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聽說吧心理諮詢

    不知道您說的孩子叛逆期,孩子是多大呢?有怎樣的叛逆行為呢?

      

      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逐漸有了自己的意識和想法,希望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當孩子說話能力和思維能力越來越強時,孩子不再像小的時候那麼“聽話”了,不會任人“擺佈”了,許多時候,長輩命令他去做什麼事,他順口就說出一個字:“不”!孩子學會說“不”的時候,說明他們逐漸樹立了自我意識,這是孩子的自然發展。但有時候,在中國家庭中,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是乖巧的,能夠遵循大人的教導,順從父母的做事方式。當孩子頂嘴次數多了,父母會嚴厲責罵孩子,無論孩子是對是錯。因此,只有無條件接受父母教育的孩子才會被父母視為“好孩子”,受到大人的歡迎。

      實際上,很多育兒書中強調的“聽話”,不是什麼都聽父母的,而是指孩子與父母之間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動關係。

      那麼怎樣培養與父母“合作”的孩子呢?

      一是要尊重孩子,把孩子看做獨特的個體,不要把孩子看做控制的物件,允許孩子在探索的過程中犯錯,幫助孩子矯正錯誤,這樣孩子自然就會與你合作。

      二是積極看到孩子的行為。孩子情感和行為的獨立是孩子長大、成熟的標誌,並不意味著孩子與你作對,非要不聽你的話,而是他在表達自己內心對這個世界的理解。面對孩子的情感和行為,父母第一時間應該想到的是“他怎麼了?”而不是“我讓他怎麼了”。

      三是允許孩子有自己的選擇,鍛鍊孩子自主選擇的能力。不要從小就要求孩子長大後實現大人未完成的心願,這其實是一件很殘酷的事。孩子們有他們自己的人生,父母要相信孩子能處理好自己的事情,並幫助孩子獲得這方面的能力。如果父母經常說:“你能行,我相信你的能力。”無疑會鼓勵孩子去嘗試,但在嘗試的過程中,父母要給孩子提出合理的建議並加以指導,孩子在嘗試中因為父母的建議而獲得成功,會更加信任父母,更重視父母的建議,合作關係自然形成。

      四是要允許孩子與成人有不同的意見,允許孩子與父母爭論。讓孩子參與家庭或學校裡的重大事情決策,這是對孩子價值的認可,孩子會覺得你尊重他的存在,他在這個家庭中很重要,那麼,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凡事與家人溝通、充分保護家庭的利益。

      另外,父母也必須幫助孩子建立“是非”觀念,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在孩子腦子裡逐漸建立一個行為判斷標準,孩子按照這個標準,才能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才能學會控制自我,而不是胡作非為。

     

  • 2 # 建構解決之道

    [機智]孩子叛逆期[靈光一閃]

    處理問題[靈光一閃]首先評估當前狀況[酷拽]

    1.親子關係,關係搞僵沒有?

    2.孩子叛逆內容本身嚴重程度:原則性問題還是一般性問題?

    3.自己與人溝通交流能力如何?

    然後我們來說處理方法:[靈光一閃]

    1.接納、肯定、欣賞、讚美;

    叛逆期是孩子人生的“親政”過程,不講道理,只論順逆

    [我想靜靜]一定要勤喊皇上英明

    2.管住嘴;

    給親政的孩子進諫要注意時機和分寸;

    即使你是“聖母皇太后[靈光一閃]”或者“攝政王[機智]”,

    [我想靜靜]比干皇叔鋼鐵直男,結果剜心[笑哭]

    3.以退為進,主動逐步交權;

    小兔崽子還很嫩,要自己撞牆吃灰才會充分認識到聽聽你的意見會更好[笑哭]

    4.經過以上三步,你可以很容易跟孩子成為“朋友”,他會開始比較願意告訴你他的事,也會願意聽取你的意見[淚奔]

