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不會愛的小笨蛋

      消費主義文化興起於20世紀20、30年代,二次大戰以後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迅速得以蔓延,是當今西方資產階級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對物品的絕對佔有和追求享樂主義為特徵。  影響:  伴隨著二戰後西方資本主義經濟的長期穩定和繁榮,人們對消費的態度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消費主義和享樂主義,作為企業藉助廣告等大眾傳媒手段而傳播的意識形態,成為西方發達國家消費生活中的主流價值觀。隨著信用或信貸消費的出現,花未來錢,及時行樂和享受,成為二戰後西方大眾消費者時髦的消費生活方式。而盧卡奇曾指出:消費文化是一種肯定文化,它為社會提供一種補償性的功能,它提供給異化現實中的人們一種自由和快樂的假象,用來掩蓋現實中的真正缺憾。幸福被等同於消費,幸福的“大小”取決於物品的“大小"。但消費果真能給人們帶來自由與幸福嗎?西方馬克思主義者的回答是否定的。他們認為,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人們的消費也是受控制的、被操縱的。從表面上看只要有錢就可以隨心所欲的消費。但實際上,人們是按廠商的意圖,按廣告上的意旨來消費的。在消費領域中如同在勞動中,人們也不是自由的。  然而隨著消費主義和享樂主義的生活方式對環境和能源的負面影響日益突出,要求改變消費主義的呼聲也日益高漲。綠色主義、環境主義和生態主義的運動興起,也構成了一股遏制消費主義的社會力量。唯物史觀認為,理想的消費文化應該是以人為本,以人的享受和發展需要為中心,不斷提高在滿足人類需求的消費品、消費環境和消費生活中的文化含量,不斷提高消費文化和質促進人的面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課要遲到了,是繼續等室友還是選擇自己先走呢?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