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神奇俠

    不該!!!2歲半男孩調皮搗蛋難道不是正常?老實安靜你們怕不怕?這個年齡有父母身邊引導對小孩習慣養成非常重要!!!

  • 2 # 尋找145550646

    我小兒子兩週半這樣的送的幼兒園,去了一個多了,病假請了近一個月,孩子上火,而且年齡小,老師說的不懂,聲帶都哭壞了,特麼的不建議這麼早送幼兒園

  • 3 # 如夢令l知否知否

    男孩子不要這麼早送幼兒園,條件允許的話,4歲再送幼兒園最好。

    男孩的自理能力,表達能力都比同齡女孩弱,抵抗力差。所以晚點送幼兒園對孩子有好處。

  • 4 # 孟婆牌奶茶就是香

    我家27個月送的私人幼兒園。之前,從15個月會走就一直在上早教。初衷其實很簡單,就是想讓他適應更多環境,再一個也能減輕老人負擔。畢竟我還要上班。其實兩歲半的孩子上小型班我覺得是可以的,只要大小便有規律、能表達就可以。

  • 5 # 阿蓮137767579

    首先我覺得你應該很驕傲,因為調皮的孩子特別的聰明。那就要看家長怎麼引導了,你可是他的啟蒙老師,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從現在起記住你就是孩子的老師,孩子能不能成才? 就看你怎麼育苗嘍。

  • 6 # 六個荔枝520

    我覺得不要把孩子送去太早,自己的孩子好幾個人看都嫌棄調皮,那送幼兒園他就能不調皮了嗎,我覺得只要有看孩子的,還是晚送吧,我家大寶和二寶生日都過了九月一號,身邊很多人都讓孩子上了四年幼兒園,我那兩個孩子都是三歲半多上的,正好三年幼兒園上完,我覺得孩子以後上學的時間那麼長,小時候能在家呆幾年啊,雖然幼兒園很好,畢竟也得管制啊,希望孩子該自由時自由,該上學時上學,如果實在沒看孩子的就另當別論吧,我是自己開了一個小店,大部分是自己看孩子

  • 7 # 知識百科大全歡迎關注

    送幼兒園必須要從一歲左右就應該開始送了,送晚了影響孩子成長我們家的孩子從一歲多點就送幼兒園。三歲就獲得全國英語比賽長春市唯一的英語大賽智慧鳥兒寶貝的稱號。這個證書是有價值的上學可以減免一千塊錢

  • 8 # 咯五勞模KKKSQL嗯YY

    俺家孩子是還有兩個三歲的時候上的幼兒園,沒辦法了,俺媽沒時間看,俺婆婆人家來是來,來呆一天就想各種理由回家,甚至是裝病要回去,我和老公在外面擺攤,冬天太冷,實在沒辦法,只能讓孩子去幼兒園了

  • 9 # 仙仙欲醉

    我兒子現在小學二年級了平時在學校表現的還可以。但在幼兒時期3週歲入的幼兒園當時也是非常調皮及鬧騰的當然也有一個同樣調皮的小夥伴當時2人可是班裡有名的調皮搗蛋。跟現在沒的比,現在懂禮貌愛笑喜歡分享食物。我想跟平時老師及家裡管的嚴而且做的好誇獎及實物獎賞,做的不好要讓他明白錯的地方並認錯道歉接受處罰。

  • 10 # 大為姥姥

    男寶寶調皮很正常…我特別喜歡這樣的孩子:調皮搗蛋的男孩…長大一定很聰明…但是家長一定要讓孩子走正確的方向…更要正確的引導…孩子長大一定會成為棟樑之材:聽話的孩子沒膽量…膽小不得將軍坐!聰明的孩子王者榮耀!

