父劉述乃容城飽學之士,對天文、歷數、陰陽、醫方、史學都有研究。劉因出生後,父親對他十分鐘愛,杜絕交遊,一心傳授劉因讀書、識字。劉因天資聰慧,穎悟過人,三歲讀書識字,每天讀千百言,過目成誦;六歲學習作詩,七歲能寫文章,文采不俗,落筆驚人。

    劉因深受儒家士節精神影響,少年胸懷大志,十五歲曾作詩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LOL無限亂鬥求一套死歌暴力出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