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公文寫作,可從廣義和狹義兩個角度來說。從廣義的角度說,它涉及到人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包括思想素質、理論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等等;從狹義的角度說,則是就寫作談寫作,重點指提高謀篇佈局、遣詞造句的能力。本文主要從狹義的角度談八種具體方法,目的是幫助初涉寫作的人儘快入門。
一、循序漸進
學習公文寫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是可以先從通知、公告、大事記等相對來說內容單一、結構簡單、篇幅短小的文體學起,逐步向工作意見、工作規劃、工作彙報等相對複雜的文體拓展。二是可以先從辦法、規定、條例等相對來說規範性較強、模式化程度較高的文體學起,逐步向領導講話、調查報告、經驗材料等非規範化、非模式化的文體拓展。三是可以先從自己熟悉的領域寫起,逐步向其他領域拓展。
二、照貓畫虎
所謂照貓畫虎,就是套寫和模仿。套寫和模仿主要適用於三種情況:一是適用於相對簡單和模式化程度較高的文體。二是適用於相同的文體。三是適用於相同或相近內容的文稿。套用和模仿,通常情況下主要著眼於文章的體例和結構,有時也套用文中的一些觀點、素材和語言。但這種方法只能作為初學者的入門之道或特殊情況下的應急寫作。
三、熟中取巧
俗話說:“一回生、兩回熟”“熟能生巧”。就公文寫作而言,由生而熟、由熟而巧的媒介和橋樑就是多寫多練。為此,要注意四點:一要有計劃地練,不要盲目地練。對先練什麼文體、後練什麼文體,什麼時候練什麼文體,要有安排、有路數,不能隨心所欲。二要集中地練,不要分散地練。採取各個擊破的策略,力求在較短時間內實現突破,然後再轉入新的文體。三要思考著練,不要無所用心地練。每篇文章,從立意到結構,從選材到語言,都要認真思考,反覆斟酌,力求最佳,不能胡亂揮灑,潦草從事。四要有目標地練,不要單純地為練而練。比如,資訊類、經驗類、調研類的材料,可以把目標定在供內部刊物選用或向新聞媒體投稿上。文稿一旦被選用,會進一步激發學習寫作的熱情。這比漫無目的的練習,效果往往會好得多。
四、改中求精
修改,改什麼?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構成一篇文章的所有要素都在修改的範圍之內。重點有四個方面:一是斟酌主題,看是否正確、深刻和突出;二是研究結構,看前後是否銜接,整體是否協調,層次是否清楚,段落是否分明,照應是否緊密,過渡是否自然;三是檢查素材,看是否真實、典型、新鮮、生動,是否恰到好處地說明了主題;四是推敲文字,看每個段落、每句話、每個詞、每個標點是否得當。
修改的方法大致有三種:一是靜思默改法。就是初稿寫成後,自己平心靜氣地坐下來,讓整個文稿從頭至尾、從大到小在頭腦中過過“電影”,細細品味,從中發現毛病。二是邊讀邊改法。就是對寫成的文稿,從頭至尾讀上一遍甚至幾遍,邊讀邊思考,邊讀邊修改。這對發現不妥當的詞、不通順的句子極其有效。三是冷卻修改法。就是把寫成的文稿先放一放,自己則先讀一些有關的文章,翻一些相關的資料,開闊一下思路,冷靜一下頭腦,然後回過頭來再對文稿進行思考和修改。這樣,即使比較成熟的文稿,也會發現毛病。
五、比較鑑別
比較,是知好壞、曉優劣、見長短的有效方法。一是拿自己寫的初稿同領導修改後或報刊發表後的定稿進行比較,看一看領導和編輯都做了哪些修改,琢磨一下為什麼這樣修改,修改後的高明之處在哪兒,從中體會出—些門道,以供今後借鑑。二是拿自己的習作同別人起草的大家公認比較成熟的相同主題、相同體裁的文稿進行比較,看一看人家高明在什麼地方、為什麼高明,自己的差距在哪裡,為什麼有這樣的差距,思考一下怎樣學習人家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三是找一些不同人起草的主題和體裁相同的文稿進行比較,看一看各有什麼特色和長短,找出哪些是可供自己學習借鑑的,哪些是自己應該注意避免的,以博採眾家之長。四是把自己所在單位的文稿同上級單位的同類文稿進行比較,看一看上級的文稿在站位上、在角度選擇上、在問題的闡述上有什麼高明之處,以便從中受益。
六、虛心請教
