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齊加生264
-
2 # 5樂怡兒
我個人覺得沒必要,幼兒園的大班就是適合五歲年齡的孩子上的班。要是之前在讀中班 一下子轉到所謂的幼小銜接班,家長有問過孩子能適應這樣的環境嗎?這是一下子就走到一個極端。
我的孩子都沒上過銜接班,大寶在大班的時候還轉學一次。轉學前我還去幼兒園看過教學模式,確定不是銜接班(學前班)我才讓他轉。現在的孩子六歲讀小學我覺得已經很吃力了。為什麼還要給他提前一年接觸小學的知識呢?
-
3 # penny42324212
很有必要!我女兒今年一年級,就暑假草草去混了個幼小銜接,沒認真學。想著玩就玩吧,讓她適應下小學生活。結果孩子上學後跟不上,現在的課本經過改革,很多知識點都很難,是我們以前三四年級才開始的。而拼音作為敲門磚,居然只是短短几周就教完,如果不是回家自己再督促,孩子根本跟不上。剛開學那段時間超級痛苦的,每天三點30放學,不到五點開始做功課,不到九點十點是沒法完成的。還有一個就是書寫,真的很重要!會寫字和不會寫字的孩子,做起作業時間就可以相差一小時左右!
-
4 # 小魚兒₩
孩子已經上二年級了,沒上過什麼幼小銜接,完全是跟著小學老師教的節奏在走,就是回到家對當天的知識進行復習鞏固,還會適當練習點題目,孩子成績很好
-
5 # 喜麻和她的孩子們
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來說來說,我覺得退園去上幼小銜接班沒有必要。對於大班孩子來說,這一年是他社會交往的一個關鍵期,也是他規則意識建立的一個時期,雖然幼小銜接對孩子來說很重要,但是退園去上,還是有些得不償失的。
幼小銜接班裡畢竟約束性也就是紀律性太強,學習的目的性也太強,對於大班孩子來說還是有些早了。作為父母,我們只要幫助孩子建立好規則,養成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提高孩子的自我服務能力就好了。
如果真的很想去上幼小銜接的課程,擔心孩子和小學銜接的不是很好,可以暑假的時候報一個1~2個月的課程感受一下就好了,沒有必要犧牲掉整個大班的幼兒園生活。
-
6 # 惠惠H
整頓幼小斜街,規範幼小斜街,正確認識幼小斜街,幼小斜街不是硬性灌輸小學內容,而是讓孩子身心有個過渡,讓孩子對學習產生熱情,自主 自發的去學習。現在社會上的幼小斜街大部分都是填鴨式教學,提前教學。這也是現在中國教育體質的漏洞,孩子幼兒園什麼都不學,上了一年紀又要求特別高,什麼都得會。現在很明顯,幼兒園一畢業就進入一年級的孩子特別吃力,孩子吃力家長吃力,這不是什麼好現象,孩子學習的熱情都被澆滅了,有的還厭學,這僅僅才是開始上學就厭學了,以後怎麼辦。提倡國家開放學前班,保護孩子的身心健康!
