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增慕

    紅樓十二釵都是薄命司的,因此李紈的一生都不好,他剛生下兒子老公就死了,守了一輩子寡好不容易熬到兒子當了官自己又死了,所以她福薄命苦不能說下場最好。十二釵中如果探春能夠平平安安活到老那麼她的下場應該算是最好的。

  • 2 # 木木

    李紈在《紅樓夢》中是一個比較黯淡的角色,因為青春守寡 ,所以在大家的印象中,她好像不問世事,一心只知侍奉公婆,陪伴小姑,教導孩子。但只要你認真閱讀,就會發現。李紈的寂寞,是被迫無奈的,並不是她天性中甘於寂寞。

    出生於國子祭酒(類似於現在的大學校長)的家庭,雖然說只讀過一些教導女子遵守封建規則的書,但是知識分子的家境依然把李紈培養成一個知書達禮,有鑑別能力的人。當家理財幾乎是那個時代少奶奶的必修課。

    可是由於賈珠的早逝,李紈只能守寡,她的一切渴望只能壓抑在心中,漸漸變成一種死灰狀態。

    在35回探春組織大觀園中的少男少女組織詩社時,李紈積極參加,並要求做社主,並且把集會的地點定在自己的稻香村,並且要求一切規則都要遵守他的。她雖然不擅長作詩,但最會品評;他的提議得到了其他人的認可,說明李紈品鑑能力的確是一流的。

    45回詩社要l拉王熙鳳入會,出面交涉的人也是李紈。在他和王熙鳳的交涉中,語言絲毫不落下風,王熙鳳也拿他沒辦法。說明李紈的木訥,完全是因為守寡的身份,而不得不隱藏自己的光芒。

    李紈的一切悲劇都是賈珠之死而引起。那麼賈珠到底是怎麼死的呢? 在家庭聚會的時候,賈政突然想起了沒有見到賈蘭,李紈回答是,老爺沒有叫他。這顯然不是正常的祖孫關係。那麼這種生分只能來自於李紈的教導。

    小說中很多處都可以看出,賈府管教兒子靠的都是打罵。寶玉捱打時,王夫人的哭喊中就想起了賈珠。18回寫道,元春即使在宮中也經常寫信給父母,讓他們在教導寶玉時“千萬好生扶養,不嚴不能成器,過嚴恐生不虞”,這個“不虞”嚴重了可能就是生命。

    從王夫人對趙姨娘的痛恨,對金釧兒晴雯的痛恨,可以看出他在生活中所受到的最大傷害,就是這些頗有姿色的女子。

    39回,李紈曾對平兒說,賈珠在世時,也是有幾個屋裡人的。可是大爺一沒,沒有一個守得住的。看來賈珠喜歡的可能也是一些頗有姿色,但沒有誠心的人。李紈也說自己不是不能容人的人。如果賈珠是因為跟有姿色的女子荒唐而被假證打死,家族中一定會想辦法掩飾這個醜聞。那麼李紈心中的恨意恐怕無人傾訴。

    青春守寡,對女人來說,本來就是一場悲劇。況且在賈府這麼複雜的大環境中生存,李紈定然是心力交瘁。他把他最重要的精力都用在了輔導孩子上,當孩子一旦高中,心裡的精神支柱瞬間崩塌,早逝也是必然的結局。最終都會萬事成空。

    枉與他人作笑談,李紈的一生,沒有人真正的理解過他,她的苦也無法傾訴。大家羨慕的也不過是瞬間的浮華而已。

  • 3 # 布媽生活魔方

    《紅樓夢》第一百二十回“甄士隱詳說太虛情 賈雨村歸結紅樓夢”有這麼一段——雨村聽到這裡,不覺拈鬚長嘆。因又問道:“請教老仙翁,那榮寧兩府尚可如前否?”士隱道:“福善禍淫,古今定理。現今榮寧兩府善者修緣,惡者悔禍,將來蘭桂齊芳,家道復初,也是自然的道理。”雨村低了半日頭,忽然笑道:“是了,是了!現在他府中有一個名蘭的已中鄉榜,恰好應著蘭字。適間老仙翁說‘蘭桂齊芳’,又道寶玉‘高魁貴子’,莫非他有遺腹之子可以飛黃騰達的麼?”士隱微微笑道:“此係後事,未便預說。”