虛心請教可以有多個層面、多種方式。一是帶著問題求解。在同事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中,也常會受到深刻的啟發。正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千萬不要把自己封閉起來。二是帶著文章求改。就是自己寫了文章以後,要多請高手幫助修改。除此以外,也可以向同事們徵求修改意見;如果是以基層工作情況為素材的文章,還可以再回到基層,聽聽一線幹部和群眾的反映。三是向書本求知。書本是知識的載體,是無言的老師。有些文章甚至會使你眼前一亮、茅塞頓開。
七、參與其中
在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有時重要的文稿並不只交給一人起草,而是成立一個寫作班子來集體起草。一要參與正式起草前的集體討論。這時的討論一般側重於研究寫作背景、弄清領導意圖、確定文章主題、理順文章思路、搭起文章框架、選好文章角度。二要參與文章的寫作。在這一過程中,要儘可能全程、深入地參與其中。即使不承擔正式的寫作任務,自己也要選擇其中的一部分或幾部分寫一寫,用以同其他人員起草的文稿相比較,看人家好在哪裡,自己差在何處,以便有針對性地學習和提高。三要參與集體修改。集體討論修改既有助於提高發現問題的能力,又有助於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既有助於豐富知識,又有助於活躍思維。千萬不要輕易放過。
八、勤於總結
無論在語言和素材的運用上,還是在整體結構和格式上,公文都有自己顯著的特點和規律,同時,不同體裁的公文還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和規律,講話與條例、通知與總結、決議與大事記、批覆與調查報告,差別很大。只有掌握了這些規律,寫起公文來才能得心應手,至少可以做到寫什麼像什麼。而要真正掌握這些規律,就要勤於實踐,勤於總結。每寫一篇文章要總結,每看一篇文章也要總結,還要經常把一些相同體裁的文章收集起來進行集中研究和總結。只有不斷研究,不斷總結,日積月累,孜孜以求,才能逐步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學習公文寫作,可從廣義和狹義兩個角度來說。從廣義的角度說,它涉及到人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包括思想素質、理論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等等;從狹義的角度說,則是就寫作談寫作,重點指提高謀篇佈局、遣詞造句的能力。本文主要從狹義的角度談八種具體方法,目的是幫助初涉寫作的人儘快入門。
一、循序漸進
學習公文寫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是可以先從通知、公告、大事記等相對來說內容單一、結構簡單、篇幅短小的文體學起,逐步向工作意見、工作規劃、工作彙報等相對複雜的文體拓展。二是可以先從辦法、規定、條例等相對來說規範性較強、模式化程度較高的文體學起,逐步向領導講話、調查報告、經驗材料等非規範化、非模式化的文體拓展。三是可以先從自己熟悉的領域寫起,逐步向其他領域拓展。
二、照貓畫虎
所謂照貓畫虎,就是套寫和模仿。套寫和模仿主要適用於三種情況:一是適用於相對簡單和模式化程度較高的文體。二是適用於相同的文體。三是適用於相同或相近內容的文稿。套用和模仿,通常情況下主要著眼於文章的體例和結構,有時也套用文中的一些觀點、素材和語言。但這種方法只能作為初學者的入門之道或特殊情況下的應急寫作。
三、熟中取巧
俗話說:“一回生、兩回熟”“熟能生巧”。就公文寫作而言,由生而熟、由熟而巧的媒介和橋樑就是多寫多練。為此,要注意四點:一要有計劃地練,不要盲目地練。對先練什麼文體、後練什麼文體,什麼時候練什麼文體,要有安排、有路數,不能隨心所欲。二要集中地練,不要分散地練。採取各個擊破的策略,力求在較短時間內實現突破,然後再轉入新的文體。三要思考著練,不要無所用心地練。每篇文章,從立意到結構,從選材到語言,都要認真思考,反覆斟酌,力求最佳,不能胡亂揮灑,潦草從事。四要有目標地練,不要單純地為練而練。比如,資訊類、經驗類、調研類的材料,可以把目標定在供內部刊物選用或向新聞媒體投稿上。文稿一旦被選用,會進一步激發學習寫作的熱情。這比漫無目的的練習,效果往往會好得多。
四、改中求精