-
7 # 你腦袋裡漂著只拖鞋
我們小區有三個私立幼兒園和一個公立幼兒園。和上公立幼兒園的小朋友的父母聊天知道我們這邊公辦幼兒園每天主要是以玩為主,文化課是教一些兒歌和古詩,校內不允許辦課外班。我閨女幼兒園每天是40分鐘外教英語,每週兩本妙趣數學,一個月練習一盒思維盒,還有背古詩、成語接龍,中班下學期開始每天會有40分鐘幼小銜接課…還有足球課、體育課…放學後有選報的興趣班,好多家長給孩子週一到週五全報了班只為了下班接孩子不用太趕了。如果我閨女當初選的是公辦的幼兒園我肯定會選擇給她報幼小銜接班,現在孩子很喜歡每天老師變著方兒教的小知識,我們可能會選擇繼續上大班吧?而且幼兒園管三頓飯幼小銜接班只有中午一頓…早上我們會輕鬆很多~
-
8 # 析木雲
完全沒必要。家長用點心,除了幼兒園的教學,教教孩子拼音,認幾個字,學學十以內的加減就夠了,而且不用要求太高。作為幼兒園小班和小學三年級雙娃家長親身經歷。沒上過學前班的孩子表現並不比上過得差,主要看家長是否用心培養孩子。幼兒園孩子拿筆書寫真的很費勁。
-
9 # 使用者6018159479
有必要 以前和這類家長聊過 上了學以後更容易 知識類的不算 起碼上課會守紀律 但是幼小銜接太貴了。一個學期起碼1萬多。
-
10 # 樂頤吉祥
上吧,沒幾個錢,有條件就上幾個月,現在孩子聰明,多學點沒壞處,上了小學權當複習一遍,哪有什麼會了不想學的想法。
-
11 # 水鏡說事T
新的教育政策下,家長更加對孩子的教育更加註重培養興趣、挖掘興趣、保護個性、培養學習的自主力,和提升情商。
科學研究表明5-6歲是兒童學習的敏感期,也是兒童大腦高速發育的關鍵期。幼小銜接已經成為兒童成長中的第一個關鍵轉折點。如何選擇一個好的幼小銜接品牌,是廣大教育投資人越來越關注的問題。
目前,國內市場上的幼小銜接課程主要有:小學式、幼兒園式、名師式和多媒體互動式為主的幾種型別。這幾種方式有自己的優勢,同時也有短板。
(1)是否有完善的課程體系。好的幼小銜接機構要有一套自己完善的課程體系;
(2)是否對教師有定期系統性的培訓。機構要對所有教師進行定期的系統性的培訓,以不斷更新教師知識、提升教師授課技能。
(3)多媒體互動式教學。條件好的有效銜接機構還會配備有多媒體互動式教學裝置,通過互動圖畫、音樂、舞蹈等增加課程的互動性和孩子的參與度。
(4)一對一教學服務。專業的幼小銜接教育機構能夠根據孩子的學習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學習方案,讓每個孩子順暢的度過幼小銜接期。
-
12 # 三餐有愛
我認為上不上幼小銜接班,要根據孩子的情況來定。
一、綜合情況較好,尤其適應能力,接受能力,自控力好的孩子不需要上幼小銜接班的。我大女兒現在上五年級,各方面都比較突出,當時沒有上過幼小銜接班,基本是零基礎上的小學。剛上小學時,尤其是學拼音,老師的進度是比較快的,上過幼小銜接的就比較有優勢,我家孩子比上過幼小銜接班的就略顯吃力,但正是因為沒上過幼小銜接,孩子自己覺得和別人有差距,所以上課比別人更專心,課後比別人更努力,作業比別人更認真,從一開始養成的學習習慣很好,自從上三年級優勢就顯示出來了,上一二年級時,很多孩子考雙百,我家孩子總是差那麼一分或者半分,但是進入三年級,之前考雙百的孩子還能排名靠前的已經寥寥無幾了,但是我家孩子就一直很穩定,期中期末大考幾乎都能考滿分。這真的要得益於當時沒上幼小銜接,讓孩子意識到和別人的差距,從而養成了處處用心,事事認真的好習慣。
二、適應能力,接受能力,自制力差的孩子最好上幼小銜接班,讓孩子提前適應小學生活,不至於上小學後坐不住,跟不上,那樣會挫傷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我兒子今年要上小學,和姐姐同年齡比,各方面就弱一些,我已經給他報名了幼小銜接,3月份開始上,總共上4個月。因為看到大女兒班裡學習相對落後的那些孩子,幾乎都是男孩,天天老師在群裡,在班裡點名,真替孩子家長著急。所以讓兒子提前有點基礎,提前體驗小學的作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13 # 一久夏
說一個身邊朋友的例子,讓我瞭解到上幼小銜接的意義
一.知識方面,與現在眾多的網路課和機構課程相比,幼小銜接的知識體系和知識量都是很小的,所以如果家長想讓孩子提前儲備小學的知識幼小銜接並不是最優的選擇,我身邊有單科上學而思的,還有數學語文自己在家教,英語上課外班的。