    到這裡,你就很容易[淚奔]“進讒言”啦

  • 3 # 合道軒養生館

    我的女兒上初一,剛進入叛逆期,明顯跟以前不一樣了,沒有以前乖啦,經過幾次交手,我總結,這個時期的孩子最主要是鼓勵,身體心理的健康和安全最主要。學習成績不重要。我女兒剛上初一第一次考試第五名,第二次考試第八名,第三次考試第十名,疫情過後最近一次考試就是上週第十三名。記得第一次考完試,孩子長這麼大第一次跟我頂嘴,說她同學考第九名,她爸都給她買個手機,她考第五名,我還給她說要繼續努力,不能驕傲,還沒有獎勵。(其實我當時獎勵她了,給她買了幾件衣服,只是她要的獎勵我沒有給)當時把我都氣哭了,我不能理解以前那麼乖巧懂事的孩子咋一上初中成這個樣子了,都敢跟我頂嘴了,這孩子白養了。從那以後我們的親自關係一下降到了零度以下,很少跟我溝通了,報的班也不願意上了。現在我真的很後悔了。我現在對她學習上沒有太高要求了,只要知道學就行。這次考了13名,雖然退步了,我也沒有吵她,我對她說疫情期間爸媽都沒有管過你,還能考這樣也不錯了,下次好好努力,再進到前十了媽媽給你獎勵。這次孩子終於對我笑了

  • 4 # 農村滴小阿姨

    看到這是題目

    孩子處在叛逆期,對於父母的建議,我的看法如下:

    1.改變對“叛逆期”的看法。

    關於叛逆期,應該有一個更恰當的名稱,叫做“覺醒期”。

    到了“覺醒期”,孩子的自我意識變強,我們要“珍惜孩子每一次的情緒發洩、每一次的叛逆和每一次犯錯”,把叛逆和錯誤看成孩子成長的機會。有了這樣的認識之後,當面對孩子青春期出現的一些問題時,我們才不會過於擔心和焦慮。

    青春期的孩子,由於身體的變化,會帶來心理上的一系列變化。特別是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由於身體激素分泌的原因,出現了一些生理上的變化;但是心理的發育又滯後於身體發育,所以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但是有些問題是階段性的。

    2.調整對和孩子溝通的看法。

    和處於青春期的孩子進行溝通,要從思想上認識到我們跟孩子是站在一起的,溝通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導致對抗。

    在溝通過程中,要先以“最大的善意揣度孩子”,我們要做好父親或者母親角色,真誠的態度去影響孩子;當和孩子出現矛盾時,以要以誠意化解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對溝通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到和孩子的溝通效果。

    3.關心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出了問題比關心這個孩子出了什麼樣的問題更重要。

    秉持這樣的認識,我們能以更寬容的心態對待青春期的孩子。青春期是人生的一個比較重要也是比較特殊的時期,我們不能把青春期孩子的一些不順從行為簡單看成是叛逆,甚至是肆無忌憚地叛逆。

    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經說過,“關心一個什麼樣的人得了病比關心一個人得了什麼病更重要”,同理,關心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出現所謂的“叛逆”比關心這個孩子叛逆本身更重要。有的孩子之所以會肆無忌憚地叛逆,和家庭環境也有很大關係。

    4.建設好家庭環境。

    家庭環境包括看得見的物理環境和看不見的心理環境。

    在家庭物理環境裡面,首先要保持家裡的衛生乾淨整潔,將家庭劃分成不同的功能區,這樣也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秩序感和規則感。

    家庭心理環境主要包括家庭文化氛圍、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等。 這個方面雖然看不見,但是卻起著決定性作用,對身處其中的家庭成員包括孩子會產生很大影響。也需要全家人用心經營。

    5.要注意和孩子的溝通方法和技巧。

    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要特別尊重他們,學會用商量的口氣而不是命令的口氣和他們說話。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識覺醒,對事情的看法很有自己的主見,如果父母給他們足夠的尊重,他們體會到被尊重的感覺,也有利於和諧親子關係的建立。

