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故宮的記憶》是日本人創作的。
5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915268299

    一個民族,文化的喪失,就是最危險的訊號,中國現在剩下的還有什麼?利益和金錢!說的好聽是文化和音樂無國界,老祖宗流傳的好東西,都被外國學去了,我們還每天在這裡夜郎自大,留給國人的只有兩個詞,可憐,可悲

  • 2 # aKkkkkkkkk

    我的理解很淺顯,個人覺得是因為當代中國傳統文化的斷層,這曲子能讓我們產生共鳴,一種對過去輝煌的思念,與日本作者對中華文化神往的心情其實是很類似的。其實日本作者作曲的心態是一種崇拜、驚歎與敬佩,並不能說中華文化在日本。

  • 3 # 楊充

    故宮的記憶是誰創作的這首著名的音樂是由日本神思者創作的。神思者是由深浦昭彥和勝木由佳莉組成的一支二人樂團,這支成軍逾二十年的新世紀音樂團體是日本乃至全世界都不可多得的大師組合。這首音樂的創作背景《故宮的記憶》是神思者為NHK電視臺紀錄片《故宮》所作的配樂其配樂精湛若斯,音符跌宕,隨著歷史敘述的起伏不斷變換著節奏低沉的打擊樂彷彿敲響了永樂朝的大鐘,故宮琉璃瓦覆蓋下的莊嚴大殿代表著他們心中思慕的文明國度的瑰麗與輝煌。蕩氣迴腸的音符,有如一次夢幻般的神奇旅行,又如一部大型的史詩電影,古老壯麗的風景翩翩掠過,渾厚文明的畫卷一一換化成音符來展現。夢醒時分,大幕落下,看盡世事,洗盡鉛華,帶著絲絲感傷、點點無奈,樂聲漸漸隱去。創作歷程第一部專輯出版於1996年7月24日,是S.E.N.S.為日本NHK電視臺的紀錄片《故宮》所作配樂的三部曲的第一部。作為中期的作品,應該說技巧手法上更加純熟,在古典和流行,民族和電子的融合上做得更圓潤,音樂也更富有自己的烙印特色。專輯中快慢曲目搭配得宜,曲子各有特色,但又能夠相互協調,使全碟整體性和耐聽性大大提高。古今中外的融合,令專輯也更具有Newage音樂的代表性。《故宮的神思的三部曲》的第二部。S.E.N.S.透過中國5000年光輝歷史文化,穿梭於時間的長河去尋找關於過去歲月的印記,隨著時光的遞進,音樂也遊走流離,試圖從支離的歷史中尋求中國文化的精髓。由於是專題片配樂,所以每首音樂有戛然而止的情況出現,這屬於正常現象,原本屬於一體,而被後期分割成9首樂曲。《故宮的神思的三部曲》的第三部。這是S.E.N.S.《故宮的神思的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也算是對故宮紀錄的完結。還是一樣的滄桑,還是一樣的厚重,還是一樣的大氣磅礴。凝練的音樂語言訴說著歷史,傾吐著S.E.N.S.對故宮的理解。儘管有文化的差異,但故宮歷遍的史實一樣感動著異域之人,他們用獨特的視角俯覽故宮,宣揚著故宮的過去、現在、未來。久遠的塵埃往事,歷歷在目,不堪回首的陳年逸史,再次浮現,不經意間感動著內心餘留的封塵。為何有身臨其境之感大氣磅礴,又不缺古韻古香。歸功於編曲的策劃和樂器選擇,主旋律其實是中國古代傳統皇家配樂模式,也就是缶、鼓、編鐘的打擊“交響樂”。在曲段切換銜接部分用了西方電子樂器的配合,與音樂開始的滴水空靈之音形成柔的時間空間穿梭之感,在忽然接入“交響樂”部分,把歷史文化特色的音符重重的敲在聽者面前,令人身臨其境。它的影響力如何該曲原本是為日本電視臺NHK1996年為中國故宮和臺灣故宮拍攝的紀錄片《故宮至寶》的配曲之一。這曲有恢宏大氣,聽者彷彿回到大明朝的永樂盛典;也有笛聲迷迷,如同抒寫歷代政權變遷以及期間百姓、文化的顛簸琉璃。確實準確的把握了中國古典樂的精神與故宮紀錄片的專題氣氛,毫無疑問是一曲巔峰之作。在此後國內許多拍攝的紀錄片和電視節目中,皆以此為配曲,《故宮的記憶》甚至已經成了中國歷史紀錄片的標誌性配曲。關於更多詳細內容可以看我的部落格大彙總:https://blog.csdn.net/m0_37700275/article/details/79832978 或者 https://blog.csdn.net/m0_37700275/article/details/82972318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太陽子菩提如何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