二.行為習慣,這個是幼小銜接的重點之一,讓孩子感受一下小學課堂的氣氛,和幼兒園相對人性化的日常規則相比,將來的小學要嚴格的多,讓孩子適應上課時間,課堂如何回答問題,課間休息應該做什麼。
三.學習習慣,這個也是有效銜接的重點之一,讓孩子學會上傳下達,自己知道留什麼作業,老師交代了什麼事情,回家先寫作業,檢查作業,準備書包,等一些和學習有關的事情。
四.家長銜接,這個也是重點之一,因為幼兒園是管早飯的,但小學不管,所以早上的時間如何分配家長需要適應,還有就是晚飯,孩子也需要回家吃,所以也是一個挑戰。所以孩子上小學之前需要銜接,家長也是需要銜接的。
-
14 # 秋澄小築
有個著名的試驗叫雙生子爬樓梯試驗。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格塞爾對一對出生46周的同卵雙胞胎寶寶,做了爬樓梯的試驗。
小A先練,每天10分鐘,練了6個星期後,跟小B比賽:5級樓梯,小B用了45秒,小A只用了26秒。
格斯爾用這個實驗告訴大家,每個孩子的發展都有他自己的規律,不要違背孩子發展的“時間表”。 同時,每個孩子的發展進度和程度,也是不一樣的。
有的孩子兩歲時可以呱呱叫的背誦古詩、兒歌;有的孩子兩歲時還不太會說話。你讓非得這個不會說話的孩子去背兒歌,背古詩,完全是沒有必要。你可以讓他多聽多薰陶,卻不需要逼著他去學。
兒子中班時,老師教寫數字和拼音。家長們在群裡晒了自己娃娃的作品。有的孩子寫得就像印刷的一樣好看,有的完全每個樣子。
兒子的手指肌肉沒力氣,小精細動作沒發育好,要寫字最少等一年。 我就告訴兒子,你需要練練手勁,然後你就可以把字寫好看了。拖地、拎東西……
後來,幼兒園突然規定不許寫字了。我們娘倆開心的不得了。
兒子幼兒園只學了aoeiuv,一年級學習拼音時非常有興趣,跟那些上了學前班的孩子拼讀得一樣好。
孩子需不需要上幼小銜接班,只有家長最清楚。如果他能學的會,上也行,如果不能學會,別讓他去受罪。
以上是個人觀點。
-
15 # 鷹媽護航
你好,這個涉及到的其實就是教育搶跑的問題。
昨天同事小陳接到了她兒子數學老師兼班主任的電話,說孩子同一道數學題錯了3次,拼寫也不好,基礎太差,理解力也比其他學生差,建議家長最好帶孩子到校外補習一下。
小陳也非常無奈,孩子才剛上一年級,怎麼就被老師下了“學渣”的斷言?她一直奉行的是絕不超前教育的理念,也沒有學其他家長在兒子上一年之前從來沒有帶孩子去上過任何“幼小銜接”的課程。結果到了一年級,兒子的數學和語文比別的孩子差了很多,老師電話裡的語氣也一次比一次嚴厲。
小陳開始懷疑自己的想法錯了?
前不久,《讀庫》主編張立憲和羅輯思維CEO 脫不花在最近一次對話中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
上海有一對夫妻在孩子幼升小的時候,想給孩子申請一所“優質”民辦小學。而學校的要求不僅孩子要面試,家長也要參加面試。面試完,他們發現這所學校對孩子的預設要求是:一年級的孩子需要達到三年級的學業水平才能獲得入學資格。
這簡直顛覆了我的傳統價值觀,如果一年級的孩子已經達到三年級的學業水平,那要麼這孩子具備神童的資質;要麼是家長帶著孩子提前完成了相關的學業教育。
那麼問題來了,請問如果孩子在一年級已經達到了3年級的水平,那麼4年級之前學校都打算帶孩子學習什麼課程?玩嗎?還是要繼續超前地學習,讓所有的孩子在小學時候就早早達到初中的學業水平?
但從小就表現與眾不同的孩子,還的確存在。
一 “神童”一直都存在年僅9歲的比利時小男孩勞倫·西蒙斯今年12月本科畢業,10歲本科畢業的美中國人邁克爾·基尼,16歲考入北航讀博的中中國人張炘煬以及17歲考取中科院碩博連讀的魏永康。
當家長們看到身邊的有孩子在幼兒園就會4位數的加減借位演算法,或者一年級的孩子就已經寫出一篇像樣的作文的時候,家長們能夠感受到切身的恐慌。
因為牛蛙帶來的震撼是最直接的,往往會讓家長們從深深的恐慌陷入極度的焦慮中。而這個時候,校外輔導機構無縫地介入彷彿像一道曙光照亮了老母親的內心。於是,幼小銜、課外輔導班比如英語、數學、寫作紛紛填滿了孩子的時間表。
但是這種基於父母焦慮的“幼小銜接”,超前教育真的好嗎?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真的是這個意思嗎?