    當和孩子的意見出現不一致時,可以使用“萬能三步溝通法”,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先了解清楚情況,問問孩子的想法,認真傾聽他們的建議和意見;

    第三,在行為上和孩子一起做出調整和優化,共同面對和解決問題。

    6.讓孩子多參與家庭事務和社會公益活動。

    平時關於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要多給孩子自己做決定的機會。

    對於家庭的重大問題,也可以多問問孩子的意見建議,讓孩子多參與家庭重大問題的決策。要讓孩子從小就養成承擔家務活的習慣,也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同時,也可以引導孩子多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和擔當意識等。

    7.學會尊重孩子。

    “像大人一樣尊重孩子”,在家裡給孩子獨立的物理空間,不擅自闖入孩子的“領地”,不隨意翻看孩子的私人物品,讓孩子在家裡也有心靈的歸宿。這樣,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家裡也有可以獨處的地方,孩子就會有歸屬感,不會輕易做出極端行為。

    8.要扮演好父母的角色。

    父母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從身體、心理和行為上關心孩子。

    比如:給孩子做好飯,對孩子多噓寒問暖;關注孩子的心理動態和心理健康,做“教育的觀察者”,多做少說,不嘮叨、不指責等。不要因為看不慣孩子的一些令人不舒服的行為而引發情緒,用負面情緒去和孩子的負面情緒去對抗,或者變成孩子行為的“監工”。要關注孩子負面情緒背後的深層原因和心理動態。當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之後,所謂的“叛逆行為”也會越來越少。

    我們的教育目標,不是要培養一個聽父母話、奴性十足的孩子;而是要培養一個知道心疼我們、有主見、有擔當的孩子。在孩子小時候,該在孩子面前示弱的時候就要示弱;孩子小時候就要注意和他們建立融洽的親子關係,這樣到青春期時,就不會有那麼多的問題和情感不滿的積累,就能夠相對平穩度過。

    希望以上觀點能夠幫到您。

  • 5 # 肖悅悅

    孩子就是家長的一面鏡子,你是怎麼樣的,在他那裡就會得到反射。所以,改變孩子的關鍵,還是先改變自己!

    那麼孩子叛逆期,父母該如何管教這一時期的孩子呢?

    孩子進入小學後,他們的主要社交不再是家人、鄰居了,而是學校的同學和老師。

    父母可以適當的下放權力,有些事情孩子能做主的,不妨讓他自己做主。讓他充分的感覺被尊重、被肯定。比如對於興趣愛好的培養,沿著孩子興趣方向培養。

    此外,這個時期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規律。比如飯前做作業,飯後看二十分鐘電視,這些約定俗成的事情,有助於幫你更好地約束孩子的不良行為。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由於心理髮育還尚未成熟,常常會覺得有挫敗感,處於“煩著呢”狀態。這個時期孩子:好面子、自尊心強、非常容易受到同伴的影響,做出一些挑戰父母權威的事,這對他們來說只是一種獨立宣言。

    父母要儘量少干預孩子,儘可能給孩子獨立的空間。就算孩子有什麼做得不對,也要把所有問題集中到一起,一個月左右和孩子集中談一次。在談的時候,千萬不要長篇大論。只有說的少,孩子才會聽得專注,才會用心去加以重視。

    父母要開始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平等對待,支援孩子渴求獨立的嘗試,在孩子失敗時給予鼓勵、安慰,在孩子成功時給予肯定和表揚。

    此外,父母可以多給孩子看一些積極的勵志書,比如名人傳記等,讓他內心有個學習的楷模,用心目中的榜樣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另外,這個時期可以多帶孩子去不同的地方,接觸接觸不同的人,去高校學府感受感受等等,給予他一個健康的社交氛圍。

    父親的理性和信任感此時更能贏得孩子的內心,父親一定要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來。

    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好的家庭氛圍裡孩子也相對懂事體貼,家庭氛圍越是劍拔弩張,孩子就越容易叛逆!