     這一段明確顯示了賈蘭高中。

     在脂硯齋評語中“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說道此處指賈蘭、賈菌,又一次指明賈蘭在賈家落魄後,加官進爵春風得意。

     說賈蘭結局不好的,大概由其母李紈的判詞而來,“晚韶華,鏡裡恩情,更那堪夢裡功名!那美韶華去之何迅!再休提繡帳鴛衾。只這戴珠冠,披鳳襖,也抵不了無常性命。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昏慘慘,黃泉路近!?也只是虛名兒與後人欽敬”。

     由“問古來將相可還存”一句推斷賈蘭富貴早亡,一些爭議也由此而產生。

     我們來看判詞,前半部分都是在說李紈早年守寡,獨守空房,後來因為兒子加封誥命,一時風光,但是在賈蘭做官後很快去世;因“陰騭積兒孫”一句,後人多推斷李紈做了什麼壞事,沒有為兒孫積福,所以斷定賈蘭早亡。

     其實不盡然,紅樓夢中的判詞,多是圍繞十二金釵本身開展的,要解讀,但是不要過度。

     李紈到底有沒有做缺德事,禍及子孫?答案是沒有。對於一些觀點,認為李紈母子對大觀園的覆滅袖手旁觀,就是做了壞事,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李紈比起大觀園的其他人來,雖然智商情商都線上,但是後臺不夠硬,一直都是半隱身狀態,只管養育兒子,很少去興風作浪,但是作為國子監祭酒的女兒,能嫁入有爵位的人家,李紈本身應該也比較出色。

     不幸的是在宅鬥中,賈珠死了,這件事深深影響到了李紈的一生。她只能斂起鋒芒,等待兒子長大成人,在這個過程中,李紈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經濟問題。她的孃家明顯條件不行,嫁妝不會像王熙鳳那麼豐厚,而在賈府,經濟大權都落在王熙鳳、王夫人手中,李紈除了月例和賈母的一些額外補貼,沒有其他收入,養活一個孩子需要的物質條件並不少,因此李紈清心寡慾,賈蘭刻苦上進。

     我理解的“陰騭積兒孫”是——李紈沒有教給賈蘭一個正確的價值觀、財富觀,賈蘭年少受窮,一旦富貴,難免貪得無厭不知收手,這才是不為兒孫積福,禍及子孫。

     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寫“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的李紳,跟賈蘭一樣年少喪父,孤兒寡母扶持長大,做官後奢靡無度,壓榨百姓,據說一次要吃掉上百隻雞舌,這意味著他的一頓飯,要殺掉上百隻雞,儘管李紳本人得到善終,但死後受到了“削紳三官,子孫不得仕”的處罰,子子孫孫永遠不能做官,明明白白的禍及子孫,李紳本人,也永遠地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因此判詞中的前半部分說李紈,後半部分“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昏慘慘,黃泉路近!也只是虛名兒與後人欽敬”,表面說賈蘭,實際上還是突出李紈的薄命——賈蘭富貴而驕,很快死掉了。

     儘管李紈未必親眼看到賈蘭的悲慘結局,在她有生之年沒有受到“老來貧”,但是賈蘭的結局已經註定,考取功名,為母親掙得誥命也只是一時的煊赫——進一步印證了李紈的薄命,哪一個母親不希望兒孫健康長命呢?

      

     

     

  • 4 # 方哲健康生活

    《紅樓夢》創作曹雪芹體現三大原則:一是追求自由戀愛的婚姻觀念;二是人性特點與結局的因果關係;三是封建皇朝腐敗家族走向末路的時代背景。這是整部作品的最偉大之處,揭示了社會發展趨勢,又表達對理想生活的嚮往。從作者創作原則去分析李紈的判詞結局便很明確。

    一、與自由戀愛的婚姻觀念相悖

    李紈是封建婚姻制度的殉葬品,同時“李紈教子”又成為一個女德傳統頌揚的經典。必須肯定的前提是,李紈嫁給賈府榮國府二老爺賈政長子賈珠,是她感到理想的姻緣,出身名宦門第的李紈,父親李守中曾為國子監祭酒,而賈珠“十四歲進學,不到二十歲就娶了妻生了子”,從王夫人口中可以知道,賈珠是個品學兼優的青年才俊,前途無量。但是天妒英才,賈珠死了,李紈青春喪偶,過著槁木死灰的生活。