二 “教育搶跑”就是笨鳥先飛?1 自古就有笨鳥先飛的說法
從小,我們這一代就是在長輩們常常說“笨鳥先飛”中長大的,大部分父母都認為自己的孩子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
但到了現在,笨鳥先飛這個本應該是鼓勵大家需要更加努力的成語卻成了超前教育的外衣。不少幼兒園的孩子表現得比學齡兒童更為成熟,展現出來的學業水平達到了學齡兒童,就像是開頭張立憲所說的那個故事中,那所魔都的私校裡的孩子們。
遍地的牛蛙讓我懷疑這是一個製造神童的時代。但擁有了神童般的童年就一定造就不平凡的人生麼?
2 不平凡往往是在平凡中造就的
冷靜下來,認真分析,其實超前教育與成功其實並無直接的關係。
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Angela Duckworth, 曾在TED論壇發表了關於Grit(堅毅)的演講,她指出Grit 是指對長期目標的持久熱情與堅持。根據 Angela 的研究,Grit 是決定一個人的成功的最關鍵因素,比 IQ、考試成績、家庭收入或者社交能力等其他因素的影響都更大。
無論是天資聰穎或者資質平平的人,只要能夠持久地堅持做下去,並保持足夠的熱情,獲取成功的機率大於任何一種情況。前面提到的幾位神童,除了勞倫今年才畢業以外,其它的幾位最終的結局都並不怎麼好,甚至不如很多小時候普通的孩子長大後取得的成就。
荀子《勸學》中雲:“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擁有天資的同時能夠朝著目標努力,如鋼琴演奏家郎朗也是在無數次的苦練中才獲得今天的成就。
世界冠軍鄧亞萍,網球女王李娜都是經歷了無數次枯燥的揮球動作夜以繼日地訓練,邁上了冠軍的領獎臺。
我們國家有幾位年紀輕輕就當選科學院院士的張亞平院士、支志明院士、任詠華院士、麻生明院士。他們小時候都不是神童,也沒有進行過任何早培,也從普通走向成功,在平凡中造就了不平凡。三 超前教育、搶跑,父母掌控下的人生很多孩子在父母的安排下,從小就走著父母規劃好的路線,穿父母搭配好的衣服;上父母報好的興趣班、輔導班;擁有的是父母同意之後的朋友,報考父母指定的學校……
有一位女博士從小就在她媽媽的安排下努力學習,大學、讀博士、工作包括相親。當這位女孩發現外面的世界完全不同於她媽媽給她編織的世界之後,想要掌控自己的人生卻已經完全沒有了方向,而這位母親的觀點就是“我都是為了你好,沒有我你怎麼能成為博士?”
