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大家說說看
4
回覆列表
  • 1 # 庸之

    1.中國中產階級月收入4.5萬,年收入50萬左右,流動資產達到150萬。

    2.在一線城市有一套別墅或房子,擁有一輛一線品牌的汽車。

    3.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一定的社會地位。

    4.追求健康,熱愛運動,旅遊購物娛樂一個不能少。

    5.具有不失格調的生活品質, 有道德有禮儀有素質。

    6.擁有良好的穿衣品味,注重精神上的追求!

  • 2 # 嘿o黑l

    小康生活即中產。

    衣:除奢侈品外,想穿什麼穿什麼,想買幾件買幾件。

    食:中低檔飯店餐廳、飯店隨便吃,想吃哪家吃哪家,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

    住:有自己的小窩,人均不低於20平。

    行:或者有車或者隨時可以打車租車,不會在乎打車租車貴。

    現在網上流行的中產說法我認為是極富階層。

  • 3 # 白領與中產

    中產的標準,不僅包括收入水平,也包括受教育程度、職業特徵、自我認同,甚至也包括價值觀念、消費理念、公德意識和公民精神。如果簡單粗暴一點的話,我覺得至少也要看三項指標:收入水平、職業特徵和生活方式。

    先說收入水平。目前關於收入多少算是中產,可以說是莫衷一是,標準五花八門。

    世界銀行曾釋出一箇中等收入標準為:成年人每天收入在 10~100 美元之間,換算成人民幣的話,大概為年收入 2.5 萬~25 萬元人民幣。

    艾瑞諮詢2017年釋出《中國中等收入人群金融需求報告》,將中等收入人群界定在月收入8000至50000元人民幣。

    國家統計局也釋出過一個標準,說中等收入家庭年可支配收入大概為9萬元至45萬元人民幣。

    由此看來,收入多少才算中產,並沒有統一的標準。我個人覺得,年收入10萬算是一個比較折中的“起步價”。不過,單以收入來衡量中產與否,並不嚴謹。比如,年收入10萬在北京和在一個三四線小城,生活水準肯定不同。

    再說職業特徵。很多社會學家對中產的研究,往往主要是從職業角度切入的,中產與白領常常是同義語。比如,南京大學教授周曉虹就曾簡單地為中產畫像——大學畢業、月入5000元以上、腦力勞動者。社會學家陸學藝也從職業角度對中產進行過分析,認為中國中產階層主要由腦力勞動者構成,包括國家與社會管理者、經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辦事人員以及私營企業主中的中小私營企業主。因此,知識分子、白領、專業人士常常是中間階層的近義詞。

    也就是說,一般認為,中產首先應該是腦力勞動者,比如建築工地的工人收入也挺高,但因為是體力勞動者,就不能被算作中產。一個辦公樓的白領,可能只是月薪幾千元的月光族,但因為職業關係,隨著收入提高,還是有很大希望躋身中產行列的。

    最後是生活方式。中產階層還有個別名,叫有閒階層,意指能夠自由支配的時間較多。長年“5+2”、“白加黑”的工作狀態,顯然不符合中產的本意。中產起碼得工作穩定、收入體面且有穩定的預期,有忙碌有休閒。現在有種說法,長跑和馬拉松,是中產的新宗教,成了一大時髦。但一個薪酬並不算低的搬磚工,是不大可能在下了班以後還去跑上幾公里,去健身房來一番有氧運動的,但是中產會,這就是生活方式的差異。

    一個人是不是中產,還可以看他是否具備以下生活方式的一項或者幾項——自駕遊、登山、度假、長跑、馬拉松、讀書會、聽講座……如果是上層中產,還要看是否熱衷公益慈善,會所消費,私人沙龍之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人當老闆需要什麼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