  • 11 # 陌生人123

    調皮一點的男孩兩歲半去我覺得一點沒問題,因為我家大寶就是兩歲半去的,現在剛半個月,因為二胎還有一個月孕產期,所以提前讓他去適應,一開始我還怕他不適應,因為年齡太小會對他心理造成傷害,因為一直是我自己帶身邊特別懷二胎之後就比較粘我,突然去幼兒園一天看不到我會不想去,但是除了每天早上會想要我陪著他去幼兒園一天在學校都玩的好開心的。開始幾天是我自己接送的,每次接回來會送明天不要去了,問他為什麼他就說幼兒園找不到媽媽了,想媽媽!所以也讓我糾結要不要繼續送他去,大概上三天之後我去學校看了下他們老師說我壓根不要擔心,說我兒子進學校從來沒哭過現在跟小朋友熟了之後更加,還有一點調皮,老師說開始還擔心他吃飯的問題,結果他吃的很好,因為我們在家裡就從來不餵飯,屎尿一般不要擔心,幼兒園是隔一段時間就會喊尿尿,現在每天坐校車,看到校車來了就自己揹著書包上去了,每天回來都開心的不得了,因為在家裡沒什麼小朋友玩,也沒有這麼粘我了,反正如果太調皮的小朋友兩歲半去幼兒園壓根不用操心,我兒子是班上最小的我真的不擔心他受欺負,反而擔心他打別人,所以進園的時候就跟老師溝通過這個讓他注意一下

  • 12 # 陪兩小隻蝸牛去散步

    看到這個問題,其實我還挺心酸的,全家統一和媽媽站到了對立面,好像只有媽媽更懂得孩子,但是如果孩子並不是像媽媽所說的那樣發展或表現,全家可能就會指責媽媽的一意孤行和自以為是。

    以下我分享我的經驗和所見所聞,希望您可以拿來和家人溝通,對您有幫助。

    我先說下如何和家人溝通吧!

    其實這個問題答案在您心中已經有了,但無奈家人集體反對還譴責了你,讓你產生了自我懷疑或者無奈地動搖。

    根據您的問題,建議您:

    ①理解並尊重家人:他們可能精力有限,對孩子發育特點又不很科學地瞭解,所以容易對孩子沒耐心。

    這樣理解就不會和他們溝通時發生衝突,在說自己觀點和建議時也會比較被他們接納。

    整理一下去幼兒園的弊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和他們解釋。

    最好給家人看一些權威的相關文章,包括這個階段孩子的特點給家人,更有信服力。

    去年這個時候我外甥剛兩歲多,我妹提過把他送幼兒園,我持反對意見。

    當時我是從如下幾個方面說我反對的原因。

    孩子太小,容易形成嚴重的分離焦慮,安全感不夠

    我妹是因為自己帶外甥又自己開店,顧不上孩子。

    把孩子送幼兒園,無疑給孩子感覺媽媽工作比我重要,而且兩歲多孩子進入terrible two,也容易引起家長的不耐煩,這個時候送去幼兒園,讓孩子會覺得媽媽不夠愛自己,更害怕離開媽媽,對幼兒園更加抗拒。

    安全感建立良好的孩子,無論對自己的認識還是對他人的信任都非常客觀和積極。他們適應能力也會非常強,不管是否爸媽在身邊,父母對他的愛都是穩定不變的,在一個新的環境,更容易獲得安全感,適應能力很快,自我發展也會很好。

    太早送幼兒園,孩子容易有攻擊性等問題

    有研究表明,那些三歲之前脫離父母送往幼兒園的孩子容易形成攻擊性性格。由於內在安全感不穩定,他們對人不信任,容易有反抗、衝動的行為特徵,有的孩子5-6歲還是無法和同伴很好地相處,愛用武力解決問題,這也是一種自我保護。

    女兒和他在一個樂高玩具桌前玩,我女兒先拿了一個她喜歡的模型,男孩想要,女兒不給,男孩突然發狠打了女兒,我當時看到男孩的樣子真的像發瘋了,趕緊跑過去制止。

    過早去幼兒園,不利於孩子自由發展

    幼兒園是集體生活,集體活動,因此需要按照老師設定的模式去做事,尤其是在玩上,會受到很多限制,也就是孩子無法按照自己意願去隨意選擇自己想做的事情,想玩的玩具。

    而這個階段孩子就是在通過接觸不同的東西,自由探索,獲取直接經驗,從而發展認知等各方面的能力。

    過早進入集體生活,受到限制,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育。

    過早送幼兒園容易自信心不夠

    兩歲半孩子無論從心理還是身體,大多孩子還不具備照顧自己的能力,幾乎靠老師,而老師不像家長一對一模式,而是一對多,孩子的需求比較難得到第一時間的解決,孩子容易有挫敗感。

