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樂雨不樂風

    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十六章,致虛極也,是指達到一種極度虛無,潛意識主導的境界。情,性也,守情表也是說指回歸人的本性。覆命是萬物歸於本性,也就是說迴歸人的本性,達到一種虛無的狀態就能親近萬物本性,親近大道。

  • 2 # 平凡2850

    先說答案

    這一句的意思是:

    通達於至虛的大道之境,抱道而守神。(抱道守神而至萬物無為自化,自正於大道之境,便是通達於至虛的情境),此般情境,就是所謂的,復歸天命。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甲本:“......至虛極也守情表也......歸根曰情情是謂覆命覆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亡亡作兇......”

    王弼注本《道德經》:“......致虛極守靜篤......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

    簡單解釋下《道德經》的版本問題

    《老子》至今有三個版本源頭:一個是相傳從河上公傳下來,魏晉人王弼註釋的版本,是現代通行本的祖宗。一個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老子》甲乙兩個版本,還有一個是郭店楚簡中的《老子》殘編。

    從義理上看,三個版本的義理是高度一致的,並沒有本質上的差異,不必太過於在意字的考據,重要的是理解《道德經》所展示的聖王治理天下所依據的錨定天地的道德之意。

  • 3 # 漢字在人間

    這句話出自帛書甲本。1973年湖南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帛書甲本和帛書乙本,同時出土的兩個版本也會有細微的不同,乙本“至虛極也守靜督也……靜是胃覆命”。

    1993年,在湖北荊州楚墓中發現了更古老的老子版本,楚簡本“至虛,恆也,守中,篤也”。

    有學者研究後說,老子作為陪葬品,下葬匆忙,不夠嚴謹,儘管如此,也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古籍版本,給後人的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參考。

    儘管三個古本都有所不同,無論對錯,是否校注,都是道的表現形式,既然有存在,就有其合理性。

    至虛極,是指心念惟恍惟惚,不作刻意的停留和固守,但又有符合天道的至善,是思維和思想的區別,思維在短時間內可以是安靜的也可以是波動的;思想的表現在短時間內是成型的不動的。

    把至善至純的思維念頭養成一種習慣,遇到事情不再刻意考慮,自然而然的處理事情,隨外緣而動,成全他人的意志,法自然的過程,稱為道法自然。

    守情表也,如果思維停留在情緒情志,是道的表象,表面形式。道有無數的表現形式,深的淺的,明白的玄藏的。

    老子指出了找到“道”的途徑,塞其兌,閉其門,向內心內在無盡地迴歸,只有人性中的至善至真,才是合乎道性的。

  • 4 # Lauzi

    道家是哲學,不是考古學;理解老子琢磨為什麼倫理無為,而不是科學碳定哪個版本更古老。“情是謂覆命”?從這個情字即可八九不離十推斷此古本不可能是原版老子。道家哲學遵循自然之道,自然無情無義,“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

    道德經十六章前半部分老子敘述如何致虛守靜觀世界,發現週而復始的自然常道。

    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下半部分自然是遵循自然之道才能做到趨吉避凶、沒身不殆。如何做到“沒身”?無情、無意識,效法自然、全身成為自然。

  • 5 # 思思思行行

    這句話源自《道德經》第16章,從你略去了中間部分內容,直接寫“情,是謂覆命”,可以推斷出,你的困惑在於“情”之一字。

    我研究了一下常見的帛書甲本、帛書乙本、郭店楚簡本,對你疑惑部分做了截圖,詳情如下:

    帛書甲本:

    帛書乙本:

    郭店楚簡本:

    透過對比這三個版本以及通行本,我認為“致虛極也,守靜表也”更可取。“虛”是一種蓄勢的極限狀態,即“虛而不屈,動而愈出”,是一種“靜若處子,動如脫兔”的狀態,“靜”僅僅是“虛”的表象。言外之意,“無為無言”不等於“不為不言”,“不為不言”僅僅是表象,“洞若觀火,隨時出動”才是“無為不言”的真正內涵。(我對這一句的理解跟傳統解釋不同,僅供參考!)