修改,改什麼?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構成一篇文章的所有要素都在修改的範圍之內。重點有四個方面:一是斟酌主題,看是否正確、深刻和突出;二是研究結構,看前後是否銜接,整體是否協調,層次是否清楚,段落是否分明,照應是否緊密,過渡是否自然;三是檢查素材,看是否真實、典型、新鮮、生動,是否恰到好處地說明了主題;四是推敲文字,看每個段落、每句話、每個詞、每個標點是否得當。
修改的方法大致有三種:一是靜思默改法。就是初稿寫成後,自己平心靜氣地坐下來,讓整個文稿從頭至尾、從大到小在頭腦中過過“電影”,細細品味,從中發現毛病。二是邊讀邊改法。就是對寫成的文稿,從頭至尾讀上一遍甚至幾遍,邊讀邊思考,邊讀邊修改。這對發現不妥當的詞、不通順的句子極其有效。三是冷卻修改法。就是把寫成的文稿先放一放,自己則先讀一些有關的文章,翻一些相關的資料,開闊一下思路,冷靜一下頭腦,然後回過頭來再對文稿進行思考和修改。這樣,即使比較成熟的文稿,也會發現毛病。
五、比較鑑別
比較,是知好壞、曉優劣、見長短的有效方法。一是拿自己寫的初稿同領導修改後或報刊發表後的定稿進行比較,看一看領導和編輯都做了哪些修改,琢磨一下為什麼這樣修改,修改後的高明之處在哪兒,從中體會出—些門道,以供今後借鑑。二是拿自己的習作同別人起草的大家公認比較成熟的相同主題、相同體裁的文稿進行比較,看一看人家高明在什麼地方、為什麼高明,自己的差距在哪裡,為什麼有這樣的差距,思考一下怎樣學習人家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三是找一些不同人起草的主題和體裁相同的文稿進行比較,看一看各有什麼特色和長短,找出哪些是可供自己學習借鑑的,哪些是自己應該注意避免的,以博採眾家之長。四是把自己所在單位的文稿同上級單位的同類文稿進行比較,看一看上級的文稿在站位上、在角度選擇上、在問題的闡述上有什麼高明之處,以便從中受益。
六、虛心請教
虛心請教可以有多個層面、多種方式。一是帶著問題求解。在同事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中,也常會受到深刻的啟發。正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千萬不要把自己封閉起來。二是帶著文章求改。就是自己寫了文章以後,要多請高手幫助修改。除此以外,也可以向同事們徵求修改意見;如果是以基層工作情況為素材的文章,還可以再回到基層,聽聽一線幹部和群眾的反映。三是向書本求知。書本是知識的載體,是無言的老師。有些文章甚至會使你眼前一亮、茅塞頓開。
七、參與其中
在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有時重要的文稿並不只交給一人起草,而是成立一個寫作班子來集體起草。一要參與正式起草前的集體討論。這時的討論一般側重於研究寫作背景、弄清領導意圖、確定文章主題、理順文章思路、搭起文章框架、選好文章角度。二要參與文章的寫作。在這一過程中,要儘可能全程、深入地參與其中。即使不承擔正式的寫作任務,自己也要選擇其中的一部分或幾部分寫一寫,用以同其他人員起草的文稿相比較,看人家好在哪裡,自己差在何處,以便有針對性地學習和提高。三要參與集體修改。集體討論修改既有助於提高發現問題的能力,又有助於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既有助於豐富知識,又有助於活躍思維。千萬不要輕易放過。
八、勤於總結
無論在語言和素材的運用上,還是在整體結構和格式上,公文都有自己顯著的特點和規律,同時,不同體裁的公文還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和規律,講話與條例、通知與總結、決議與大事記、批覆與調查報告,差別很大。只有掌握了這些規律,寫起公文來才能得心應手,至少可以做到寫什麼像什麼。而要真正掌握這些規律,就要勤於實踐,勤於總結。每寫一篇文章要總結,每看一篇文章也要總結,還要經常把一些相同體裁的文章收集起來進行集中研究和總結。只有不斷研究,不斷總結,日積月累,孜孜以求,才能逐步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透過現象看到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