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吉誠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唐代詩人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裡的詩句。全詩如下: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譯文參考

    提一壺美酒擺在花叢間,自斟自酌無友無親。舉杯邀請明月,對著身影成為三人。明月當然不會喝酒,身影也只是隨著我身。我只好和他們暫時結成酒伴,要行樂就必須把美好的春光抓緊。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亂。醒時一起歡樂,醉後各自分散。我願與他們永遠結下忘掉傷情的友誼,相約在縹緲的銀河邊。

    詩人本是月下獨酌,怎麼會“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了呢?

    這首詩寫詩人由政治失意而產生的一種孤寂憂愁的情懷。

    佛教中有所謂“立一義”,隨即“破一義”,“破”後又“立”,“立”後又“破”,最後得到辨析方法。用現代話來說,就是先講一番道理,經駁斥後又建立新的理論,再駁再建,最後得到正確的結論。關於這樣的論證,一般總有雙方,相互“破”、“立”。可是李白這首詩,就只一個人,以獨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詩情波瀾起伏而又近似於Teana,所以一直為後人傳誦。

    詩人上場時,背景是花間,道具是一壺酒,登場角色只是他一個人,動作是獨酌,加上“無相親”三個字,場面單調得很。於是詩人忽發奇想,把天邊的明月,和月光下他自己的影子,拉了過來,連他自己在內,化成了三個人,舉杯共酌,冷清清的場面,就熱鬧起來了。這是“立”。

    可是,儘管詩人那樣盛情,“舉杯邀明月”,明月畢竟是“不解飲”的。至於那影子,雖然像陶潛所說的“與子相遇來,未嘗異悲悅,憩蔭若暫乖,止日終不別”(《影答形》),但畢竟影子也不會喝酒;詩人姑且暫時將明月和身影作伴,在這春暖花開之時(“春”逆挽上文“花”字),及時行樂。“顧影獨盡,忽焉復醉。”(陶潛飲酒詩序)這四句又把月和影之情,說得虛無不可測,推翻了前案,這是“破”。

    詩人已經漸漸進入醉鄉了,酒興一發,既歌且舞。歌時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像在傾聽佳音;舞時詩人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轉動零亂,好像在他共舞。醒時相互歡欣,直到酩酊大醉,躺在床上時,月光與身影,才無可奈何地分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這四句又把月光和身影,寫得對詩人一往情深。這又是“立”。

    最後二句,詩人真誠地和“月”、“影”相約:“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然而“月”和“影”畢竟還是無情之物,把無情之物,結為交遊,主要還是在於詩人自己的有情,“永結無情遊”句中的“無情”是破,“永結”和“遊”是立,又破又立,構成了最後的結論。

    題目是“月下獨酌”,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表現出一種由獨而不獨,由不獨而獨,再由獨而不獨的複雜情感。表面看來,詩人真能自得其樂,可是背面卻有無限的淒涼。詩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詩:“處世若大夢,胡為勞其生?所以終日醉,頹然臥前楹。覺來盼庭前,一鳥花間鳴。借問此何時,春風語流鶯。感之慾嘆息,對酒還自傾。浩歌待明月,曲盡已忘情。”其中“一鳥”、“自傾”、“待明月”等字眼,表現了詩人難以排解的孤獨。孤獨到了邀月與影那還不算,甚至於以後的歲月,也休想找到共飲之人,所以只能與月光身影永遠結遊,並且相約在那邈遠的上天仙境再見。結尾兩句,點盡了詩人孤獨、冷清的感受。

    李白,如果穿越到現在,憑他豐富的想象力,一個人都可以“鬥地主”,可如果要想“打麻將,”還是“三缺一”呀,網友們還能不能在詩仙李白“對飲成三人”想象力的基礎上,展開自己的想象力呢?

