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50866011107
-
2 # 蘇冠僑691
常見汙水處理工藝介紹
汙水處理廠處理流程:
汙水進入廠區先透過
1.截流井(讓廠能處理的汙水進入廠區進行處理)
2.粗格柵(打撈較大的渣滓)
3.汙水泵(提升汙水的高度)
4.細格柵(打撈較小的渣滓)
5.沉沙池(以重力分離為基礎,將汙水的比重較大的無機顆粒沉澱並排除)
6.生化池(採用活性汙泥法去除汙水裡的BOD5、SS和以各種形式的氮或磷)
7.終沉池(排除剩餘汙泥和迴流汙泥)
8.D型濾池(進一步減少SS,使出水達到國家一級標準)進入紫外線
9.消毒(殺滅水中的大腸桿菌)
10.出水
現代汙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
一級處理,主要去除汙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汙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汙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準。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汙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汙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汙染物達到排放標準。
三級處理,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分析法等。
整個過程為透過粗格柵的原汙水經過汙水提升泵提升後,經過格柵或者砂濾器,之後進入沉砂池,經過砂水分離的汙水進入初次沉澱池,以上為一級處理(即物理處理),初沉池的出水進入生物處理裝置,有活性汙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汙泥法的反應器有曝氣池,氧化溝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處理裝置的出水進入二次沉澱池,二沉池的出水經過消毒排放或者進入三級處理,一級處理結束到此為二級處理,三級處理包括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二沉池的汙泥一部分迴流至初次沉澱池或者生物處理裝置,一部分進入汙泥濃縮池,之後進入汙泥消化池,經過脫水和乾燥裝置後,汙泥被最後利用。
工藝選擇
(1)按城市汙水處理及汙染防治技術政策推薦,日處理能力在20萬立方米以上(不包括20萬立方米/日)的汙水處理設施,一般採用常規活性汙泥法。也可採用其他成熟技術;日處理能力在10-20萬立方米的汙水處理設施,可選用常規活性汙泥法、氧化溝法、SBR
法和AB法等成熟工藝;日處理能力在10萬立方米以下的汙水處理設施,可選用氧化溝法、
SBR法、水解好氧法、AB法和生物濾池法等技術,也可選用常規活性汙泥法。
(2)按城市汙水處理及汙染防治技術政策要求,在對氮、磷汙染物有控制要求的地區,應採用具備較強的除磷脫氮功能的二級強化處理工藝。日處理能力在10萬立方米以上的汙水處理設施,一般選用A/O法、A/A/O法等技術。也可審慎選用其他的同效技術;日處理能力在10萬立方米以下的汙水處理設施,除採用A/O法、A/A/O法外,也可選用具有除磷脫氮效果的氧化溝法、SBR法、水解好氧法和生物濾池法等。
(3)按城市汙水處理及汙染防治技術政策許可,在嚴格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滿足國家有關標準要求和水體自淨能力要求的條件下,可審慎採用城市汙水排入大江或深海的處置方法。城市汙水二級處理出水不能滿足水環境要求時,在有條件的地區,可利用荒地、閒地等可利用的條件,採用土地處理系統和穩定塘等自然淨化技術進一步處理。處理工藝介紹
