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H71227445
-
2 # 閒來無事逗糖寶
我家寶寶今年三歲多,從一歲多開始每兩個月就會和外婆回老家呆兩個禮拜。
一歲多的時候,把寶寶送回家,我們離開時,她會哭,但過半天打電話給外婆詢問,寶寶的情緒已經好了,似乎已經忘了我們的離開。
兩歲多的時候,寶寶能溝通交流的時候,我們會提前和寶寶說,再過段時間要回老家了,給她提前打好預防。等分別的時候,她會主動的和我們說再見,然後還會說早點回去接她。但情緒還是有點低落。
到現在,她已經接受了每次都離別,因為他知道過段時間,我們就會去接她,而且在老家她玩的也很開心。
分別的時間裡,我會天天和寶寶打電話。隨著寶寶的成長,寶寶在電話裡的表現也會隨著變化。
像問題種說的情況,出現在兩歲多的時候。一歲多的時候,打電話的表現是會和我咿呀呀兩句;等到兩歲多的時候,就會不願意和我們講話,她的注意力在玩上面,沒說兩句話,寶寶就會和我說,媽媽再見,就直接掛了電話;到了現在三歲多,她會主動的和我們撥電話,說一些她發現有趣的事。
其實,問寶寶想不想媽媽,他不回答不是因為生氣或是不喜歡你,而是因為她不懂什麼是想念,該怎麼表達出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他們靜不下來和你電話聊天,吸引他們的東西太多,對他們來說講電話浪費他們玩的時間。所以,不用傷心覺得寶寶不想你。
我身邊的朋友的小孩和媽媽打電話,基本上都是這樣的,尤其是男孩。
我們和寶寶分別,我們要比寶寶跟捨不得。寶寶們比我們更能適應新環境和分別。我們做寶媽的,有時候也要學著放手。
-
3 # 使用者9400392061445
我作為一個二胎寶媽來回答下這個問題。
兩個寶寶從出生到現在都是我自己帶,最長離開寶寶的時間不超過五天,別看寶寶小,其實寶寶是最敏感的,一到三歲的寶寶基本上是誰帶他最多就跟誰親,樓主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最好是帶在身邊。寶寶被帶回老家了,可能樓主和寶寶有段時間沒見了,寶寶難免跟你會有點生疏,也可能是寶寶比較害羞,這種情況也彆著急,樓主可以每天多跟寶寶影片,多互動,讓寶寶知道你是愛他的,寶寶會逐步對你建立信任感,親密關係自然就建立起來了。
-
4 # 媽媽不煩
侄子是家裡奶奶帶,每次和他爸媽沒影片前,都吵著和爸爸媽媽影片,影片一通後,又玩自己的去了,有時連爸爸媽媽也不願意叫。可是影片一掛斷他又不樂意了,又吵著和爸爸媽媽影片。
其實他每天最期待的還是和爸爸媽媽影片通話的時間,只是小孩子真的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感情。他想念父母,又氣父母把他留在爺爺奶奶家裡,他想見父母,見了又不知道枸杞子那麼表達自己的心情。
可當他爸爸媽媽回家,表現就不一樣了。只要見到媽媽,就要讓媽媽抱,就想黏在爸爸媽媽身上不下來。就連媽媽洗澡上廁所,都要在門外候著等著,生怕一個不留神,爸爸媽媽又走了。
孩子三歲前,是建立親密關係的關鍵期,父母應該儘可能陪在孩子身邊。這個時期孩子沒能獲得父母足夠的陪伴,容易缺乏安全感,如果沒有及時得到父母的安撫,孩子就會漸漸地和父母產生隔閡。
回覆列表
拒絕回答是因為他情緒很複雜,不會表達,只能逃避回答!委屈,難過,生氣,剛離開媽媽時候的害怕和擔心等等!
突然離開媽媽,寶寶心裡肯定很多疑問,為什麼媽媽會離開我,為什麼要突然帶到一個沒有媽媽的地方,我是不是要跟媽媽分開了,媽媽什麼時候才會來找我,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會困惑著寶寶!
所以見到寶寶第一句話應該是安慰他,而不是問他想你了沒有,因為他肯寧想了,但又不知道怎麼把這麼多情緒表達出來,才會不回答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