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運營蘇蘇子

    家長可從幼兒的具體破壞行為中分析孩子是否有了某種需要,從而提供一定的替代品,滿足孩子的需要。有時某些破壞行為是由孩子旺盛的好奇心引起的。

    有的小娃娃會說話,孩子非常想知道聲音是從哪裡出來的,就拆開看一看,對此家長只能理解,多寬容,並提供給孩子一些可拆裝的玩具,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也有的孩子進行破壞活動是想引起大人的注意,留意大人對此的反應,覺得有趣。如果是這種情況,大人可裝成若無其事的樣子,事後再進行教育。

    給孩子玩新玩具之前要告訴孩子怎樣愛護。

    遇到孩子的破壞事件,家長要冷靜,不要不分青紅皂白胡亂批評或懲罰,但要讓孩子知道後果,如:“小娃娃很疼、很傷心;地板生氣了,會讓你摔跟頭”等,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進行教育。

  • 2 # 夢田的稻草人

    首先,想問一下您家孩子幾歲?通常破壞東西的行為有哪些?我是學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的,特別為您指出,兒童的成長髮育是發展性的,不同的年齡階段的心理和生理發育都有著不同的特點。

    如果您家孩子還很小,寶寶對外界的一切都充滿好奇,要去探索去學習,這個過程中,寶寶就會透過摸一摸,嘗一嘗來學習。這時經常會破壞東西,那是寶寶的認知和身體控制都沒有辦法做到的,需要家長把貴重的或容易被弄壞的東西放好,放在寶寶夠不到的地方。

    孩子大一些了,上幼兒園了。這時候出現的破壞行為就要好好分析了。

    孩子搞破壞通常會有這樣兩類:

    1. 好奇孩子的動手研究行為

    有的孩子好奇心比較重,遇到感興趣的東西總想去研究一番,動手能力和探究力就在“破壞”行為中悄悄產生和發展了。

    尤其是男孩子,喜歡車,買了車給他,沒玩多久就給拆開拆散了,他可能是想看看輪子是怎麼安裝在上面的?為什麼汽車玩具也會跑?

    對於這樣的孩子的探索行為,雖然玩具會弄壞,但是恭喜您,您的孩子很優秀,手腦發育都很好。

    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就批評責罰孩子,問問孩子他在做什麼,會聽到出乎意料的答案

    要鼓勵孩子創造和探索。

    引導孩子多思考。

    把家裡廢棄的東西主動拿給孩子去拆解研究。

    跟孩子一起當“修理工”,再給裝回來。

    告訴孩子想研究什麼先問一下家長,一定會給他找個他想要的並且可以隨便拆的。

    這時我想到我家孩子4歲時的一件事,當時從自駕外地旅行時發現一棵非常漂亮的幸福樹,形狀長得很好很少見,於是不辭路遠給買了回來。但是孩子拿著扇子一下一下地扇那可花,愣是給扇成光桿司令了。當時也挺生氣的,不過好在學兒童心理學的,沒有發火。問孩子幹嘛呢,他說研究風力呢。

    2. 故意的破壞行為,發洩憤怒或引起關注

    平時父母對孩子關注不夠,或者既不關心又要求嚴苛,孩子內心積累了很多的憤怒,需要發洩。用故意毀壞爸爸媽媽心愛的物件來報復,或者破壞掉不很貴重的東西試探求得家長的關注。

    這也從另一側面來提醒家長,您對孩子平時的愛和陪伴夠不夠?您對孩子的養育方式夠不夠好?要真正懂得孩子的心,給孩子愛和陪伴,讓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長。

    最後,不管是上述哪種原因引起的破壞行為,“善後”很關鍵。

    1. 孩子可能很害怕,手無足措,要趕緊安慰孩子。鼓勵孩子說出原因和想法。

    2. 讓孩子自己動手來收拾殘局,或者教給孩子保證自己安全的情況下如何收拾好,或者讓孩子思考補救修補的辦法,幫助孩子建立責任感。

    比如,孩子打碎了花瓶,可能無心,可能有意。跟孩子交談,問清楚他的行為動機後,請孩子打掃一下,告訴他去拿來掃帚,如何小心不被碎玻璃劃傷自己的情況下把地面打掃乾淨。 或者大片的如何修補起來,變回一個帶有補丁的花瓶,作為成長路上的有警醒意義的物件,提醒孩子以後如何做得更好。

    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 3 # 旦牛

    好奇+好玩唄,就是這麼簡單!

    你這個問題提的,讓我想起了我可愛的弟弟

    記得那是我上小學五六年紀吧,弟弟那時候也五六歲,又一次放學回家,看到他把家裡的計算器,用磚塊咋成了一堆粉碎,記得那個計算器還是太陽能的。

    不過那次我感覺自己的脾氣蠻好的,沒有像之前那麼責罵他。

    家裡的許多東西,記得椅子的背上,牆壁上,都受到過他的破壞

    我家的椅子是人造革包裝的,他用剪刀剪了很多小口。

    用毛筆在白色的牆上亂塗亂畫,都是他的傑作。

    可以認真想想自己小時候是不是也破壞過家裡的許多東西

    當時是不是出去好奇,我方正是有的,但是忘記破壞了啥

  • 4 # 霸氣的開心果果

    他們還不懂的什麼東西是壞的,什麼是好的。這是他們積累經驗,認知的一個過程。只有在弄壞了東西后他們才知道哪樣做是正確的。就好比我們大人在一個陌生的地方總要嘗試著去走些不熟悉的路,在你到達目的地之前你是不會知道那條路走的對不對。

  • 5 # 平常父子

    也許他只是想引起你的注意,重視他的存在。我們有時候應該像對待大人那樣對待孩子,與他們平等的對話與交流,認真聽聽他的想法和意見,徵求一下他的意見,讓他參與家裡的事情,給予他適當的選擇權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芝麻信用怎樣才能到6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