常規活性汙泥法是目前應用較普遍的處理技術,又稱普遍活性汙泥法或傳統活性汙泥法,適合於食品、釀造、石油化工、城市生活汙水等含有機物高的汙水處理。工藝上採用沉澱、過濾、曝氣和二次沉澱,曝氣池和二次沉澱池是主要裝置。執行條件是:供給充足的氧,適當的溫度10~50℃,養料,pH值6~9,BOD5、氮、磷成一定比例,汙水中毒物在細菌能承受的範圍內。
活性汙泥工藝的優點是對不同性質的汙水適應性強,建設費用較低。
活性汙泥工藝的缺點是執行穩定性差,容易發生汙泥膨脹和汙泥流失,分離效果不夠理想。
AO法
AO工藝法也叫厭氧好氧工藝法,A(Anacrobic)是厭氧段,用與脫氮除磷;O(Oxic)是好氧段,用於除水中的有機物。
工藝流程圖:

優點:
1)系統簡單,執行費低,佔地小
2)以原汙水中的含碳有機物和內源代謝產物為碳源,節省了投加外碳源的費用
3)好氧池在後,可進一步去除有機物
4)缺氧池在先,由於反硝化消耗了部分碳源有機物,可減輕好氧池負荷
5)反硝化產生的鹼度可補償硝化過程對鹼度的消耗
AAO法
AAO法又稱A2O法,是英文Anaerobic-Anoxic-Oxic第一個字母的簡稱(厭氧-缺氧-好氧法),是一種常用的汙水處理工藝,可用於二級汙水處理或三級汙水處理,以及中水回用,具有良好的脫氮除磷效果。
工藝流程圖:

優點:
1)本工藝在系統上可以稱為最簡單的同步脫氮除磷工藝,總水力停留時間少於其他類工藝
2)在厭氧(缺氧)、好氧交替執行條件下,絲狀菌不能大量增殖,不易發生汙泥絲狀膨脹,SVI值一般小於100
3)汙泥含磷高,具有較高肥效
4)執行中勿需投藥,兩個A段只用輕輕攪拌,以不增加溶解氧為度,執行費用低
氧化溝法
氧化溝是活性汙泥法的一種變型,其曝氣池呈封閉的溝渠型,所以它在水力流態上不同於傳統的活性汙泥法,它是一種首尾相連的迴圈流曝氣溝渠,汙水滲入其中得到淨化,最早的氧化溝渠不是由鋼筋混凝土建成的,而是加以護坡處理的土溝渠,是間歇進水間歇曝氣的,從這一點上來說,氧化溝最早是以序批方式處理汙水的技術。
工藝流程圖:

優點:
除具有一般活性汙泥法的優點外,還具有許多獨特的特性:
1)流程簡化,SBR法
序列間歇式活性汙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簡稱,是一種按間歇曝氣方式來執行的活性汙泥汙水處理技術,又稱序批式活性汙泥法。
SBR能有效地去處廢水中的有機物及其氮磷元素,適用於市政汙水和中低濃度的工業廢水處理。目前,SBR已在國內外廣泛應用,主要應用城市汙水及其味精、啤酒、製藥、焦化、餐飲、造紙、印染、洗滌、屠宰等工業廢水的處理。
工藝流程圖:

SBR技術的核心是SBR反應池,該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於一池,無汙泥迴流系統。
優點:
1)工藝簡單,節省費用
2)理想的推流過程使生化反應推力大、效率高
3)執行方式靈活,脫氮除磷效果好
4)防治汙泥膨脹的最好工藝
5)耐衝擊負荷、處理能力強AB工藝是吸附——生物降解(Adsorption--Biodegradation)工藝的簡稱。AB法工藝適合於汙水濃度高、具有汙泥消化等後續處理設施的大中規模的城市汙水處理廠,有明顯的節能效果。對於有脫氮要求很高的城市汙水處理廠,一般不宜採用。
AB法在工藝流程上分A、B兩段處理系統,其中A斷為高荷段,由A段曝氣池與沉澱池構成,B段為低負荷段,由B段曝氣池與二沉池構成。汙水先進入高負荷的A段,然後再進入低負荷的B段。A段停留時間約20-40分鐘,以生物絮凝吸附作用為主,同時發生不完會氧化反應,生物主要為短世代的細菌群落,去除BOD達50%以上。B段與常規活性汙泥相似,負荷較低,泥齡較長。兩段串流程如下圖:

優點:具有優良的汙染物去除效果,較強的抗衝擊負荷能力,較好的脫氮除磷效果和投資及運轉費用較低等。對有機底物去除效率高。系統執行穩定。主要表現在:出水水質波動小,有極強的耐衝擊負荷能力,有良好的汙泥沉降效能。節能。執行費用低,耗電量低,可回收沼氣能源。經試驗證明,AB法工藝較傳統 的一段法工藝節省執行費用20%~25%。
缺點:A段在執行中如果控制不好,很容易產生臭氣,影響附近的環境衛生,這主要是由於A段在超高有機負荷下工作,使A段曝氣池運行於厭氧工況下,導致產生硫化氫、大糞素等惡臭氣體。當對除磷脫氮要求很高時,A段不宜按AB法的原來去除有機物的分配比去除
