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紙鳥的海灘

    過了潛伏期體溫上升至40--42度,母豬和大豬會顯露出臨床症狀,精神不佳,爬伏不食但飲水。中小豬基本上症狀不明顯。3--4天后體溫下降到正常水平,患病豬的症狀會大部顯露出來,1--2天后死亡。

  • 2 # 旅遊狂人1003

    得了非洲豬瘟後的豬發燒,耳朵呈紫紅色,小豬一般不會得非洲豬瘟,交配過後的大豬最容易得非洲豬瘟,現在還沒有太好的辦法來治非洲豬瘟,最多可以儘可能的去防止豬瘟的蔓延,儘量防止交叉傳然!

  • 3 # 吳承煜

    非洲豬瘟自然感染潛伏期5~9天,往往更短,臨床實驗感染則為2~5天,發病時體溫升高至41℃ ,約持續四天,直到死前四十八小時,體溫始下降為其特徵,同時臨床症狀直到體溫下降才顯示出來,故與豬瘟體溫升高時症狀出現不同,最初三至四日發熱期間,豬隻之食慾,顯出極度脆弱,豬隻躺在舍角,強迫趕起要它走動,則顯示出極度累弱,尤其後肢更甚,脈搏動快,咳嗽,呼吸快約三分之一,顯呼吸困難,漿液或粘液膿性結膜炎,有些毒株會引起帶血之下痢,嘔吐,血液變化似豬瘟,從三至五個病例中,顯示有50%之白血球數減少現象,淋巴球也同樣減少,體溫升高時發生白血球性貧血,至第四日白血球數便降至40%才不下降,未成熟中性球數增加也可觀察到,往往發熱後第七天死亡,或症狀出現僅一、二天便死亡。

  • 4 # 豬病課堂

    感染非洲豬瘟病毒後的豬幾乎都會有發熱現象。

    感染非洲豬瘟病毒的部分患豬的溫度為40-42度之間,經過幾天的病程發展後,病豬會出現食慾費絕,精神萎靡不振,病豬喜臥,夏季患豬嘔吐的現象更加明顯,冬季面板出現彌散性出血更多見,隨著病情的不斷髮展,病豬臥地不起,呼吸困難,無法站立,並出現便血現象,在很短的時間內,僅僅幾天而已,病豬就會衰竭至死。

    非洲豬瘟病豬的剖檢可見,脾臟異常腫大,顏色發黑變深,質地易碎,肺部.心臟,腎臟,肝臟,病豬各器官都會出現明顯的出血現象。

    在養殖過程中,養豬人要多瞭解非洲豬瘟的知識。

    非洲豬瘟症狀和常見的普通豬瘟症狀有高度相似的地方,如果豬群當中有個別豬突發死亡,或者腹瀉便秘,或者糞便帶血,發熱,不食,都要引起高度的注意。

  • 5 # 發財馬

    天有不測風雲,豬有疾病威脅。對於今天的主角“非洲豬瘟”如何正確認識、如何防控等可能是您關心的問題,一一分享如下:

    非洲豬瘟是目前危害豬場安全的重大疾病,其強毒力毒株致死率100%.無治療方案。但其怕強酸強鹼,消毒可用燒鹼、來蘇兒、戊二醛等;不耐高溫,85℃環境中10秒鐘能殺滅該病毒,60℃環境中15-30分鐘左右能殺滅該病毒。

    一、非洲豬瘟傳染源。

    1.肉品是主要傳染源。管住口!建議養殖場嚴禁外來豬肉製品、泔水及豬肉骨粉等進入自身場。

    2.接觸傳染。該病是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阻斷接觸傳染是我們自身場生物安全防控著眼點。嚴禁外來人車物進入自身場,如需進入嚴格隔離消毒。