  • 2 # 茶客說

    李白月下獨酌,於花叢之中,僅一壺酒,加上“無相親”三個字,場面顯得單調而憂傷。於是他突發奇想,把天邊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過來,連自己在內,化成了三個人,舉杯共酌,冷清清的場面,就熱鬧起來了。所以成三人,另外兩人一個是月亮,一個是自己的影子。

  • 3 # 言閒語還碎

    詩句出自李白的《月下獨酌四首》的其一,詩云: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之中所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其中三人,有幾種解釋:

    其二:詩人抬首望天,皓月當空,銀漢皎潔,舉起酒杯,看到酒杯中自己的身影,驀然移目,身旁自己的影子也在,詩人自己,酒杯中的影子和身影也成了三人。

  • 4 # 木子秋實

    首先要知道這首詩創作的背景,這首詩寫於天寶元年,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長安供奉翰林。同僚妒賢嫉能,對李白大加排擠和詆譭。加之唐玄宗只是讓李白侍宴陪酒,並沒有重用他的意思,心中抱負無法施展,所以作者感到孤獨、憤懣,以酒銷愁,寫下了《月下獨酌》。

    “”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描寫的是詩人在寂靜的夜晚舉杯四顧,空無一人,心中苦悶無人訴說,只得苦中作樂,自己,月,影子三人對飲。極具畫面感。也體現了作者浪漫主義情懷。表現出了作者為人豁達,獨而不獨。

  • 5 # 阿東看歷史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唐代: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同交歡 一作:相交歡)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這首詩約作於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寶三載),當時李白身居長安,正是官場失意之時。此詩題下,兩宋本、繆本俱注“長安”二字,意謂這四首詩作於長安。當時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實現,心情是孤寂苦悶的。所以寫下本詩,告訴自己及時行樂。這首詩寫詩人由政治失意而產生的一種孤寂憂愁的情懷。

      佛教中有所謂“立一義”,隨即“破一義”,“破”後又“立”,“立”後又“破”,最後得到辨析方法。用現代話來說,就是先講一番道理,經駁斥後又建立新的理論,再駁再建,最後得到正確的結論。關於這樣的論證,一般總有雙方,相互“破”、“立”。可是李白這首詩,就只一個人,以獨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詩情波瀾起伏而又近似於Teana,所以一直為後人傳誦。

      詩人上場時,背景是花間,道具是一壺酒,登場角色只是他一個人,動作是獨酌,加上“無相親”三個字,場面單調得很。於是詩人忽發奇想,把天邊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拉了過來,連他自己在內,化成了三個人,舉杯共酌,冷清清的場面,就熱鬧起來了。這是“立”。

      可是,儘管詩人那樣盛情,“舉杯邀明月”,明月畢竟是“不解飲”的。至於那影子,雖然像陶潛所說的“與子相遇來,未嘗異悲悅,憩蔭若暫乖,止日終不別”(《影答形》),但畢竟影子也不會喝酒;詩人姑且暫時將明月和身影作伴,在這春暖花開之時(“春”逆挽上文“花”字),及時行樂。“顧影獨盡,忽焉復醉。”(陶潛飲酒詩序)這四句又把月和影之情,說得虛無不可測,推翻了前案,這是“破”。

      詩人已經漸漸進入醉鄉了,酒興一發,既歌且舞。歌時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像在傾聽佳音;舞時詩人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轉動零亂,好像在他共舞。醒時相互歡欣,直到酩酊大醉,躺在床上時,月光與身影,才無可奈何地分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這四句又把月光和身影,寫得對詩人一往情深。這又是“立”。

      最後二句,詩人真誠地和“月”、“影”相約:“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然而“月”和“影”畢竟還是無情之物,把無情之物,結為交遊,主要還是在於詩人自己的有情,“永結無情遊”句中的“無情”是破,“永結”和“遊”是立,又破又立,構成了最後的結論。

