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騰翔自媒體
-
2 # 一束光穿過一扇窗
我認為,不能以這種方式來判定老師是否合格。孩子做作業到深夜,還做不完這種情況,我在輔導班經常看到,但是孩子寫不完的原因有多種。並且,寫不完作業的孩子還經常是那幾個。那你說,這說明了一個什麼問題?
據我觀察,這些孩子寫不完作業的原因有這幾種:
1、有的是孩子課堂上不夠專心,知識點沒有掌握,導致做作業不能獨立完成,做一道問一道,耽誤了大量時間。
2、有的孩子做作業習慣不好,一邊寫一邊玩,或者老師家長不催就不寫,寫寫停停中浪費了時間。
3、有的孩子很粗心,看著書本抄都能抄錯,沒辦法,寫了塗塗了寫,反反覆覆中,看不到功勞,便越來越煩躁,更使之錯漏百出,真是耗時耗力。
看到以上幾點,家長們該知道了,這麼多時間都去哪兒了吧!但是,也不排除某些老師留得作業就是太多,孩子們開足馬力都做不完。這就需要向別的家長詢問一下,看看整個班級孩子的作業情況。如果真是老師留得作業太多,就需要找一個家長代表與老師反映,我想老師會欣然接受的。另外。如果只是考試前留得作業多一點,我認為倒是無可厚非。
總之,找出原因,對號入座,解決孩子的做作業問題才是正理!因此,對於孩子做作業這個問題,我們既不能用來斷定一個老師的合格與否,也不必糾結於此事。與老師多溝通,合力督促、糾正,這種情況定會有所改善!本人拙見,僅供參考!歡迎關注留言
【我是一束光,願與您共勉!】
-
3 # 凝眸湖心靜
記得去年老大開學上一年級第一學期開學,第一星期還好,到了第二個星期作業多的每晚都要寫到十一點左右,而且還有各種背誦課文古詩任務,在經歷七八天的熬夜寫作業,我和老公談論了這個事情,傳送了“每天作業怎麼這麼多”,的一句話,很不幸發到了班級群裡發裡面也沒啥,及時撤銷就好,重點是我忙其他事情忘記了撤銷,等忙完事情看訊息,群炸了,
許多家長是這樣說的:
“你家孩子特殊,以後不用做作業都行,別耽誤我家孩子”
“以後讓老師,單獨給你家孩子佈置作業”
“你家孩子寫這麼晚,不代表別人也這樣”
“自己不好好寫作業怪誰”
“嫌作業多,你家孩子可以不用上學啊”
…………
各種聲音此起彼伏,我默默笑了笑,沒有回覆他們的各種言論,我只是發表一下個人看法,並不是讓老師怎樣怎樣,結果卻因為一時的言論,有了這樣的事情發生
我覺得讓孩子作業到晚上十二點做不完這件事,在於個人看法,好的老師在於從教育裡提交精華,讓孩子在輕鬆中學到知識,循規蹈矩的老師通過大量的作業量,讓孩子獲取知識,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學習,只不過方式方法有人能接受有人不能
-
4 # 三石學堂
孩子作業多,到晚上十二點還做不完,不一定是老師的問題。單以孩子的作業時間來評判老師是否合格,明顯不合理。
網上說,不做作業母慈子孝,一做作業雞飛狗跳。
現實生活中,孩子的作業問題,一直讓家長感到頭疼。作業做到十二點還沒做完,肯定是要耽誤休息的。因為沒做完作業,第二天再被老師批評,家長更要頭疼了。
不過,孩子作業做不完,不一定是因為作業多。
有可能是老師們沒有溝通交流好。以初二為例,學生要學習語文、數學、外語、物理、政治、歷史、地理、生物等八門學科。如果每科老師都佈置二十分鐘的作業,八個學科的作業時間就達到了兩個半小時。每個老師都覺得自己佈置的作業少,但各個學科加到一起就多了。有可能是某個老師佈置的作業多。每個學校裡,好像都有這樣的老師,對工作極其認真負責,對學生要求嚴格,作業量也大,所教學科成績也非常優異。但是,這種優秀往往是以犧牲其他學科為代價的。這樣的老師,你說是合格還是不合格呢?《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中明確規定,要嚴格控制中小學生的書面作業時間。比如,初中生的家庭作業量,不能超過90分鐘。
但在現實中,作業量不超標的很少,難道說大部分老師都不合格嗎?