    在封建婚姻制度下,特別是大家庭的青年寡婦,她沒有選擇的餘地,“惟知侍親養子,外則陪侍小姑等針黹誦讀而已”。在整部作品裡,李紈是傳統女性一個典型代表,她恪守著“女子無才便是德”、“上夫教子”的婚姻觀念,和薛寶釵的婚姻觀念是一致的,與寶黛追求自由戀愛的婚姻觀念是相悖的。隨著賈珠去世,她的婚姻也埋葬了,她唯一的希望和人生意義就是培養賈蘭成才。

    二、人性特點與結局的因果關係

    大觀園結詩社,充分激活了李紈的人性特點:一是不甘寂寞,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她自薦當社長,可以一展壓抑的才華,更重要是擔當起管理和照顧小姑的職責;二是管理能力,她制定了詩禮的管理架構、制度和評價標準,具有量力而行、勤儉理財、生財有道的管理能力,解決了詩社的物質基礎;三是嚴於律子、悉心教導賈蘭,賈蘭決不是一個書呆子,學習之餘亦有其運動、習武的記述。賈蘭自強不息、勤奮學習是孩子們成長的楷模,是作者曹雪芹肯定的人生態度。

    李紈的人性特點和賈蘭的人性特點形成了必然聯絡和因果關係,賈蘭德才兼備、文武雙全,表現出是一個令人疼愛、一步一個腳印進步的孩子,李紈判詞:“桃李春風結子完”、紅樓夢曲“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䘵高登”,說明李紈終於如願以償、母憑子貴,賈蘭科舉高中入仕封爵,她登上了人生巔峰,高貴地封為誥命夫人。

    李紈用一生的守寡教兒來成就兒子,賈蘭不負眾望取得成功,因果關係和付出回報是符合發展規律的,作品並不否認美德與福報、學習與成功的正確觀念,只是作者曹雪芹的眼光更看到社會發展趨勢,並透過賈寶玉的反叛精神去呈現。

    三、封建末世的社會背景

    在封建皇朝、腐敗家族走向末路的大背景下,即使象李紈、賈蘭自律自強正確的個人選擇,能夠取得榮耀亦是短暫的,這是社會發展趨勢。

    作品的主人翁賈寶玉由於具有開放的性格特點,他博覽群書,也包括《西廂記》、《牡丹亭》這類禁書,而且他能接觸社會各階層形形式式的人物,眼光和視野開闊,比賈蘭有遠見,賈蘭也很尊敬他。只不過寶玉與李紈賈蘭之間,道不同不相為謀。寶玉對於封建制度下束縛和壓抑人性的婚姻禮教、科舉仕途表現出叛逆行為,並對“自由戀愛”、“女子平等”、“平民生活”表現出覺醒、追求和嚮往,是符合社會發展趨勢的。

    無論是李紈、賈蘭,還是寶玉、黛玉乃至“金陵十二釵”,在封建末世社會的大背景下,其人性特點的因果關係既存在,但也衝不出時代的侷限,作品以悲劇結局展示,留給讀者思考和警醒,也寄予了對未來的希望。

  • 5 # 睡前讀書

    紅樓夢中李紈的判詞如下:

    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

    紅樓夢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悲劇,所以談不上誰的命運好。如果和其他幾位女子比,李紈的結局確實好點。按照封建統治者的標準,李紈的確算得上一個好婦女。李紈遵守婦道,夫死後好好培養兒子,從來不惹事,因此很有必要給李紈一個獎勵。最後李紈得了個鳳冠霞帔的榮譽,那為什麼曹雪芹把李紈編入薄命司呢?