父母剝奪了孩子體驗人生的權利,剝奪了孩子決定人生方向的權利,控制了孩子的人生。大約50年前,在德國的政府支援下,德國的研究者在100個幼兒園進行了一場大規模比較試驗。
德國研究者將50個以遊戲為中心的幼兒園與50個以教授知識為中心的幼兒園進行了比較。
結果發現以教授知識為中心的幼兒園畢業的孩子的學習優勢只能保持到孩子4年級,從4年級開始,提前學習的孩子成績出現直線下滑,特別是在閱讀和數學方面有明顯的劣勢,並且在社交和情感方面不如同齡的孩子。
這個大規模實驗也讓德國政府緊急叫停了學前教育改革計劃,要求所有的幼兒園必須以遊戲為中心,不得提前教授知識。
在美國,也有類似的實驗。Marcon Rebecca研究了貧困地區的非洲裔美國家庭的343個孩子。這個群體的父母更加傾向於送孩子去以教授知識為中心的幼兒園。
結果同樣發現,這些孩子在前四年有明顯的優勢,但是到了四年級就出現了嚴重的成績滑坡,從而導致他們社會以及情感方面的發展都比同齡人差。
由此可見,真正令父母們感到焦慮的“三、四年級現象”並不是一個正常的現象,而是由於人為的,超前教育引發的。很多父母為了彌補成績倒退,只能繼續讓孩子參加課外輔導,培優,企圖通過補習能夠讓孩子一直維持在超前的優勢狀態。
卻不知道造成的傷害是永久性的:
(1)讓孩子過早感受到壓力,甚至產生厭學的情緒,現在越來越多的低齡兒童出現抑鬱障礙,表現為厭學、有自殺傾向
(2)扼殺孩子的天性,剝奪孩子的快樂。
前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愛玩本就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孩子就是通過玩來認識、發現、探索這個世界,他們願意去主動獲取各類資訊,這點遠超過比一個被早早禁錮在書桌前孩子,這就是孩子迸發出來的原始的內驅力。
良好的內驅力、主動思考可以幫助孩子持續不斷地獲得學習興趣,未來社會將會發展到怎樣的一種程度使我們無法預知的,但是一個能擁有獨立思考能力、會持續終生學習的人,一定會始終保持足夠的競爭力。
超前教育抹殺了這一規律,剝奪了孩子認知世界的快樂,讓孩子的內驅力消失不見。
四 反思股神巴菲特的兒子彼得曾說過“書本和學校可能是教育的工具,但並非教育的本質,教育的本質是對人性的理解。”
人生的道路漫長而又曲折,作為父母能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莫過於健康的體魄、健全的人格以及一顆求知慾旺盛的心。不要去剝奪孩子體驗人生的權利,讓他自己決定自己的人生。
如果說人生是馬拉松的賽道,那麼在這個賽道上,會有很多領跑者、搶跑者和優勝者。作為父母,需要做的應該是坦然接受孩子可能會出現的落後、不足,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在今後的人生裡,孩子會被各類人群貼上各類標籤,也會經歷各種考核,所有的一切,我們都應該教會孩子和我們自己坦然面對。
不要被前面“搶跑”的孩子和家長所迷惑,也不必為此焦慮。我們學會和孩子一起回頭看看昨天的那個自己,看看自己是否比昨天更進步了。然後按此步伐,在屬於自己賽道上努力前行!
我是鷹媽,願意與你一起分享育兒、教育的一切問題!
-
16 # 格桑花談育兒
去年,女兒同學的媽媽也問過我要不要退園上幼兒銜接。我和孩爸考慮了很久,最終讓女兒愉快的在幼兒園生活,7月份上了一個月的幼小銜接適應一下小學節奏,今年孩子上小學,適應的不錯。說說我們的親身經歷吧。
童年不可複製朋友的孩子上了一年我們這知名的幼小銜接班,會背幾百首古詩、拼音學完、寫字教了、100以內進位借位加減法都會做,孩子確實很厲害。他們這個幼兒銜接模擬小學教學,早上沒早飯,大課時,每天回家要寫作業。朋友說,她和孩子都有些累。
而女兒的幼兒園,老師還是以遊戲教學為主,照顧好孩子的生活起居,三餐兩點在學校吃,每天午休,下午簡單教學和室外活動。整體來說,熟悉的老師和小夥伴,孩子每天愉快的學習和玩,生活得很快樂。
園裡應家長要求,聘了位退休的小學語文老師教拼音,每天學一個一次半小時,大班一年學完拼音,孩子一點也不累。我們想給孩一個幸福的童年,所以大班時未退園去幼小銜接,因為童年真的不可複製。幼兒園到底應不應該學小學知識,為此我特意查了些資料。
幼兒園沒必要學習過多,也不能完全不學5歲的孩子還處在具體思維階段,比如他們學數學加法時,不是進行抽象的數學分析,而是頭腦裡把要相加的數呈現出來再疊加,我們會發現幼兒園孩子加減法時要數手指頭。而6、7歲的孩子能夠分析、綜合、比較和推理,具有了抽象思維能力,再學數學時,數感更好,邏輯思維能力更強。
由於認識發展的限制,幼兒園大班孩子學習過多的小學知識,不是真正的理解,而是純機械式的記憶,沒有在遊戲中真正的經歷和體驗,孩子無法深層次的認知和學習。
