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麻爪工學院首席瞌睡家
-
2 # 江雨燕
老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縱然趙武靈王貴為一國之君,胸懷馭國之策,以謙虛的姿態學習胡人騎射的本領,從而幫助趙國一躍成為強國。但是面對家族,趙武靈王似乎卻失去了理智和客觀的處理能力,正由於在家族事務上的處理失當,最終為自己埋下了禍端,為他的人生劃上了戲劇性的收尾。
但“沙丘之變”卻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政治陰謀,是趙武靈王和兒子們相互角逐的政治鬥爭的結果。
因偏愛吳娃而生禍端趙武靈王的原配是韓王的女兒,給他生的長子叫公子章,趙武靈王便把公子章冊立為太子,準備繼承自己的王位。但是都說男人永遠都喜歡十八歲的小姑娘,這一點說的真是不錯,原配韓夫人去世後,趙武靈王在一段時間內獨守空房,生活過的是相當寂寞。
有一天,趙武靈王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少女在他的夢境中歌唱道:美人熒熒兮,顏若苕之榮。命乎命乎,曾無我嬴。趙武靈王醒來後唏噓不已,對夢中的少女充滿了眷戀和好奇,他找到自己的大臣詢問這個夢境的含義,並且向他們描繪了少女的長相。
一個叫吳廣的大臣覺得很像自己的女兒,於是就把自己的女兒獻給了趙武靈王,趙武靈王也覺得和夢中的少女很像,因此越發寵幸她,時趙人都稱她為吳娃。後來吳娃給趙武靈王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叫何,即後來的趙惠文王。
趙武靈王愛屋及烏,又在吳娃的鼓吹下把公子章的太子之位廢黜,改立公子何為太子。隨著公子何長到一定年紀後,趙武靈王乾脆就把自己的王位傳給了公子何,他自己號稱主父,實際上就是趙國的太上皇,依然享有對趙國在軍事戰略上的控制,實際上就是二元君主體制。
因為可憐廢太子,導致叛亂髮生趙武靈王實際上並不討厭公子章,他之所以要廢黜公子章其實不過是因為寵愛吳娃的同時也施恩於公子何,他廢黜公子章以後經常感到內心羞愧,覺得這樣做非常的對不起公子章。因此常常和公子章住在一起,和他一起吃飯,還讓他使用和趙王何一樣的儀仗。
趙武靈王原本打算透過這些親密的、寬容的舉動讓公子章的內心得到一些慰藉,但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在外界看來卻是一種敏感的政治訊號,朝臣們一看主父和廢太子走的這麼近,舉止又這麼親密,也就不難怪朝臣會揣摩起趙武靈王的舉動起來。
而趙武靈王的舉動也讓公子章感到受寵若驚,另一方面他又隱隱感到自己有東山再起的可能,所以開始和自己的謀臣田不禮密謀,營建自己的勢力。而趙武靈王因為可憐公子章,甚至還打算把趙國的代郡分給公子章,讓他也稱王,但是這件事最終因為他的猶豫所以沒有決定下來。
在沙丘之遊中,公子章和田不禮趁其不再國內而發動了叛亂,在公子成和李兌的幫助下,公子章的叛亂被平定,公子章逃到了趙武靈王的行宮中躲了起來,公子成和李兌派兵包圍了趙武靈王的行宮,並殺死了公子章。但是由於害怕撤兵以後被趙武靈王怪罪,公子成和李兌乾脆把趙武靈王包圍起來,活活的餓死了他。
