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7
回覆列表
  • 1 # 無言歌說資料

    下面是個人的分析見解,不足之處,還望指正。

    1.根據中中國人民銀行近期公佈的資料:人民幣存款餘額已連續三個月上漲,4月份增加了1.27萬億元,同比多增1.01萬億元。

    但實際情況是什麼呢?

    正如題主大概所說的那樣,從存款結構來看,實際上4月份個人存款是減少了7996億元,帶動存款上行的主要貢獻是企業存款。

    2.那麼個人存款4月份減少近8000億元,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錢到底去哪了呢?

    筆者觀點:

    ①由於疫情影響,3月份很多地方沒有實際開工復工,即還沒上班,沒收入,存不了錢。

    用大白話來說,就是很多工人沒上班去,在家待業,沒有經濟來源。由於春節疫情的影響,大多數家庭都是靠工資來維持家庭運轉,一旦工作停止,哪有錢去銀行存款,不貸款就算不錯的了。再者說,即使手裡有點錢,也不願意這個時候去存銀行,手握現金比信心更踏實。天天在家待著,得實實際際花真金白銀來維持生活啊,加上銀行定期存款利率低,更不願把錢放在銀行。

    大家都清楚,疫情的影響,現金使用率變得很低,提倡“無接觸式”支付,特別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成了買賣交易的首選支付方式。很多居民都會算一筆賬,把錢放在支付寶的餘額寶裡或者微信裡的零錢通裡,利息都比銀行一年定期利率還高,而且是隨取隨用,方便快捷多了。

    疫情期間,在家待著沒啥事。炒股也成為一種工作方式,看看疫情期間的券商業績就知道。2月3月和4月,股市成交比較活躍,行情也算可以,正因為前期的大跌才帶來了後期的機會。券商的業績大增,說明股票市場活躍,散戶多了。這也側面說明了一些個人投資者開始把資金流入到金融市場,想在股市裡撈一把。相對應的,把錢投入到金融市場也會減少個人的銀行存款!

    至於房地產行業,四月份才開工不久,買房子的慾望不大。“房住不炒”的政策未變,沒有明顯跡象表明資金流入房地產,深圳除外。

    至於汽車行業,由於疫情期間突出了家中有私家車的必要性,加上政策上給汽車行業“吹暖風”,各種汽車補貼政策,以及油價大跌都是有利於刺激購買汽車的慾望。汽車的消費支出又是佔用了一大筆銀行的存款。

    ④其它消費支出。

    3.總結

    4月份的個人銀行存款的減少,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並不代表是所謂的“報復性消費”。當下我們要做的是努力的去賺錢,這樣才能有錢可存!您說是不是呢?

    以上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2 # 義哥說教育

    存款流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花掉了。

    大家知道,從1月份,大家開始隔離在家。工廠停工、企業停產。整個社會停擺了。在這種情況下,對於大部分人來講,收入沒有了,如何生活?那就只有用存款了。

    那為什麼又是4月份流失最多呢?

    我覺得,1-2月份,大部分手中還是有些閒錢。比如微信、支付寶的零錢,能夠撐1-2月份。到三月份,手裡頭的閒錢肯定就沒有了。那怎麼辦?就只有用信用卡了。再者,1-3月份,大家都我在家裡面,想去銀行取錢也是取不了的。到四月分,全國都解封了,人們終於可以取錢了,於是到銀行取錢,存款就大量流失。為了生活,沒辦法。

    同時,企業也是一樣,1-3月份,企業停產,企業的存款也不會動。但是4月以來,復工復產逐漸轉向正常,企業需要購買原材料,需要支付工人工資,而1-3月份有沒有收入,於是就只能動用存款了,於是企業的存款也大量流失。

    為此,個人和企業都到銀行取錢,你說存款會不會流失?

  • 3 # 坤哥自媒體Vlog

    4月居民存款減少8000億,“報復性消費”來了?想多了

    央行最新發布的資料顯示,4月份住戶存款減少7996億元,日均從銀行“湧出”超266億元。而住戶部門貸款增加6669億元。

    其實,所謂的“報復性消費”,實際並未出現,理由也站不住腳。何謂“報復性消費”,至少應當與疫情前的消費水平差不多吧。如果達不到疫情前的消費水平,只能算是“恢復性消費”,而談不上“所得性消費”。更重要的,居民存款減少,也只是此前居民存款大幅增加的一些反流,而不是正常情況下居民存款的減少。

    事實也是,央行此前釋出的資料顯示,一季度住戶存款增加6.47萬億元,平均每天超過700億元存款湧向銀行。也就是說,每個月增加的居民存款達到了2萬多億。那麼,4月份減少的居民存款,只是一季度每月新增存款的1/3,根本不算流出,而是迴歸。

