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藻巧翁

    唐高祖愛好酒色,昏庸無能,只是憑藉周、隋貴族的身分,616年,得為太原留守。他起兵取關中,建立唐朝,主要依靠唐太宗的謀略和戰功,他本人並無創業的才幹,連做個守成的中等君主也是不成的。任太原留守時,和隋晉陽宮副監裴寂非常親宻。裴寂是佞人,私送宮女給他,和他通晝夜賭博飲酒。他過著荒淫生活,根本不理會太原城外的戰事,當然更不曾要反隋自做皇帝。唐太宗和晉陽令劉文靜積極準備起兵,通過裴寂去勸說。起兵之後,裴寂又送宮女五百人。作為行軍統帥,居然收受這批官女,他的昏謬可以想見。他登上帝位,認為裴寂功勞最大,予以最高的信任,真正有功的劉文靜,卻被疑忌,後來借謀反罪名殺劉文靜。用佞人,忌功臣,就是他治國的方針。同樣,在帝位繼承上,也是實行這個方針。他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李建成愛好酒色畋獵,親近睹徒惡霸,同他一樣是個紈袴無賴子。他的第四子李元吉,尤其凶險。李建成、李元吉勾結宮中寵妃們,協力謀害唐太宗。他同意李建成等人心醜惡行為,可是當時戰爭還沒有停息,不便作最後的表示。通鑑說“上(唐高祖)每有寇盜,輒命世民討之,事平之後,猜嫌益甚”。顯然,他是憎惡唐太宗,想傳帝位給李建成的。

    到了626年,唐朝統一的事業已經完成,李建成、李元吉活動益加緊,甚至用毒酒謀害唐太宗。唐高祖也將作最後的表示,苦於還沒有找到加罪藉口。這時候唐朝的前途十分危險。唐太宗殺李建成、李元吉,對本身說來是必要的自衛,對國家說來是有利於大局的行動。

    唐太宗殺了李建成、李元吉,唐高祖無奈,只好讓位,自稱太上皇。他的寵臣裴寂等一夥佞人都失去實權。唐太宗斥責裴寂說,武德年間,貨賂公行,紀綱察亂,都是你當權的緣故。不言而喻,自然還是唐高祖昏庸的緣故。

    唐太宗登帝位,唐朝才開始盛大起來。

    隋朝是唐太宗的一面寶鑑。隋朝的盛衰興亡,給他深刻的印象。特別是農民大起義,使這個出身大貴族的雄豪子弟,不得不在事實面前,認識到勞動民眾的巨大威力。得罪了民眾,就像隋煬帝那樣集全部權力於一身的皇帝,也難逃亡國殺身的後果。他認識到要鞏固自己的統治權,就必須不得罪民眾,這就是他取得貞觀之治的根本原因,也是被稱為英明的封建皇帝的根本原因。

    魏徵,唐朝貞觀時宰相。

    先世原居鉅鹿下曲陽(今河北晉縣西),後遷居相州內黃(今河南內黃西),祖魏彥、父魏長賢均為史學家,二人致力於改撰《晉書》,終未能成書。魏徵少有大志,通貫書術。隋未農民起義爆發後,詭為道士,以避世亂。617年加入瓦崗起義軍,為文學參軍,掌書記。618年瓦崗軍為王世充所敗,他隨李密投唐朝,任祕書丞,勸降據黎陽魏州瓦崗軍餘部。次年,在黎陽被夏國竇建德俘獲,授任中書舍人。621年竇建德敗滅後,他回長安,任太子洗馬,勸太子李建成親自領兵出征竇建德餘部劉黑闥,以廣結豪強,樹立威信,為戰勝企圖爭奪皇位的李世民積累政治資本。協助李建成戰勝劉黑闥後,又多次為除掉李世民出謀劃策。626年,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殺李建成,即位稱帝,重其才能不計前嫌,任他為太子東宮詹事府主薄,諫議大夫。後歷任給事中、尚書右丞、祕書監、侍中、太子太師、參預朝政(宰相),封鄭國公。

