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個,你就不會糊塗傻傻分不清了!
雷打庵
&
雷打石
雷打庵:俗稱雷公打破石,位於羅江村境內,南崗山、暘掛山之北。山體高約40米,外觀呈立體方山。正面有一高約35米的巖洞,洞中夾一巨石,如同鑄鐘落地,幾乎把整個巖洞堵塞,而巖洞的上方則開孔見天,恰如山頂開天窗,氣勢磅礴、巧奪天工。
相傳,巖洞內明代建有一佛寺,叫“天生寺”(一說“天窗寺”),寺內有99個和尚,經常攔葬劫嫁,無惡不作,路過山下的人多遭此害。一日天上差來一隻仙狗到寺內,將盛飯的金杓咬走,當寺內一位專做善事的和尚出門追狗尋找飯杓之際,突然間天昏地暗、電閃雷鳴,一聲巨響把巖洞石頂打破落地,那批平素作惡的和尚與佛寺全被壓在巨石之下,唯寺內的金香爐,拋在東側,後變成了現今所稱的“香爐石”。
雷打石:位於油籮巖西南方,相距300米。圓形巨石高20餘米,中裂一縫,寬約20釐米,分石為兩半。相傳是雷所劈,故名雷打石。
民間流傳近似荒誕的神話故事,清乾隆《寧都縣誌》和清道光《寧都直隸州志》,對此有相關記載:“曾抱蟾隱青陽洞授徒,律行清嚴,為學者師。有女子潛逃洞中,自稱為某家女,蟾知為魅,禁以符,魅走亂峰間,急呼雷劈,山石崩裂,今遺蹟存焉。”此地風景優雅,巨石下有淺巖,築有庵室,茂竹掩蔽,薰風習習,冬暖夏涼。
三指峰
三端寨
三指峰:又名三指寨,位於朝陽山西南側,西鄰繫馬樁,北望翠微峰。因其由三座石峰組成,形如三個手指而得名。自西南谷地遠望形如三指並立;立朝陽山頂西瞰,又像三指平伸。
三座峰呈南北方向排列,間隔為二三十米,其中南側山峰較高,海拔為331.5米。峰南、北、西三面皆為高達六七十米的陡壁懸崖,猿猴愁攀。東面連為一體,沿緩坡而上,可達各個峰巔。
三巘峰寨門
三端寨:即三巘峰,金精十二峰之一,因三體呈三岔形,東部粗大,北部和西部細小,得名三端寨,峰之最高點363.6米,山峰四面聳立,盤轉如龍,北端自山腳沿脊而上,鑿有一排蜿蜒百餘米的石階古道,古道盡頭築有一寨門,是入山唯一門戶。
清順治、康熙年間,李騰蛟、彭士望、彭任、曾燦等人,聚居於此,建有“一草亭”、“半廬”、“值松草堂”等廬舍學館,在此授徒造士,成為“易堂三館”之一。
蓮花峰
蓮花山
蓮花峰:位於翠微峰西南方,東與石鼓峰、凌霄峰對峙,西鄰大石寨、小石寨,南連蒼山,北與三巘峰隔坑相望,因山形似一朵綻開的蓮花,故名蓮花峰。又因昔日曾有達官貴人隱此避亂,故俗稱“官人山”或“安人山”,峰頂海拔412米。山峰南端裂一狹縫,天成石巷,橫通一線,長達百餘米,名為“天光一隙”,築有岩石寨門,為古代登山獨徑。
蓮花山青蓮古剎
蓮花山:位於翠微峰國家森林公園西南部,距離縣城約15公里,峰如羽扇,環列凌霄,氣勢磅礴,古木參天,逶迤迴環,狀若蓮花,故名蓮花山。蓮花山峰巒疊嶂,山體呈西北—東南走向,南北長5公里,東西寬3公里,地域面積約15平方公里,海拔達953.8米,明代董越有詩謂:“蓮峰自西來,參差插天碧。屹立對武頭,東西表封域。”南山腰有一古寺,西晉年間青蓮祖師始建,距今1700餘年,名“青蓮古剎”,寺宇傍山而建,掩映在綠蔭叢中,紅牆綠樹,交相輝映。
看了這個,你就不會糊塗傻傻分不清了!