學生的作業習慣較差。寫作業這件事,越是專心致志,寫的就越快,越是三心二意,作業時間就會越長。比如有的學生隔十分鐘吃點東西,隔二十分鐘上個廁所,一點都不專心,自然無法保證作業效率。基礎薄弱、能力缺失。一般來說,老師佈置的作業,有簡單的,也有難一點的。如果是抄寫單詞這種作業,學生都能做完。如果是數學題,有些學生恐怕是不會做的。即使給他再多的時間,作業還是做不完。沒有安靜的作業環境。學生在家寫作業,需要相對安靜的作業環境。如果家裡環境比較嘈雜,比如電視聲音開的很大,比如家裡有打麻將的,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想安心做作業,是一件十分艱難的任務。手機的影響。現在的學生,沒有手機的不多,能夠控制住自己的更少。相當一部分學生,是拿著手機做作業的,還要跟家長說“不會的搜一搜”。搜著搜著,就搜到其他地方去了。家長再不管不問,這作業時間可就無限拉長了。如果孩子是因為以上原因做不完作業,顯然不能責怪老師不合格。
-
5 # 淅爸育兒記
是您家的孩子做不完,還是整個班級的孩子都要做到晚上十二點?不要只顧著縱比,考慮一下普遍情況的橫比。
好吧,如果你說的是老師應該差別對待,對差生有所照料,我認同你的看法,但也請你接受孩子的成績也落後一大截的可能狀況。
同一知識點,不同的練習量,出來的結果也不會一樣。
並且在面對孩子成績差的時候,不要再次思索老師是否合格。
一個相對理智的建議:
無論何種情況,這種學習影響精力的狀況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都是不利的,包括身體和心理乃至學習。
我們必須要想辦法幫孩子跳出這一個怪圈:
1. 和老師協商差別待遇
既然自家孩子底子不好(或者學習態度差、學習習慣不好),那麼和老師協商一下,能不能給自家孩子減少點作業量,當然要有一定時間限制,例如一個月。
2. 打時間差
協商了差別待遇之後,不能隨遇而安,而是真正著手去解決孩子真實存在的問題。
分清楚孩子是知識基礎差(找補習老師)還是學習態度不好(態度的糾正和培養,與補習無關)
制定相應的計劃幫助孩子進步起來,追趕上老師的進度。
如果是整個班的孩子都是這樣的情況,對這種狀況的最好處理方式,就是集合整個班級的大部分家長去和老師溝通,溝通無效就找校長反映。
-
6 # 親子成長手冊
老師佈置的作業讓孩子晚上12:00都寫不完,這個老師算合格的老師嗎?
老師佈置的作業讓孩子晚上做到12:00做不完,那說明孩子的作業比較多,這是偶然的現象,還是一兩次發生的,如果只是偶爾的現象,有可能是因為孩子他們老師懲罰孩子,但是如果是經常這樣的話,那麼就有待商榷了。
不能說老師和不合格,只能說老師佈置的作業超出了孩子完成所有的速度,並且你要辯證的看一下是不是隻是自己家孩子晚上學到十一二點,其他的同學很快就可以完成,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那麼就是你家孩子的問題了,但是如果是全班同學都要寫到十一二點的話,就有必要和老師反應一下作業的量的問題。
對待做作業這個問題,家長要辯證的看待,如果孩子自己完成的作業質量比較好,速度比較快,那麼家長就不要擔心,如果家長孩子自己沒有意志力的話,從開始寫的時候,家長還是幫助孩子建立起一個很好的習慣,這樣的話他越學越輕鬆,反則就是越學越累。
如果全部班級的同學都寫到這個時間點,那麼就及時的跟老師反映,現在的微信群也好,QQ群也好,電話也好,跟老師溝通的渠道比較多,如果自己不方便溝通,那麼可以聯合幾個家長一起和老師反映這個問題,如果是家長都這樣反應的話,老師也是會重視一下的,也是會適當的調整一下自己的,佈置作業的量的。
-
7 # 思路生活
孩子作業到晚上十二點,並不能作為老師優秀與否的判定依據,大多還是孩子本身的問題,需解決。中國學生作業多由來已久,並非一時半會能解決,得適應。
01 初三,高二、高三,由於繁重的學習任務或者備戰中考、高考,孩子作業到晚上十二點很正常。
02 如果是低年級,即初二以下的學生,班上70—80%的學生,到晚上十二點左右才能完成作業,確實作業量有點多,老師應適當減量。
一、上課集中精力聽課,勤思考,少做筆記,力爭80%的內容在課堂上聽懂。
二、養成定時完成作業的習慣。一開始做作業,直到做完,中途遇到難題直接放下,不停頓,這樣用最短的時間把能做的全做完,效率高,還訓練了做題速度。
調查顯示,26%的學生每天寫作業耗時2小時,45%耗時3小時,29%耗時4小時,平均學生每天寫作業為3小時,分別是法國、日本及南韓的3倍、4倍和6倍。
目前,孩子作業多的解決方法,主要還是靠自己提高聽課及作業效率。
-
8 # 波波學英語
首先,我們假設你是瞭解自己孩子的,不會因為自己孩子貪玩不寫作用而發這個埋怨老師的問題。
那麼就只剩下兩個原因了
一、是不是孩子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
這個要先和其他家長溝通一下看是不是他們孩子也會寫作業寫到12點。如果別的孩子不會,那就是自己孩子學習出問題了,趕緊和老師溝通。問一下老師孩子最近表現正不正常,學習有沒有跟不上。如果有思想問題就解決思想問題,在補補課,不行就報個補習班。以我從教多年的經驗,學習不能拉下,越不會越越不會,後面補就麻煩了。搞不好還厭學。
二、不是孩子的問題就是老師的問題了
如果別的家長也有同樣情況那就是老師的問題了。
如果是初三、高三準備中考、高考
那麼可以理解。只要不是每天都搞那麼晚,儘量勞逸結合。多給孩子補充營養。
