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義哥說教育
-
2 # 蒙媽荊荊
很多時候,普通人是無力對抗教育體制的,可以跟老師探討開設勞動課的必要性,提出自己的見解。當無力改變現實的時候,不如接受它,儘管不那麼完美,但是可以改變下心態,享受當下。
-
3 # Love陽光寶貝
我覺得可以理解!
愛屋及烏,學校打掃的乾乾淨淨,心情必然好,自己勞動了,肯定自己會珍惜的,在好的環境裡才能更好的學習!
也是為了讓新生儘快的熟悉新的生活環境!
出發點肯定也是為了學生更好,何況勞動還能鍛鍊身體!這麼大的學校肯定也不差幾個清潔工的錢!
根據我們國家教育的方針,我們的教育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學校有此安排也不能算是過分。其實學校安排做一個星期的勞動也並不是現在才有的。我是1995年讀大學,在一所211師範類高校讀書,當時我們學校也安排了一週專門在學校裡面進行勞動課,我們當時做的事情不僅僅是在大學裡面找校園,還要到花圃裡面去從事一些花圃的整理工作。所以說現在安排這樣一個課程,我覺得一點都不過分,具體原因如下。
第一,這是落實國家教育方針的具體體現。我們國家提出來的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那麼如何在我們的教育當中能體現這樣這樣的教育目標?每一個教育目標都需要有具體的課程來進行對應。德育,所以我們就有思想政治課;智育,就是正常的上課;體育就需要有體育課程;美育,就需要有一些通識的課程。所以勞動技術課教育當然需要安排學生進行一些勞動的課程,這個是必須的,也不能算是違規的。只不過有些學校沒有安排這樣的課程。
第二,讓學生體會勞動的艱辛。現在很多大學生都是家裡的獨生子女,甚至一些農村的孩子也很少真正的從事具體的勞動。很多學生在高考之前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當然實際的學業壓力也很大。但是他們真的沒有真正的去從事過這樣一些勞動,怎麼去體會我們這個社會的辛苦呢?在大學裡面開設一些勞動的課程,或者是說開閉一週的時間讓學生來從事一些勞動,我覺得既能夠讓他們體會到勞動的帶來的辛苦,也會體會到勞動的一些快樂,同時也讓他們鍛鍊他們的勞動的基本技能。
當然,如果學校僅僅是給學生安排在校園裡打掃衛生。這樣的勞動技術課的內容過於單一,學校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如果只是簡單的安排在校園裡面打掃衛生,可能很難以達到預期的目的,也有一定的形式主義之嫌。
總之,作為學生,首先要理解學校的這樣一種教育的形式。同時也可以給學校建議,讓學生從事一些相對複雜的一些勞動課程,比如說春天來了,可以組織大家去植樹,也可以組織大家去花房裡面進行培植土壤,或者其他的一些有一定技術含量的課程。這樣的話,才可以讓學生更加體會到勞動的樂趣和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