事實真相另有玄機趙武靈王起初傳位給公子何實際上是考慮到為了防止自己遭遇不測,從而導致國內大亂,因此提前把國位傳給年幼的公子何,他自己號稱主父,但實際上還掌握一部分趙國的權力,尤其是趙國對外的軍事戰略基本上都是由他來主持。這就是二元君主的體制,讓趙惠文王分管政治,而自己分管軍事,但是公子何在肥義的輔佐下勢力越來越大,趙武靈王的很多命令都已經得不到執行。
眼看著自己在政治上逐漸被邊緣化,趙武靈王感到了惶恐,試圖重新樹立自己在政治上的威信,他打算重新扶持公子章,因此決定把代郡賞賜給他,並讓他擁有王號。“天無二日,國無二主”,趙武靈王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
他當初退居二線就是為了防止趙國出現內亂,所以他何必又要冊立代王呢?這不是自取其亂嗎?可見,趙武靈王之所以這麼做就是為了鉗制政治權力日漸穩固的趙惠文王,但很可惜的是這件事遭到了肥義等人的反對,所以最終沒有成功。
而另一方已經蠢蠢欲動的公子章等人接著趙武靈王和趙惠文王出遊沙丘的時候發動了叛亂,但最終以失敗告終,這時候肥義已經在叛亂中被公子章殺死,所以由公子成和李兌出來主持朝政,歷史上記載由於公子成和李兌擔心趙武靈王責罰,所以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的把趙武靈王困在沙丘長達三個月。
但這一點實際上是值得懷疑,因為他們平定公子章謀反是大功勞,即便趙武靈王偏愛公子章,但也不至於怪罪他們,所以他們擔心被趙武靈王責罰完全就是託詞,其很有可能就是趙惠文王授意的結果。
更可疑的是趙惠文王在三個月裡對趙武靈王不聞不問,好像根本不知道趙武靈王被困在那裡似的,直到趙武靈王被餓死以後,他的屍體被送回國內,趙惠文王才假惺惺的哭了一場,難道趙惠文王真的這麼不堪嗎?被公子成和李兌完全給架空了。
從後來公子成以及李兌的結局來看根本不是這麼回事,如果趙成和李兌真的架空了趙惠文王,並且專斷朝政,困死趙武靈王,那麼趙惠文王親政以後就應該剷除趙成和李兌的勢力,並且追究他們困死趙武靈王的罪行,但從後期結果來看,趙惠文王根本就沒有追究他們的責任。
趙成得到了善終,李兌後來是因為秦國建立合縱準備攻打齊國,而李兌因為親近於齊國所以被趙惠文王迫不得已的罷免了相位,最終也沒有被追究“沙丘之變”中的責任,可見“沙丘之變”中困死趙武靈王根本就是趙惠文王授意的結果。
即便沒有得到趙惠文王的授意,也得到了他的默許,難道趙成和李兌擔心被趙武靈王責怪,就不擔心將來被趙惠文王追究困死主父的罪名嗎?這一點是值得思考的。
從本質上來說,“沙丘之變”就是政治鬥爭的結果,公子章和趙武靈王由於各懷鬼胎,最終被趙惠文王擊敗,而趙武靈王自己的小算盤最終也以失敗告終,其實我們非但不能說趙武靈王老年昏聵,反而應該說他依然保持了精明,但是他沒有考慮到趙惠文王身為新的趙國國君,已然培養起屬於自己的政治勢力。
-
3 # 歷史神預言
胡服騎射,趙武靈王。餓死沙丘,並非偶然。
英明神武,權柄授人,時勢所迫,歷史遺留。
地緣政治,頂層設計。內亂頻發,中山毒瘤。
一、歷史問題,沒有解決。
①之前幾代,爭立國君。政變頻發,各國之最。前代國君,政變即位。
②華夏蔑視,排擠戎狄,內外大臣,兩派爭立。
