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897944542892

    現代農業是指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工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和科學管理方法的社會化農業。在按農業生產力的性質和狀況劃分的農業發展史上,是最新發展階段的農業。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農業。

    2012年召開的“十八大”和2013年下發的黨中央一號檔案都對扶持三農做出具體安排,尤其是對發展現代農業促進廣大農民群眾發家致富走進小康社會給以了重點關注,十二屆全華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表示,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要因地制宜,尊重農民的意願,不能“一刀切”。

    主要特徵

    第一,具備較高的綜合生產率,包括較高的土地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農業成為一個有較高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的產業,這是衡量現代農業發展水平的最重要標誌。

    第二,農業成為可持續發展產業。農業發展本身是可持續的,而且具有良好的區域生態環境。廣泛採用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綠色農業等生產技術和生產模式,實現淡水、土地等農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達到區域生態的良性迴圈,農業本身成為一個良好的可迴圈的生態系統。

    第三,農業成為高度商業化的產業。農業主要為市場而生產,具有很高的商品率,透過市場機制來配置資源。商業化是以市場體系為基礎的,現代農業要求建立非常完善的市場體系,包括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離開了發達的市場體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現代農業。農業現代化水平較高的國家,農產品商品率一般都在90%以上,有的產業商品率可達到100%。

    第四,實現農業生產物質條件的現代化。以比較完善的生產條件,基礎設施和現代化的物質裝備為基礎,集約化、高效率地使用各種現代生產投入要素,包括水、電力、農膜、肥料、農藥、良種、農業機械等物質投入和農業勞動力投入,從而達到提高農業生產率的目的。

    第五,實現農業科學技術的現代化。廣泛採用先進適用的農業科學技術、生物技術和生產模式,改善農產品的品質、降低生產成本,以適應市場對農產品需求優質化、多樣化、標準化的發展趨勢。現代農業的發展過程, 實質上是先進科學技術在農業領域廣泛應用的過程,是用現代科技改造傳統農業的過程。

    第六,實現管理方式的現代化。廣泛採用先進的經營方式,管理技術和管理手段,從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後形成比較完整的緊密聯絡、有機銜接的產業鏈條,具有很高的組織化程度。有相對穩定,高效的農產品銷售和加工轉化渠道,有高效率的把分散的農民組織起來的組織體系,有高效率的現代農業管理體系。

    第七,實現農民素質的現代化。具有較高素質的農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勞動力,是建設現代農業的前提條件,也是現代農業的突出特徵。

    第八,實現生產的規模化、專業化、區域化。透過實現農業生產經營的規模化、專業化、區域化,降低公共成本和外部成本,提高農業的效益和競爭力。

    第九,建立與現代農業相適應的政府宏觀調控機制。建立完善的農業支援保護體系,包括法律體系和政策體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隋唐都想征服高句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