BOD55%~60%,因為這樣B段曝氣池的進水含碳有機物含量的碳/氮比偏低,不能有效的
脫氮。汙泥產率高,A段產生的汙泥量較大,約佔整個處理系統汙泥產量的80%左右,且
剩餘汙泥中的有機物含量高,這給汙泥的最終穩定化處置帶來了較大壓力。現代汙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
一級處理,主要去除汙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汙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汙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準。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汙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汙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汙染物達到排放標準。
三級處理,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分析法等。
整個過程為透過粗格柵的原汙水經過汙水提升泵提升後,經過格柵或者砂濾器,之後進入沉砂池,經過砂水分離的汙水進入初次沉澱池,以上為一級處理(即物理處理),初沉池的出水進入生物處理裝置,有活性汙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汙泥法的反應器有曝氣池,氧化溝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處理裝置的出水進入二次沉澱池,二沉池的出水經過消毒排放或者進入三級處理,一級處理結束到此為二級處理,三級處理包括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二沉池的汙泥一部分迴流至初次沉澱池或者生物處理裝置,一部分進入汙泥濃縮池,之後進入汙泥消化池,經過脫水和乾燥裝置後,汙泥被最後利用。
工藝選擇
(1)按城市汙水處理及汙染防治技術政策推薦,日處理能力在20萬立方米以上(不包括20萬立方米/日)的汙水處理設施,一般採用常規活性汙泥法。也可採用其他成熟技術;日處理能力在10-20萬立方米的汙水處理設施,可選用常規活性汙泥法、氧化溝法、SBR
法和AB法等成熟工藝;日處理能力在10萬立方米以下的汙水處理設施,可選用氧化溝法、
SBR法、水解好氧法、AB法和生物濾池法等技術,也可選用常規活性汙泥法。
(2)按城市汙水處理及汙染防治技術政策要求,在對氮、磷汙染物有控制要求的地區,應採用具備較強的除磷脫氮功能的二級強化處理工藝。日處理能力在10萬立方米以上的汙水處理設施,一般選用A/O法、A/A/O法等技術。也可審慎選用其他的同效技術;日處理能力在10萬立方米以下的汙水處理設施,除採用A/O法、A/A/O法外,也可選用具有除磷脫氮效果的氧化溝法、SBR法、水解好氧法和生物濾池法等。
(3)生物接觸氧化池
結構包括池體,填料,布水裝置,曝氣裝置。工作原理為:在曝氣池中設定填料,將其作為生物膜的載體。待處理的廢水經充氧後以一定流速流經填料,與生物膜接觸,生物膜與懸浮的活性汙泥共同作用,達到淨化廢水的作用。
優點:
1)容積負荷高,耐衝擊負荷能力強
2)具有膜法的優點,剩餘汙泥量少
3)具有活性汙泥法的優點,輔以機械裝置供氧,生物活性高,泥齡短
4)能分解其它生物處理難分解的物質
5)容易管理,消除汙泥上浮和膨脹等弊端
3. 厭氧生物處理法:包括厭氧消化、水解酸化池、UASB等。
厭氧生物處理法是利用兼性厭氧菌和專性厭氧菌將汙水中大分子有機物降解為低分子化合物,進而轉化為甲烷、二氧化碳的有機汙水處理方法,分為酸性消化和鹼性消化兩個階段。
在酸性消化階段。由產酸菌分泌的外酶作用,使大分子有機物變成簡單的有機酸和醇類、醛類氨、二氧化碳等;在鹼性消化階段,酸性消化的代謝產物在甲烷細菌作用下進一步分解成甲烷、二氧化碳等構成的生物氣體。
這種處理方法主要用於對高濃度的有機廢水和糞便汙水等處理。
優點:
1)能耗低
2)可回收生物能源(沼氣)