    曹雪芹把李紈編入薄命司恰恰是對封建制度對婦女的三從四德的要求的蔑視。李紈最後得到了榮耀,但卻是枉與他人作笑談。我得糾正一下,賈蘭是李紈和賈珠的兒子,作者想問的是曹雪芹為什麼把賈珠寫死。賈珠的富貴是註定了的,因為他生在賈府。至於為什麼讓賈珠死,我是這麼認為的。

    賈珠假如不死,那麼紅樓夢的悲劇性將會打破。假如賈珠活著,那麼賈政就不會硬逼著寶玉去讀書了。而作者正是想要塑造一個叛逆者的形象,作者是不太可能再塑造一個賈珠作為叛逆者的。而且紅樓夢寫的人物都不一樣,如果賈珠活著,那麼李紈和王熙鳳不就有點“重複”了嗎?曹雪芹想突出李紈在丈夫死後嚴守三從四德,如果賈珠不死,那這個“三從四德”就不完美了。

  • 6 # 狼煙一九三一

    曹雪芹的《紅樓夢》每個人物都是惜墨如金,都是特有所指,特別是主要人物,都帶有一定的代表性。

    比如十二釵中人人都代表了一種地位,一種性格,一種為人處事方式,一種結局。

    這李紈是《紅樓夢》中主要人物之一,她代表了賈府最終的結局。好比一場戲,在前半場她的戲份不多,但在後半場,如不但登上了舞臺,而且她和她的兒子賈蘭,還真表演了一番,只可惜也是芸花一現,很快凋零了。

    她的判詞是:“詩後又畫著一盆茂蘭,旁有一鳳冠霞帔的美人。其判雲:

    桃李春風結籽完(含李紈),

    到頭誰似一盆蘭。

    如冰水好空相妒,

    枉與他人作笑淡。(甲:真心實語。)”

    “[晚韶華]

    鏡裡恩情(甲:起的妙!)更那堪,夢裡功名!那美韶華去之何迅!再休提,繡帳鴛衾。只這戴珠冠,披鳳襖,也抵不了無常性命。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氣昂昂,頭戴簪纓,簪纓!光閃閃,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高登!昏慘慘,黃泉路近。問古來將相可還有?也只是虛名兒,與後人欽敬。”

    李紈是賈珠的妻子,在介紹賈珠時說到:“這政老爺的夫人王氏(甲側:記清!)頭胎生得公子,名喚賈珠,十四歲進學,不到二十歲就娶了妻,生了一子(甲側:此即賈蘭也,至蘭,第五代。),一病死了(略可望者,即死。嘆嘆!)……”在介紹李紈時:“……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婦珠大嫂(辰:李紈。)。”“……至寡嫂李氏房中來了(慢慢度入法。)。原來這李氏即賈珠之妻。珠雖夭亡,倖存一子,取名賈蘭,今方五歲,已入學攻書。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妙!蓋雲能“以理自守”,安得為情所陷哉!),曾為國子監祭酒,族中男女無有不誦詩讀書(未出李紈先伏下李紋李綺。)。至守中承繼以來,便說:“女子無才便是德(“有”字改的好。確論。)故生了李氏,便十分令其讀書,只不過將些《女四書》《烈女傳》《賢緩集》等三四種書,使他認得幾個字,記得幾個賢女事蹟便罷了,卻只以紡績井臼為要,取名李紈,字宮裁。因此這李紈雖青春喪偶,且居於膏梁錦繡之中,竟如搞木死灰一般(甲側:此時處此境,最能越理生事,彼竟不然,實罕見者。蒙側:反有此等文章。),一概無聞無見,惟知侍親養子,外則陪侍小姑等針黹誦讀而已。”

    從以上描寫我們看到這李紈生於書香世家,她父親是個當世儒家大儒,他教育女兒守閨訓,守儒教,守綱常,是個典型的學者型家庭教育出來的大小姐,這樣人家教育出來的女兒遵守的是,有父從父,而夫從夫,無夫從子的封建禮教。出身決定了她的一生。斷不會做出違背禮教的事來。古人說:寡婦門前事非多,到她這裡顛倒了。這也是曹雪芹給我們塑造的一個典型的“三孃教子”的例子。一個人,少年受父兄教誨,青年守寡,中年守孝,這才得到晚年受榮的結局。但她這樣沒有生活情趣,心如槁木死灰,性格難免不近人情,她秉持的是,只管自已門前雪,那管他人瓦上霜的道德準則,難免受人詬病,因此在介紹她時在後半部賈府落敗後,她唯知自我保護自己,在賈府抄家失落後,她沒有幫助過任何人,很可能族中人求救於她,被她拒之門外,因此才有“也須陰騭積兒孫”沒有種下善果。在賈蘭中舉,得到高官厚祿後,賈蘭難免會飛揚跋扈,貪婪無度,一如年羹堯一樣,功高震主,又不知收斂,很快便招來禍殃,最終又落的個身殞黃泉而無下場。《雍正王朝》中前大將軍王允禔守景陵,後大將軍年羹堯守城門,最終被抄家吊死在城門洞。曹雪芹的筆鋒說的就是一個寡婦,辛辛苦苦培養出了一個進入三公的大將軍,最後還是在封建王朝的傾碾中,一敗塗地,空留個賢婦之名,最終什麼也得不到,只得到人們唏噓不已的嘆息。