    叛逆並不是什麼不可原諒的錯誤,更不是什麼無法解決的難題。他對於孩子來說是一次認識自我、發展自我的機會,有策略地去引導,同他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就好。

  • 6 # 育有道幼教

    孩子叛逆期,家長怎麼做會更好呢?

    一、心平氣和的溝通交流

    叛逆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會出現的一個特殊時期,每個孩子都會有叛逆期,只是有的孩子表現不是很明顯,所以我們會認為這些孩子是沒有叛逆期的,但有的孩子表現得非常明顯,有的會表現出非常嚴重的行為。一般叛逆期孩子的行為表現非常異常和嚴重,那多半都是父母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

    當孩子進入了叛逆期,出現了嚴重的叛逆行為時,父母不能把責任都怪罪於孩子,而是要反省自身,反省自己的言行舉止和教育行為是否得當。

    當父母自我反省後,再心平氣和地去跟孩子溝通交流,瞭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只有和孩子好好溝通,瞭解到孩子的心理,才能明白孩子行為出現的原因從而理解孩子的行為。

    二、尊重孩子

    孩子也需要父母的尊重,父母要想受到孩子的尊重,那麼必然要先學會尊重孩子,不會尊重孩子的父母是教育不出優秀的孩子,而言傳身教和以身作則的教育方式是一定會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的。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教育孩子,如果是連父母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卻硬性要求孩子一定要做到,那就是強人所難了,這樣做只會刺激孩子,讓孩子不得不叛逆,而父母眼裡所為的叛逆就是孩子不聽父母的話,做一些父母要求不能做的事,違背父母的意願。但是殊不知很多時候孩子出現這樣的行為都是父母自己造成的。

    三、適當放手

    很多父母對自己的孩子管教十分嚴格,限制孩子的各種自由,這種父母在中國是普遍存在的,這樣的父母認為孩子始終是孩子,哪怕他已經成年了,父母卻依然把他當做不懂事的孩子,也正是由於父母們這樣的思想,所以很大部分孩子即便長大了但是依舊缺乏獨立性,在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會表現得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有效解決。

    為了能夠安全度過叛逆期、為了孩子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父母們要學會適當放手,就像孩子剛學會走路時,父母要適當放手,讓孩子自己勇敢的邁出腳步,這樣孩子才能在獨立的過程中學會自處、學會長大、學會如何有效解決問題突破困境。父母們請相信,你們是保護不了孩子一生的,孩子的未來掌握在他們自己手裡,父母要做的只是在恰當的時機提供適宜的引導,而不是包辦代替,嚴格控制。

  • 7 # 陶立冬

    首先我有一個剛滿6歲的孩子,我本人還沒有親身經歷家裡有一個處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的真實體驗。

    首先,叛逆期的孩子,要看他有個什麼樣的家庭成長背景,從小到大有個怎樣的成長環境,最重要的是:父母是怎樣的人,怎樣的教育方式。

    如果忽略了這些,任你把大道理說成花,也沒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的一舉一動,都潛移默化在孩子的血液裡。

    其次,關心孩子,關心她心裡在想什麼,她今天遇到了什麼樣的人和事,她內心的感受,讓她不缺愛。小時候不缺愛的孩子,長大後,就不會去追尋這些東西。

    關注孩子,每個人都渴望被人關注,孩子也不例外,事事有迴應,事事有著落,做不到的事,直接告訴孩子,直接拒絕,都比敷衍她要好的多。

    尊重孩子。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教會孩子尊重父母,尊重別人,首先,你就要尊重孩子。拋開你是她的父母,就是人與人之間,尊重,都是必須的,一個最基本的東西。