    唐太宗納諫

    納諫的意思是傾聽不同的意見,判斷是非,擇善而從,如果擇非而從,那就不能叫做納諫。在封建帝王中,唐太宗是最善於納諫的一人。他曾對大臣簫瑀說“我少年時就喜愛弓箭,得好弓十幾張,自以為再不會有更好的弓。近來給弓工看,工說,都不是好弓。我問緣故。工說,木心不直,自然脈理都邪,弓固然硬,發箭卻不能直。我才知道過去的鑑別不夠精確。我用弓箭定天下,還不能真正懂得弓箭,何況天下的事務,我怎能都懂得。”他知道自己不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就有納諫的度量了。他問魏徵,人君怎樣才能明,怎樣才是暗?魏徵答【兼聽則明,偏聽則暗】。他很贊成這個見解。他告戒群臣說“中書、門下都是執掌機要的機關,詔書敕令有不便行施的,他們都應該提出異議。現在只見他們順從,不見反對的事,那未誰都會做,何必選拔人才來做這些機關的官。”朝廷本來有一種議事的制度,凡是軍國大事,中書省各官員都得用本人名義提出主張,可以各執所見,不受限止,稱為五花判事,中書省長官中書侍郎、中書令稽核這些主張,再由門下省的給事中、黃門侍郎加以駁正,最後奏請皇帝裁決。不過這個制度並沒有切實執行。唐太宗申明制度,令各級官員負責實行,因此軍國大事很少有錯誤。

    唐太宗鼓勵群臣犯顏直諫,魏徵在諫臣中尤為特出。魏徴敢於據理力爭,即使引起唐太宗的盛怒,也還是神色不變,繼續講理。某次唐太宗退朝回宮中,發怒道“總有一天殺死這個鄉下佬!”長孫皇后問殺誰。他說“魏徵常常當眾侮辱我。”長孫皇后道賀說“魏徵忠直,正因為陛下是明主。”他聽了怒氣才平下去。他出身大貴族,在戰陣上又是奮擊無前的猛將,性格非常雄豪,自然忍受不得魏徵的直諫,可是他有一個最大的畏懼,就是怕亡國。魏徴看準這一點,往往引隋事作例證,使他忍氣接受諫諍。他曾對群臣說“人家都說魏徴態度粗暴,我看起來卻覺得更加柔媚。”這是因為他知道魏徴是幫助他避免亡國之禍的忠臣,諫諍愈益激切,正好證明愛朝廷的心情愈益真實。643年,魏徵病死,唐太宗大哭,說“人用銅作鏡,可以正衣冠,用史做鏡,可以見興亡,用人作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死去,我喪失一面鏡子了。”

    魏徵(580——643)

    魏徵的主要貢獻在於:

    一,為初唐出現“貞觀之治”局面多有貢獻。魏徵以敢諫和善諫著稱於世,時常用隋亡的教訓提醒唐太宗重視民眾力量,認為君好似舟,民好比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要皇帝“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慎終如始”;讓唐太宗兼聽廣納,“兼聽則明,偏信則闇”,使下情得以上達;主張輕傜薄賦,使百姓能夠生活下去;舉賢任能,斥佞退邪,建立用人制度;力避任刑,堅持法制;偃武修文,少動干戈等等。任職期間,前後所奏二百餘事,提出一系列的政治、經濟、軍事、民族政策,為唐初的社會發展作出很大貢獻。《魏鄭公諫錄》和《貞觀政要》二書中,儲存了他奏疏大部分內容。

    二,魏徵在文化方面也有一定的貢獻。魏徵以家學淵源,為適應唐初統治的需要,總結前代經驗,於貞觀中主持修擺樑、陳、北齊、北周和隋五代史,其中《隋書》出力甚多,還親自撰寫序論。此外,還主編過《自古諸侯王善惡錄》等,併為蕭德言等輯錄《群書治要》一書作序。

    643年,鄭國公魏徵病逝,享年64歲。唐太宗親自為他撰寫碑文,親書刻石。凌煙閣24名功臣畫像,魏徴名列第四。

  • 2 # 品鑑不凡

    李世民與魏徵之間的君臣關係,君是第一位的,處於主導地位,臣是第二位的,處於從屬位置。當君需要時,這種關係就可以存在,臣子就顯出價值,當君不需要了,這種關係可以隨時解除,臣子的下場隨君主的好惡而定。