    實際上,對廣大居民來說,無論是生活必需品消費、餐飲消費、汽車消費、住房消費、旅遊消費,一季度都在疫情影響下,被嚴重壓制了。在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的情況下,出現恢復和反彈,是很正常的,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沒有必要過度解讀。“報復性消費”並沒有出現。而從疫情防控的實際情況來看,由於國外疫情並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本地病例也時有出現。因此,疫情對消費的影響仍然是存在的,很難在短時間內出現“報復性消費”。即便是住房消費,也都是恢復性消費,且是在開發企業動用了很強的營銷能力和降價手段之後,才勉強維持了市場的不低迷,而沒有達到火熱狀態。從市場的整體格局來看,低迷仍然是主流。4月份的反彈之後,只要開發商不拿出降價的良好姿態,市場還是會最終迴歸平淡,進入低迷狀態。

    至於存款轉向理財產品等,這是有可能的。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金融、保險等機構都在推出新的理財產品,也在加大推銷力度。因此,居民將存款拿出來購買理財產品是可能的,以獲得更高收益。這也不是4月份才出現的現象,此前也都是如此。只是一季度受疫情影響,金融、保險等機構也沒有正常營業,特別是理財產品等,基本處於停滯狀態。所以,居民手中的錢也就變成了存款。

    也就是說,4月份出現的居民存款減少,真的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不需要過度解讀。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居民存款還會減少,還會從銀行流出。畢竟,一季度流入銀行的資金,不可能總在銀行躺著,居民會選擇更重要的投資通道,以提高這些資金的利用效率。同時,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也會將原本被疫情壓制的消費,特別是住房和汽車消費予以恢復。如果開發企業能夠在降價問題上有比較大的動作,不排除住房消費會成為開路先鋒,並推動居民存款進一步減少。與此同時,居民的負債會出現一定幅度增加。

    在此基礎上,汽車消費會出現一波小熱潮,特別是新能源汽車,除補貼延長兩年外,很多地方都出臺了類似政策,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如果消費券發放範圍擴大的話,也會在新能源汽車消費方面有一些手段。如此,汽車消費有可能會成為又一個消費熱點,帶動居民存款的進一步減少。

  • 4 # 英泰數說

    大概率說明居民收入減少了,需要花存款還貸、消費。

    日前,央行公佈了4月份主要金融資料,4月全國住戶存款減少7996億元。這和前三個月的趨勢相反,前三個月全國住戶存款增加了6.47萬億存款,平均每月增加存款2.16萬億元,而4月是減少了7996億元,這樣一進一出,裡外相差近3萬億元,也就是說居民4月份比前三個月平均少存了2.16萬億,還取出來了8000億元。

    又有人說主要是因為拿存款投資理財了,這個更不靠譜。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各種理財產品收益逐漸下降,餘額寶收益更是跌破了2%,股票市場半死不活,這個時候大家都爭著從投資理財市場出來,哪會有幾千億幾萬億的資金進入投資理財市場?

    其實最主要原因還是收入減少了。4月28日,央行釋出的《2020年第一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27.5%的居民認為收入“減少”,這個調查主要是針對城鎮居民,還沒有包括收入減少更多的農民工和農村居民,而個別行業的從業人員收入下降幅度是非常大的,甚至幾個月零收入,像餐飲業、旅遊業、客運交通業和影院等娛樂業,4月份受影響還是非常大的。

    居民收入減少了,可以適當減少消費少花錢,但是:

    2.剛性消費還得花啊,在沒有錢,也得吃飯穿衣,孩子奶粉不能斷啊,老人慢性病藥物不能斷吧,工資收入不夠怎麼辦?取存款;

    3.由於新冠疫情,很多中小型企業經營陷入困難,特別是私營企業和個體戶,導致企業主和個體從業者收入下降和資金週轉困難,怎麼辦?救企業救商戶,國家確實出手了,減免稅費和房租,提高融資水平等等,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自救,怎麼辦?企業和商戶老闆不得不把個人的存款拿出來救自己的企業和商戶。

    結論:所以4月份住戶存款少了8000億元,主要原因是居民收入下降,需要用存款儲蓄還貸、還信用卡和消費。

  • 5 # 易將學財

    一個大大的問號?前面還有訊息稱一天存款700億,現在怎麼一個月的時間存款流失8000億,這些錢到哪去了?