另外由於一年級孩子專注度不夠,幼兒園提前學了過多的小學知識,上學沒了學習興趣,可能會不注意聽講、注意力不集中,待三年級課程難度加大後,孩子養成了壞習慣,會出現作業困難、成績下滑等情況,所以,幼兒園提前學習過多實則不利於孩子的長遠發展。
再來看看幼兒園完全不學又如何。一年級部編版語文課本,一共8個單元,16周完成,按進度拼音一個月內學完。若孩子一點基礎沒有,一個月學完,之後需要每天練習,新知識加上覆習,可想而知,開始一階段孩子可能會有些挫敗感,家長輔導起來也很累。
另外,一年級的閱讀和數學需要孩子有一定的識字量,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否則孩子數學讀題會很困難,或根本不理解題意不會做題。
所以幼兒園完全不學,一年級孩子會跟的困難,家長也累,還會給孩子造成挫敗感。那幼兒園時,我們應該教孩子些什麼,我覺得重點做好閱讀、識字的儲備,會10以內的加減法、培養好孩子的專注力就可以了。
幼兒園大班我們應教給孩子這些閱讀能力的培養
三毛曾說過: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認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裡。可以說閱讀能力是貫穿孩子一生的能力,好的閱讀習慣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其實從小班開始可以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初期我們給孩子讀繪本,讀的多了孩子記住了,慢慢的會變成孩子讀我們聽。孩子通過閱讀將書面的文字輸入到大腦,轉化為內心的聽說,與已有知識對比,最後作用輸出,這樣通過閱讀來掌握知識。
而早期的閱讀習慣的培養,需要多讀,大聲讀,長期堅持讀。我們每天陪著孩子讀書20分鐘,一年下來,孩子會積累很多漢字,理解能力也會突飛猛進。
漢字的儲備
女兒的切身體會,一年級需要給孩子儲備一定的漢字。當然在孩子還沒學會分類、沒建立起圖形思維前,不建議過早的教孩子識字。因為文字思維是趨向簡單化,過早的教孩子識字,他們會習慣用簡化、概括性的文字描述世界,不利於圖形思維的發展。
可以在幼兒園時,身邊的廣告牌、繪本或識字卡片,生活中的事物平時簡單教教孩子,小班時引導,大班時重點每天教5個漢字,堅持一年很容易積累幾百個常用字。
書寫的訓練
大班時,通過手工、繪畫、遊戲等鍛鍊孩子的手部肌肉,培養前書寫技能。待孩子6歲後,手部骨骼發育完全,可以開展些書寫訓練,每天寫的不易過多。
我們大班下學期報的硬筆書法班,一週練習一頁,每天寫1-2行,主要鍛鍊孩子的執筆姿勢,讓孩子對寫字有個初步的概念。
關於數學的培養
幼兒園沒必要教孩子太多的數學知識,10以內的加減法,會簡單書寫,完全可以適應一年的要求。
因為一年級老師在教授數學時,會通過教具、實物、圖片等真正讓孩子理解加班和減法,著重在數感和數的理解能力上培養孩子,只有具備了數學思維,以後的數學學習才會真正理解和吸收。
專注力的培養
孩子的專注力應是我們在幼兒園時著重培養的,孩子能坐的住,學和玩收放自如,上課能跟住老師,認真聽講,這很重要。
孩子在做一件事時,不打擾孩子;耐心的陪孩子搭半小時積木、讀半小時故事,亦或陪著孩子塗鴉一份畫作,孩子初期專注力的培養真的需要我們耐心的陪伴。
總而言之,幼兒園大班不建議退園去上專門的幼小銜接班,只要培養好孩子的閱讀、識字,會些簡單的加減法,有書寫的意願,孩子會執筆,能專注的做一件事情,假期上個一個月的幼小銜接,熟悉一下小學的節奏,定能很好的適應一年級的生活,畢竟孩子的童年不可複製,您說呢~
-
17 # 芳老師談育兒
沒有必要。
首先孩子的成長在不同的年齡段都有他適齡的學習環境,3~6歲孩子的學習環境就是幼兒園。幼兒園也嚴格按照孩子的年齡特點劃分為小班,中班,大班,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他學習的目標和任務。幼小銜接是大班5—6歲幼兒重要的學習目標之一。很多幼兒園在孩子一入大班的時候就著手做這件事情了,大班下學期的幼小銜接工作更集中,更完善,所以家長完全沒有必要讓孩子提前結束大班的學習而轉到幼小銜接班。
其次家長要明白幼小銜接是銜接什麼。在幼兒園老師給大班孩子制定的幼小銜接計劃非常明確。除了基礎知識的銜接,更重要的是心理適應能力的銜接,學習習慣的銜接,以及家園共育方面的銜接,比如生活作息習慣等等。老師遵循的是循序漸進的原則,而幼小銜接班或者一些其他的培訓機構重在培訓孩子的知識。最典型的是讓孩子學習拼音,學習大量的加減法運算,課程內容跟小學一樣,學習語文、數學、英語,形式也像小學生一樣單人單桌上課,一節課40分鐘,回家還要做作業。在幼兒園最受孩子喜歡的遊戲活動幾乎沒有了,孩子過早的接受小學化的知識,也過早的結束了童年。
那麼家長應該怎麼正確對待幼小銜接呢?