雷打庵
&
雷打石
雷打庵
雷打庵:俗稱雷公打破石,位於羅江村境內,南崗山、暘掛山之北。山體高約40米,外觀呈立體方山。正面有一高約35米的巖洞,洞中夾一巨石,如同鑄鐘落地,幾乎把整個巖洞堵塞,而巖洞的上方則開孔見天,恰如山頂開天窗,氣勢磅礴、巧奪天工。
相傳,巖洞內明代建有一佛寺,叫“天生寺”(一說“天窗寺”),寺內有99個和尚,經常攔葬劫嫁,無惡不作,路過山下的人多遭此害。一日天上差來一隻仙狗到寺內,將盛飯的金杓咬走,當寺內一位專做善事的和尚出門追狗尋找飯杓之際,突然間天昏地暗、電閃雷鳴,一聲巨響把巖洞石頂打破落地,那批平素作惡的和尚與佛寺全被壓在巨石之下,唯寺內的金香爐,拋在東側,後變成了現今所稱的“香爐石”。
雷打石
雷打石:位於油籮巖西南方,相距300米。圓形巨石高20餘米,中裂一縫,寬約20釐米,分石為兩半。相傳是雷所劈,故名雷打石。
民間流傳近似荒誕的神話故事,清乾隆《寧都縣誌》和清道光《寧都直隸州志》,對此有相關記載:“曾抱蟾隱青陽洞授徒,律行清嚴,為學者師。有女子潛逃洞中,自稱為某家女,蟾知為魅,禁以符,魅走亂峰間,急呼雷劈,山石崩裂,今遺蹟存焉。”此地風景優雅,巨石下有淺巖,築有庵室,茂竹掩蔽,薰風習習,冬暖夏涼。
三指峰
&
三端寨
三指峰
三指峰:又名三指寨,位於朝陽山西南側,西鄰繫馬樁,北望翠微峰。因其由三座石峰組成,形如三個手指而得名。自西南谷地遠望形如三指並立;立朝陽山頂西瞰,又像三指平伸。
三座峰呈南北方向排列,間隔為二三十米,其中南側山峰較高,海拔為331.5米。峰南、北、西三面皆為高達六七十米的陡壁懸崖,猿猴愁攀。東面連為一體,沿緩坡而上,可達各個峰巔。
三巘峰寨門
三端寨:即三巘峰,金精十二峰之一,因三體呈三岔形,東部粗大,北部和西部細小,得名三端寨,峰之最高點363.6米,山峰四面聳立,盤轉如龍,北端自山腳沿脊而上,鑿有一排蜿蜒百餘米的石階古道,古道盡頭築有一寨門,是入山唯一門戶。
清順治、康熙年間,李騰蛟、彭士望、彭任、曾燦等人,聚居於此,建有“一草亭”、“半廬”、“值松草堂”等廬舍學館,在此授徒造士,成為“易堂三館”之一。
蓮花峰
&
蓮花山
蓮花峰
蓮花峰:位於翠微峰西南方,東與石鼓峰、凌霄峰對峙,西鄰大石寨、小石寨,南連蒼山,北與三巘峰隔坑相望,因山形似一朵綻開的蓮花,故名蓮花峰。又因昔日曾有達官貴人隱此避亂,故俗稱“官人山”或“安人山”,峰頂海拔412米。山峰南端裂一狹縫,天成石巷,橫通一線,長達百餘米,名為“天光一隙”,築有岩石寨門,為古代登山獨徑。
蓮花山青蓮古剎
蓮花山:位於翠微峰國家森林公園西南部,距離縣城約15公里,峰如羽扇,環列凌霄,氣勢磅礴,古木參天,逶迤迴環,狀若蓮花,故名蓮花山。蓮花山峰巒疊嶂,山體呈西北—東南走向,南北長5公里,東西寬3公里,地域面積約15平方公里,海拔達953.8米,明代董越有詩謂:“蓮峰自西來,參差插天碧。屹立對武頭,東西表封域。”南山腰有一古寺,西晉年間青蓮祖師始建,距今1700餘年,名“青蓮古剎”,寺宇傍山而建,掩映在綠蔭叢中,紅牆綠樹,交相輝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