    曹雪芹是透過這個事例告訴後人,在這個建制下,即使有三娘一樣的賢母,教育出出將入相的人材,不過也是一條皇家的狗,有用的飛黃騰達,無用時,皇帝一句話便棄之如履,成為他人的嫁衣裳。

    他旨在寫明,封建王朝已沒有了任何希望!

  • 7 # 小陵野叟

    《紅樓夢》在《金陵十二釵》的冊子上,李紈的畫頁上是一盆茂蘭,旁有一位鳳冠霞帔的美人。蘭是賈蘭,美人當然就是李紈了。她可以鳳冠霞帔,想來賈蘭將來是做了官。而關於這一點,李紈的判曲《晚韶華》就說得更明白了。鏡裡恩情,說的是李紈早寡;夢裡功名,便指享兒子的福,卻沒享多久了。珠冠鳳襖是穿上身了,可是無常也來了。

    上面的兩處其實說得很清楚,關於李紈最後的結局不算太差,在家敗後還有一段時間的中興,不過還是無常而終。歸結李紈的結局原因:正是因為她的獨善其身才有了短暫的中興,也正是因為她的不積陰德,殃及兒孫。李紈為了不受老來貧,提前做了很多功夫,但是不積陰騭,傷及兒孫,所以才害死了自己的兒子賈蘭。

    可以大膽的設想一個這樣的情節,就是賈璉和風姐兒遭難後,巧姐兒面臨困境,平兒曾向李紈借錢,而李紈不肯,眼睜睜看著巧姐兒被賣進火坑……

  • 8 # 老龔166916589

    紅樓。十二釵中的李紈孃家也是世家,但地位沒賈府顯赫。天命不濟的李紈婚後偶得一子命賈蘭,丈夫夭折早逝,寡身教子。人雖居大觀園。但他的身份與大覌園的紅塵環境並不相襯。十多年來始終孤獨自悲,在人前她的臉上始終是皮笑而肉不笑,大觀園的花花世界,他好像是沒份。在古代一亇寡婦本當受人岐視,何荒在這樣詩禮傳家的大家院。李紈根本沒有人能看得起她。這些她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也沒處訴說真心。加上母子倆生活來源拮据,按月例開銷困難。母子只是艱辛度日,李紈唯一的希望,就調教兒子。望子成龍,這是前半部份的李紈。

    。接下來小說從甄士隱,賈雨春開始。仍然從甄士隱,要雨春結束。他們在交談中談到‘蘭桂芳香’,這說明賈府後代還有東山再起。這是作者的伏筆,後來確實賈蘭髙中,母為子貴,李紈也能享受到鳳冠霞披的待遇。幾十年的艱辛終於得到好的收穫,但是好景不長,賈蘭福份淺薄當官後沒幾年英年早逝,接著李紈也同時過世,這是李紈的一場惡夢。

    。要說李紈是否有什麼因果報應,這也是一種虛想。在賈府中應得的因果報應,應該是王熙鳳,李紈在賈府承勞承冤了一身,如果有報應,是天不開眼。李紈的一身結局是作者的按排。是故意將李紈弄成一世沒有出頭。為什麼?因為作著十分討厭以賈府為主的四大家族的所作所為。生了個賈寶玉是不求上進的敗家子,賈珠書雖很少,但有理有節知書達禮,追求上進的是短命,賈蘭能東山再起,榮宗耀祖的也懸短命,賈寶玉當了和尚,薛寶釵肚裡有沒後代不得而知,即使有後代,將來能不能為賈府發跡,都是未數。終之作者的筆下賈府非敗落不可賈府幾十年來所辦的很多事情太缺德了,這才是因果報應,任何人無法迴天。