1.相信幼兒園,相信老師,也相信孩子。《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語言領域的目標明確指出:要讓幼兒在繪畫和遊戲中做必要的書寫準備;在社會領域中也給出了明確的教育建議:帶領大班幼兒參觀小學,講講小學有趣的活動,喚起他們對小學生活的好奇和嚮往,為入學做好心理準備。這些指導性的檔案是老師教育教學工作的依據,在實際工作中,老師們也是這樣做的。知識儲備方面,會注重孩子們的閱讀能力以及書寫能力,語文方面能看懂簡單的題目要求,會書寫自己的名字;數學方面,要求能熟練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心理準備方面,會利用故事、遊戲和參觀小學的社會實踐活動等,激發孩子對小學的嚮往之情;家園共育方面,指導家長培養孩子良好的作息習慣,佈置適當的親子作業;生活能力方面,要求孩子儘量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獨立性。假如孩子在這些方面都達標,那麼順利升入小學是沒有問題的。
2.家長要擺正心態,不要盲目跟風。很多幼小銜接班打著“為入小學提前做好準備”的旗號,正兒八經的學習小學知識,家長要意識到這對孩子將來的學習弊大於利。孩子真正進入小學後,很可能會因為老師講的內容已經學過了,而不注意聽講,養成課堂注意力不集中的壞習慣。而學習是長久的事情,一二年級可以吃老本,佔優勢,三年級開始學習吃力,成績下滑。到時候再去改一些不良的學習習慣,太難了。
3.配合幼兒園,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比如每天晚上拿出一定的時間陪孩子回顧一下當天在幼兒園學習的內容,做一個知識的梳理。或者讀一讀親子繪本,讓孩子養成每天晚上在固定時間學習的好習慣。
總之幼小銜接重要的是讓孩子做好入學前的心理準備,而非知識儲備。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關注孩子的學習品質以及長遠發展。不要拔苗助長,而是靜待花開。
-
18 # 微笑zen
我覺得,孩子應不應該上幼小銜接班,應該根據當地的教育情況而定吧!
我在湖南,湖南的教育相對來說,比其它省份要嚴格,我女兒今年剛上一年級,我是給她上過幼小銜接班的!
我女兒上的是私立的幼兒園,私立幼兒園的大班就是幼小銜接班了,識字,拼音,還有加減都會教,在孩子上學之後, 學習不會太困難!
在我女兒班上,有幾個小朋友是從外地轉回來上學的,那家長就會非常費心!
老師上課的進度比較快,一篇課文,兩天教完,孩子在這兩天內要認識生字,會寫筆順,能聽寫出拼音組詞,完了還要背誦課文!
我們上過幼小銜接班的孩子基本都能完老師的任務,從外面轉回來的孩子就比較吃力了!
特別是在學拼音的時候,老師每天會課堂上聽寫拼音,那幾個沒上過幼小銜接的孩子拼音完全不會,聲母,韻母,前後鼻音都搞不懂,老師天天在家長群裡呼叫家長,讓家長家多輔導輔導!
像這種情況,我覺得對孩子,對家長都是一個考驗!孩子會覺得比同學學習差而產生自卑心理,家長天天被老師點名壓力也非常大!
