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良人執戟2

    中國古代有兩座城市的建築風格堪稱完美,融中國古代的建築學、堪與學於一體,至今為世界矚目,如唐長安城和宋汴梁城。

    它們的共同之處在於皇城的規模宏大以及兩城有一條明顯的中軸線,它是城內最重要的中心大道,也就是所謂"御道"。

    (唐.長安城平面略圖)

    我們知道,明清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礎上經過幾次改建而後完成的,中國封建王朝的都城建設中,都汲取了大唐長安城的建築規矩,尤其是廣場中軸線都是採取南北子午向,東西對稱。

    (這是宋汴梁城平面設計圖)

    元大都城是在金中都城東北郊外新選擇的城址上經過祥細規劃而後建成的一座大城。

    我查閱了眾多資料,關於北京城的變遷著述較多,對於南北向偏差一、二度的問題,城建專家們承認這個現象,但是,為什麼偏差,則無專述。

    有航測界朋友沿著這條中軸線一路向北,這條中軸線經過270多公里的延伸,到達古開平,而這裡恰是元上都遺址所在地。

    元世祖忽必烈當時實行兩京巡幸制,冬天在北京辦公,夏季則到開平。

    因為元朝對金中城進行了大規模的舊城改造,而專案經理則是元代大名鼎鼎的郭守敬,為什麼偏移,至今沒有典籍說明,我等低端人士更不敢輕易置喙!

  • 2 # 遠行灬獵戶座

    正如前面兩位講的,北京的大致結構在元朝就基本確立了。當時北京在做城市規劃的時候就設計了中軸線(如圖1)

    而元朝是由元上都遷都至北京的,而北京的中軸線不是正北而是正北偏西,就是指向了原本的首都元上都(如圖2)

  • 3 # 散步的王富貴

    我是老王我來回答~

    說到中國的名勝古蹟很多人都會想到北京故宮,故宮又稱紫禁城,這座建築物是中國古代明清兩朝的皇家宮殿,這座宮殿是中國歷史中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因此故宮被稱為世界五大宮之首。故宮位於北京中軸的中心,但是它的中軸線卻不是正南正北,而這一問題引起了無數人的好奇,並且引出了很多說法。

    故宮的朝向及選址

    說到故宮的朝向及選址大家都知道,坐北朝南位於北京中軸線上,為何要這樣建造呢?其實這是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朝向

    在原始社會中,我們的先民就開始按照坐北朝南的方向來修建房屋及村落了,古代居民的房屋大多是坐北朝南的方向,考古發現的大量房屋也基本證實了這一點。而先人這麼選擇自然有著其一定的智慧。

    古人認為房屋的朝向代表了其房屋位置的好壞,而古人認為房屋最好的位置是坐北朝南,這一方位是順應天道,可以收到天地靈氣及日月光華的滋養。

    現代人們透過科學的方法論證後認為中國位於北半球,大部分的地區位於北緯以北,選用坐北朝南的方向可以使得房屋在夏天避開最熱時候的直射Sunny,從而保持室內溫度不會很高;到了冬天天可以使得光照增加並且避開西北寒風,這樣一來就可以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

    故宮的朝向無疑是遵從了坐北朝南這一歷史傳統的。

    選址

    在歷史中,中心、中央這一思想對於中國影響深遠,從孔子的提出的“中庸”思想後有將中心思想進一步運用到帝王、國家的層面。《呂氏春秋》一書中就提出“王者擇天下之中而立國,擇國之中而立宮,擇宮之中而立廟”的思想,可見這一思想對於中國的影響之深,而這一思想也是古人透過天體和自然現象的觀察總結出來的,從做人待事到建築的選址“中”的思想無處不在。

    而故宮選擇在北京中軸線上也是受到了這一思想的影響,帝王為突出自己至高無上的身份和權再加上需要構建“受命於天”假象,所以故宮選在中軸線上也是必然的。

    為何故宮中軸線不是正南正北?