    幼兒園代替不了家庭,因為調皮送幼兒園是逃避家庭責任

    家庭教育永遠是第一位,家長因為逃避對孩子的管教,本身態度就不對。

    兩歲半孩子進入可怕的兩歲,有了獨立的意願,但能力又不夠,就容易哭鬧,有了更多地探索機會,滿足自己想獨立的渴望,天性本來就是如此。

    如果一個兩歲多孩子乖巧聽話,大人讓幹啥就幹啥,不讓幹啥就不幹,這樣的孩子更可怕,完全沒有自我和自主意識。這不是一個正常孩子應該有的樣子。

    家長在孩子進入每一個新的階段時,應該試著瞭解孩子每一個階段的發育特點,理解孩子的行為模式,尊重並給與接納。

    綜上所述,我不建議送,當然有些孩子送了,也挺好,但畢竟每個孩子不一樣,能力不一樣,家長在背後做得工作也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也不能跟風,而是根據自己和孩子實際情況決定,而對於您家送幼兒園的理由,我是不贊同因為這送,相反孩子更需要家庭養育人的理解、接納和陪伴。

    END

  • 13 # 青花欣悅

    孩子才2歲半,家裡有人照看的話建議不要這麼早送幼兒園,不能因為孩子太調皮就想送到幼兒園裡面去訓練,畢竟年齡還小,各方面能力還比較差,一般來講小孩子到了3歲後再送幼兒園比較好。

    太小的孩子自理能力差

    孩子2歲多,生活上基本都是大人幫忙照顧,上幼兒園後老師少,孩子多,不能面面俱到。孩子有什麼問題也不能及時發現及時解決,比如尿褲子了老師沒有及時發現更換,孩子就容易受涼生病。還有喝水都是自己去接水來喝,老師只是讓孩子們去喝水,但到底是不是每個小孩都喝了水?老師也不會逐個來監督。所以一整天的孩子可能因為喝水太少也容易生病的。

    太小的孩子表達能力差

    除了生活自理方面的因素,2歲多小孩在語言表達上也比較差,有時候說不清楚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果身體有不舒服的感覺,自己也說不出來,老師如果沒有及時發現異常,就會耽誤事。

    太小的孩子適應能力差

    孩子突然離開親近的人和熟悉的環境,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再面對一群陌生的面孔,都是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的。過早送孩子上幼兒園,孩子的適應能力差,一時半會難以適應,身體不但容易生病,心理上也會焦慮不安。

    太小的孩子免疫力差

    孩子太小,免疫力也差,幼兒園裡面二三十個小朋友一整天呆在一起吃喝拉撒睡,很容易出現病菌的交叉感染。孩子越小,他的免疫力就越差,所以容易感染病毒,往往會因為個別小朋友生病而傳染給好多小朋友。

    調皮是小孩子的天性

    題主說自家的孩子太調皮,這麼大的小孩子有幾個不調皮搗蛋的?這個不是很正常嗎?哪個小孩子兒時沒讓大人頭疼過?不都是這麼長大的嗎?

    孩子的成長一直都是在大人的引導教育下一點點進步的,不用太過心急和擔心,相信自己,相信孩子會隨著時間推移一天天長大,變得越來越優秀!

  • 14 # 愛思輕課堂

    作七年的老幼教來告訴你區別太!大!啦!尤其是今年九月份剛接了新託班,班上孩子從兩歲五個月到三歲不等,深有感觸。

      首先,三歲以後入園,孩子適應能力強。孩子剛入園時都會哭鬧一週左右,叫做分離焦慮。三歲的孩子一週之後馬上就適應了,跟老師和小朋友都互動的很好,但是兩歲半的孩子,最少要適應兩週,多的兩個月,早晨入園還是哭著,只想著回家更別提學什麼玩什麼了。

      其次,三歲以後入園,孩子抵抗力強。我們班23名幼兒,九月份剛入園天氣涼爽,哭鬧也不會引起什麼疾病,一旦國慶假期一過,進入秋冬,疾病高發期來了,年紀小的就扛不住,班裡每天也就能來10個左右吧,這十個基本都是三歲的,其他的都病倒了。不是說幼兒園有什麼病毒,集體環境中,一旦有人感冒了肯定會交叉傳染,年齡小抵抗力差些就容易生病。

