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騾
-
2 # 唐朝的長老
不用據說,劉邦剛出生的時候確實是生在戰國時期的楚國的。不過後來秦王掃六合,秦王朝統一之後劉邦自然就屬於秦國了。而劉邦生長的地方也改名為沛縣。所以說劉邦先是楚華人,後楚國被吞併就成了秦華人。
一代偉人秦始王死後他的兒子秦二世胡亥繼位,而這位秦二世遠遠不如他的父親秦始皇英明神武。在處理國家大事方面胡亥極度信任宦官趙高,甚至趙高可以在朝堂之上指鹿為馬而無人敢於反駁,胡亥又軟弱無能,所以強大的秦王朝逐步的向滅亡一步步的靠近。就在秦王朝的帝王高官們享樂的同時,對百姓的搜刮也是越來越嚴重,百姓可謂是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所以秦末起義不斷。
陳勝吳廣起義秦末著名的農民起義,可惜最終以失敗告終,不過這為以後的起義奠定了基礎,最終起義成功的莫過於劉邦和項羽了。當時劉邦和項羽約定誰先攻破秦王宮誰就為天下之主,而項羽勢力大,專打秦朝主力。而劉邦比較聰明,主動避開秦朝主力,所以秦朝主力一直在和項羽大戰,劉邦卻撿了個漏率先攻入秦王宮。但是項羽勢大,僅僅封劉邦為漢王,自己為楚王,之後楚漢相爭便拉開了帷幕。
最終的結局大家都是知道了,劉邦勝利之後依然沿用了項羽封他的漢王,從此大漢王朝建立,同時漢文化也逐步形成。
所以劉邦雖先為楚人,後為秦人,最終卻成了漢朝的開國皇帝!
-
3 # 葭明通半瓶歷史
政權的合法性怎麼強調也不過分,孔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
何謂政權的合法性?凡是建立在維護多數人利益基礎之上的政權即為具有合法性。任何一個統治行為,凡是基於被民眾認可原則上實施的統治,即具有正統性和正當性。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秦律嚴酷,民動輒得咎,皆曰不便,逃亡眾多,民多叛秦,陳勝吳廣一聲喊,大秦帝國的統治合法性塌陷了。
六國貴族復起,民多跟隨之!
為什麼民多願意跟隨六國舊勢力呢?
群眾心理嘛!烏合之眾也,既然是大秦帝國太嚴酷,不讓百姓好活,那麼被大秦帝國推翻的舊統治自然是好的了。
人類嘛!現在的日子艱難,總是去回憶“過去的好日子”,只有大哲人或者大政治家才看得見“未來的好日子”。
好了,六國舊貴族,舊勢力符合了上面講的第2點:“凡是基於被民眾認可原則上實施的統治,即具有正統性和正當性”。
到此時,合法性還沒有建立!六國舊貴族們只是建立了正統性和正當性。
不要去想陳勝和吳廣,他們連正統性和正當性也不具有。
而其時,大秦帝國已經碾滅六國很多年了,各國王室基本殺乾淨了,王子王孫們很不好找。
不過,原楚國貴族項梁運氣好,被他找到了一個具有真正王室血統的人——楚懷王的孫子——羋心。
儘管羋心其時只是一個牧童,然而,那個年代,血統很重要,老百姓認這個,羋心為王符合民望!這時候,項梁挾持著羋心就已經建立了統治的合法性。儘管這個合法性並不穩固,因為羋心太沒有力量了。
天下英雄爭相投於門下,包括劉邦,當年劉邦只率了百餘人去拜見項梁,項梁給他增撥了五千人馬!至此劉邦算是羋心的臣子了。
後來,項梁死了,項羽繼承了項梁的權力,但是羋心還在呀!羋心作為最高領導人發出了命令,先進咸陽者為王!劉邦第一個攻入了咸陽,劉邦被羋心封為“漢中王”!合理合法合情,法理程式正當,也符合民望。
然後,漢王劉邦與秦人“約法三章”,全廢大秦律例!只此一著,劉邦算是建立了維護絕大多人利益的制度。
後來,項羽發昏,欲蓋彌彰,掩耳盜鈴害死了羋心,自己搞的自己失去了“民望”,失去了“統治合法性”!
反觀劉邦呢?全軍縞素為羋心發喪,發兵打項羽為自己的“主子羋心”報仇,也果然報了仇,殺死了項羽。
你說,劉邦為了統治的合法性,為了表達自己的權力是合法繼承來的,他拿羋心封賞給他的字號怎麼辦呢?