④中山問題,後患無窮。
二、地緣政治,南北分裂,一國兩都。
①遊牧文明,胡人文化。由來已久,根深蒂固。
②南耕北牧,邯鄲基地,進軍中原,代郡據點,制約戎狄。
④戎狄代郡,華夏邯鄲,根據相爭。
⑤趙國貴族,控制代郡,挑戰中央。
三、地緣政治,中山毒瘤,分裂牽制。
①接壤遊牧,中山小國。心臟地帶,趙國所包。邯鄲代郡,隔著中山。趙國領土,四分五裂。
②代郡邯鄲,上黨晉陽,四個重鎮,中間隔斷。繞行交往,很不方便。
④飛地中山,“千乘之國”,勾結齊燕,牽制趙國,威脅國家。
回覆列表
趙武靈王小傳
謝邀。趙武靈王的父親趙肅侯時期,三晉的勢力開始衰微,秦、楚、齊開始崛起,開始圍攻處於中原地帶的趙魏韓三國。趙肅侯戎馬一生,艱難的保衛者趙國的基業。武靈王趙雍接替肅侯君位的時候只有十五歲,當時的趙國可謂內憂外患,列強環伺,朝不保夕。武陵王先是對列強示弱,對內則胡服騎射發展軍力,制服了中山國,掃除趙國的心腹大患。繼而努力發展與各國的友好關係,平靖燕國的“子之之亂”,對燕國有復國之恩,又送立羋月的兒子秦昭襄王,秦國對趙國也是感恩戴德。趙武靈王中後期的趙國騎兵可以說是天下無敵了。
俗話說“無情最是帝王家”,可惜趙武靈王跟春秋時期的秦穆公一樣,是個太過忠厚的性情中人。他是一位好國王、好父親,但不是一位好的政治家。趙武靈王對人心的險惡和權力的認識不足,他甚至連“趙王”的名號都不敢要,令華人稱自己為“君”,缺乏政治頭腦導致了他“餓死沙丘”的悲慘結局。
邯鄲火車站前的“胡服騎射”雕塑武陵王愛情故事武陵王十九年,已經三十四歲的老趙到現在的山西呂梁市的一個地方去遊玩,當時稱大陵。玩了幾天估計是有點累了,晚上做了個夢,夢見一個美女鼓琴而歌“美人熒熒兮,顏若苕之榮。命乎命乎,曾無我嬴!”第二天醒來老趙依然心馳神往,一遍一遍的跟手下人說夢到的這個美女。這時候一個大陵本地的大夫叫吳廣的,不是後來造反那個,聽著聽著覺得跟自己的閨女很像,於是就將女兒偷偷帶進行宮給國君送去了。老趙一看活脫脫就是夢裡那個,非常喜歡,正好原來取的南韓夫人已經死了,直接將吳廣的閨女立為國後,華人稱之為吳娃。
吳娃進宮後那是獨得恩寵,古人稱“王愛幸之,不能離”沒過幾年生了個大胖小子,起名趙何,就是後來的趙惠文王。可惜這個吳娃也不是省油的燈,開始上演宮鬥好戲,不停的蠱惑老趙廢長立幼。原來老趙年輕那會兒不是從南韓娶了個夫人麼?韓夫人生的兒子趙章就是嫡長子,順理成章的做了太子就等著接老趙的班呢。吳娃紅顏薄命,沒幾年就死了,臨死前最後一次求老趙,老趙心軟了廢了太子章,另立太子何。
電視劇裡的武靈王趙雍和王后,話說這兩位演員選的對不起歷史武陵王浪漫主義武陵王二十七年,才四十二歲的老趙突發奇想,他覺得列國動亂皆因為主少國疑,沒有成年的國君,就會被欺負,他當年繼位的時候就深有體會,所以他覺得在自己精力最旺盛的時候就應該把位子傳給兒子,“扶上馬再送一程”,保證趙國的國君永遠英明神武。所以老趙決定傳位於太子趙何,自稱“主父”,當時趙何不會超過十歲,所以還是老趙主事兒。在新王的登基大典上,老趙看到大兒子給自己的小弟弟下拜行禮的小可憐樣又心軟了,覺得對不起大兒子趙章,就封他為安陽君又把遠方的代地都給了他。這就埋下了禍亂的種子,如果老趙能像老東家晉國的晉獻公那樣“盡殺群公子”,或者像後來的康熙大帝那樣把廢太子圈了,不就啥事都不會有了?