      第三,三歲以後入園,表達能力強。我們班孩子剛入園時,就會哭,難受了哭,想家了哭,提不上褲子哭,想尿尿也哭,因為孩子還沒有到能夠完整清楚地,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裡表達自己的意願的能力,他著急說不出來只能哭,越哭越上火,最後就容易生病,還有拉臭也不會說的,玩著玩著屎球都掉出來了,哎,孩子也是夠累的,最起碼拉臭和尿尿要會表達才行,老師也不會讀心術啊

      總之,孩子早上一年半年幼兒園沒什麼區別,學也學不到太多,人際交往更別提了,反倒容易三天兩頭往醫院跑,孩子遭罪家長心疼,老師一個電話就得請假接孩子。兩歲半入園的話能不哭不生病就不錯了,這些用語言去學去說去溝通的技能,自己也能教孩子。

  • 15 # 欣若繁花

    關於題主的問題,我理解為兩點:

    一、如果說希望單純的通過幼兒園來改善孩子過於“調皮”的個性,效果可能不會特別好,因為幼兒園教育只是家庭教育的輔助工具,想要改善主要還是要由家庭教育著手,否則家裡慣著,幼兒園管著就容易引起孩子對幼兒園的牴觸情緒。

    二、兩歲半上幼兒園不算特別早,所以不必將這個問題上升到家庭矛盾,孩子是否能上幼兒園主要是根據孩子自己的成長特質來決定,而不僅僅只是看年齡。題中說孩子過於“調皮”,所以即便上了幼兒園,相信也會很快適應。

    我們家也是兩歲半的時候送去上的託班,跟你們剛好相反,我們提早上託班的原因是孩子太靦腆了,想著讓孩子提早去集體生活裡鍛鍊鍛鍊。試託兩個月每天都準時報到,不早退不遲到。孩子的適應期也比預期的要短,大概一個禮拜後就不再抗拒上幼兒園了,後來我才想他大概不是適應了集體生活,而是對每天送他來上學妥協了。通過兩個月的試託並沒有改善孩子靦腆的個性,他不但沒有學會享受集體生活,而且每天都有一個單獨的老師在陪他。所以兩個月後我就沒有再上了,同班的孩子基本上都年齡相仿,我們不再送託後有的孩子依然繼續送,一直到小班開學。

    上面這個案例就說明:孩子能否上幼兒園年齡並不是決定性因素。

    你的孩子適合上幼兒園嗎?

    一、基本的溝通能力

    對於剛剛邁出家門的孩子來說,老師和同學都是陌生人,進入一個陌生環境免不了會出現各種摩擦。對於適應期的孩子來說,有一定的溝通能力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入園焦慮,也有助於老師對孩子的突發情緒做出有效的反應。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情緒得到及時正面的緩解才能對陌生環境建立初步的安全感。

    二、基本的生活技能

    進入幼兒園就是進入一個小集體,可能剛開學老師為了安撫一些孩子的情緒選擇餵飯、喂水,輔助上廁所。但是教會孩子學會基本的生活技能不但可以幫助孩子更輕鬆的適應新環境,而且可以讓孩子在新環境裡更加自信從容。即便一些孩子入園前不會自己吃飯、上廁所,老師也會以最快的速度教會孩子。

    三、是否主動享受集體生活

    這才是孩子能否上幼兒園最重要的部分,如果一個孩子非常享受集體生活的樂趣,即便他的年齡小,他也會非常快的適應幼兒園生活,並且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相處方式。相反,如果孩子對集體生活特別抗拒那麼過早的進入幼兒園並不是一個上乘之策。

    關於“家園共育”

    題中說孩子是因為過於“調皮”才被家裡人建議提前送去上幼兒園,這種想法其實在老一輩家長意識中很普遍,比如“我現在管不了你,等你上了幼兒園讓老師去管你”。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可取的,對於孩子來說家庭教育永遠是最重要的,而幼兒園教育只是家庭教育的輔助工具。只有家庭和幼兒園相互配合才能將幼兒教育的意義最大化。

    所以單純依靠幼兒園教育去完善孩子的性格特徵是不現實的,孩子的教育切忌一方管著、一方慣著。家長和老師應該本著相互尊重相互諒解的心態,奔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去努力。

    家園共育裡最需要改善的就是認知不對等:

    很多家長覺得教育好孩子是幼兒園的本職工作,自己如果可以教育好孩子或者有那麼多精力去管教孩子那還送孩子上學幹嘛!而作為幼兒園來說,更多的是把孩子每天的幼兒園生活教材化,而家長就成了“課代表”。家長失去主動性可能在配合學校教育時就會出現各種牴觸情緒。

    總結: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家庭教育”永遠是最重要的部分,不管孩子是否要去上幼兒園,想要糾正孩子的性格特徵首先就是從日常生活出發,避免出現不對等的教養原則。如果關於孩子的教養問題出現歧義,那麼良性的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畢竟和諧的家庭環境才是最有利於孩子成長的。

  • 16 # 育兒路上的媽媽

    從題主上的問題看,寶寶2歲半,很調皮,家人讓送幼兒園。可能從家人角度理解,認為孩子調皮,把孩子送幼兒園,有了幼兒園規矩和老師的管束,對於教育調皮的寶寶有一定的約束力。從我個人理解,是因為寶寶調皮,才送幼兒園。

    雖說,對於寶寶什麼時候上幼兒園,沒有嚴格的標準,但寶寶上幼兒園,並不能因為調皮,也不是家長主觀認為想送幼兒園就送去,而忽略了孩子入園前的適應問題。

    題主不同意把2歲半的孩子送幼兒園,而遭到家人的譴責。其實,寶寶是否適合上幼兒園,主要從以下4個方面判斷,如基本達標,就較順利適應入園。

    生活上

    生活離不開吃、喝、拉、撒、穿,寶寶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同時離開了日夜守護在身邊的家人,需要掌握生活上的基本技能。能自己吃飯;自主大小便,或者主動告訴老師要大小便,學會蹲坑、坐便;自主穿脫衣、褲、鞋、襪;自主睡覺,有基本的作息習慣如午睡。掌握了這些技能,對於寶寶的入園邁出了成功的一步。

    語言上

    能明白老師的話,具備清楚的語言表達,即使無法清楚表達,但能通過動作、表情作出迴應。比如我二寶2歲2個月上幼兒園前,我教她一些基本的生活用語:請讓開;我餓了;我吃飽了;我要上廁所等。這樣,在表達基本需求時,小朋友或老師能作出及時的迴應,讓寶寶儘快融入幼兒園集體中去,減少了入園的焦慮。

    人際關係上

    能與小朋友一起玩遊戲,與小朋友友好相處,能理解與他們相處,“打、搶、砸、咬”的動作是不好的行為。

    心理上

    嘗試過帶寶寶到幼兒園周邊的媽媽會發現,寶寶會盯著幼兒園裡的一切事物看,並且躍躍欲試,也想進去。在寶寶對幼兒園最初的印象:有很多小朋友玩,有很多漂亮的玩具,能滑滑梯等。

    因此,入園前,多帶寶寶到外面玩,多接觸其它小朋友,並和他們一起玩,鍛鍊孩子對陌生環境和陌生人的適應性。

    寶寶是否要上幼兒園,家長除了在日常生活中鍛鍊孩子的相關生活技能,同時根據寶寶的性格特徵,有意識地陪伴寶寶一起作好入園準備。

  • 17 # 親子成長手冊

    家裡有兩歲半的男寶非常淘氣,家裡讓送幼兒園,但是我不同意,家裡人都譴責我該怎麼辦?

    孩子兩歲半的時候有出現第1個執拗期,這個時候反應出來的孩子會比平時不聽話一些,有的時候會淘氣,甚至願意和大人對著幹。

    很多家長就會覺著孩子不聽話,那麼從幼兒園是最直接的方式,其實你想想如果他在家裡都不聽話的話,在幼兒園是那種強制性的把她的脾氣管下來,老師對待他的態度其實也不會太好。

    所以這個時候我還是比較贊同題主的意見,不要送到幼兒園去,而是在家裡協助孩子度過這個特殊的事情。建議可以看看《正面管教》這本書,裡邊有不少對於孩子的教育,還是比較有方法有技巧的,而且實操性比較強,家長們學起來就可以用。

    現在題主的困惑是面臨著家裡邊兒的那些壓力該怎麼辦?因為大家認為這把他送到幼兒園去可能就讓孩子比較乖一些,因為家裡邊兒也不是特別懂小孩子心理的發展,這個時候提主知道這樣是不好的,那麼怎麼去說服家裡面。