    “靜,是謂覆命”,那何謂“靜”?歸根曰靜,歸根是蓄勢,是為了來年再生。因此“歸根”(也就是“靜”)是一個迴圈的結束,又是另一個迴圈的開始,所以說是“覆命”!

  • 6 # 止語終南

    致虛極,看淡一切聲色貨利,外物本來不有。極,放下再放下,到極致。守靜篤,看透身心世界,自性本來不妄。篤,功夫紮實再紮實,至純熟。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身心世界、聲色貨利不管怎麼造作,我皆反觀其根源,其根源乃虛靜之道 也,觀得當體全無。靜曰覆命。虛靜之境身世兩忘,覆命,合道之意。覆命曰常。合道則常存。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能知真常之道,才能謂之明心見性。否則,妄意妄為傷害真常。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知真常者,心包天地,無留其私,可稱王,替天行道。與道合一,不生不死。更多註解請參考憨山大師注本:【憨山大師注】此承上章要人作靜定功夫,此示功夫之方法也。致虛極守靜篤者。致,謂推致推窮之意。虛,謂外物本來不有。靜,謂心體本來不動。世人不知外物本來不有,而妄以為實。故逐物牽心,其心擾擾妄動,火馳而不返。見利亡形,見得亡真,故競進而不休,所以不能保此道也。今學道工夫,先要推窮目前萬物,本來不有。則一切聲色貨利,當體全是虛假不實之事。如此推窮,縱有亦無。一切既是虛假,則全不見有可欲之相。既不見可欲,則心自然不亂。而永絕貪求,心閒無事。如此守靜,可謂篤矣。故致虛要極,守靜要篤也。老子既勉人如此做工夫,恐人不信。乃自出己意曰,我之工夫亦無他術,唯只是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如此而已。並作,猶言並列於前也。然目前萬物本來不有,蓋從無以生有。雖千態萬狀,並列於前,我只觀得當體全無。故曰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復,謂心不妄動也。向下又自解之曰,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意謂目前萬物雖是暫有,畢竟歸無,故云各歸其根。根,謂根本元無也。物既本無,則心亦不有。是則物我兩忘,寂然不動。故曰歸根曰靜,靜曰覆命。命,乃當人之自性,賴而有生者。然人雖有形,而形本無形。能見無形,則不獨忘世,抑且忘身。身世兩忘,則自復矣。故云靜曰覆命。性,乃真常之道也。故云覆命曰常。人能返觀內照,知此真常妙性,才謂之明。故云知常曰明。由人不知此性,故逐物妄生,貪慾無厭。以取戕生傷性亡身敗家之禍。故曰不知常,妄作兇。人若知此真常之道,則天地同根,萬物一體,此心自然包含天地萬物。故曰知常容。人心苟能廣大如此,則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其心廓然大公,則全不見有我之私。故曰容乃公。此真常大道,人若得之於內,則為聖。施之於外,則為王。故曰公乃王。王乃法天行事,合乎天心。故曰王乃天。天法道,合乎自然。故曰天乃道。與天地參。故曰道乃久。人得此道,則身雖死而道常存。故曰沒身不殆。殆,盡也。且此真常之道,備在於我。而人不知,返乃亡身殉物,嗜慾而不返,豈不謬哉。老子《道德經》第十六章原文: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 7 # 洛書圖解周易

    透過洛書解讀,最合老子原意的是楚簡本。

    致虛,恆也,守沖,篤也。萬物旁作,居以顧復。

    沖者,澤水也,幾道而行也。衝者,風浪也,浪遏飛舟也。一靜一動,悟到聞道。

    致虛者,求真也。守沖者,務實也。萬物旁作,客觀資治也。居以顧復,通鑑反省也。

    後續夫物云云一段是對易經原文的解說:

    天道員員(不遠復),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休復),靜曰覆命(頻復)。覆命曰常(中復),知常曰明(敦復)。不知常,妄作,兇(迷復)。

    王乃天是猴王法道,東方日出。天乃道是替天行道,智出有偽。道乃久是身在廬山,大夢盼復。歿身不殆是初心不在,裹挾前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淡顏如何化妝才顯得自然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