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有知社

    太平天國在封王一事上比較另類,不但封王數量達到了歷史之最(前後多達兩千七百多人),其分封制度也更有違政治傳統。但實際上,太平天國後期分封的兩千多個王(列王)已毫無含金量,並不足為道。對太平天國政治權力架構最有影響力的一次分封諸王事件,還是永安建制時的那一次分封。

    1851年秋,太平軍攻取廣西永安州,12月在永安城分封諸王。而這一次分封也只有五個王,即: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算上洪秀全(1851年3月稱王)自己,一共六個王。而自西漢初年,劉邦剪除異姓王,並與大臣們殺白馬而盟約: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此後,列朝列代在正常情況下都不再封異姓為王。

    而太平天國之所以在創國初期,就分封異姓為王,是跟其權力基礎有關。洪秀全與馮雲山都是廣東花縣人,而太平天國起義的地方卻在廣西。洪秀全與馮雲山在廣西並沒有根基,所以,洪秀全與馮雲山要想在廣西發展勢力,就勢必要與當地勢力分享權力。而洪秀全雖是拜上帝教的發起者,卻並無理政的能力,其早期傳教仰賴馮雲山(據《李秀成自述》:謀立創國者出南王之謀,前做事者皆南王也)。

    正因為洪秀全缺乏理政能力,也使得洪秀全始終無法打造洪氏一元化核心。洪秀全甚至連自己的後宮都管理不好,還要讓楊秀清以“天父臨凡”的名義而處理一下天王府的後宮紛爭。在天京事變後,洪秀全不再信任異姓王,想打造洪氏一元化核心,曾表示:以後不再封王。但終因欠缺理政能力,而無法將之執行下去。

    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都系廣西本土派勢力,在馮雲山被官府抓捕之後,拜上帝教面臨崩解之際,楊秀清與蕭朝貴這兩人以“跳大神”的方式(分別以天父、天兄附體的形式)穩定住了局面,此二人在教中的地位越來越高,漸漸躍居馮雲山之上了。然而,楊秀清與蕭朝貴雖有能力,卻都出身貧賤。

    而要想壯大勢力,也必須要有當地士紳力量的加入。韋昌輝與石達開都是家境豐饒,在地方上有很強的實力,而有一定的號召力,並且也為起義籌劃毀家紓難。因而,韋昌輝與石達開也都在拜上帝教中佔據了一席之位。

    故而,在太平天國起義之初,其領導核心就呈多元化,而更像是一種合夥制企業。洪秀全與馮雲山好比是以技術入股(帶來了教義),楊秀清與蕭朝貴好比是以職業經理人入股(實際領導者),而韋昌輝與石達開好比是以資金入股。

    洪秀全與楊、蕭、馮、韋、石等人在嚴格意義上,也不是君臣關係,而是一種兄弟關係。太平天國是以拜上帝教立國,洪秀全宣稱自己是上帝的第二子,馮雲山、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分別是上帝的第三、四、五、七子,蕭朝貴(其妻洪宣嬌(楊雲嬌)為上帝第六女)為帝婿。

    這其中顯然沒有洪秀全兩位親哥(洪仁發、洪仁達)的位置,而楊、蕭、馮、韋、石與洪秀全在教中(太平天國)的關係,顯然逾越了血脈上的兄弟之親。在傳統的政治中,唯有宗室才可以封王,但在拜上帝教中,楊、蕭、馮、韋、石等人才是洪秀全真正的兄弟。既然,楊、蕭、馮、韋、石等人才是洪秀全“真正”的兄弟,當然就可以封王。

    在太平天國之前,列朝列代的華夏政權通常都是以先秦時期的諸侯國名(地名)作為諸王的封號。尤其是先秦時期那些顯赫的諸侯國,如秦、晉、齊、楚、燕、趙、魏等諸王的封號,通常只分封給嫡親子侄。而太平天國的諸王封號,卻沒有采用先秦諸侯國名,而是以地理方位命名。東、西、南、北王實際上就相當於以前朝代的秦、晉、齊、楚等王。

    那有人也許會好奇,既然太平天國有東、西、南、北王,卻為何沒有中王呢?在地理方位中,的確是有東西南北中的概念,比如五嶽,在麻將裡也有東西南北中等等,但“中王”卻不可以分封出去。在中國的政治文化中,非常崇尚“中”,有:天子居中以制四方(夷)的正統概念。中華、中國等概念,都是源於此。因而,“中王”實際上就是洪秀全自己。

    按太平天國的封王設想,東王楊秀清負責節制東方各國,西王蕭朝貴負責節制東方各國,南王馮雲山負責節制南方各國,北王韋昌輝負責節制北方各國。而石達開的翼王,實際上就相當於“輔王”,在一定意義上等同於洪秀全的秘書。

