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創不了的業
-
2 # 宋健在濟州
孩子一直惦記老人的錢?
我覺得當前更多的獨生子不用惦記,這些錢老人都會不遺餘力的給孩子們花的,結婚、買房、買車,老人有能力就會盡力。
倒是兄弟幾個因為養老問題鬧矛盾這個問題普遍存在。
多孩子的年代和我們獨生子時代不一樣,很可能因為一點利益就導致親兄弟反目成仇,老大養了30天老人,老二養了28天,那麼老大就可能不滿意。
我覺得百善孝為先,老人把我們養大,我們要是因為贍養老人而鬧矛盾,那麼還是人嗎?
你怎麼對待老人,孩子未來就怎麼對待你。
記得點關注哦~
-
3 # 安楠837
我個人覺得,孩子惦記老人的錢,這是孩子的慣性思維,認為父母的錢就是應該給自己花的,也就是一直以來父母對孩子的寵溺太多而導致的。而對於兄弟幾個因為養老問題而鬧矛盾,我認為這是傳統美德的缺失,孩子們沒有“百善孝為先”的美德思想,也是孩子們沒有感恩的心❤,羊尚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孝。所以對孩子們感恩之心的教導也是不能少的。
-
4 # 冷靜
首先,這種情況大多數是父母收入不低,或者子女收入少。子女遇到臨時困難,即便是已經成家,他第一想求助的肯定是父母,仗義啊,別人誰願意借你錢。你父母的錢可以不著急還或者不還。如果是獨子,他就想,反正以後都是我的錢,現在花跟以後花還不是一樣。如果有姊妹,那可能想,自己先下手先多得啊。這些情況都歸納為兒女沒本事不要強,不想著如何吃苦拼命工作叫父母幸福,卻厚臉皮向父母伸手。年輕人一定要摒棄這種思想,有些年輕人羨慕嫉妒恨富二代,但很多做法卻不如人家,現在很多大多數富二代都很拼命,你本來是窮人還指望老人,羞不羞。當然遇到買房這樣的大事,年輕人真的沒能力,也只能靠父母幫忙了。但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著父母的錢,那就是渣子。其次,父母應該斷了子女這種想法,什麼是真正的愛,真正的對子女好,應該是該給給,不該給痛下決心不給。不叫子女從行動和思想真正獨立,也會害了子女,子女多的還會使家裡變成一團亂麻。糾纏不清。
-
5 # 不平凡的菜
所有的事一旦牽扯到錢,一切都變味了。想必這是每家都面臨的問題吧?家裡是獨生子女的還好說,但是兄弟姐妹多的這就不好說了,就會為了錢扯皮了。金錢是萬惡之源,任何人都不會嫌棄錢多,這個時候溝通就很重要了。
一,老人會做人,不能偏心。很多老人不是我說,根本就不會做人。特別是在這種錢方面的事情,要一碗水端平。我個人覺得要做到以下幾點的溝通。
1.總原則:先和孩子開家庭會說好,給自己的孩子洗腦,說自己年輕的時候是如何辛苦的,如何把他們撫養大的,各種心酸疲憊,說自己說的越悽慘越好,最好讓他們流眼淚。然後說自己名下有多少錢,這些錢怎麼分,自己生病之類的,誰照顧之類的,問他們是否同意,然後寫個協議,讓他們簽字就可以了。
2.平時會做人:這個就是儘量一碗水端平,就算端不平也要偷偷的不要告訴其他孩子,不然別人心裡會有疙瘩的。比如:過節孩子給1000元,要給小孩錢,還要給寫自己做的辣椒醬什麼的一點心意的禮品,給500以下就可以了。這樣大家都開心,一分不回禮,孩子的意見可是非常大的。
二,兒女會感恩,給自己的小孩樹立榜樣。老人會做人之後,兒女也要會做人,會感恩。想想自己的父母以前是怎麼對自己好的,多回憶一下父母對自己好的一面,學會對父母感恩,經常問候和關懷。懷著感恩的心對待自己的父母,自己有不滿意的可以和父母說,不要憋著,溝通非常的重要。
我覺得做到上面的這幾點,這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比較父母那點錢算什麼才多少?自己年輕想開點,比較緣分只有一輩子,來世誰知道呢?