自然是接著用“漢王”之漢了。
此一舉,既證明了權力傳承具有正統性和正當性,也符合民望,約法三章還建立了維護多數人利益的制度!
到此,劉邦統治的合法性就建立起來了。統治合法性一旦建立,施政過程中有點小失誤都動搖不了統治基礎的。
-
4 # 史學筆記
劉邦是楚人,但是他稱王建國絕對不能是“楚”。
首先要搞明白,這個漢是誰給他封的,是項羽主持的分封,項羽自己的稱號就是“西楚霸王”,怎麼可能把這麼“尊貴的”王號與劉邦共享。
其次,要明白這個漢代表的是哪裡,這個“漢”代表的是漢中(現在的陝西省漢中市)。
其實漢中也是劉邦透過“走後門”的方式爭取來的。在項羽分封天下之初,根據范增的建議,要將原秦國的巴郡和蜀郡分封給劉邦,讓劉邦去作蜀王。巴蜀二地是今天四川和重慶的區域性地區,當初也是個富裕的地方。不過這個地方的劣勢是四面均被高山環繞,東面是巫山,北面是岷山、米倉山、大巴山。東去只能走水路,北上只能走山道。一旦就封蜀王,將被牢牢地鎖死在裡面。
張良得到項羽將封劉邦為蜀王的訊息後,迅速的又一次走了項羽的叔叔項伯的門路。他將劉邦贈送他的黃金,珍寶等都轉送給項伯,請求項伯說動項羽,改動劉邦的封地。項伯表示方案大體已經定了,改封很難辦。張良便退而求其次,請項伯務必說動項羽,加封漢中給劉邦,劉邦這才得到了漢中地。
漢中對劉邦以後反攻關中的意義是深遠的,如果得不到的漢中,劉邦將無法出奇兵偷襲關中得手,一旦讓關中的封王有了準備,以彼時劉邦的實力,會很難取勝,以後的歷史或許就會改寫。
-
5 # 史努比行走歷史
哪個國家的人和建國國號是沒有必然關係的呀。。
王莽篡漢,雖漢人但建立了新朝
朱元璋元朝人建立明朝
滿族人入關前後金,入關後清朝
其實國號和哪個國家的人在古代真沒太大關係,一般為了顯示和前朝不一樣都會用不一樣的國號。
希望回答能幫到你
-
6 # 歷經春秋史發天下
一般國號的建立跟帝王是哪裡人關係不大。劉邦是沛縣人,也算是楚地人,由於後來項羽分封諸侯王時,給他的封地為漢中,封為漢王,立國之後就沿用封爵“漢”為國號,漢朝的“漢”就是這麼來的。
發跡地主要是由於一直居住或遷居至此地,而以此地名為國號的情況,如夏朝來源於夏啟遷居至“大夏(今山西南部汾澮一帶)”;商朝來源於商湯被封於“商(今河南商丘南)”,後來盤庚遷居之“殷(今河南安陽西北)”,所以又稱為“殷商”;周朝來源於周部落古公亶父遷居至“周原(今陝西西安西南)”;秦朝來源於非子被周孝王賜地“秦地”;孫吳來源於春秋時期吳國地域;宋朝來源於趙匡胤發源地在“宋州(今河南商丘)”;遼來源於“契丹”的發源地“遼河”;西夏來源於拓跋思建國時的“夏州(今山西橫縣)”,稱“大夏”,由於地處西方所以史稱“西夏”。
二、爵位
爵位主要是被統治者賜予的爵位,立國後沿用爵位號為國號的情況,如漢朝的來源於劉邦“漢王”的爵位封號;新朝來源於王莽的爵位封號“新都侯”;曹魏來源於曹操的爵位封號“魏公”、“魏王”;晉朝來源於司馬昭的爵位封號“晉公”、“晉王”;隋朝來源於楊堅的爵位封號“隨國公”,後來改為“隋”;唐朝來源於李淵及祖上的爵位封號“唐國公”。
三、寓意
寓意就是具有一定象徵意義的國號的情況,如元朝來源於《易經》中的“大哉乾元”,寓意為“大、首”之意;金來源於女真族寓意不會變壞的黃金的“金”;明朝來源於白蓮教的宣稱“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即將到來”,寓意為“光明”。至於那些東周、武周、北周是或認為是周朝姬姓後裔,所以以“周”稱國號;其他的重複使用的國號來源於與之對應前朝後裔或自認為是其後裔而來,或是建國地與前朝重疊。