    圍繞李世民與魏徵的關係,從唐朝貞觀年間開始至現在1390年來,有種觀點,一種是李世民喜歡魏徵,一種是李世民不喜歡魏徵。

    說李世民不喜歡魏徵的,理由大約有以下幾條:其一,是有一天李世民下朝後,恨恨地對長孫皇后說,我一定要殺了這個鄉巴佬!長孫皇后一問才知說的是魏徵,好說歹說才勸住了他。其二,是魏徵死後,李世民悔棄了公主嫁給魏徵兒子的婚約。其三,是李世民後來讓人砸毀了魏徵的墳墓等。

    其實這兩種觀點都有道理,但都只說事情的了一個方面。仔細分析才發現,李世民對魏徵的喜歡與不喜歡並不固定,他喜不喜歡魏徵,是根據具體情況而定的。李世民喜歡的不是哪一個人,哪一類事,李世民喜歡的是自己的江山,喜歡的是自己在歷史上名聲而已。

    唐朝的江山是從隋朝奪來的,他從隋朝的興衰悟出教訓:隋煬帝好大喜功、驕奢淫逸、殘暴無道,導致隋文帝好不容易才統一五代十國建立的國家,短短几年就灰飛煙滅,自己也在歷史上留下了罵名。這個距離自己並不遙遠的反面教材時刻提醒他,絕對不能重蹈覆轍。

    而李世民知道自己內心裡有著和隋煬帝一樣的各種慾念,難以抗拒各種誘惑,所以,他需要找一個時刻提醒自己不犯錯誤的人。這時,有一個人從眾多勸諫者中脫穎而出了,這個人就是魏徵。

    當他需要有人幫助他剋制慾望時,他喜歡魏徵。因為他總能盯住自己的行為,並及時阻止自已,自已玩鷂鷹、遊南山、泰山封禪等,他都制止了自己。當他需要有人幫助他樹立並完善從善如流、勇於納諫的形象時,他喜歡魏徵。他的執著、專注,完美符合並配合了自己的設想,必將使自己在史書上的形象更英明、高大。這個時侯,魏徵是鏡子,可以照出自己的不足!也是活道具,可以配合自己上演虛懷若谷、勇於納諫的場景戲。

    可是,你勸諫歸勸諫,但搞得神神叨叨,每時每刻都象唐僧念緊箍咒一樣,誰受得了?作為一個皇帝,幾乎自己要做的每件事情,魏徵都要評頭論足一番,有時還不顧場合犯顏直諫,搞得李世民下不來臺。一個擁有生殺予奪大權的皇帝,被逼得看見你就要繞道而行的地步,喜歡你才怪呢!更要命的是,在太子李承乾謀反案中,其主要參與人侯君集等的推薦人竟是魏徵,你推薦的人觸碰到了人家的底線,你能完全撇清得了自己的嫌疑嗎?皇帝還會遵守以前的婚約把公主嫁給你兒子?做夢吧你!把你墳墓砸了洩洩憤算了吧!

    當這個活道具配合他上演一幕幕為後人津津樂道的納諫戲時,他喜歡他;可一旦這個道具過度發揮作用,或者觸範自己的底線時,就離被拋棄的命運不遠了

  • 3 # 霽雲

    說魏徵並非忠臣是因為。魏徵在隋末唐初的動亂中,立場並非始終如一。魏徵出道時跟從瓦崗軍首領李密,而後李密敗亡,魏徵隨眾降李淵。赴河北招降李密的餘部,又為竇建德所俘。及竇建德被李世民所敗後,又歸為太子李建成幕僚。“玄武門之變”後才為李世民所用。如此幾經反覆,在非常重視名節的時代必定會被斥為“叛臣賊子”的。而就魏徵個人的政治企圖而言也明確表示了不做忠臣的想法。他說過“使自己身獲美名,使君主成為明君,子孫相繼,福祿無疆,是為良臣;使自己身受殺戮,使君主淪為暴君,家國並喪,空有其名,是為忠臣”。明確表達了做良臣不做忠臣的想法。