老趙把小趙交給老臣肥義輔佐之後就開始天馬行空了,還喬傳打扮跑到虎狼秦國考察了一番,把秦王嚇一跳。趙國的名臣李兌看著苗頭不對,廢太子趙章不是省油的燈,尤其是老趙又給他配了個特別不是玩意兒的田不章,他們小人不得志,慾壑難填,肯定要鬧事,勸肥義要“退步抽身早”,把相位讓給趙國的老公族趙成,讓他們老趙家的人自個兒鬧騰去。肥義是三朝老臣了,立志以死報君。李兌沒招,只能偷偷去找趙成暗中準備,預防趙章作亂。
沙丘之亂而此時的老趙卻一點政治敏感度都沒有。惠文王四年,趙章來朝,主父看見大兒子拜小弟弟又父愛氾濫了。他又突發奇想,準備把趙國一分為二,兄弟倆一人一份。可是他的乖兒子趙章可不這麼想,本來整個趙國都是他的,幹嗎還要跟兄弟分一半?趙章表面謝恩推辭,暗地裡加緊了作亂的程序。可能是老趙看孩子們兄恭弟敬的心裡美了吧,他帶著大家搞了一次沙丘野遊。趙章隨即派兵控制了沙丘行宮,謊稱主父之命,讓弟弟到行宮相會。宰相肥義早有準備,讓精兵保護趙惠文王的大營堅守不出,自己一人趕到行宮一探真假,結果被趙章所殺。趙章一看騙不到就硬上吧,帶兵直接圍攻趙惠文王的行營。前面說的李兌和趙成早就在等這一天了,即刻從國都出發,又調集四鎮之兵將沙丘團團圍住,救走了趙惠文王。
趙章走投無路,絕望之際跑到了老爸那裡苦苦哀求,老趙又心軟了,把大兒子放進行宮,心裡話有我在還有啥說不過去的,怎麼也不能殺了我的乖兒子啊。李兌和趙成追趙章追到了沙丘行宮,有點害怕了,於是又了以下對話:
李兌說,我們雖然是討伐叛亂,但是現在稀裡糊塗的把主父行宮給圍了,弄不好要抄家滅族的,還是先請示請示吧?趙成說,大王還能下令殺他的親爹和哥哥麼?李兌說,那主父爺兒倆要是出來,將來不得找我們打擊報復,我們包圍主父行宮就是最好的罪名!趙成說,那就別讓他們出來!李兌說,還是你們老趙家的人狠!於是這倆老小子把沙丘宮團團圍住,先是以搜捕叛軍的名義衝進行宮把趙章殺了,順帶腳把裡面的宮女兒太監全都哄走了,只留主父老趙一個人。二人對主父是畢恭畢敬,早請示晚彙報,就是不給飯吃,也不讓出來。氣的老趙拎著把劍找他們拼命,可他們避而不見不搭理。可憐沙丘那鬼地方估計草根都沒的吃,老趙餓的沒力氣了,就爬樹上去掏鳥蛋吃。整整挺了三個月,最終被餓死。而十來歲的幼主趙惠文王在李兌和趙成的忽悠下,啥都不知道,等到他們二人來報喪,也只能大哭一場,接受現實。
評語與趙武靈王同時期的燕王噲也搞過一次禪讓,將王位讓給丞相子之,結果引發大亂,燕國幾乎滅國。歷史上讓太子的故事多被傳為美談,禪讓王位的除了有名無實的乾隆皇帝,幾乎沒有好結果。曹丕迫使漢獻帝禪位之後,說了一句名言“舜禹之事,吾知之矣”。堯舜禹禪讓只是儒家編的童話,在帝王的時代,王權代表著至高無上的利益和榮譽,覬覦王權心懷叵測的人太多。周人的嫡長子制度說白了就是要絕了別人的妄想,避免王位之爭。而所謂禪讓,除了被篡位的人用來做遮羞布之外,肯定會引起原本要繼承王位的人的妒忌和怨恨,再被小人利用,而且這時候從來不缺小人,不出亂子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