-
6 # 雲龍天地
惦記老人的錢,為贍養老人兄弟幾個之間互相推諉,這事還不少。我就遇到過這樣的家庭。父母把他們兄弟幾個養大了,也都成家立業了,都有各自的小家庭了,也都過得很好,可就是想不到父母。沒有一個能主動站出來,讓父母跟自己在一起生活的。兄弟之間,你推來,他推去,在誰家多過一天,都不高興。
他們就沒想到當年父母生下他們弟兄幾個的時候,再窮,再沒有,也捨不得丟棄任何一個孩子,哪怕自己餓著肚子,也得讓他們吃飽。
都說養兒防老,兒女孝順,沒有啥說的,可是攤到不孝順的兒女,不要說他養你老了,你手裡有兩個,他們得想辦法摳你兩個,誰也想不到父母老了,怎麼把父母生活安排好。有的兒女一大窩,卻把老人送到老人院去,連看都不去看看。
老舍先生曾說過,“失去了父母,便像花插在瓶子裡,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有父母在,就有家。父母健在,好好珍惜吧,不要等父母不在了,再去講孝順。
-
7 # 一個微笑擊敗了一輩子
把錢看的很重的人會這樣,像我這種知足常樂的人估計不會。父母都會一心一意的對待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遇到困難做父母的沒有會袖手旁觀的。但孩子長大都得獨立,透過自己的雙手透過勞動過自己的日子。父母也有自己的生活,生活中柴米油鹽人情世事,年紀大了身體健康也很重要,各方面都需要花錢。我覺得只要有尊嚴的人都是透過自己的雙手掙錢,不是當啃老族,父母不可能依賴一輩子。
-
8 # 城南塵北北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作為子女,是父母給予生命,是父母辛苦養育。而當父母為之操勞半生進入老年人生活後,卻無人真心對待。心寒。
贍養老人應該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義務和責任,也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美德。然而我們現狀通常是卻只關心自己和孩子的生活,對老年人疏於關懷,幾兄弟對贍養老人鬧出矛盾,甚至一直惦記老人的錢。
究其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子女怕麻煩。一般來說出現不願意贍養老人的情況會有多個子女,他們對照顧老人當成一種負擔,更怕吃虧,覺得自己照顧老人得不到好,而且說不定將來老人的財產怎麼分配。同時因為每個子女的家庭情況都有差異,也許因為子女升學、工作不順,若加上贍養老人會帶給他們更大的壓力,於是也會推脫贍養老人的責任。其次,由於歷史傳統,華人認為兒子才是家族的傳承,所以贍養父母應該是兒子的責任,一般女兒就不願意去管老人。
二、社會風氣不正。因為我們很難說得清這些老人家在自己年輕的時候是怎麼對待他們的父母的,若是本身就樹立了一個非常不孝的榜樣,這樣的環境下,他們的孩子自然也難以形成敬老愛老的好風氣。或者是說這些老人在年輕的時候對自己子女並不好,非打即罵,對孩子的成長漠不關心,留下來很深的矛盾,那麼子女長大後也難以解開心結去真心贍養父母。
三、平日裡矛盾堆積。比如說幾個兒子孝心都還可以,但是兒媳不怎麼樣,而老人家對這個兒媳也不怎麼樣,在家務上、養小孩等生活的方面會有很多意見爭論,當兒媳婦枕邊風吹多後,兒子就會被潛移默化,或者是老人對幾個兒子的幫忙難免出現你多他少的情況,那麼老人偏心的印象就會形成。久而久之,兒子們對老人都會有看法,在贍養老人上也會出現互相推諉,不願管理的情況。
我們現在已經初步進入老齡化社會了,城市農村養老問題已經凸顯,各地已經嘗試出臺一些措施解決這些問題,例如廣東山東就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條例,不贍養老人寫入法律規定。但單木不成林,獨絲不成線,要想真正解決這樣拒絕養老,養老責任不明晰的問題,還需要社會、政府、個人共同努力,才能還老人一個安詳晚年。
-
9 # 小洋洋84229138
任何人都不要有分割老人財產的想法,財產的支配權歸老人所有;其次,贍養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每個兒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作為子女要尊敬、孝敬老人,要懷著感恩的心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貪戀父母的財產,就跟貪戀別人的財產是一個道理。父母盡了他們的義務,養育孩子成人,讓孩子健康成長,能獨立謀生。 那麼,從此父母不留給子女任何一分錢,也是完全應該的。 父母把錢給別人或者捐贈出去,也是完全應該的。 因為這是父母作為一個自然人和社會人天然應該有的獨立的權利,乃是他們天經地義的人權。 父母和子女各自都不是對方的依附者,而是獨立的人格。 所以,在成年以後,誰都不該貪戀對方的財產。
-
10 # 隨心生活就好
圍繞家庭的話題真的是五花八門、千奇百怪、不能窮盡。對於孩子一直惦記老人的錢這個問題,多半應該是發生在條件好的家庭。家庭條件不好的家庭可能大多都是孩子圍繞老人的養老問題而爭吵吧。
如何應對孩子惦記老人的錢這個問題,真的讓老人處理起來確實有點難。我認為可注意一下幾點:
首先在你的兒女中應該能有一個相對讓老人放心的孩子,讓她(他)幫著你領工資、跑銀行、去藥店等等這些對老人相對有點難的事,遇到事情還能商量。
其二,老人要主動營造和諧美滿的家庭氛圍。如孩子成績好獎勵個紅包,有個大事小情的主動給孩子點幫助,孩子回家,做點孩子愛吃的菜,言傳不如身教,良好的家風,孩子們的小家也不會差的,這樣大家庭的氛圍就會其樂融融。
其三,對每一個孩子儘量做到公平對待,對條件稍差一點的孩子應該重點照顧(悄悄的),一旦其他孩子有意見,老人也要動之以情、曉知以理,不用唯唯諾諾,你的東西你做主。
其四,對孩子家務事不用過多參與,如果有事也要多批評一下自己的孩子,起到積極正面的作用,做一個明事理的老人。
其五,平時多鍛鍊身體,有一個好的身體就是兒女最大的福分,就是給兒女減輕負擔,這樣孩子們可以有更多的精力用於工作和學習。
最後,留點過河錢養老就好。平時生活大大方方,該吃吃該喝喝,錢財乃身外之物,該幫助孩子就幫助,不要擔心這擔心那,按自己的想法來,開開心心就好。
回覆列表
很正常啊,
現在的社會,就是這麼的現實。
為什麼古人有一句話叫做:
新兄弟明算賬。
其實,擺在桌面上說的話。
還不算是太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