  • 9 # 醉吟扶夷
    金陵十二釵是薄命女子的合集,李紈位列其中,就註定不會有好下場;

    整本《紅樓夢》既是一曲閨閣女子的讚歌,也是一曲悲歌。而起到引領作用的十二釵,更是紅顏薄命女子的代表人物。李紈,這位青年喪夫、晚年喪子的女人,便是其中命運多舛的一位。

    她年紀輕輕便守寡,守著兒子賈蘭苦苦熬過了那麼些年,一心指望兒子將來取得功名,揚眉吐氣。賈蘭也確實爭氣,多年的寒窗苦讀也沒有白費,總算“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試想一下,這個時候的李紈該是多少激動啊!

    可結果呢?緊跟著一句就是“昏慘慘黃泉路近!”有了功名又如何?爭榮誇耀又如何?到底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啊!

    小結:《紅樓夢》本身就是一部無人能逃的悲劇,李紈和賈蘭只能以悲劇收場,這是整本書的架構所決定的。

    賈蘭取得富貴又快速滅亡,是對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無情嘲諷;

    看看整本《紅樓夢》,無處不在地透露著對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無情批判與嘲弄。

    賈珠是王夫人的長子,冷子興這是樣介紹他的:

    “十四歲進學,不到二十歲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

    很明顯,賈珠走的是科舉的路子,本指望他能考取功名,光耀賈家門楣;賈珠出息是出息,然而很可惜,他早早就夭亡了。

    那麼賈家能指望賈寶玉嗎?賈寶玉雖然聰明,卻最厭惡讀書。他公然聲稱以讀書謀取功名的人是”祿蠹“,就算被父親打罵也絕不改變想法;他最尊重的薛寶釵寶姐姐一勸他走”經濟仕途“,他就立即甩臉子給她看,不留一絲情面。想讓他走上科舉之路,是沒什麼指望的。

    李紈的全部希望都寄託在了兒子賈蘭身上。賈蘭也沒有令她失望。可是最諷刺的部分來了:雖然有了榮華富貴,可是命卻沒有了!還有比這更可笑、更諷刺的事情嗎?

    李紈和賈蘭的悲劇體現了封建社會必然走向沒落和解體的大趨勢,不可逆轉!

    《紅樓夢》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作者能清醒地認識到封建社會的腐朽與黑暗。而這腐朽的大廈終會崩塌,這黑暗終於過去。即便這其中會有偶爾的火光出現,比如賈蘭那短暫的功名,卻也只是太陽下山前的迴光返照。借用辛棄疾的一句詞形容就是:“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結語: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我想,這就是作者想說的吧。

  • 10 # 七月流火140400643

    謝網友之邀。

    這個問題是,《紅樓夢》十二釵中李紈的下場最好,但曹雪芹為什麼要賈蘭富貴已及又早滅亡?在這裡先說一點,曹雪芹要賈蘭富貴已及又早滅亡的說法是不對的。從《紅樓夢》的文字中,得不出這樣的結論。這個問題,大約是提問者自己的誤解。但是,《紅樓夢》中對於李紈結局的評價,確實充滿著矛盾。下面,我們就談談這種矛盾產生的原因。這個問題明白了,上面問題的答案自然也就有了。

    李紈嫁給賈珠,生了孩子沒兩年,丈夫就死了。從此之後,李紈就成了未亡人的寡婦。她一生的事業就是撫養兒子成人,使得兒子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由於《紅樓夢》是未完之作,其主要人物“金陵十二釵”的結局,大都是續書者根據前八十回的線索補充的。許多人物結局的安排爭議很大。比如史湘雲,妙玉等。後人不滿意前人的續寫,把前人的設計推翻又重新安排,結果讀者還是不滿意。但對於李紈這個人物的結局,爭議不是很大。她的兒子賈蘭最後透過科舉考試,進入體制內當了官。李紈也因為教子成名,受到誥封,享受了榮華富貴。但短暫的榮耀之後,李紈很快就去世了。