    關於故宮中軸線為何不是正南正北這一點有很多說法,比較主流的說法有:

    元朝漢人反抗說

    這一說法認為故宮的中軸線是使用元朝的,由於元朝實行民族壓迫政策導致了漢人不滿,因此被元朝皇帝任命為元大都建造者的劉秉忠和他的弟子郭守敬為了反抗元朝的統治故意讓中軸線偏離子午線。

    磁針定位說

    有學者認為當時在建造元大都時,人們採用了磁針定位法,但是磁針定位的地球南北兩極磁場的中心與地球的軸心線並不是一個點,這二者存在一個誤差,而這就是導致故宮中軸線不是正南正北的原因。

    遙感元上都說

    中國學者夔中羽認為北京中軸線的偏離是元朝開國皇帝忽必烈的故意為之。這一說法認為中軸線向北延長恰好透過元上都,這一地址位於現今的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的兆奈曼蘇默,此地是元上都遺址所在地。

    忽必烈遷都於北京後採取了“兩都巡幸制”也就是夏天在元上都處理政務,冬天在北京處理政務。

    其他說法

    除了這三種主流說法外還有一些其他說法,比如成吉思汗墓說法,這一說法認為北京中軸線遙指成吉思汗墓。還有風水說,這一說法認為在風水學中認為建築方位不能太正,太正犯忌諱,只有寺廟可以處在正位方向。

    總結

    關於故宮中軸線為何不是正南正北這一問題歷來眾說紛紜,真正的原因早已成為歷史中的謎團,上面幾種說法也只是後人對此進行的一些猜測。

    以上就是老王的看法,如有疏漏和錯誤還請指出,老王會加以改正~

  • 4 # 歷史小知

    這個早就闢謠了,好嗎!北京的中軸線朝向是正北正南,根本沒有所謂的朝向西北。

    這個謠言是當年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犯了一個低階地理知識錯誤。

    當年他們用“臺北時間”的子午線來與北京故宮的中軸線對比,發現故宮朝向沒有與子午線對齊而是朝向了西北方向。結果以為是重大發現,各種專家學者找各種理由來蹭熱點強行解釋,如遙感元上都說、漢人反抗說、磁針定位說等等,玩的不亦樂乎。

    但最後還是發現了問題所在:“臺北時間”的子午線是東經120°,北京地方(北京故宮所在地)子午線是東經116°。

    這個涉及到一些地理知識,簡單來說,就是當時間到達當地正午12點時太陽應該是正南方,而當東經120°到達12點時,東經116°還差16分鐘太陽才會出現在正南。如果在臺北時間來看的話故宮的中軸線是指向西北的。

    其測量出的東經116°子午線大概就如下圖所示:

    (子午線,又叫作經線,和緯線一樣是人類為度量方便而假設出來的輔助線,為地球表面連線南極和北極的半圓弧 。子午線指示南北方向,且在南極和北極相交。每一根子午線都有數值與它相對應,這個數值就是經度。)

  • 5 # 史之策

    古人的建築一直講究著中正的思想,尤其是建造皇宮,這樣重大的事情格外注意。而北京故宮中軸線,是當年建造元大都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下來的。

    中軸線有偏差?差多少?測量靠譜嗎?

    而後來建造的故宮,就是以中軸線為中心向兩邊鋪開。也就是說元明清三朝的皇帝的龍椅,就擺在中軸線的正上方。

    倘若中軸線都歪了,那就說明皇帝的龍椅一直沒有在正位上。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

    發現這件事情的是著名的社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夔中羽,他在2004年研究北京中軸線的時候,曾經拿到了一副巨幅的《北京衛星影像圖》和《北京航空影像圖》。

    但是後來由於看著入神,不知不覺的腦袋越來越偏。等他回過神來的時候,發現好像地圖有點歪。後來他把這個事情告訴了地圖出版社的負責人,然而負責人告訴他本來就是歪的。

    一向尊崇科學嚴謹的夔中羽不信邪,住了幾百年的北京紫禁城怎麼可能是歪的呢?古人可是非常迷信的,中軸線怎麼能歪呢?

    其實就算普通人,也能發現中軸線偏移的這一現象。最簡單的就是買一本中國地圖出版社的北京地圖。沿著永定門橋,把地圖的上下左右都折一下。

    摺好了之後再開啟,出現的這個摺痕就是經過永定門橋的子午線。按照道理來說,子午線應該是和中軸線重合的。

    但是實際情況卻是中軸線和子午線並不重合,出現了一個偏向西北的角度。有沒有可能是地圖不準呢?在如今的高科技下,地圖不準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那麼如果說是有偏角,到底有多大呢?

    後來夔中羽老先生用用了科學的測量方法,算出來了中軸線和子午線的夾角為兩度十幾分。

    除了實際測量之外,夔中羽還做了一個實驗。他在甬路的中央放一根兩米長的竹竿,然後再沿著甬路中心線向北,拉了一根6米長的繩子,這根繩子代表了中軸線的指向。

    當到了臺北時間12點的時候,發現竹竿的影子,和中軸線上繩子之間的角度也是兩度十幾分左右。看來無論是哪種方式來計算,兩者之間確實有偏差。

    古人技術不行?偏差屬於正常?非也!