      他的這種想法是頗有創見的,也是頗為狡猾的,因為對於一個虛偽而又高明的君主而言,這不啻為一個切中要害的圈套。在常人眼中的李世民,實際上是一個被史書過度包裝過的聖主明君,然而不經意間,我們還是能從他身上看出封建君主所具有的殘忍、好大喜功、奢侈浮華等等通病。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後,逼迫李淵讓位,使李淵只得順水推舟,立李世民為太子,兩個月後,這位年輕的秦王登上了唐朝的皇帝寶座。但他對東宮集團成員採取了懷柔策略,重用了少孤貧、當過道士、曾為東宮謀士的魏徵。李世民之所以重用魏徵,是因為隋末農民戰爭是他所親身經歷的,王朝的興衰給了他太多的觸動,處在他這個位置,就不得不時刻警醒自己。他對這個曾經的政敵如此看重,是因為他的王朝太需要這種人才了。而問題的實質在於山東士族集團這個關係到隋唐王朝興衰的問題之上。

      山東士族集團雖在隋末農民戰爭中受到沉重的掃蕩,但它由於根深蒂固,在唐代還有著很大的勢力,這種強大的勢力對皇權不利。以關隴集團為核心的唐王朝,就不能容忍山東士族的強大勢力,就必然對山東集團進行壓制。如何牽制山東士族勢力,消除它對中央集團的威脅,這是李世民面對的一個重要的政治問題。魏徵正好是山東士族勢力的代表,也是最能協調關隴和山東集團矛盾的核心人物,因此李世民就利用魏徵來處理山東問題。

      魏徵投靠李世民後,竭力維護山東集團的種益,為了擴大山東集團在唐中央的實力,他把侯君集、杜正倫、褚遂良等推薦給李世民,達到了他所期望的使李世民“不為非法”的目的。而李世民也看透了魏徵的意圖,為取得山東集團的支援,鞏固統治,必須接受上諫。魏徵先後二百餘奏,數十萬言,常常痛切陳詞,觸及唐太宗思想深處的隱痛,而李世民也將自己的不滿隱藏在內心當中。這正是李世民的高明之處。但在實質性問題上,李世民不聽魏徵的上諫,如皇位繼承權、高昌設縣等問題。這也是李世民的高明之處。後來他們的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有一次唐太宗退朝回宮後,發怒說:總有一天,我要殺死這個鄉下佬。當魏徵發覺李世民開始猜疑自己時,就把自己諫諍太宗的奏章偷偷地抄錄下來,交給了史官起居褚遂良,以使自己得以錄入國史,名揚千載,卻宣揚了君主的錯誤。這也是魏徵的聰明之處。他的聰明在於他看到了李世民虛心求諫、重用人才後面隱藏的殘忍、獨斷。隨著唐國力的強盛和皇權的加強,李世民為自己的豐功偉績所陶醉,終於露出了言不由衷的本色:對山東集團實施成功的打擊,修《氏族志》、殺侯、逐杜、貶李;而對魏徵直到他死後,李世民“親臨慟哭,廢朝五日”“制碑文,併為書石”,但在魏徵死後不久,李世民停止了將衡山公主嫁給魏徵兒子叔玉為妻的允諾,表示了對魏徵的不滿,魏徵家族自此開始衰敗下去。

      綜觀二人的關係,可以看出他們合作共事17年,彼此已瞭解了對方,但隨著政治風雲變幻,李世民原有的本質就逐漸暴露出來了,從“求諫”發展到了“窮諫”。魏徵死後仍出現了波折,這反映了封建社會政治鬥爭的曲折和多變。然而必須承認的是,兩者在相互成就中樹立起了兩座古代理想社會倫理關係上的高峰,以致後來的君主和臣子都難以超越,這對於這兩個為自己處心積慮的人而言是個由聰明換來的共贏結果。

  • 4 # 蘿藦指色

    一句話,李世民和魏徵之間是相互成就的君臣關係。

    一、李世民成就魏徵。

    翻開魏徵的個人履歷就能夠發現,若是換了一個皇帝,魏徵早就人頭落地,李世民讓魏徽繼續任職是他們君臣關係的基礎。

    魏徵這個人最是隋朝時出生的,先是投奔瓦崗軍,在瓦崗寨做事,等到李密等人的內亂。他又投軍到李建成手下做事,中途還被竇建德擄去做事,後李建成打敗了竇建德才迴歸了李建成麾下。

