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往年的資料來看,今年臺風生成時間確實略微偏晚,加上前兩個颱風對中國影響有限,所以直觀感受上有偏晚的感覺,而且今年似乎整個6月份更多處在大雨、暴雨模式下。
之所以今年臺風整體偏晚,原因之一就是氣候變暖,受其影響,中國近海海域平均氣溫整體升高,海洋蒸發量增加的同時,形成的副熱帶高壓也異常強烈,這便干擾了颱風氣旋的形成。而且,當前陸地上還頻繁有來自西北部的弱冷空氣造訪,使陸地與海洋的壓強差距變大,促使副熱帶高壓湧向陸地變成強降雨,過程中帶走了颱風形成的水汽條件。
另外一個原因便大機率與厄爾尼諾現象有關,雖然今年的厄爾尼諾現象整體偏弱,且去年已經上演了一次厄爾尼諾,正常情況下今年應該不會再出現此現象,但氣候異常的背景下今年厄爾尼諾還是出現了,這使西太平洋赤道區域強對流減少,形不成風眼迴旋,也就不會形成颱風,所以今年臺風偏晚。
不過,從全球氣象分佈規律上來看,影響中國的颱風從6月--10月都有可能,雖然今年6月份沒有迎來臺風,但並不代表7月、8月臺風會示弱。從往年的颱風資料來看,超強颱風更多在夏末、秋初產生,所以從此刻開始,才逐步進入颱風活躍期,加上今年氣候異常,有可能出現強颱風。
按照往年的資料來看,今年臺風生成時間確實略微偏晚,加上前兩個颱風對中國影響有限,所以直觀感受上有偏晚的感覺,而且今年似乎整個6月份更多處在大雨、暴雨模式下。
氣候變暖影響之所以今年臺風整體偏晚,原因之一就是氣候變暖,受其影響,中國近海海域平均氣溫整體升高,海洋蒸發量增加的同時,形成的副熱帶高壓也異常強烈,這便干擾了颱風氣旋的形成。而且,當前陸地上還頻繁有來自西北部的弱冷空氣造訪,使陸地與海洋的壓強差距變大,促使副熱帶高壓湧向陸地變成強降雨,過程中帶走了颱風形成的水汽條件。
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另外一個原因便大機率與厄爾尼諾現象有關,雖然今年的厄爾尼諾現象整體偏弱,且去年已經上演了一次厄爾尼諾,正常情況下今年應該不會再出現此現象,但氣候異常的背景下今年厄爾尼諾還是出現了,這使西太平洋赤道區域強對流減少,形不成風眼迴旋,也就不會形成颱風,所以今年臺風偏晚。
颱風高峰期不過,從全球氣象分佈規律上來看,影響中國的颱風從6月--10月都有可能,雖然今年6月份沒有迎來臺風,但並不代表7月、8月臺風會示弱。從往年的颱風資料來看,超強颱風更多在夏末、秋初產生,所以從此刻開始,才逐步進入颱風活躍期,加上今年氣候異常,有可能出現強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