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百丈之溪
-
2 # 南涼一哥
第一,兩人的地位差別太大。諸葛亮剛出山的時候,關羽是什麼身份?曹操代表朝廷給關羽封了偏將軍,漢壽亭侯,而諸葛亮的身份呢?賬面上就是一個有知識的農民而已。
-
3 # 文史並蒂
首先,我不認為關羽瞧不起諸葛亮,你說他瞧不起曹操我信,說他瞧不起袁紹我也信,說他瞧不起整個東吳我也信,但是我不信他瞧不起諸葛亮。
如果說他瞧不起諸葛亮,還會嚴格執行諸葛亮的排兵佈陣?還會接受諸葛亮的調派?如果一次兩次是看在劉備的面子上,但是十次八次就不能說是看劉備的面子了,而他從心底佩服諸葛亮。
事實上,除了劉備,我認為他最能看上眼也就是諸葛亮了,甚至連張飛、趙子龍都要靠邊站。
-
4 # 戰爭8年叫wildbeast
在那個時期,是講究身份的,比如說袁紹家四世三公,所以有很多人投奔,而劉備自稱中山王之後,所以會讓關羽張飛一直不離不棄,而諸葛亮只是白身,無功名無世家,而剛加入時才二十七歲,而且再後來評五虎將時,關羽可以接受馬超,但不能接受黃忠,說的就是馬孟起將門之後,黃忠一老兵矣
-
5 # 愛好軍史
關羽一向自大,與劉備張飛結義為兄弟後,功名成就,因此,對於劉備僱請諸葛亮做軍師不屑一顧,在加諸葛亮沒出山時,就是隆中對的一個農民,出身貧寒,布衣百姓,劉備三人去拜訪時,拿著架子,指東劃西,談古論今,搖頭晃腦。而關羽呢?那時己成漢壽亭侯,有點瞧不起諸葛亮!
關羽本人也讀了點書,在加武藝高強,也有謀略,認為自己是軍政全才,在謀略打仗上不遜諸葛亮,因此對諸葛亮的各項建議並不是遵照命令去執行,尤其對諸葛亮的的連吳拒曹策略沒有很好的去貫徹,導致夜郎自大,在鎮守荊州時敗走麥場。
-
6 # 銘記恩澤方
關羽視才傲物,看得起放在眼裡的除了劉備就恐怕只有曹操了,對軍師孔明,一開始是很不以為然,後來,儘管也算是接受了諸葛亮,但給人的感覺總好象有那麼點敬而遠之,也許,兩人都是在給劉備面子。
-
7 # 軒轅赤子
關羽武聖,忠義雲天!武功嘛也算上一流,敗走麥城只因忘記諸葛聯孫抗曹大政方針。關羽傲斬顏良文丑時已體現,蔑視其為插草於首爾,東吳提親諸葛謹前去,被關羽斥責,蔑視孫權與亮,武夫形象耳,焉能,,,哈哈
-
8 # 暉光日新
關羽瞧不起諸葛亮,那是從骨子裡看不起。
其二,諸葛亮是個裸官。諸葛亮自己沒有後臺老闆,諸葛亮不是高富帥,家裡沒有什麼地位,他甚至是個孤兒,父親死得早,跟著舒服過生活。自己的哥哥也跟自己尿不到一個壺裡,去上江東跑官。劉備三顧茅廬的時候,關羽親眼目睹諸葛亮的境況。
其三,諸葛亮自己留一手。諸葛亮被劉備三顧茅廬,臨走時吩咐弟弟,要小心看守莊園,並且出山時沒帶著自己的妻子。如此,讓關羽耿耿於懷,我們大夥拼命跟著劉頭幹革命,你卻如此躲躲藏藏,真的留有二心。
-
9 # 理想的空間
因為關羽是習武之人,也就是粗人一個,自然跟諸葛亮這種文人書生會是背道而馳的感觸,加之他心中只對劉備這個大老唯命是從,這就更使得他剛開始對諸葛亮的各種不待見,百般刁難不服從的態度,但後來相處久了態度也是有所好轉,並沒那麼再執拗,不管怎樣他歸根結底心底還是隻認同劉備做他們的老大,這就是關羽為何會與諸葛亮的隔閡。
-
10 # 茫茫群山
關羽此人剛愎自用,重武輕文,缺乏謀略。一生征戰敗多勝少,他相信打天下靠武力而不是謀略,認為諸葛亮只是嘴上的功夫。實事上諸葛亮輔佐劉備後才扭轉了劉,關,張流竄的局面。當諸葛亮去西川會合劉備時,曾囑咐留守荊州的關羽,要東聯孫權北拒曹操策略,由於關羽沒重視諸葛亮的意見,而導致失荊州敗走麥城走向死亡的結果。這就是關羽瞧不起諸葛亮的結果。
回覆列表
所謂的關羽瞧不起諸葛亮應該指的是《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初出茅廬的那一段時間吧,後面關羽對諸葛亮還是比較服氣的,比如馬超投降之後,關羽不服馬超打算入川比武,結果被諸葛亮一封書信勸退,那麼當初關羽為何瞧不上諸葛亮呢?應該有這麼幾個原因:
第一,關羽草莽出身,早年曾亡命江湖,所以他輕士大夫而重士卒,看不上世家大族出身的士人,而諸葛亮出身於琅琊諸葛氏恰恰就是世家大族出身,雖然客居荊州,但是交往的也是荊州當地的世家大族居多,這樣的諸葛亮關羽當然瞧不上。
第二,三顧茅廬說得好聽是劉備求賢若渴,但是關羽卻未必這麼認為,在關羽心目中諸葛亮避而不見,讓劉備等那麼久未嘗不是在故意端架子,這些都是世家大族的臭毛病,自然引起關羽的不滿。
第三,和徐庶相比,諸葛亮一來就攬權,徐庶只是出謀劃策,具體排兵佈陣徐庶很有分寸並不插手,諸葛亮不同,出謀劃策的是他,排兵佈陣的也是他,不僅關羽和張飛要聽令行事,就連劉備也要聽從諸葛亮的安排,但是諸葛亮只是名聲在外,初來乍到並沒有拿出令人信服的戰績,而且年齡也比關羽小20歲左右,這讓驕傲的關羽如何能心甘情願的服從諸葛亮的安排。
不過諸葛亮出手不凡,博望坡之戰初次用兵立下初出茅廬第一功,也由此贏得了關羽和張飛的尊敬:“孔明真英傑也!”從此敬服諸葛亮,再無小覷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