    等到“玄武門事變”後,魏徵才到了李世民手下做事。而這裡值得注意的是魏徵在太子李建成麾下多次建議先下手為強,除掉李世民,但是李建成並沒有接受建議。當李建成失敗後,魏徵和李世民當面直說建議殺掉李世民的事情,但是李世民為了收攏人心,並沒有殺掉魏徵,這就成了他們君臣的開始。

    而魏徵為官後就極力扮演著名臣的角色,只要有什麼不對的,就當面說出來,勸諫李世民,這差點就死了。還好皇后也勸諫李世民說能夠直言的臣子不多,於是他的直言名臣的角色得以維持下去。當魏徵死後,李世民說出了著名的句子,“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這顯然就是李世民在成就魏徵名臣的形象。

    李世民自“玄武門事變”登上皇位後,急需要一個由頭來拉攏人心,因為在古代弒兄的名聲可不好聽。於是魏徵很是符合讓人們稱讚的條件,魏徵就成了高官,最初的目的就是讓天下人看看,當今皇帝唯才是舉,並不是弒殺之人。

    而到了後面,皇帝也確實需要一個能夠直諫的大臣,這不僅對於皇帝的明君稱號有著重要的作用,還能夠避免犯一些錯誤。魏徵這種專門找自己茬的人一直在,那麼明君稱號就越響亮。

    在這一方面,魏徵成就著李世民。

  • 5 # 九頭鳥漫談文史

    從魏徵的經歷來看,他並非是一個鐵骨錚錚的臣子,從跟隨隋朝武陽郡丞元寶藏開始,分別為瓦崗寨、竇建德、李唐等隋末割據勢力效力,一生六易其主(元寶藏、瓦崗寨、李唐、竇建德、李唐李建成、李唐李世民)。

    何況,當初魏徵可是竭力建議李建成幹掉李世民的主謀之一,魏徵顯然是個聰明人,他知道李世民心裡不可能沒有一點芥蒂之心,而魏徵的經歷也會讓李世民不放心,如何活下去?並且活得很滋潤是“玄武門之變”後的魏徵需要仔細考慮的大事。

    魏徵的忠心是讓人懷疑的,畢竟他有前科,哪天要是李世民倒了,魏徵保證又會跟隨下一個主子,所以,在李世民麾下,魏徵不能當忠臣,想當也當不了,要是隋唐時期有《三國演義》這本小說的話,魏徵的名聲不會比號稱三姓家奴的呂布更好(隋唐時期的很多名臣都有這種多次易主的經歷)。

    在這個基礎上,皇帝就需要一部分能和這些貴族世家作對的臣子,幫助皇權削弱關隴貴族集團和五姓世家等政治勢力,魏徵給自己的定位中就以幫助李世民監督和彈劾這些貴族世家為主,而且,魏徵不是秦王府的舊臣出身,不會和他們形成利益團體,也能幫助李世民監控那些居功自傲的秦王府舊臣。

    李世民因此重用魏徵,讓其成為幫自己在朝堂上衝鋒陷陣的打手,並給予魏徵相應的地位和權勢,魏徵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變成了貞觀名臣,雙方各取所需。當初的皇太子李建成麾下人才無數,也只有一個魏徵進入到了李世民的凌煙閣功臣榜,位置還相當靠前,很顯然,魏徵的作用讓李世民很滿意,他們之間的這種政治交換關係是比較成功的。

  • 6 # 洞察天下007

    我從心理學角度,來分析一下李世民與魏徵特殊的君臣關係,這是一段起源於優越感和施恩感,卻意外成為千古佳話的特殊君臣關係。

    李世民與魏徵的君明臣賢組合,基本全靠李世民達成。如果給魏徵換任何一個皇帝,他都成不了魏徵。

    別的貞觀大臣,和魏徵不一樣。

    如果把他們的身份和經歷等量代換到別的朝代,他們依舊是時代人傑。

    拿房玄齡來說,如果等量對換到別的朝代,他就是蕭何、張良,是趙普,只要不遇上朱元璋這掛的,混個功成名就、高官厚祿、善始善終,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即使遇上朱元璋這掛的,也能混個功成名就,也能混一陣子高官厚祿,只是很難混上善終了。