    信任孩子。自己的孩子,會做什麼樣的事情,自己心裡最清楚。一定要無條件相信孩子,孩子才不會對你說謊,她做什麼事情都會跟你商量,這樣方便以後的管理,總之,孩子是一張白紙,前期教育的好了,後期就會省心很多。

    這些東西,你說它不重要,它也就不重要,那麼多人活的那麼辛苦,讓孩子有吃有喝,上的起學校,已經很厲害了。書讀的多的,錢多的,不一定重視孩子的心理教育,有些書讀的相對不多,錢也不多的普通大眾,卻越來越明白,孩子的心理教育,對愛的反饋,直接決定了她們一生的生活品質。所以,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對我們來說,是人生的必修課。

    更厲害的父母,跟孩子一起成長。一起學習,一起考試,共同成長。一起旅遊,一起滑雪什麼的,共同體驗人生的精彩。他們亦師亦友。

    說了這麼多,總結下。

    童年時,父母潛移默化教育的好,青春期的孩子也會很省心。反之,孩子已經長歪了,已經叛逆的不得了,那就更需要用正確的教育方式和人生觀,去感化她,去愛她,紅蘿蔔和棒子都要用,明確告訴她界限,不能硬碰硬,她們畢竟是孩子,不知天高地厚,腦子一熱,什麼事都乾的出來。

    沒有孩子不缺愛,沒有孩子不渴望理解和關注。不要忽視她們的正確需求。

  • 8 # 張麗芳說兒童心理

    孩子叛逆,家長怎麼做會更好?這真的是一個很好的主題,很多時候,我們用想要改變孩子,我用想要孩子變成我們心目中的樣子,比如比較聽話,比較順從……我們總想著改造,總想著讓我們自己舒服,讓自己便利一些……

    事實,我們每一個成人也經歷了當時的叛逆和不聽話,回想當時的自己,是因為什麼原因的叛逆,當時發生了什麼,有什麼樣的情緒,行為和想法……如果爸爸媽媽怎麼做,可能當時的感覺和感受想法就會發生改變……我們回想自己的過往,回想自己當時的感覺感受和想法,想象自己就到那個時候,我是怎麼樣?

    這樣,我們就可以感同身受我們的孩子,我們就會多一份的尊重,接納和允許……

    孩子叛逆,孩子不舒服,不開心,不會表達,才會用行為表達,我們看到的是孩子的叛逆

    孩子叛逆,家長不開心,就想著讓自己的感受好起來,有些家長是改造孩子,讓自己感覺感受好起來,有些家長是看到自己的問題,改變自己,讓整個家庭好起來

    所以,叛逆在於我們讀懂叛逆,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事實如是的看到孩子,看見孩子……有一份尊重,接納和允許……

    祝福您

  • 9 # 滿滿地喜歡

    叛逆孩子有一些共同特點:非常容易發脾氣,喜怒無常,幾乎總是拒絕要求他們做的事。而他們最大問題是:不願意接受成人的權威。

    曾經看過一本書,書裡最重要的觀點:“放棄對孩子的控制,才能獲得更多的掌控權;不再強迫孩子聽話,孩子才會開始聽你的話。”

    家長首先要了解孩子為什麼判逆?

    一些潛在因素會誘發孩子的叛逆,例如:被同伴拒絕、學習困難、與父母相關的問題、對外貌形象不佳的焦慮、兄弟姐妹之間的衝突、認為逆反很酷的觀念。無論誘發因素是什麼,孩子的逆反是有目的的,孩子以叛逆的方式做出反應是因為他不知道怎樣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情緒。牢記一點:當你用暴力來對待叛逆的孩子時,其實你失去了掌控力,因為孩子會把自己接下來的一切錯誤行為都歸咎於你的暴力。

    其次,理解叛逆的孩子。傾聽是關鍵。不帶私心雜念地傾聽,不急於對孩子下結論。有一些小訣竅:保持目光接觸、消除分心、傾聽時切忌開口、讓孩子知道你在聽著、不要一味的批評孩子。