    可能有人也會有疑問了,說古代人的科學水平本來就不高,就算有個兩度十幾分的偏差也是正常的。然而並非如此,因為古人本來就精確的測量過子午線的位置。

    早在中國唐朝時期,就有一名大師在河南準確測量了4個點的子午線。比如說在後來河南考古復原當中的宋代皇城當中,他們皇宮的中軸線就完全符合子午線。

    北京故宮城的中軸線是由元代劉秉忠測量的,這個人是什麼身份呢?他是忽必烈時期的重臣,很早之前由他和他的學生負責設計過元上都。(遺址位於內蒙古)

    後來建設元大都(北京)的時候,仍然是交給兩個人來負責建造。不過有意思的是,原上都的建造完全符合中軸線和子午線重合的特點。所以說按照道理來說,後來建造的元大都,怎麼著也得和原來的元上都一樣,最起碼也得是中軸線和子午線重合。為什麼出現了偏差呢?

    有人又給出瞭解釋,說有沒有可能是因為地殼運動,本來是不偏的,但是後來地殼運動造成了角度有偏差。

    這也是不可能的,因為從元朝到現在也只不過是700年時間,700年時間對於人類來說相當長,但是對於動輒幾十億年的地球來說,這種地殼運動造不成兩度的偏差。

    更何況要是如果有偏差,怎麼著也得是都有偏差,也不至於相隔300裡的元上都中軸線就沒有變化,非得變化的是元大都。

    既然測量不可能出現誤差,地理環境也不可能出現改變,那麼只有一個情況了,就是人為的改動。然而為什麼要刻意為之?

    這就關乎到古人對於根的重視,因為元朝是起源於蒙古。大膽的去設想一下,如果把北京中軸線的長度延長,會到達蒙古的什麼地方呢?或者指向元朝的什麼地方呢?

    說幹就幹,夔中羽後來又進行了測量。經過連續測量發現,如果把北京的中軸線往北延伸,中軸線將會到達一個叫古開平的地方。

    開平這個地方有什麼奇特的呢?古開平是忽必烈的發祥地,也是元上都的所在地。這裡就解釋清楚了,原來北京的中軸線採取的並非是子午線,而是元上都和元大都連線為基準,選定了一條新線。

    可惜的是古人的想法是好的,當時修建的目的確實是想讓北京中軸線和元上都遺址的中軸線完全重合。

    然而實際情況是延長之後發現,還是有幾公里的誤差。不過這也怪不得古人,能夠找到子午線就很不容易了。以當時落後的科學條件,又是重新構造新的中軸線,又要把中軸線延長,延長之後還要重合,可想而知有多困難。僅僅出現幾公里的誤差,說明已經很精確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忽必烈閒的沒事,費人、費力、又費錢的,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只是說為了一個根嗎?其實並非如此。

    因為元朝忽必烈實行的兩都尋釁制,冬天跑到元大都辦公,夏天跑到元上都辦公。一個夏宮,一個冬宮。看來忽必烈也挺會享受的。

    之所以要讓兩條線重合,也是為了體現上都大都的兩都統一。

  • 6 # 熊B貓H不R燒X香

    誰來解釋一下為什麼早幾百年的長安古城卻是嚴格的正南北朝向?我認為不太可能是測量誤差的問題,因為中國古代天文測繪技術已經達到了很高精度水平

  • 7 # 輪迴的光陰

    古代帝王,無論是造皇宮,造帝都,還是造陵園,其道路走向和房屋朝向,都不會與子午線完全重合。

    雖然說君權神授,皇帝貴為天子,但是皇帝畢竟是人,帝都和皇家陵園都也不過是人入住的,所以人和神還是要區別對待的,所以包括明清的京城,古城西安,他們城市的南北中軸線都與子午線有夾角的,這也是對神的尊重,避免冒犯天威。

    另外,古代對子午線的測量方法,與今天用上高精度的GPS與經緯儀測量方法相比,可能還有一定的差距,所以不能用今天的測量成果與過去相比。

    總而言之,古代造城市,要考慮山川,地理地貌,風向,相對位置,戰略要求,資源供給,城防佈防,五行,陰陽等要素,和今天的城市規劃要求想類似,但是古人對風水學的研究要透徹深刻的多。

    古人建造的城市,除了對子午線的要求外,像我們現在大家都熟悉的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一樣,古人對街道城門等的命名,都含有規定的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切眉後的疤痕用什麼方法可以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