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黑夜裡一絲光明
-
2 # 情書回憶
也不全是。
有些孩子可能從小是被錯誤的溺愛下成長的。為什麼說是錯誤呢?其實說白了就是父母慣著長大的,不論他們的行為或是需求是否正確,他們的父母都會予以盲目支援。
往往會發現這些孩子的心智成熟的會晚一些,由於父母的溺愛,他們會認為只要是自己想要的一定會得到,進而往往只會考慮自身,關心自己大於關心他人。說的好聽一些說是幼稚,其實是心智不成熟,有一些自私不懂照顧他人的感受。
但是對於另一些從小擁有父母正確的愛護的孩子,在父母正確的引導下,他們懂得感恩被愛,也懂得愛他人。這些孩子,他們珍惜這個愛的環境,心智正常的成長著,因此他們會明白“別人對我好,我也要對他們好”的道理,自然而然他們也就並不會成長為“越長大越幼稚”的人。
對於任何事物都是兩面性的,就好比有壞人就會有好人,有愚者就會有智者,有“幼稚”的人也就會有“成熟”的人。
就算分不清自己該如何去做,也應該懂得“善惡到頭終有報”,不求全為好報,也要杜絕有惡報吧。不要將父母的愛當成你肆無忌憚的資本。
-
3 # 空眠
誠然在愛裡成長的孩子可能因為被保護的很好不諳世事,顯得幼稚。但世間愛不是隻有一種形態,成熟與否也不能只從某一方面判斷。在我看來,在正確的寵愛裡,在家長的循循善誘裡成長的孩子,在愛人和處理人際關係上絕對比缺愛的孩子成熟很多。像俗話講的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終其一生,他在愛人能力上的成熟也不一定比得上從小在愛裡長大的孩子。
-
4 # 旭說心語
是啊,被寵愛大的孩子幼稚點不是很正常嗎?
因為父母的寵愛,他得到的關懷和物質滿足都會比沒有父母關愛的孩子多,所以沒受過挫折的人對世界都是充滿期待的。
相信人性是美好的,容易展露自己的真性情,所以對見慣了人情冷暖的人來說,這樣的人很幼稚。
但其實,這只是一種真性情的表現。
-
5 # 伊水緣
《愛之ABC》
愛孩子,是任何生物的天性,更何況是高階動物的人。
但,愛的方式大有不同,效果也就大不相同了。
一、慈愛,大都表現在母親身上,謂之“慈母”。
二、嚴愛,大都表現在父親身上,謂之“嚴父”。
三、溺愛,大都表現在糊塗無知的父母或爺輩身上,謂之“害子”。
四、智愛,大都表現在聰明的父母或嚴師身上,謂之“領路人”,孩子受益終生。
你對孩子的愛是哪一種?!自己對號入座吧。
-
6 # 安徽陽光升學指導
首先,孩子是否幼稚跟是在愛的環境裡成才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事實上,絕大部分成功人士都是在父母的關愛下成才的。毛澤東的母親、魯迅的母親、朱自清的父親,我們都可以在一些資料和文章裡看到這些父母對子女的關愛。反而很多父母不管不顧,甚至虐待的孩子長大後有各種心理問題,甚至反社會。沒有接受過愛,就不懂得如何愛。
愛不等於溺愛。
很多父母說我把孩子各方面照顧的好好的,所以他不知道社會的危險,因而顯得幼稚。這隻能說明你的愛是錯誤的。
愛孩子不是光為他擋風擋雨,為人父母總會有老的一天,總有擋不了的那天。
為了孩子將來能夠獨自面對風雨,還要教會他們如何面對社會的各種危險。我們不害別人,但我們要避免被人傷害。
-
7 # 中小學語文教育
愛是教育的起點,所以,要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適宜發展的環境愛的環境,包括師生之間、親子之間、同伴之間等,以遊戲為基本活動貫穿於幼兒的一日活動中,最大限度地滿足孩子透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
愛是教育的基礎,教育的靈魂。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也只有愛才能夠贏得愛。營造一個適宜發展的環境——愛的環境,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
同時家庭教育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各方面的表現。
所以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思考的就是怎樣讓孩子在有愛的環境下成長育得一顆感恩的心。
作為父母,我們希望孩子將來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開始都希望他們將來可以考上北大、清華,後來不行了就考普通的大學吧,再不行就希望他們身體健康、不違法犯罪。
實際上,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會逐漸迴歸到最本質的東西。我們大多數人都希望,孩子們能找到自己所愛的人,能有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能維持與親朋好友的良好關係。
總之,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幸福一生
-
8 # Dennis34893
如果小時候自己意志不被允許,就不會生長出基於自我意志的經驗和體驗。生長被扼殺與萌芽 ,每個被動的強迫模式往往都伴隨著緊張和焦慮 。西式主流教育的目的是孩子未來離開父母后獨立社會生存能力策略的培養訓練。中式是父母未來如何照顧自己晚年…所以產生了種種不同 。
-
9 # 嘟果媽
我同意這個說法,我和寶爸都是獨生子女,他是90,我是89,我們倆的成長經歷相對簡單,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全部父母包辦,從小到大在父母的關注下,養成了什麼事都有父母做主,遇到問題困難,父母都會衝在前面給解決好。上班後,才發現,跟一些獨立的同事比,簡直是弱智一樣,社會還是險惡啊,沒有父母教我們遇到這事該咋辦,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說話。父母對我們的不放手,一方面保護了我們,但另一方面,也害了我們。我們沒有主張,優柔寡斷,性格懦弱。就是溫室的花朵,所以,成長裡遇到一些挫折坎坷,一定給孩子一些機會去自己面對。
回覆列表
愛是真誠、信任、寬容、理解、關心、無償地付出,愛是尊重對方意願,尊重客觀實際,不以自我目的意願的付出。
對於孩子,學習兒童心理常識,在每一個階段給以正確的關心、愛護、幫助,授予知識、規矩,那才叫愛。
在愛的包圍下長大的孩子,身心健康,大方得體,懂規矩有愛心,抗壓能力強,自信自強自尊。有句話,愛笑的孩子運氣都不會差,那是因為運氣不好的是真心笑不出來。
溺愛可不是愛,那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強迫,是無視孩子身心健康的迫害。溺愛孩子的家長,普遍知識層次很低,責任感也很差。說白了就是不想費勁去教會規矩,應付一下得了。
尤其是隔輩的那種溺愛,純粹是因為老人在身體日漸衰老,看見兒童的活力時的一種羨慕心理。哄孩子高興,看孩子陪在身邊蹦蹦跳跳,感到一種迴歸年輕的虛榮感。老人對孩子大多責任感也不強,沒有幾個會考慮將來孩子要如何面對生活。
有一種極端的情況,就是缺愛的孩子會變的異常堅強,獨立生活很強。這點是可能超過有愛的孩子,但代價是非常大的。就像孤兒院長大的孩子,個個能力極強,但也心狠手辣,攻擊性極強。往往身心都不健康,多患有身心疾病。
如果你認為老於世故,看透人生是成熟,那有愛的孩子可能顯的幼稚,因為他們熱愛生活,相信他人,積極Sunny。對於陰險狡詐之人防範心不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