    我建議沒事的時候家裡面可以播放一些關於教育的一些視訊或者是一些微課之類的,像《超級育兒師》之類的節目就是不錯的,家裡在一起觀看觀看的時候,大家可以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通過這種方式,其他家庭成員也會知道孩子的教育不是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孩子的教育一直都是一個複雜的工程。或許給予提出的壓力就會小一點。

  • 18 # 一個正直的人阿

    我跟你相反啊,我家孩子兩歲半的時候可以自己上廁所,自己吃飯,自己穿褲子等等,而且說話比較早,一歲半就可以和大人交流了,口齒清楚,沒有大舌頭的現象。從小個子也高,兩歲半多高我忘了,但是前幾天剛過了三週歲生日,身高105,體重35斤。那時候我想著一切條件都已成熟,完全可以上幼兒園了。我們夫妻都要上班,送幼兒園會更省事。幼兒園我都比較好了,老師也都聯絡上了。結果我們全家一致反對。

    一直要求必須等到三歲以後再送幼兒園去,什麼理由都有,我爸說太小了去了等於託兒所,沒有教育質量。我媽說孩子雖然長得大,但是畢竟沒有大點的孩子靈活機敏,怕受欺負。我老公更是諮詢了好幾個幼兒園老師,問她們兩歲半去究竟好不好。結果三四個老師無一例外,都有同一句話,那就是:孩子其實什麼時候送去都可以,有的一歲半就送過去了,太小的老師可以幫著餵飯,哄睡覺等等。但是總體來說肯定沒有大點送過去好,因為太小的孩子無法正確表達情感,經常會有害怕也不敢說的情況,小孩願意找大的玩兒,大的不願搭理小的這是常態。而且太小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參與性差。多多少少對心理都有一些影響,不過也分孩子,有的孩子天生開朗樂觀自來熟,你不理我,我也樂哈哈的跟大孩子後屁股玩兒,有的孩子,大孩子大點聲跟他講話他就嚇的跑一邊去了,然後就怎麼叫都不跟大家在一起玩兒了。[我想靜靜]我老公一聽,對心理可能會有影響,說啥也不送過去了。現在孩子三歲了,在家整天吵吵要去上學,找小朋友,還說要好好學習[淚奔]疫情過後肯定要送的。

    家裡人如果都想把孩子送幼兒園,多半都是因為孩子沒人帶,如果你家真的沒人帶孩子不如送過去吧,在家裡不一定就更好。

  • 19 # 寶媽的逆生長

    有一次,與朋友聊天的時候,朋友告訴我,他家寶寶剛滿一歲半就被他送到了幼兒園,剛開始的時候,我很羨慕朋友,可是後來,她家寶寶上了一年級,才發現各種問題接踵而至,她的孩子性格變得很孤僻,什麼事情都不願意跟父母說,並且,孩子才剛一年級就厭學了,無論父母怎麼勸說都不願意去上學。

    所以,對於孩子要不要提早送幼兒園?我的意見是:最好不要,接下來,我將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並針對與家人意見衝突時給出解決方案。

    01、孩子提早送幼兒園,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性格變得孤僻。

    孩子三歲前就送幼兒園,可能會導致孩子性格孤僻,三歲前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時期,如果,在這個時候孩子離開了自己長期依賴的人,那麼,他的性格就會變得很敏感、孤僻,也不願與他人進行交流。

    澳洲兒童教育專家在《養育孩子:三歲以下應該進幼兒園嗎?》一書中指出:

    那些很早脫離父母來到幼兒園的孩子更容易產生攻擊性的性格、反社會行為、以及其他心理方面的問題。這些孩子在日後會遭遇人際方面問題,不容易與他人建立密切的關係。

    孩子三歲前,雖然沒有任何的記憶。但這個時期卻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時期。如果這個時候,孩子能夠得到家人全心全意的照料,那麼,孩子就會對照料者產生深深的依賴感,這是任何學校所無法給予孩子的。

    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指出,安全感不是天生的,安全感建立在孩子幼年時期,特別是 3 歲前。

    孩子3歲前,最好能夠呆在父母的身邊,這樣孩子有安全感了,也就不會產生各種心理或行為上的問題。

    02、早早進入幼兒園的孩子容易產生分離焦慮症。

    分離焦慮症是指:

    孩子與照料人分開時出現的焦慮。比如:上大學之後的孩子莫名的難受、失眠,卻找不到自己問題的根源,而這些都是因為離開了父母而產生了焦慮。

    你家孩子有沒有出現這些情況:一旦與孩子分開,孩子就變得焦慮、易怒,愛哭。當你一回家孩子就黏著你,甚至,連上廁所的時候都想要跟你在一起,孩子時時刻刻想要黏著你,一分開就哭,這就是分離焦慮症。

    分離焦慮症在孩子未滿三歲前就進入幼兒園,比較常見,所以,如果,想要避免這個問題,最好能夠在孩子滿三歲之後再放到幼兒園。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嬰兒健忘症,就是孩子三歲以前學到過的東西,他大多都會忘記。因為,隨著孩子的成長,孩子的神經元也隨之而發育,而孩子神經元的發育會伴隨著選擇性的失去一些過去的記憶。

    弗洛伊德(Freud)稱這種失憶為“嬰兒失憶”。

    在幼兒時期,孩子所接受的教育並不會讓孩子記得,所以,根本不存在所謂的贏在起跑線上一說。

    朋友的孩子叫琳琳,她很優秀,在幼兒園的時候就上過電視臺,甚至她還參加過兒童故事大獎賽,但在琳琳三年級的時候,她卻突然產生了厭學症,伴隨著的是成績的迅速下滑。看到孩子這樣子,朋友很著急,但想盡了各種方法,卻仍無法阻止女兒的狀況。

    朋友對孩子的期望很高,在孩子一歲的時候就開始讓孩子接受了學前教育,然而,這些教育並沒有讓孩子跑的更快,反而讓孩子產生了厭學症。

    其實,學習是一場長期的馬拉松,並不是一場短跑衝刺,早早的讓孩子接受教育並不會讓孩子跑的更快,只會讓孩子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最後,得不償失。

    04、堅定立場的同時,積極面對問題和思維差異,與家人做好充分有效的溝通。

    1.堅定自己的立場

    你要明白的是:你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為孩子負一輩子責任的是你,不是你的家人。作為父母,首先,我們要堅定自己的立場,你的每一個決定都會影響孩子的未來。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你現在的生活是你過去所有選擇的總和,同樣,這句話對孩子也一樣適用,你的每個選擇都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方向。所以,我們要慎重的對待自己每一個決定。當我們明白了提早讓孩子上幼兒園對孩子的危害時,我們就要堅持自己的立場,而不是被他人的想法所左右。

    2.有效的進行溝通

    很多人聽到我的第1個建議後,就強硬的讓家人按照自己想法做事,然而,這並不是最好的方式。聽說過什麼叫做溫柔的堅持嗎?聽說過什麼叫溫柔刀刀刀致人性命嗎?堅持,不一定要用強硬的語氣,強硬的語氣只會招致他人粗暴的對待,而溫柔的語氣,和藹的態度,才能讓他人放下心中的戒備,更願意聽從你的建議與想法。

  • 20 # 育兒苗圃

    孩子兩歲半,如果有條件,可以考慮送幼兒園。

    當然了,現在幼兒園倒是規定孩子要滿三歲才可以收,如果孩子不滿三歲,但各方面發育已經不錯,幼兒園也是可能收的。

    送孩子進入幼兒園,一方面可以減輕家長帶孩子的負擔,讓家長可以有點時間去做自己的事,另一方面,可以鍛鍊孩子的語言及社交能力,讓他能更快融入集體。

    像題主孩子很調皮這樣的情況,如果送入幼兒園,有老師的管教和其他小朋友的示範作用,也許能讓他更快地建立規則意識,在學校的時候,該玩的時候玩,該遵守規定的時候也會遵守。

    如果讓孩子三歲再入學,也要考慮下,是不是等到他7歲能讀小學的時候,卻又因幼兒園沒讀完,不能入學?

    當然了,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寶媽有時間自己帶孩子,有一定的教育教學能力,也不會妨礙他以後到齡了讀小學,而且對當地幼兒園的師生質量比較擔憂,那麼,想等到三歲或者更大以後再送入幼兒園,也是可以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懷孕22+3了,醫生說只有19周大,半個月了胎兒沒有發育,做羊水穿刺後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