    3.封控不嚴。發現疑似病例,早報告,嚴格限制流通,封場消毒。

    注意特別防控:生豬肉製品、生豬販運人車、餵豬的泔水及屠宰場等傳染源。

    二、非洲豬瘟症狀。

    該病發病急、病程短及死亡快,其中1、2、3為初始症狀。

    1.發燒41-42℃。

    2.食慾減退。

    3.大量飲水。

    4.便血。

    5.站立不穩、臥地不起、個別抽搐。

    6.面板黃染、區域性面板出血。

    7.鼻腔出血、口腔出現泡沫。

    三、剖檢變化。

    1.脾臟腫大。脾臟腫大3-6倍以上,呈現暗紅色或黑色,質地硬。是非洲豬瘟典型病理剖檢診斷症狀。

    2.腸道。腸粘膜及粘膜出血。

    3.淋巴結。淋巴結腫大、出血,外形類似於血塊。切面潮紅,指壓出血。

    主要防控舉措。

    1.物理屏障。設立高而結實的外部圍牆,先期阻擋外來外染源。

    2.區域屏障。建立自身場內生物安全屏障及設立場外2-3公里隔離帶(設立消洗站,嚴格防控消毒外來車輛等),場外1公里左右道路白化撒生石灰。

    3.意識屏障。建立屏障意識,嚴防外來及自身場車輛帶毒進入本場。流動車輛特別是拉豬販運車輛最危險。

    綜上所述,非洲豬瘟疫情是無情的,但我們的努力是熱情的。面對非洲豬瘟疫情,我們對其要有敬畏之心,加強自身場生物安全防控,重點是切斷傳染源,做好豬隻營養飼餵工作。讓我們一起看住門、防住車、管住人,為防控非洲豬瘟疫情不遺餘力!

    2019-7-5

  • 6 # 畜禽養殖學堂

    自從2018年8月3日遼寧瀋陽沈北新區爆發首例非洲豬瘟疫情以來,非洲豬瘟一直是養豬業的一個活躍話題。因為這種病毒複雜、高度傳染性,以及它感染和免疫方面知識的不足,技術上的困難,感染後死亡率達100%。也導致非瘟疫苗的研製異常艱難。就題主的問題來講,感染非瘟病毒對豬體溫是會升高的,而且伴隨一系列明顯症狀,感染一週內死亡。養殖業損失慘重。

    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傳播機理

    非瘟病毒主要在病毒入侵部位附近,淋巴結的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中進行復制。病毒具有抵消巨噬細胞活性反應的進化機能,從而促進病毒的存活,在宿主中傳播,造成ASFV發病 。SFV自然感染的潛伏期為4-19天。

    非洲豬瘟感染症狀

    中國感染的非洲豬瘟一般都為急性和超急性,特點是厭食、體溫 > 40°c、不願活動, 早期白細胞減少, 肺水腫,廣泛的淋巴組織壞死和出血,面板出血 (尤其是耳朵和兩邊的面板)、脾腫大和高死亡率 。在最後階段,可見急促的呼吸,以及肺水腫引起的鼻腔分泌大量粘液。通常臨床症狀出現7天內天死亡。

    非洲豬瘟病毒疫苗研究進展

    1.今年5月24日有報道,中國哈爾濱獸醫研究所自主成功分離了中國第一株非洲豬瘟病毒,建立了病毒細胞分離及培養系統和動物感染模型,創制了非洲豬瘟候選疫苗。下一步,中國農業科學院將在疫苗實驗室階段研究進展的基礎上,加快推進試驗,以及疫苗生產的各項研究工作。

    2.在6月12號前後,有網路傳播所謂“今珠多糖可以防治非洲豬瘟”,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但是到目前為止,農業農村部尚未受理過任何針對非洲豬瘟病毒的預防治療藥物或疫苗,在沒有使用非洲豬瘟病毒開展動物實驗資料的情況下,報道所稱“今珠多糖可有效防治非洲豬瘟”缺乏科學依據。

  • 7 # 蔡青木

    非洲豬瘟不僅是接觸性傳播0短距離空氣傳播讓人防不勝防o六月五號以前,河對岸徐家嘴村非瘟橫行;因河道阻隔,我們村養殖戶也沒當回事,六月五號一場風雨過後,我村沿河農戶牲豬相繼發病’o現在看來空氣傳播的距離應該在一點五公里左右o