    但魏徵不行,他只有碰上李世民才是魏徵。

    李世民讓房玄齡當首輔,是因為他的功勞和以前的地位,這是封建時代的約定俗成的慣例,李世民必須遵守。不然功臣們不會服氣,官僚們不會服氣,誰都不會服氣。

    不過房玄齡能夠一直當下去,總領朝政20多年,也算個奇蹟了。這究竟是國家離不開他,還是李世民個人離不開他,還是國家和李世民都離不開他,就不知道了。

    按照封建時代的約定俗成慣例而言,房玄齡被重用,但他並不欠唐政權或者李世民什麼。

    於公,他是唐政權的開國功臣,唐政權給他首輔之位,他不欠唐政權的。

    於私,他為了李世民做了大量的人才儲備工作。李世民雖然對他有知遇之恩,但是他已經用儲備人才、幫助李世民上位報答過了。

    於公於私,首輔位置必然是房玄齡的。他拿到這個位置,是應該的也是必須的。

    但魏徵就是完全不同的情況了,他欠李世民的,是李世民成就了他。因此,他後來把李世民和對話整理出來交給史官,才觸怒了李世民。

    李世民對魏徵付出的太多了,但魏徵還要洩漏李世民的個人隱私,利用李世民出名,李世民憤怒了。

    魏徵是個幸運之星。

    魏徵出身貧寒,少年喪父,孤苦伶仃,流落到道觀,一直呆到隋末大亂才出山。

    魏徵的第一個主公,是元寶藏,一個普通郡丞。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了,魏徵肯定是沒什麼去處,才投奔了元寶藏,他當時沒有更好的選擇了。

    然而,幸運之星降臨了,魏徵替元寶藏寫的疏奏,被李密看到了!

    雖然李密欣賞的僅僅是魏徵的文采,而非謀略,但是,這是魏徵職業生涯的一個飛躍!

    魏徵的第二個主公是李密。不過,他在李密的陣營,地位並不高。

    他獻給李密的策,李密並不採納。他後來見不到李密了,又給李密的長史鄭頲獻策,被鄭頲批判是老生常談,沒有用。

    李密失敗了,魏徵跟著李密投降了唐朝。

    魏徵的第三個主公是李淵。

    魏徵雖然勸說過李勣,讓他獻地,但李勣本來就打算獻地。這個功勞並不屬於魏徵。

    之後,魏徵被竇建德俘虜。魏徵選擇了為竇建德工作,李勣卻一直想著忠於大唐。他倆明顯不是一路人。

    這就更說明,李勣獻地的功勞,並不是魏徵的。

    魏徵的第四個主公是竇建德。但竇建德也是看中了他的文采,並不欣賞他的謀略。

    後來,竇建德投降了唐朝,魏徵跟了李建成。

    魏徵的第五個主公是李建成。

    魏徵在東宮的地位如何呢?一開始,排在韋挺、王珪之下。

    武德七年,楊文幹事件發生後,李淵流放了韋挺和王珪這兩個主要的東宮負責人,沒有注意到魏徵。

    韋挺、王珪被流放後,魏徵就成了東宮最重要的大臣。

    武德七年,李建成昏招頻出。李建成還做出了收買李世民鐵桿尉遲敬德這樣的事情,幸好尉遲敬德沒有將計就計當臥底,不然李建成死得更快。

    魏徵還出了一個昏招,讓李建成做掉李世民。這個招數太昏了,以至於我差點覺得魏徵是李元吉派去坑李建成的細作。

    李建成做掉李世民,然後呢?還不是馬上被李淵廢掉?幸虧李建成沒有聽魏徵的,才多活了一兩年,而且沒有留下叛逆之名,還被後人同情。

    李世民在李建成那裡有細作,但魏徵並沒有覺察到。李世民佈置玄武門,魏徵也毫不知情。

    總之,魏徵的謀略水平,簡直是太差了。

    魏徵的思維差到了什麼程度呢?張良運籌帷幄,讓呂后給劉盈請來了商山四皓,幫助保住了劉盈的太子之位,這計策一般人想不出來,可是至少能夠看懂吧。但魏徵是看不懂的,還批判張良不幫忙:

    張子房,漢王計畫之臣,及高祖為天子,將廢嫡立庶,子房曰:‘今日之事,非口舌所能爭也。’終不敢復有開說。

    搜圖

    編輯

    不久後,李建成就死了。這對魏徵倒是個好事。

    一段千古傳誦的君臣關係,即將拉開帷幕。

    魏徵遇上了他的第六個主公,他一生的貴人,他的恩人,他的再生父母,也就是李世民。

    李世民也看中了心憂百姓的魏徵,不懂人情世故的魏徵,和那群老謀深算的傢伙完全不一樣的魏徵,他似乎看見了當年還單純的自己。

    魏徵真正的貢獻在於諍諫,他雖然也當過參議朝政的宰相,但總領朝政的是首輔房玄齡,像魏徵一樣可以參議朝政的大臣很多。

    魏徵貞觀七年當了門下省的最高長官,一直到貞觀十七年。理論上,門下省可以封駁詔書,但在實際操作中,封駁詔書的並不多,零星的案例會被記載下來的。

    魏徵心憂百姓,有勇有識,一生進諫200多件事,對貞觀之治貢獻很大。

    但在我看來,魏徵獲得李世民重用,還有別的原因。

    這就要分析李世民的心理了。

    普通的君臣關係,都是皇帝對大臣有恩情,朝廷對大臣有恩情。

    皇帝面對大臣時,有足夠的優越感和施恩感,這才是正常的君臣關係。

    但在李世民這裡,他得不到這種當皇帝的感覺。

    前面已經分析到了,他和房玄齡是創業夥伴,已經互相報答過了,他面對房玄齡很難產生作為皇帝的優越感和施恩感。

    雖然他們曾經努力去更新關係,房玄齡嘗試著把他看著長大的小王爺當成皇帝一樣去敬畏;

    李世民嘗試著賞賜房玄齡,增加自己的優越感和施恩感,但是這些賞賜又值什麼呢,房玄齡已經是首輔了,李也拿不出更珍貴的東西去給房玄齡了。

    李和房努力去更新關係的嘗試是徒勞的,很快就放棄了。

    他們這輩子都沒法重新開始,像正常的君臣那樣相處了,只能按原來的關係走下來了,可能像家人,也可能像朋友,反正沒法像普通的皇帝和大臣了。

    李世民需要去找一個賢臣,讓他找到當皇帝的感覺,找到優越感和施恩感。

    李世民發現了魏徵,魏徵的智謀不好,對大唐也沒有功勞,還和他曾經是仇人。

    這正是李世民需要的感覺。

    李世民說:“魏徵、王珪,昔在東宮,盡心所事,當時誠亦可惡。我能拔擢用之,以至今日,足為無愧古人。”

    李世民批評魏徵時說:“若朕兒能諫爭,還作此驕慢,亦須撲殺。”

    在李世民看來,魏徵是他一手推舉打造出的賢臣,像他兒子。在魏徵面前,他找了這種施恩感。

    魏徵是知道自己沒有多大開國功勞的:徵自以無功於國,徒以辯說,遂參帷幄,深懼滿盈,後以目疾頻表遜位。

    魏徵受如此大恩,每天都思量報答,別的做不了,我就努力提意見吧。

    後來,魏徵成了李世民的鏡子。

    他們是明君賢相的代表,是千秋頌揚的佳話。

    這個佳話有個不好的尾巴,魏徵由於眼神不好,推薦的人謀反了;魏徵還把他和李世民的私人聊天整理了一份給史官,李世民的個人隱私被洩漏了。

    李世民憤怒了,別人也就算了,魏徵可是他一手打造的啊,他自己為魏徵付出了那麼多,魏徵怎麼可以背叛他,賣掉他,去換取名聲呢?

    於是有了停婚撲碑。

    不過,後來,李世民又扶起了碑。他之後對魏徵抱有什麼感情,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但這段千秋的佳話,還在影響著、感動著世人。

    不管是李世民和房玄齡,還是李世民與魏徵,都不是大部分的太平時期那樣正常的君臣關係,所以更讓人津津樂道。

  • 7 # 桌布運輸工

    瞭解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唐朝的皇帝李世民有一個以敢於直接說大實話的臣子:魏徵。李世民曾經把他比作自己的一面鏡子,可以照鑑得失對錯。那麼魏徵在世時憑什麼就能贏得李世民如此的信任與青睞,反而在死後,太宗卻大怒翻臉?

