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化踐行者

    先學後問,不學怎麼知道問什麼?只有進入到學文知識裡面才能找到疑問,然後再去解決疑問,打通知識的關節,這就是學習了……

  • 2 # 藍色楊宗海

    人要有學問,學習是在先。我們知道,人之初都是一張白紙,沒有誰一生下來就是“學問家”,人的所有學問都是後天學習得來的。學習可以從胎兒時期就開始。

    學習有主動的學和被動的學之分。一般來說,主動的學,就是接受系統的教育,如讀書,學習書本知識,學習實踐技能,學多學少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主觀能動性,也就是“勤奮”;被動的學,多的是“觀察”,受的是潛移默化的影響,產生的是“無師自通”的結果。被動的學多多少少有點“悟性”。

    比如:日常生活中,喝茶就是被動的學,泡茶就是主動的學。

    學問是無止境的。知識浩如煙海,有懂的,有不懂的。這就產生了“問”。“問”是在已有學識的基礎上提出的更高要求。一個什麼都不懂的人,是提不出什麼有價值的問題的。透過“問”不僅能掌握新的知識,而且能促進新的發明。如“哥德巴赫猜想”,如“蘋果為什麼落地?”等等。

    “兩小兒辯日”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一個兒童認為日出時離人近而中午時離人遠;另一個兒童認為日出時離人遠而中午時離人近,他們都提供了自己的觀察到的證據,誰也說服不了誰,所以他們就問孔子,但“孔子不能決也”,因而受到兩小兒的嘲笑。兩小兒如果生活在今天,老師就可以解答他們的疑問了,他們也就不會再受困於這個“問題”,結果自然是“疑問”變成“學問”。

    “學——問——學”的過程,是學問不斷提高的過程,是學問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能做到學中問,問中學,就一定能成為一個大學問家。

  • 3 # 寂語堂齋

    一切學問都是先問後學,學問學問,本質上就是要學會問問題,學會提出問題,只有提出問題才能深入學習解決問題。

    學問和知識的概念是不同的,學問比較深奧,知識相對普通。比如說這個人很有學問,是說這個人的知識層次很深,再比如說這個事情很有學問,是說這個事情很深奧。

    我們學習知識,但不能學習學問,知識具有普遍性,學問具有特殊性。比如我們學習文學知識,學習歷史知識,可是不能說我們學習文學學問,學習歷史學問。學問是某個領域特殊深奧的知識,是探討研究的過程,不全是學習的過程。

    比如我們先問,人是從哪裡來的?然後才能去研究,去探討,去學習。比如說信仰佛教,那不得先弄明白什麼是佛,為什麼要信佛?然後才能信佛。再比如馬雲為什麼能成富人,姚明為什麼能成NBA巨星,我們只有先提出問題,然後才能去研究他們成功的原因。

    所以知識是學習的過程,也是先學後問的過程,可是學問確是先問後學的過程。

  • 4 # 世間人物

    一:先學才有資格問

    首先,要想做學問,我認為最基礎的一點就是自己的知識儲備量要大。只有當自己的知識儲備豐富的時候,我們才有資格去提問。

    第一,我們作學問最終是要依靠自己,別人對我們來說只是輔助作用,我們不能一味地依靠別人的回答來完善我們的學問,而如果是依靠我們自己,我們就需要懂得大量的知識,知識從哪來,當然是學來的。

    第二,在向別人提問題的時候,我們需要提一些有價值的問題,而不是一些毫無營養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具備豐富的知識,對於一些基礎知識,我們都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透過書本,網路等資源得到,當我們掌握了基礎知識後,我們才能往更高的地方爬,遇到更難的門檻,提出更有價值的問題,這是對解答者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

    二:先學才有自己的理解

    做學問,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擁有自己的理解,而不是人云亦云。假如,當我們拿到一道題目去問了三個不同的導師,而得到了不同的答案,那麼,我們應該服從哪一個答案呢?

    其次,當我們拿到一道問題去請教別人時,如果我們不事先做足了功課,別人的回答我們聽不懂怎麼辦呢?