      題目是“月下獨酌”,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表現出一種由獨而不獨,由不獨而獨,再由獨而不獨的複雜情感。表面看來,詩人真能自得其樂,可是背面卻有無限的淒涼。詩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詩:“處世若大夢,胡為勞其生?所以終日醉,頹然臥前楹。覺來盼庭前,一鳥花間鳴。借問此何時,春風語流鶯。感之慾嘆息,對酒還自傾。浩歌待明月,曲盡已忘情。”其中“一鳥”、“自傾”、“待明月”等字眼,表現了詩人難以排解的孤獨。孤獨到了邀月與影那還不算,甚至於以後的歲月,也休想找到共飲之人,所以只能與月光身影永遠結遊,並且相約在那邈遠的上天仙境再見。結尾兩句,點盡了詩人孤獨、冷清的感受。

  • 6 # 杜興華51775718998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出自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在李白詩歌裡,離不開兩個意象就是月和酒。“月”象徵故鄉、美人、美神。代表思鄉、思念;也代表人的孤獨與寂寞的心態。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詩的開篇就設定了一個人自斟自飲的場景,這個氛圍是十分地寂寞淒涼。這也是引子,後句回答。在這個時候,詩人以月喻人以“月”傳情,月就是那個被思念的親人朋友。接著吟出“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一句,明月被詩人高度人格化,賦予其以人的思想感情,以月寄託對親人的思念。於是詩人突發奇想,把天邊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一同邀請過來,和他自己在內,化成了三個人,舉杯共酌,原來冷清清的場面就熱鬧起來了。前句破,後句立,所以,“對影成三人”是詩人充分的想象,幻化出了明月、詩人、詩人的影子在一起舉杯共飲。以花與酒為媒介,和月、影共酌。

    後面的詩句,都是圍繞這個喝酒的主題,分別描述明月、我、影子的情態。可是,明月也不能理解開懷暢飲之樂,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隨在我的左右。哎呀!暫且就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之夜及時行樂吧。酒興大發,一邊歌著一邊舞著。“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最後都醉了。清醒時我與你一同分享歡樂,酒醉以後各奔東西。 我願與他們永遠結下忘掉傷情的友誼,相約在縹緲的銀河邊。“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一句折射出李白對人生的理想還是充滿期待的。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本首詩,表面上看起來詩人是陶醉於花前月夜下,把盞歌舞,及時行樂,實際上是詩人在發洩出無限的淒涼寂寞的心情。安史之亂後,當時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實現,心情是孤寂苦悶的。他面對黑暗現實,心情矛盾,但仍然追求自由,嚮往光明,因此而作詩歌。 詩曰:

    駕雲邀月酒為媒,影碎花潮醉入詩。

    宵夜春歌人不在,天河邈邈去無期。

  • 7 # 磊落故人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數學問題,詩人、明月再加上詩人的影子,豈不是正好三人?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句話詩出自詩仙李白的《月下獨酌》,整首詩是這樣的: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李白喜歡熱鬧,朋友也很多,但在其靈魂深處還是孤獨的,所以才以《月下獨酌》、《獨坐敬亭山》這樣的詩,寫盡了孤獨滋味。以這首詩來看,舉杯邀明月共飲,是何等瀟灑?可其背後卻是無盡的淒涼,就如他的好友杜甫所說的: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這首詩是千古名篇,不用再多作解釋。有意思的是,我想起了一首方文山作詞、周杰倫演唱的歌曲,就是張藝謀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的主題曲《菊花臺》的最後兩句:

    北風亂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斷,徒留我孤單在湖面成雙。

    初聽這首歌時十分不解,為何一個人孤單在湖面,竟又可以成雙呢?

    後來再溫習這首《月下獨酌》,一下子豁然開朗:

    一個人,加上他在湖面的倒影,豈不是就能成雙了?

  • 8 # 度良

    答案很簡單:

    李白失戀了,2. 醉了,3. 他正自我陶醉的時候沒在水邊。三個因素共同發生。失戀了,才一個人跑花園喝酒。情醉深處,才把月亮(按失戀心理學講,其實是把月亮裡的嫦娥)也算上一位,不然對影就成“二人”,如果在水邊,月亮和李白都有影於水,就對影成了“四人”。

    所以,答案如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子錦帶花的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