    其實,在太宗的朝堂之上,可以說是人才眾多:像長孫無忌和房玄齡、以及尉遲敬德、和使雙鐗的秦叔寶等-----這些人不是皇上的創業班子,就是長期的老朋友,還有皇上的姻親,和他們相比,魏徵可以說是相形見絀:第一,沒有良好的出身或過硬的背景。他出自河北鉅鹿魏氏,父親曾在北齊做過官,當年勉強算得上個仕宦之家吧,然而世道動盪,到魏徵這裡,經歷了連續的改朝換代、政治洗牌,魏家早已一無所有了。第二:在效命於李世民之前,他的個人信用已經非常值得懷疑。他曾先後換了五個領導!先是追隨舉兵反隋的元寶藏,接著改投瓦崗軍李密,後隨李密降唐效命於李淵,不久因被俘開始服務於另一名叫竇建德的義軍首領,老竇兵敗後又當上了李淵兒子、李世民哥哥李建成的謀士。這之後,他又向李建成獻計及早動手除掉李世民。

    當李世民成功地幹掉李建成,坐穩龍椅之後,第一件要清算的就是魏徵當年給太子建議殺掉自己的事情。他質問魏徵:你當年為何對我那樣狠毒,幸虧我命大啊!想象一下,當時的場面該有多麼緊張,魏徵幾乎是命懸一線,基本是逃脫不了了的,誰知他不慌不忙,不卑不亢,答道:"當日太子若是聽從我的勸告,哪會有後來的災禍!"看看,面對當今聖上,他不僅不思悔過,還理直氣壯,夠大膽吧?不料太宗真的很開明,寬巨集大量,他並沒有生氣,反而賞識魏徵的耿直和才華,以禮相待,拜為可以經常進言的大夫,常常向魏徵諮詢商議政務。

    於是,魏徵開始了他的直言敢諫的政治角色定位。后妃不守規矩、太子失儀、李世民想去泰山燒香、各種各樣的事情,他都違背皇帝的意願觸忌諱。虛心納諫的唐太宗對他評價極高:"我當皇帝前,房玄齡就出個很大的力,而我做了皇帝之後,魏徵也貢獻了很大的力量。"李世民還把自己讓女兒中的其中一位也就是衡山公主嫁給魏徵的一個兒子;把魏徵比做能照映出自己得失對錯的一面鏡子。

    然而,君臣二人的關係並沒有始終完美。在魏徵死後,爆出了之前的太子也就是李世民的兒子李承乾打算造反的案子。而和此案大有很大關係的侯君集還有一個杜正倫,當初都是由魏徵舉薦的。保舉不當,魏徵都百口莫辯,甚至還有私交黨羽的嫌疑。讓太宗感到氣憤的是:竟然還有人出面舉證,魏徵寫給皇帝的那些奏書,統統的都留了一套副本,交給史官,想要錄入國史。這麼做,豈不是隻求自己千古留名,而不顧皇上的面子嘛!魏徵在太宗心目中的好形象瞬間不在,惱恨之下,李世民不僅令人把自己寫給魏徵的那篇石碑給毀掉,還不準衡山公主再嫁到魏家。

    這對以獨特的深厚關係著稱的君臣,最終的結局竟是如此,令人不禁感慨。

  • 8 # 皮蛋忘

    魏徵可滑頭了,碰到什麼樣的主公他就是什麼樣的臣子[摳鼻]楊廣的時候他進讒言勸玩樂,李大的時候勸李大殺李二,被李二逮住就花言巧語說他是鏡子,碰到明君就是賢臣。在李二手底下他就做忠臣,夾住尾巴做人。這人圓滑的很,不是那種愚忠的人。

  • 9 # 小龍女5505

    唐太宗李世民和敢於犯顏直諫的剛直諍臣魏徵,是千古一代名君和一代賢臣、君臣和睦的歷史典範。在魏徵死之前,為官一生,大半時間與唐太宗都是和睦相處、君臣一心的良好君臣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當初項羽過江,能不能再和劉邦爭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