孩子的童年是很珍貴,能保留孩子的美好童年固然是好,但如果本地的教育會比較嚴格的話,還是建議給孩子報個幼小銜接班,讓孩子早日適應小學生活,對他以後的學習會更好吧!
-
19 # 樂晨媽媽的育兒花園
可以利用假期去上短期的幼小銜接班,但沒必要退了大班,專門去上一年的幼小銜接班。
01孩子的童年有限,為何最後一年不給他留下最好的記憶以過來人的眼光,綜合周圍孩子的經歷,毫不誇張地說,幼兒園是一個人一生中相對最為輕鬆,也最快樂的時光。
幼兒園上課時間短,遊戲多,活動多,沒有成績壓力,多數老師也比較有耐心,有小夥伴一起玩,童年的孩子是最放鬆的。
進入小學後,有了考試和分數,孩子和大人就承受越來越多的壓力,作業、分數、排名等等,考驗家長的耐心,也考驗親子關係。
中學,大學,畢業工作,成家立業……人越大,任務越多,活得就越不自由。
人生單純的快樂,也就那麼短短時光,能擁有和享受的時候,幹嘛要提前剝奪呢?
02短期幼小銜接可以適當體驗一下一年級無論是紀律還是作業考試,對孩子和家長來說,都是巨大的考驗。
我大寶沒上過幼小銜接,但他很小我們就開始教他閱讀,幼兒園階段,他不會寫字,但是認識很多字,一年級我們沒有因為學習太發愁過。
但有些家長反映過,自家孩子識字不多,也不會寫字,早期大人和孩子都痛苦。
如果是這種,我建議你可以找短期的班去感受一下,讓孩子熟悉一下小學的學習節奏和一些規定,是有必要的。
提前瞭解一下,大人心裡有數,孩子也有初步的印象,那麼一年級入學,就不會太過焦慮和恐慌。
03上一年幼小銜接沒必要國家為什麼不允許公立幼兒園教孩子寫字算數,就是因為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幼兒園教育和小學側重點不一樣。
相反,花一年的時間去幼小銜接,讓一個7歲左右的孩子重複去學習那些知識,其實是打消他學習的積極性。
甚至因為他提前學過,取得高分是靠熟練,會給孩子一定的誤導,讓他忽略學習有簡單到難的加深。
沒有養成學習力,一旦遇到更難需要思考的知識,他如果思維和理解力跟不上,很容易被打擊,從而厭倦學習。
我們看問題,是要從長遠看,而不是頭疼醫頭,腳痛醫腳。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最後才會順理成章地跨越每個人生階段。
所以,我們前期不要太過度對孩子開發和鍛鍊,學習階段那麼長,12年,太早訓練,很容易讓他還沒到終點,弦就斷了。
04寫在最後無論是從人的快樂指數還是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都不建議退了大班,去上整年的幼小銜接。可以短期體驗一下,有個心理準備。
-
20 # xuelimama
該不該上幼小銜接班是很多家長的的顧慮,其實應該注意的是幼小銜接並不是幼兒園最後一年,幼小銜接應該是一個長期過程,是從剛開始進幼兒園就要一點點滲透的,當然這裡說的幼小銜接和大多數家長心裡的是不一樣的,大多數家長覺得幼小銜接是學知識,拼音數學英語這些,為上小學打好基礎,但是幼兒園強調的幼小銜接是一個心裡過程,是讓孩子可以從幼兒園升小學時有一個很好的過渡,當然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績好,幼兒園什麼都不交,導致上小學後自己的孩子學習跟不上,上課吃力,而那些上過幼小銜接班的同學成績卻很好,家長就都傾向讓自己的孩子上幼小銜接,但是事實上這個優勢並不會存在太久,剛入學時差距會比較明顯,但是半年左右這個優勢就可能沒有了,孩子們剛上小學時和幼小銜接班學的知識基本一樣,會覺得很簡單,這些都是自己會的,也就會導致上課不認真,慢慢的學的東西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可能心裡上就會感覺受到打擊。所以幼小銜接班可以雙向看,好處確實存在,卻也有弊端。
回覆列表
你要認為有必要,那可能就有必要。你要認為沒必要,拿真的沒必要。不管你選擇哪一種,都不會有啥錯,也不會有太大區別。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