    第三,避免大喊大叫。

    對於叛逆孩子的父母來說,大喊大叫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在你大喊大叫時,孩子已經找到了你的弱點,併成功地干擾了你。他也跟你學會了大喊大叫。你可以試想一下,你的配偶、父母、領導對你大喊大叫時你的感受。

    最後,避免權力爭奪。

    有時你認為有些原則是必須堅持的,但其實是你的心靈受著輸贏感的控制。當你學會了如何避免與孩子一爭輸贏時,孩子的叛逆行為就會越來越少。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他們之所以和孩子展開權力爭奪,其實是在進行自我防衛。其實他們不必自我防衛或說服孩子他們才是對的。權力爭奪時父母是和孩子差不多的情感水平。只有放棄掌控權,才會對孩子產生積極地效果。

    父母其實是一場自我修行,共勉。

  • 10 # 心理講師初雪

    孩子處在叛逆期,對於父母的建議,我的看法如下:

    到了“覺醒期”,孩子的自我意識變強,我們要“珍惜孩子每一次的情緒發洩、每一次的叛逆和每一次犯錯”,把叛逆和錯誤看成孩子成長的機會。有了這樣的認識之後,當面對孩子青春期出現的一些問題時,我們才不會過於擔心和焦慮。

    青春期的孩子,由於身體的變化,會帶來心理上的一系列變化。特別是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由於身體激素分泌的原因,出現了一些生理上的變化;但是心理的發育又滯後於身體發育,所以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但是有些問題是階段性的。

    2.調整對和孩子溝通的看法。

    和處於青春期的孩子進行溝通,要從思想上認識到我們跟孩子是站在一起的,溝通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導致對抗。

    在溝通過程中,要先以“最大的善意揣度孩子”,我們要做好父親或者母親角色,真誠的態度去影響孩子;當和孩子出現矛盾時,以要以誠意化解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對溝通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到和孩子的溝通效果。

    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經說過,“關心一個什麼樣的人得了病比關心一個人得了什麼病更重要”,同理,關心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出現所謂的“叛逆”比關心這個孩子叛逆本身更重要。有的孩子之所以會肆無忌憚地叛逆,和家庭環境也有很大關係。

    4.建設好家庭環境。

    家庭環境包括看得見的物理環境和看不見的心理環境。

    在家庭物理環境裡面,首先要保持家裡的衛生乾淨整潔,將家庭劃分成不同的功能區,這樣也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秩序感和規則感。

    家庭心理環境主要包括家庭文化氛圍、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等。 這個方面雖然看不見,但是卻起著決定性作用,對身處其中的家庭成員包括孩子會產生很大影響。也需要全家人用心經營。

    當和孩子的意見出現不一致時,可以使用“萬能三步溝通法”,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先了解清楚情況,問問孩子的想法,認真傾聽他們的建議和意見;

    第三,在行為上和孩子一起做出調整和優化,共同面對和解決問題。

    6.讓孩子多參與家庭事務和社會公益活動。

    平時關於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要多給孩子自己做決定的機會。

    對於家庭的重大問題,也可以多問問孩子的意見建議,讓孩子多參與家庭重大問題的決策。要讓孩子從小就養成承擔家務活的習慣,也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同時,也可以引導孩子多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和擔當意識等。

    8.要扮演好父母的角色。

    父母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從身體、心理和行為上關心孩子。

    比如:給孩子做好飯,對孩子多噓寒問暖;關注孩子的心理動態和心理健康,做“教育的觀察者”,多做少說,不嘮叨、不指責等。不要因為看不慣孩子的一些令人不舒服的行為而引發情緒,用負面情緒去和孩子的負面情緒去對抗,或者變成孩子行為的“監工”。要關注孩子負面情緒背後的深層原因和心理動態。當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之後,所謂的“叛逆行為”也會越來越少。

    希望以上觀點能夠幫到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會幫助自閉症孩子跟你家孩子一起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