如果不是準備中考、高考
那這個老師就有問題了,很可能是老師教學能力不行,或者工作態度不好。這種老師就愛瞎留作業,我上小學那會兒語文老師就總讓我們抄課文,一抄就是2、3個小時,苦不堪言。教學能力差的一批。所以家長一定要看看老師留的作業是否合理,不合理就要向學校反映。是在不行就像一些開明家長一樣,只要孩子已經熟練掌握知識點,多餘的作業可以不做,老師不高興家長頂著。否則孩子容易厭學。
總結:
孩子的學習,家長一定不能掉以輕心。
-
9 # 啟航語文
如果老師佈置的作不是很多,那麼這個就是家長的責任。
孩子拖拉磨蹭是壞習慣,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解決。
首先給孩子制定作業計劃,是先做語文還是數學?是現在開始還是在固定時間開始?根據孩子實際情況,建議先做孩子感覺比較難、比較吃力的作業,因為作業時間長後,孩子的興趣、耐性減退,尤其是背和記的作業,8、9點鐘後孩子記憶力也下降,所以,一定了解掌握孩子的實際情況而定。
二、一定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一是孩子時間觀念不強不只是表現在學習方面,它是表現在生活當中的多個方面。平時生活當中不注重培養孩子時間觀念,不只是做作業慢,做任何事都慢。二是買一個“計時器”,制定作業計劃時,把每個作業內容進行時間劃分,將“計時器”放置書桌前,讓孩子掌握作業時間。一開始時間放寬鬆一點,多加表揚鼓勵,以後再慢慢縮短時間。
三、沒按時完成作業要適當給點懲罰。作業計劃都是和孩子交流過的,完成怎麼樣,沒有完成怎麼罰,都要在作業之前和孩子說好,如果孩子沒有完成自己同意的任務,可以讓孩子品嚐一下磨蹭拖拉的後果。
四、堅決拒絕“等一會兒或過一會兒”的請求。如果孩子在生活中或做作業時第一次對家長提“等一會兒或過一會兒”時,一定要果斷說明自己的態度:“不行,你現在就要做,做完後才可以幹其他的事情”。孩子第一次就要毫不留情,果斷制止磨蹭拖拉的習慣。
說一千道一萬,不如實際行動起來!家長要反思:制定的計劃,規矩是不是不折不扣的執行了、落實了?是不是堅持了?如果家長在習慣培養方面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永遠也教育不好孩子。如果家長不能身體力行給孩子做出榜樣,也不會有好的教育效果。
-
10 # 樂樂老師教語文
讓孩子作業到晚上12點還做不完的老師,是個合格的老師嗎?
從你的提問當中,我大概猜測你是一位家長,是不是合格的老師,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個問題。
作業要做到12點,每天都如此嗎?孩子的作業每天都這麼多嗎?還是隻是一兩次佈置的作業多呢,或者只是單單週末作業多。如果每次的作業都很多超出了我們的規定範圍,那很顯然這個作業佈置的是不合理的。如果只是週末作業較多,那也是合理的,畢竟週末有兩天的時間。
合理利用時間我的建議是要讓孩子學會管理時間,合理的利用時間,把重要的事情排第1位,回家之後先把作業完成,再去做其他的事情。
總之身為同行來說,我覺得沒有哪個老師會經常佈置作業,讓孩子做到12點都完成不了,一個老師合不合格,如果單純從佈置作業情況來判定也是不全面的。
所以這個家長可以去分析一下以上我說的幾點,看看是老師佈置作業確實很多,還是孩子在完成的情況下,速度慢或者不夠專心呢。
回覆列表
針對這個問題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進行辯證的看待!
首先要了解孩子作業到12點是經常性還是偶爾一次?是自己的孩子經常到12點,還是班裡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到12點?孩子是初級班的小孩還是中考畢業班或者高考畢業班的孩子?針對這些不同情況,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
如果孩子作業經常是12點前完不成,有可能和作業量大有關,也有可能和孩子在學校的學習表現和努力程度有關,如果孩子在學校不好好學習,不努力,作業題都不會做,肯定完成作業的效率就很差,花去的時間就會很長。這種情況下不能拿作業多少來衡量評價老師是否合格。
如果孩子學習成績沒有問題,班裡的其他大部分同學也是經常到12點的話,就說明是老師佈置的學習作業太多,這個就有必要和老師進行反饋和溝通,畢竟現在國家也在倡導素質教育,倡導減輕學業負擔,促進孩子全面成長
如果孩子目前屬於畢業班的,老師佈置的作業很多,也屬於情有可原,畢竟畢業班的孩子面臨中考或高考,壓力會比較大些,老師也是希望自己的學生可以在考學中取得好成績,考入理想的學校。相信大部分家長也會認同老師的。
總之,對於讓孩子作業到晚上十二點還做不完,來評價老師是否合格,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家長和老師要保持溝通,互相理解,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問題,找出原因,採取措施。有問題不可怕,老師,家長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想讓孩子學習好,孩子的成長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