    01報復性消費

    隨著4月8日,武漢解除交通管制,一切都在慢慢的迴歸正軌。而這也代表著中國的經濟在慢慢的復甦。

    前面三個月因為封城封村封路,很多人的消費被遏制,很多人苦難有錢沒處花,而隨著交通管制被解除,城市經濟的復甦,再加上全國各地都有各種各樣的消費券的刺激,很多人都開始花錢買買買。

    02季節性流失

    我們可以看一下歷年的4月存款變動情況,就會發現幾乎每年4月存款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減少,可以大膽的推測一下其他年份存款減少的原因主要是農業支出變大。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而4月恰恰是春播的一個很重要的時節,不同的地區會有不同的農作物,水稻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種。而除了水稻種子之外,跟隨在一起的還有各種肥料農藥等等,這些對於農業生產必備的物質價格也不便宜。

    03收入未跟上

    這次疫情有些企業捱過去了,但是有些企業確實是在這個“寒冬”裡面消亡了。以我所在的武漢為例,現在街邊很多店鋪都還沒有開門,甚至有一些門上還寫著招租資訊。

    企業倒閉,代表著員工失業,也代表著這些人沒有新的收入來源。現在想要找工作也確實挺難的,我在boss直聘上看了好久,幾乎只有招銷售的企業比較活躍,其他的企業要麼是不缺人,要麼就是要低價找精英。

  • 6 # 杜坤維

    4月存款流失8000億!錢都去哪兒了?

    居民存款減少,一個是錢花了,花多了,存款自然少了,另一個是居民賺錢少了,沒有收入,只能花存款,畢竟人不能不吃飯不開銷。

    4月份很多人感嘆,居民銀行存款每天減少266億元,是報復性消費來臨,是投資理財增加,這或許是對的,但又沒有人想到很多人失業了或者是隱形失業了,或者是工資收入低了,賺得不夠花的,房貸車貸能少嗎?人情來往能少嗎?只能用存款。

    4月份地產銷售是增加了,甚至上海還出現了豪宅熱銷,這可以從住戶貸款增加看出來。住戶部門貸款增加6669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280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389億元,中長期貸款就是居民購房支出的按揭貸款,由於首付比例不同,很難確定居民首付款多少,如果按照40%平均首付計算,花了7300億元左右。

    另一個是居民購車增加,車也是居民大件商品,4月份,汽車產銷雙雙超過200萬輛,汽車平均15萬元計算,居民購車花了3000億元。

    從股票成交量看,居民存款流進股市並不會很多,但是迴流金部分的理財產品和貨幣基金債券基金等。

    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是居民收入少了,只能動用存款,4月份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178億元,同比下降7.5%,其中家居/家電音響器材/化妝品/金銀珠寶等跌幅居前,這都是非必須生活用品。居民減少外出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是居民收入預期減少,減少了非必需品支出購買。

  • 7 # 老徐說財經

    根據央行公佈的2020年4月金融統計資料報告,4月份人民幣住戶存款減少了7996億元,意味著居民銀行存款每天減少266億元。根據央行之前公佈的資料,中國第一季度三個月住戶存款總共增加了6.47萬億人民幣,平均每天有超700億人民幣湧入銀行,使得這兩組資料形成鮮明反差。

    這個強烈的反差出現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疫情雖然已經過去,但是復工的效果不如預期,有很多人失業,收入減少後只能動用存款了。還有部分人用原來存款歸還了銀行的貸款。

    第二,為了刺激經濟,銀行方面加大了向居民貸款投放力度,買方買車均需要支出一定的首付,導致居民手中的存款下降。

    第三、一部分存款進入了資本市場,央行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及投資政策放開,使得居民的投資積極性提高,使得部分銀行存款進入了資本市場。

  • 8 # 橫路寬三

    4月住戶存款流失8000億,個人認為,近些年隨著房價的一路高漲,普通百姓的債務在迅速攀升,疫情後,民間債務問題全面爆發,銀行存款的流失,不會是去消費或者去搞投資了,最大的可能就是維持日常開銷和應付各種債務了。拿去報復性消費可能只是經濟學磚家的一廂情願罷了.....

  • 9 # 暖心人社

    住戶存款1月減少8000億,報復性消費的終於來了?

    根據央行公佈的統計資料顯示,4月份全國住戶部門存款減少了7996億元,相當於每日取走266億元。另外,除了存款減少,貸款還明顯增加,4月份住戶部門貸款增加6669億元。 有很多經濟學家欣喜的表示報復性消費終於來了

    4月份開始,我們的各種生產生活快速回復,人們被壓抑了許久的消費得到了有效釋放,比如說買房、買房、買房。確實在疫情爆發期間不僅僅是看房,就是過戶、交易、銀行貸款都陷入了冰封。所以,很多人的首付沒有交上去,貸款沒有批下來,這才出現了4月份的集中爆發。住戶貸款的規模快速增加也說明了這個問題,但是這只是1~3月份的補償性消費,預計5月份就持續不了多久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萬曆為什麼要對張居正抄家鞭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