3)每去除單位質量底物產生的微生物(汙泥)少
4)整個過程不需要氧氣,因而不受傳氧能力限制,對有機物具有很高的負載力
4.自然條件下的生物處理法
(1)穩定塘
將土地進行適當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並設定圍堤和防滲層,依靠塘內生長的微生物來處理汙水。
優點:
1)能充分利用地形,結構簡單,建設費用低。
2)可實現汙水資源化和汙水回收及再用,實現水迴圈,既節省了水資源,又獲得了經濟收益。
3)處理能耗低,執行維護方便,成本低。
4)美化環境,形成生態景觀。
5)汙泥產量少。
6)能承受汙水水量大範圍的波動,其適應能力和抗衝擊和能力強。
(2)土地處理法
用土壤和植物改善水質的方法的統稱。同時利用廢水的水分和養分滋養土地。
土地處理法主要有灌溉、漫灌和高灌率滲透三個方法。
除海水外,硫酸鹽還可以從其它廉價來源中獲得,如酸性礦山廢水,紙漿廢水,煙氣脫硫廢液,高鹽地下水等。透過上述特殊含硫廢水與生活汙水的一體化處理,我們便可以把此項以硫為電子載體的汙水處理新技術,推廣到無論是沿海城市還是內陸地區。當然在這些應用過程中,我們必須仔細控制硫酸鹽的投加量,避免過高的硫
-
3 # 壹壹生態
汙水處理技術,就是採用各種方法將汙水中所含有的汙染物分離出來,或將其轉化為無害和穩定購物質,從而使汙水得到淨化。現代的汙水處理技術,按其作用原理可分為物理處理法、化學處理法和生物處理法三類。
物理處理法——利用物理作用分離汙水中主要呈懸浮狀態的汙染物質,在處理過程中汙染物質的化學性質不發生改變。主要有:利用汙染物質與水的密度差異借重力沉降作用使其從水中分離的沉澱法,利用篩濾介質截流汙水中的懸浮物的篩濾法;利用氣浮處理裝置在汙水中形成的微小氣泡上浮時將密度接近於水的微小顆粒狀的汙染物質粘附去除的氣浮法;利用反滲透膜將汙染物截留的反滲透法等。主要處理設施包括格柵、沉砂池、沉澱池、氣浮池等。
化學處理法——利用化學反應作用來分離、回收汙水中的汙染物。主要有:混凝法(透過向水中投加帶有與膠體狀汙染物質相反電荷的電解質(混凝劑)改變膠體顆粒穩定性從而使其凝聚沉澱去除)、中和法(透過向酸性廢水中投加鹼性物質或向鹼性廢水中投加酸性物質改變汙水PH值)、氧化還原法(向廢水中投加氧化劑或還原劑透過氧化還原作用使汙染物質轉變為無害的物質,主要用於處理含酚、氰汙木和含鉻、含汞汙水)、電解法(在汙水中插入電極,在陽極相陰極分別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主要用於處理含鉻和含氰汙水)、吸附法(透過團體吸附劑將汙水中的溶解性有機或無機汙染物吸附)、電滲析法(透過由陰、陽離子交換膜組成的電滲析器使汙水中的陰、陽離子得到分離)、汽提法、吹脫法、牟取法等。
生物處理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功能使汙水中呈溶解和膠體狀態的有機汙染物被溶解並轉化為無害的物質,包括好氧和厭氧生物處理兩種方式。其中,好氧生物處理對COD的去除效果較好。好氧生物處理法主要分為活性汙泥法和生物膜法。這兩種方法中活性汙泥法、氧化溝、SBR、A2/O、曝氣生物濾池、生物接觸氧化、生物流化床幾種工藝在國內外應用的較廣泛。
-
4 # 戴思樂集團
常用的汙水處理工藝有哪幾種呢?小編在這裡為你大致科普一下:傳統活性汙泥法、AO法、氧化溝法、SBR法。這些常用汙水處理工藝都各有其優勢,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利用不同的方法。但是這些方法難免也存在各種缺點,而且他們面臨著一個共同的難題:都存在著執行費用高、管理難度大的問題。
回覆列表
好氧法有:A2O,SBR,氧化溝,接觸氧化,傳統活性汙泥法,BAF等等,厭氧法有:UASB,IC,EGSB,UBF,CSTR,USR等等,( 河南鑫鑠環保裝置有限公司主要生產搪瓷拼裝罐、厭氧反應器、一體化汙水處理裝置、沼氣淨化裝置、沼氣火炬、沼氣儲氣櫃等裝置,並承接工業廢水處理工程、大型沼氣工程、沼氣預處理工程,歡迎您的來電諮詢,歡迎參觀考察本公司所做的工程、裝置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