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日暖心安

    俗話說:一代就能闖出個富人,三代才能培養出貴族。為何是這樣,道理過去其實是不太清楚的,日前讀了丁丁老師的近作《教養何以缺失》,總算給我找到了部分答案。

    知識是可以透過教育終身學習獲得,人的行為舉止這個被成為教養的東西,育成有其時間之窗,過這個黃金時段,再也無法塑造,就如一張白紙,一經塗畫,很難再恢復清白。

    第一代白手起家,創業之初,往往是“事業第一,家庭第二”,對自己的子女早期教育常常無暇顧及關心不夠,在家庭中也很難花費大量的時間放在塑造孩子的行為舉止上。加上本來自己就非富貴出身,暴發戶心態還未消逝,也屬於較為缺乏教養的一代。

    第二代人由於家庭資產的爆增,他們往往很小就被送到寄宿制學校學習,儘管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但由於童年常常是在缺愛缺關懷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缺失優雅教養的薰陶,所以這批人長大以後往往是“自傲自大,目空一切”。這批人常常被社會冠予“某二代”,起初社會口碑較差,還一時難以擔當起社會楷模的重任。

    隨著第一、二代人財富、社會閱歷及人脈關係的不斷增加,社會地位不斷地提升,漸漸熔入了上流社會,上流社會的老錢們“高貴的氣質,優雅的行為舉止”深深地吸引著新入門的這些新貴們,老錢們成為他們學習的榜樣。

    含著金勺子的第三代的出生,給富裕的家庭帶來了無比歡樂。老一輩的創業者也漸漸脫離了自己創造的已步入穩定增長的產業經營第一線,迴歸了家庭,過起了慢閒生活。“好過三代”成為家族中最重要的課題。有錢有閒地過著安穩慢閒生活”的第一、二代把關愛都傾注到第三代人身上。優越的生活環境,優雅的家庭氛圍,從小就給第三代人充分的關愛,在這種家庭的薰陶下,使得第三代人不但受到良好的教育,更培養出高貴的氣質,處處表現出良好的教養。人文關懷、公正公平等的理想主義思想在其腦海裡深深紮根,成為社會的楷模、世界的領袖變成了第三代人的願景與使命。

    貴族漸漸產生了。

    “貴”字的解碼

    古人造字,是動過腦筋的。這“貴”字就孕育著先人的智慧。

    “貴”,由“中”、“一”、“貝”組合而成。“中”字當頭,“一”字居中,“貝”字殿底。

    “中”者,居中也,寓示公正。

    “一”者,水平也,喻意公平。

    “貝”者,古錢也,表示財富。

    由此可以看出,高貴的貴、尊貴的貴,這貴由財富墊底,心繫公平,公正當先。

    貴的集合,就是貴群,在人群中被尊稱為貴族。可見古時定義的貴族是一群公正當先,心繫公平,財富墊底的社會楷模。貴族這稱號絕對是個褒義詞,所以在現階段要積極推廣貴族意識。

    歐洲有一句諺語:三天培養出一個富翁,三代培養出一個貴族,這表明培養一個貴族之難。這難就難在除了“錢袋”飽飽之外,培養出一個辦事Sunny、處事“公正、公平”的人是多麼困難。

    但就如證嚴法師所言“只要找對了路,就不怕路遠”一樣,社會一旦形成了尊敬貴族的風氣,大家都以貴族為榜樣,都以成為貴族為榮,人人爭當貴族。公正公平的社會風尚就一定會在我們中間流行。

  • 2 # 均是天涯淪落人

    在古代富和貴是兩回事情,商人就算是是富甲天下也完全不能夠稱呼自己為貴族,因為這是一種階級的躍層,而且在古代封建社會之中,『重農抑商』的政策對商人形成了巨大的限制,而禮儀的培養卻需要進行不斷的培養,在時間的積澱之下良好的禮儀從而深入人心,然後在外在的行為表現出來。

    這些不僅需要極大的人力物力還需要優秀的老師進行教育,而對於商人而言這些條件是很難進行實現的,而且由於商人自己很難去做官所以對於那些尊貴的氣質很難養成,因為那需要眾人的認可與敬畏,這些都是權利才能夠為培養出來的,而這些確是商人最欠缺的,所以商人很難培養出貴族。

    現代社會由於經濟的快速發展財富成為了很重要的資源,因此商人在富貴之後可以進行培訓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與素養,從而培養出貴族氣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腿痙攣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