    我們要做的就是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能夠做出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肚子裡沒有墨水時,別人灌入再多的墨汁也沒有用。學習是這樣,做學問更是這樣。

    三:總結

    總而言之,在我看來,學問學問,先學後問,只有當我們自己掌握了大量的基礎知識,才有資格去問別人,而當我們在得到別人的回答後,我們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看法,這才是做學問。

  • 5 # 穩重287068317

    感謝邀請!學問一半靠學,一半靠問。孔子曾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就是:如果只是學習不去思考,不弄明白所學的知識為什麼會這樣。那麼就容易無法繼續學習下去;如果只會思考問題而不繼續學習,就會感到迷惘,不能得到真正的知識。所以說學與問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一不可。學可以讓我們瞭解前人的知識成果,問則可以讓我們深入地研究、深刻地理解,推動知識不斷髮展進步。光學不問,只會變成呆子;光問不學就會變成傻子。邊學邊問才是正確的學習方法。學,能增加知識,是基礎;問,幫助理解知識,是提高。又學又問,學習就會事半功倍。學習要認真更要勤奮,課堂上要認真記住老師傳授的知識和課本記述的內容,另一方面還要多問問其中的原因,瞭解怎麼樣才能更好掌握知識。看到問題的答案,問一問"為什麼這麼解題,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這樣才能熟練掌握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將知識變成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

  • 6 # 的的吧吧

    先學後問,只有學了才能初窺門徑,然後透過自己消化得到進一步理解,接下來有了自己的理解後,對其進一步發問,使得學問得到進一步昇華。學了以後,沒有經過自己理解就發問,問題往往是淺薄的。所以學問其實是學為主,問為輔,學為打根基,問為穩根基,缺一不可。

  • 7 # 風信子律師

    學問學問,先學後問。只有學了以後,有了自己的理解,對其進一步發問,學問才能得到進一步昇華。學問其實是學為主,問為輔,學為打根基,問為穩根基,缺一不可,相輔相成的。

  • 8 # 淨心修道

    筆者認為二者之間,相輔相成,學之在前,問之在後,夫子有言,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學問二字,既成一詞,應解釋為能正確的反映客觀事物的系統知識,也可以說是學識和有見識,稱之有學問。

    學自然是學習,問就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不知道不明白的事情或道理,請人解答。

    有此可見,學和問同等重要,而問似乎比學更重要。這也是古人說的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一個人不單要敏好學,更要向師者去問自已不知道,不明白的道理,還不能把問,當作一件羞恥的事情,這句話自有深刻的道理。

    古人還認為文人,雖有學問,卻以品行為根本。會做文章的人不一定能治理好國家。

    經世濟民來自學問,學問是經濟的根源。心性就是事功,有了事成,心性才算圓滿,捨棄事功便沒有學問。

    學問與實踐不能統一,不好好修持自己的德行。便不能擁有真的見識與學問。可見學問二字,確不是一摸兩把的事情了!

  • 9 # 作者陳松

    我從自身的經歷和體驗,以及從分析判斷角度出發,得出學問應該是先學後問,學中遇到不解之疑義與難題,這才開啟詢問模式。只有先學才能初窺門徑,然後在吸收消化過程中,為進一步理解而思索,因思索而產生困惑,便就這些困惑一一予以發問,使得學問得到進一步提升。

    學了以後,沒有經過自己理解思索就無方向無目的發問,這樣的發問行為往往是潦草膚淺的。

    綜合上述,每一個人做學問理應離不開這樣一個鐵律,那就是你必須首先深入接觸知識,在此基礎上,你才會因切身感受而能夠提出最現實最實際的問題。所以學問必先以學為主,問為輔。缺乏先學的打根基,豈能發出有效有用之問?這樣一來,切題之問為掌握穩固學問,其功方可不可沒。由此可以肯定,在做學問這一件事上面,必先學方能後問,學與問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安培要與特朗普握手,為什麼特朗普卻把頭扭過去看別的地方,是故意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