    牲豬感染非瘟病毒應該是有症兆地o牲豬感染病毒後有兩種症狀:豬群有拉米湯樣稀間或有未消化飼料顆粒或偶有糞便呈飼料樣顏色;豬群偶有咳嗽’偶有豬鼻有粘液o

    感染病毒後到豬群第一頭豬高燒拒食大概十天左右o小豬:育肥豬:母豬症狀不一樣o

    小豬是豬群有拉稀咳嗽症狀,後腿無力採食量減少,眼眶紅腫,眼眶邊緣有藍色淤血絲或點逐步擴大,二到三天後耳:腿出現藍色淤血點’四到五天死亡o

    育肥豬豬群有拉稀咳嗽症狀’發病豬高燒後腿無力鼻孔有鼻涕流出,腹式呼吸;第二天燒不退後腿無力腹式呼吸鼻孔有鼻涕嘴至耳部通紅到第四五天全身通紅;至後全身紅色漸退,耳肚腿上出現藍色血點或血塊,七到十年死亡;偶有高燒三天死亡o

    母豬,突然流產或早產,高燒後腿無力發病三五天死亡,產仔豬也有發病上十天死亡’死亡後耳腿肚無倒外都有藍色血點o

    判斷你的豬是否感染非洲豬瘟病毒不能單看一頭豬症狀;要看你整個豬群狀況o最明顯特徵是豬死後體表有藍色淤血點’不呈塊狀和片狀;記住是點狀最大隻有碗豆大!小豬發病眼眶脬腫邊緣有藍色血絲和血點;育肥豬發病第四天全身通紅死後嘴鼻有血色泡沫(不是每一頭豬死後都有),母豬流產死後耳腿肚皮上有藍色淤血點;和藍耳病不同不呈塊片狀顏色也有區別o

    下面這些圖片可以幫助區分:

  • 8 # 村裡的男青年

    非洲豬瘟目前是養豬界最頭痛的一個問題,目前沒有疫苗也沒有很好的藥物治療。如果豬場感染非洲豬瘟的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家的辛苦飼養的豬死亡和淘汰。非洲豬瘟在國外已經有將近百年的歷史,國外也沒有研究出剋制非洲豬瘟的方法。從去年8月份非洲豬瘟開始入侵中國,造成很多養殖戶的損失,雖然說目前疫情有得到一些控制,但是養豬戶們還驚恐未定,只有極少數養豬戶會做豬場補欄的想法。目前中國生豬的數量也是比較極少,同時也影響著豬肉市場的價格。

    非洲豬瘟不是人獸共患的疾病,只會傳染給豬不會傳給人。非洲豬瘟是一類動物疫病,傳染率極高,致死率是100%,是無法治癒的,所以發生疑似非洲豬瘟的情況下一定要上報,做好無害化處理。病毒在60度高溫燒10分鐘就能消滅病毒,所以平常菜市場賣的豬肉我們買來煮熟了吃是沒有問題的。

    非洲豬瘟發病症狀

    發病時體溫身高41-42攝氏度,全是發紅、精神萎頓、運動失調,腹瀉嘔吐、尤其表現為後驅失調比較多,有的在耳朵包括體表會出現大的紅色的腫塊,而且還會排出血樣的血痢。

    解刨上有個特點就是脾臟腫大到4-6倍,甚至可能到10倍,脾臟的顏色為紫黑色。淋巴結的出血比較明顯。非洲豬瘟和經典的豬瘟區別在於脾臟。經典豬瘟發病後的脾臟是三角形楔形梗死,而且在脾的邊緣,不是整個脾腫大。淋巴結的出血也沒有非洲豬瘟那麼明顯。非洲豬瘟可以引起內體出現膠柱樣的滲出,包括腹水和胸水。另外非洲豬瘟可引起心內膜和外模的出血斑或出血點。在膀胱粘膜的出現上非洲豬瘟和經典豬瘟的區別在於非洲豬瘟所引起的出血點和出血斑是紫褐色,經典豬瘟引起的膀胱粘膜出血一般是鮮紅色。

    非洲豬瘟消毒要選擇鹼性、戊二醛、酚類等效果比較好。在有發生疫情的地區是封鎖的非常嚴格的,有帶非洲豬瘟病毒的豬是不會流入到其他地區的,同時也是不會流入到豬豬肉市場。大家可以放心的購買豬肉,放心的食用。

    以上是個人所答,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 9 # 養豬情報站

    去年,大部分人對“非洲豬瘟”這個詞還很陌生,即使是養殖戶,恐怕也沒有多少人真正瞭解非洲豬瘟是怎麼回事。然而,然而,經過11個多月的蔓延,如今非洲豬瘟已經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養殖戶害怕自家生豬感染非洲豬瘟,消費者害怕吃含有非洲豬瘟病毒的豬肉,怕傳染給自己。如今,非洲豬瘟可以說已經成為全民公敵。

