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德國作為二戰的侵略者,其背後是強大的工業支援,那麼德國的工業究竟強大到了哪一步?
3
回覆列表
  •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上個世紀初的兩場世界大戰,是資本主義國家間為了爭奪利益和生存空間而進行的“內訌”和血腥廝殺。而始作俑者德國,卻憑一己之力“攪動”了,甚至改變了未來的世界格局,她哪裡來的這麼大的“能量”?

    尤其是一戰後的德國(魏瑪共和國),在《凡爾賽和約》的制裁下,政治、經濟、軍事都遭受打壓,國家未來一片黯淡。可是,僅10年的功夫,戰勝國卻接納其成為國際聯盟的一員,這背後都有什麼原因呢?

    首先,底子好。

    早在一戰前德國就是歐洲第一經濟強國,鐵礦和煤礦豐富,強大的工業更是她的支柱產業,家底殷實。同時,作為一戰發起國,戰火卻沒有燃燒到其本土,完備的的工業體系得以儲存。倒是法國北部被打成了一片廢墟,這讓他們恨得咬牙切齒。

    尤其是歐洲最大的克虜伯兵工廠幾乎毫髮未損。儘管殘酷的戰爭吞噬著一個個士兵的生命,但是其國內的工業生產卻沒有大的衝擊,經驗豐富的產業工人都得以保留。這些都是他們戰後迅速崛起的資本,可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其次,美英的支援。

    一戰期間,歐洲打成“一鍋粥”的時候,美國卻在“悶頭”發著戰爭財。因為無休止的戰爭消耗,法國不得不向美國借錢度日。借錢是要還的,德國的戰爭賠款可以用來還錢,可是,德國沒錢。

    被“逼急”的法國、比利時以其不還錢為由,出兵10萬佔領魯爾區。不但沒有要到錢,反而柏林政府宣佈不再還錢了。比法國還著急的是美國,借出去的錢收不回來,這筆“三角債”徹底激化了戰勝國之間的矛盾。

    為了區域平衡,遏制和牽制法國在歐洲稱霸,英美極力要扶持一個國家與之抗衡,而德國無疑是最合適的。同時,為了盤活“債務”,只有對德國貸款和加大技術、資金的投入,恢復其經濟,借出去的錢才能收回去。這就是“道威斯計劃”。

    於是,大量的外國資本開始湧入德國,這使得幾近崩潰的經濟有了轉機。據統計,從1924年到1929年,柏林共獲得的貸款和投資達326億馬克,是其全部資產的40%,而這一時期支付的戰爭賠款不過95億馬克。

    也就是說,先前的德國經濟的入不敷出,變成了現在的綽綽有餘。並在短短的5年內經濟快速發展,到了1929年,國民收入達到759億馬克,是戰前的150%,黃金儲備更是超過戰前的一倍多,遠遠的將英法兩大國甩在後面。

    更為重要的,還是這個民族特性決定了一切。

    一是嚴謹好學。我們都知道“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國家間的較量說到底就是人才的較量,大國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在德國,教育是十分重視的領域,早在19世紀中期,入學率就已經達到了97.5%,國民素質很高。

    錢沒了可以印,機器沒了可以造,只要人在,有學問和知識,這些都是“毛毛雨”。 他們對待工作十分嚴謹,高質量、高效率的工業產業更是讓經濟能夠迅速恢復。“德國製造”成為了一張家喻戶曉的國際名片。

    二是稱雄好鬥。在戰火不斷的歐洲,日耳曼人是最不安分的民族。他們有血性,格外看重榮譽,軍人是一個社會地位極高的職業。尤其是軍官隊伍,他們都受過高等教育,很多人都是出生在軍人世家,有著良好的軍事素養,不管是指揮上還是政策上,他們看的更加長遠、想的也格外多。

    他們保留著歐洲人的騎士精神。在戰場上,為國捐軀是他們的光榮傳統,作戰十分英勇。這些軍人的建立強大德軍的核心,即使是受《和約》制裁,不能保留太多軍隊,但依然讓德軍的戰鬥力“一夜之間”得以恢復並迅速擴大規模。

    當然,強烈的民族自尊心是不同於其他歐洲各國的顯著特徵。一戰的失敗並非完全是因為戰場上的失利,一方面,盟國保加利亞、土耳其等國投降;另一方面國內工人罷工、起義,可以說是內憂外困導致了戰敗,所以德國民眾普遍“不服”。

    隨後,《和約》的欺壓和掠奪式的制裁,嚴重傷害了他們的民族自尊心,徹底地激怒了他們。再加上發生的魯爾事件,更是讓他們開始有意識地“消極抵抗”,表現出“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抗爭態度。

    隨著經濟實力的快速膨脹,國家實力的增長,民族自信不斷提高,一戰所留下的恥辱是該極力扭轉了。

    逐漸強大起來的德國開始向世界發出她的聲音。

    他們向戰勝國發出了一份照會,要求恢復自己的合法地位,加入國際聯盟並給予行政院常任理事席位;修改《和約》中關於在軍備方面不平等的條款,免除其戰爭責任。這份充滿挑釁的照會,各國反應卻各不相同。

    一是法國加以阻攔。他們認為隨著德國經濟、軍事潛力的全面復甦,決不會忘記曾被割走的土地,掠走的錢財,更不會忘記他們戰後出兵佔領魯爾地區帶給德華人的恥辱。兩國是世仇,說什麼也不答應讓德國這麼容易就強大起來。

    二是英國不反對。在他們看來,由於地緣原因,島國一直關注法國在歐洲大陸的主導地位,一直以來都在默默奉行抗衡的政策。所以,不但拉攏德國加入國際聯盟,抑制法國的稱霸,而且準備與其締結一個關於保證德國邊界的協定。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一貫倡導歐洲再平衡戰略,不希望出現一國獨大的局面。更何況大量資金投入是否能帶給利益,並保證投資正常回流,是他們最在意的事情。因此,必須扶持德國渡過難關。

    此時的德國與戰敗時大不一樣了,他們在會議上態度蠻橫,而“各懷鬼胎”的各國代表最終同意其加入國際聯盟,不久便“光榮地”成為國聯的常任理事國。從此,他們躋身於國際舞臺,再次成為與英、法平起平坐的大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駕駛技巧:這樣的路口到底能不能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