-
7 # 水一白聊歷史
看到這個題目,第一反應是王建國怎麼了?李誕哪去了?這是脫口秀大會?還是吐槽大會?水一白表示有那麼一瞬間的凌亂。
劉邦老家是沛豐邑中陽裡(今徐州豐縣)的人,在秦滅六國之前是屬於楚國的地盤,這個確實是真的。
原本按照楚懷王的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劉邦作為第一個打入咸陽城的起義軍,他應該做的是關中王。可惜,項羽逆天改命,把原來的軍隊一把手宋義給砍了,率楚軍渡河救趙,鉅鹿之戰一舉奠定其秦末漢初頂級軍事人才的地位,從而成為了眾諸侯的上將軍,帶著四十萬諸侯聯軍就朝著劉邦殺來了。
劉邦一看,自己手底下只有十萬軍隊,也只好認慫了。鴻門宴勉強討個活命,還不謹聽項王分配。
項羽先是把自己的“老大”楚懷王升格做了義帝,這樣他才好名正言順地成為了西楚霸王,此外,他還封了十八路各種諸侯王,有之前的王,也有跟著他一起入關的,而劉邦這個最先入關的,項羽也不好不封王啊。
於是,項羽和手下謀士范增一商量,本著“大關中概念”,將函谷關以裡、再以裡、還往裡的漢中、巴、蜀地區劃分給了劉邦,封其為漢王。所以,最初,劉邦這個漢王是項羽封的,取的是漢中的“漢”字。
後來,劉邦表現優異,四年楚漢戰爭擊敗項羽。於公元前202年,劉邦在山東定陶汜水(今山東曹縣北)之陽舉行登基大典,國號也沒改,直接用的漢,是為漢高帝。
四百年的大漢朝,也為中華兒女打下了漢的烙印,也才有瞭如今漢族的稱呼。
-
8 # 窗外1225
劉邦可和項羽不一樣,即非楚國王室宗親,又非楚國功勳之後,只不過是楚國的平民老百姓一個,當然犯不著為了楚國復國。
-
9 # 月明如昔
千年依舊,鑑往知今!
感覺問這個問題 ,有點莫名奇妙,先來了解一下劉邦的軌跡,劉邦早年確實初生於楚地,而且還在楚地生活了大半輩子,但是作為平民的他對楚國末期這種封君貴族政治國家有多少感情呢?
既然楚國沒有 給到人家想要,憑啥讓人家一心向著楚國?你這就是耍流氓,不拿錢,想讓人家白乾活!
項羽在滅秦之後,繼續建立西楚,因為他項家世代為楚將,真真正正的楚國貴族,根正苗紅,反觀劉邦呢?他有什麼 ?末代楚王很受人愛戴?楚懷王是受人愛戴,被秦人騙過去,梓棺返楚,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但是到劉邦起兵之時懷王已經死了快百年了?不是他先祖還有多少感情?
何況劉邦的偶像和楚人一點關係都沒有,他是仰慕 魏國信陵君,曾經親自到大梁城,找尋信陵君的下落!
但就是作為草莽英雄,連自己兒子都可以在彭城之戰 後為了逃命將其丟下車, 對信陵君這個戰國名士心裡也沒有多少感情吧?遑論楚國,甚至還奢求他立國號為楚!
而他立漢的原因是曾經被封於漢中,是為漢王!換成你也會,背楚建漢!
其實還有個例子可以從側面反映他背楚立漢的初衷,就是六百年後,他哥哥的子孫劉裕 建立劉宋都沒有恢復漢朝,這是真正的血濃於水,人家都沒有想法,劉邦和楚國 沒有半毛錢關係,為什麼要恢復楚國?
-
10 # 新晴辛靜
呵呵……非要說劉邦是楚人,也隨意!
但楚國一直被認為戰國時代的壞孩子,也是地位不高的、名聲差的!沛縣曾長期屬宋國、齊國曾短暫統治、楚國也不過佔有一段時間……讓劉邦選:也會是宋國!
回覆列表
他的封號就是漢中王,成功上位後當然延用他的吉祥名號,人之常情,就象後世有人念念不忘他的 "校長" 稱呼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