  • 2 # 迷谷歷史

    太平天國在封王一事上比較另類,不但封王數量達到了歷史之最(前後多達兩千七百多人),其分封制度也更有違政治傳統。但實際上,太平天國後期分封的兩千多個王(列王)已毫無含金量,並不足為道。對太平天國政治權力架構最有影響力的一次分封諸王事件,還是永安建制時的那一次分封。1851年秋,太平軍攻取廣西永安州,12月在永安城分封諸王。而這一次分封也只有五個王,即: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算上洪秀全(1851年3月稱王)自己,一共六個王。而自西漢初年,劉邦剪除異姓王,並與大臣們殺白馬而盟約: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此後,列朝列代在正常情況下都不再封異姓為王。而太平天國之所以在創國初期,就分封異姓為王,是跟其權力基礎有關。洪秀全與馮雲山都是廣東花縣人,而太平天國起義的地方卻在廣西。洪秀全與馮雲山在廣西並沒有根基,所以,洪秀全與馮雲山要想在廣西發展勢力,就勢必要與當地勢力分享權力。而洪秀全雖是拜上帝教的發起者,卻並無理政的能力,其早期傳教仰賴馮雲山(據《李秀成自述》:謀立創國者出南王之謀,前做事者皆南王也)。正因為洪秀全缺乏理政能力,也使得洪秀全始終無法打造洪氏一元化核心。洪秀全甚至連自己的後宮都管理不好,還要讓楊秀清以“天父臨凡”的名義而處理一下天王府的後宮紛爭。在天京事變後,洪秀全不再信任異姓王,想打造洪氏一元化核心,曾表示:以後不再封王。但終因欠缺理政能力,而無法將之執行下去。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都系廣西本土派勢力,在馮雲山被官府抓捕之後,拜上帝教面臨崩解之際,楊秀清與蕭朝貴這兩人以“跳大神”的方式(分別以天父、天兄附體的形式)穩定住了局面,此二人在教中的地位越來越高,漸漸躍居馮雲山之上了。然而,楊秀清與蕭朝貴雖有能力,卻都出身貧賤。而要想壯大勢力,也必須要有當地士紳力量的加入。韋昌輝與石達開都是家境豐饒,在地方上有很強的實力,而有一定的號召力,並且也為起義籌劃毀家紓難。因而,韋昌輝與石達開也都在拜上帝教中佔據了一席之位。故而,在太平天國起義之初,其領導核心就呈多元化,而更像是一種合夥制企業。洪秀全與馮雲山好比是以技術入股(帶來了教義),楊秀清與蕭朝貴好比是以職業經理人入股(實際領導者),而韋昌輝與石達開好比是以資金入股。洪秀全與楊、蕭、馮、韋、石等人在嚴格意義上,也不是君臣關係,而是一種兄弟關係。太平天國是以拜上帝教立國,洪秀全宣稱自己是上帝的第二子,馮雲山、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分別是上帝的第三、四、五、七子,蕭朝貴(其妻洪宣嬌(楊雲嬌)為上帝第六女)為帝婿。這其中顯然沒有洪秀全兩位親哥(洪仁發、洪仁達)的位置,而楊、蕭、馮、韋、石與洪秀全在教中(太平天國)的關係,顯然逾越了血脈上的兄弟之親。在傳統的政治中,唯有宗室才可以封王,但在拜上帝教中,楊、蕭、馮、韋、石等人才是洪秀全真正的兄弟。既然,楊、蕭、馮、韋、石等人才是洪秀全“真正”的兄弟,當然就可以封王。在太平天國之前,列朝列代的華夏政權通常都是以先秦時期的諸侯國名(地名)作為諸王的封號。尤其是先秦時期那些顯赫的諸侯國,如秦、晉、齊、楚、燕、趙、魏等諸王的封號,通常只分封給嫡親子侄。而太平天國的諸王封號,卻沒有采用先秦諸侯國名,而是以地理方位命名。東、西、南、北王實際上就相當於以前朝代的秦、晉、齊、楚等王。那有人也許會好奇,既然太平天國有東、西、南、北王,卻為何沒有中王呢?在地理方位中,的確是有東西南北中的概念,比如五嶽,在麻將裡也有東西南北中等等,但“中王”卻不可以分封出去。在中國的政治文化中,非常崇尚“中”,有:天子居中以制四方(夷)的正統概念。中華、中國等概念,都是源於此。因而,“中王”實際上就是洪秀全自己。按太平天國的封王設想,東王楊秀清負責節制東方各國,西王蕭朝貴負責節制東方各國,南王馮雲山負責節制南方各國,北王韋昌輝負責節制北方各國。而石達開的翼王,實際上就相當於“輔王”,在一定意義上等同於洪秀全的秘書。

  • 3 # 關東俠客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和楊秀清等在廣西花縣金田村發動武裝起義,立志推翻滿清政府,建立一個無處不均勻無處不飽暖的理想社會。洪秀全的太平軍以廣西客家人為主,英勇善戰多次打敗清軍的圍剿,八月份打敗清軍主帥向榮後,太平軍攻佔廣西重鎮永安城。太平軍在這理進行休整,建立一套完善的領導機構。幾個主要領導人都被封王,馮雲山為南方,肖朝貴為西王,北王韋昌輝,東王為楊秀清,翼王石達開,天王洪秀全。天王洪秀全是太平天國最高統帥,其他諸王受東王節制。太平天國初次俱備立國規模。太平天國初期就這六個領導人,洪秀全是老大,創拜上帝教,自稱天兄下凡,楊秀清次之,自稱天父下凡,下凡時有約束洪秀全的權力,石達開是翼王,有羽翼天國之意,地位特殊,故沒設中王不知對否!

  • 4 # 十二月臺階

    洪秀全進行“分封建制”,冊封五大王。詔令曰:“今特褒封左輔正軍師中軍主將(楊秀清)為東王,管治東方各國。褒封右弼右正軍師前軍主將(蕭朝貴)為西王,管治西方各國。褒封前導副軍師後軍主將(馮雲山)為南王,管治南方各國。褒封后護又副軍師右軍主將(韋昌輝)為北王,管治北方各國。褒封左軍主將達胞(石達開)為翼王,羽翼天朝。以上所封之諸王,俱受東王節制”,此為後人所說“永安封王”。東南西北各國被四大王管理,中間的國家曰“中土”,就是中國,天下之中,受四方各國拱衛,這等殊榮只能是人王想能享有,只能是洪秀全本人了。

    另外太平天國對禮制特別講究,各種官銜的命名是很有講究的,相互之間不能混淆互換,方向被王爵用了,中前後右左這五個方位被五軍主將制度佔用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孩上學早餐你們準備什麼吃的?太早了小孩沒胃口什麼都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