    對消費者來說,可以選擇不去理會非洲豬瘟,不吃豬肉還可以吃牛羊肉,雞肉和魚肉等。但對養豬人來說,必須要認真瞭解非洲豬瘟的感染症狀和防控過程。非洲豬瘟是養豬行業的第一殺手,一旦感染,可不是鬧著玩,去年多少養殖戶幾乎血本無歸,足以給人以警示。

    從症狀上來看,非洲豬瘟分為超急性型、急性型亞急性型和慢性型,除了超急性型的症狀為突然死亡之外,其餘幾種型別的症狀都會伴隨一定程度的體溫升高。下面我們來仔細看看:

    1.超急性型。感染這種型別非洲豬瘟的病豬,會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突然出現死亡。在中國非洲豬瘟病例中,早期出現過這種情況,不過現在這種情況已經越來越少。

    2.急性型。這時候,豬的體溫一般會升高到42℃,同時,伴隨生豬會開始厭食、嘔吐、便秘、腹瀉、糞便帶血等症狀,四肢面板開始出現出血點,眼、鼻有黏液膿性分泌物,步態僵直,呼吸困難,妊娠母豬出現流產。

    3.亞急性型。和前兩種症狀相比,亞急性型病毒症狀較輕,導致的死亡率較低,但是持續時間比較長。體溫一般會大於40.5℃,同時,體溫波動沒有規律。另外,還會出現呼吸窘迫、關節疼痛腫脹等病症。症狀持續時間一般為數週到數月,其中有些病豬能夠自然康復,或者轉為性病例。

    4.慢性型。感染慢性型非洲豬瘟病毒的病豬,在體溫上波動不是太大,但會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急促的呼吸會帶來體溫稍有升高。同時,並逐會逐漸開始消瘦或者發育遲緩,體弱多病。區域性面板還會出現潰瘍,壞死,這種症狀一般持續數月,但很難完全康復。

    以上是四種非洲豬瘟病毒型別的主要症狀,從目前來來看,中國的非洲豬瘟病毒主要為後兩種型別。因此,當自家生豬出現了以上症狀以後,要聯絡有關部門進行檢測,確認是否為非洲豬瘟。不過,據筆者瞭解,在有些地方,一旦出現疑似非洲豬瘟症狀,立即撲殺掩埋。筆者認為,這種做法並不可取,容易造成恐慌以及誤解。

  • 10 # 果然悠

    得了非洲豬瘟後豬的體溫正常嗎?有哪些症狀?雖然很多養豬朋友都知道非洲豬瘟這個病,但是絕大數養豬人在豬場未出現非洲豬瘟之前,並不知道非洲豬瘟臨床症狀的嚴重,也不知道非洲豬瘟的危害如此之大,下面就非洲豬瘟發病後常見發臨床表現跟養豬朋友做簡單介紹,當豬場出現如下臨床症狀時就要引起注意了。

    1、體溫升高。非洲豬瘟病豬體溫會有明顯升高,一般可以上漲到40.5攝氏度甚至更高,而且呈稽留熱,給病豬肌注退燒藥之後,病豬體溫反覆,或者直接表現為低溫。

    2、體表變化。感染非洲豬瘟病豬,尤其是在臨死前會出現胸部、腹部、四肢末端、耳尖、屁股等處出現紫色斑塊。部分病豬死亡後再腹部和胸部還會出現紫黑色壞死灶。

    3、其他臨床症狀。病豬發病後還會表現為精神萎靡、嘔吐、便血,打針時針眼流血等症狀。死亡後口鼻流出大量白色或血色泡沫。

    非洲豬瘟的臨床症狀同急性豬丹毒、高致病性藍耳病、急性傳染性胸膜肺炎等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養豬朋友遇到後要注意鑑別診斷。其中比較明顯的一點區別就是 非洲豬瘟的發病速度和發生率明顯高於其他疾病,而且以上幾種疾病在育肥豬的發生率更高,而非洲豬瘟在母豬的發生率更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高血壓的人就不能幹重活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