    李紈一生的行狀,是沒有什麼異議的。評價的矛盾,來自社會對這種人生評價的矛盾。從世俗的道德標準看來。李紈守寡培養兒子,最後享受榮華富貴。是人生最大的成功。這種成功的例子,在歷史上比比皆是,比如孔子的母親,孟子的母親,宋代歐陽修的母親,岳飛的母親。都是和李紈一樣,偉大的母親。為了兒子,付出一生。可是,從愛情的角度上來講,二十歲的女性,丈夫去世之後便進入枯木死灰的情感狀態,這樣的生活,真的很充實很幸福嗎?這就是李紈評價中的矛盾。這種矛盾的揭示,恰是《紅樓夢》思想的偉大之處。

    我們知道,《紅樓夢》小說的藝術結構安排上,借鑑了《推背圖》的手法。主要人物的結局都在開始的時候,透過一幅圖畫和一首詩詞的形式隱晦的表達出來。然後又用一首曲子加強。我們先看看《紅樓夢》中關於李紈的判詞和曲子。

    判詞:圖畫是一盆茂蘭,一位鳳冠霞帔的美人。其詞是: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 一盆蘭?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

    圖畫中的蘭,毫無疑問代表李紈的兒子賈蘭。蘭是茂的,而不是枯的,說明賈蘭的生命力和事業是茂盛的。絕不是早早滅亡。而“到頭誰是一盆蘭”無疑是正面說明,李紈和賈蘭的結局是很好的。“如冰水好空相妒”是說,李紈守寡守節教育兒女的做法,從道德上來評判,是冰清玉潔的,做到很難,真的做到了,是讓人嫉妒的。而“枉與它人做笑談”就是站在愛情的角度上說的,這種一生沒有愛情的枯木死灰的生活,真的是那樣美好嗎?這就是人生的矛盾之處。

    下面再看曲子。

      〖晚韶華〗鏡裡恩情,更那堪夢裡功名!那美韶華去之何迅!再休提繡帳鴛衾。只這帶珠冠,披鳳襖,也抵不了無常性命。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氣昂昂頭戴簪纓,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威赫赫爵祿高登;昏慘慘黃泉路近。問古來將相可還存?也只是虛名兒與後人欽敬。

    其中的意思,與判詞是相同的。鏡裡恩情,更那堪夢裡功名,說的是一輩子的愛情已經成為鏡花水月。不可得到了,可是,還要為了一個虛幻的功名去奮鬥。難道榮華富貴之後就不會死了嗎?有不少人認為,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兩句,暗示了李紈曾經做壞事,傷了陰騭。這種說法,只能是對上面曲子斷章取義的理解,因為最後一句“也只是虛名兒與後人欽敬”已經否認了這種說法。因為,李紈死後,身後之名是被人所欽敬的。所以,她是不可能做為社會道德所不容之事。所以,我的理解,“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其實正是李紈一生教養兒子的思想文化動力和支撐。

    總之,在賈府敗落之後,李紈賈蘭母子努過努力,又進入仕途。獲得了榮華富貴。這個結局,與《紅樓夢》續書中的所謂“蘭桂齊芳”賈家復興的結局是不一樣的。特別是賈家復興的結局,是不符合“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的社會規律的。賈家復興,說明賈家雖然遭遇挫折,但沒有敗亡。實際在曹雪芹的設計中,賈家是敗亡了的。“忽喇喇似大廈傾 ”家族結局,不可能被輕易化解。賈蘭雖然榮華富貴,但他的發達,是歷史的另一個迴圈了。賈蘭後來肯定成為了賈大人,但是,人們與他交往的時候,不會再與曾經赫赫揚揚的榮寧二公聯絡在一起了。

    李紈教子成名。是道德典範,人人敬仰。這種情況如果放在現代,李紈是完全可以改嫁,找個信得過的男人和她一起承擔起生活的責任。也就是說,他在教子的同時,可以享受另一段愛情和家庭的幸福。但是,在曹雪芹的時代。這種情況是不可能出現的。所以,李紈只能守寡教子。曹雪芹提出的問題是,這樣的做法值得嗎?合理嗎?正是因為今天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今天的婦女身上不可能出現這種狀況了,所以,人們在評判李紈的時候,把這最重要的一點給忘記了。曹雪芹能在一個全社會都為之叫好為之欽敬的人物事件中,看到社會對女性的壓迫和不公平,這才是《紅樓夢》的偉大之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給孩子報鋼琴課,初學者是幾個孩子同時學好還是一對一輔導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