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高貴不貴

    安徽桐城有個“六尺巷”,故事我就不細說,大概意思是康熙年間的大學士、禮部尚書(大致相當於宰相)在桐城的老宅與吳家為鄰,兩家因宅基地發生爭執,地方官員不敢管;後來張英大度讓地,吳家也感動也讓出三尺,才有了今天的“六尺巷”。

  • 2 # 家風家教

    六尺巷傳說是安徽桐城的地方民間傳說故事。這是一則發生在清代康熙年間,桐城境內的一樁膾炙人口的民間故事。大學士張英的府第與吳姓相鄰。吳姓蓋房欲佔張家隙地,雙方發生糾紛,告到縣衙。因兩家都是高官望族,縣官欲偏袒相府,但又難以定奪,連稱憑相爺作主。相府家人遂馳書京都,張英閱罷,立即批詩寄回,詩曰:“一張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得詩,旋即拆讓三尺,吳姓深為感動,也連讓出三尺。於是,便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巷道。

    “六尺巷”位於桐城市區西后街與五畝園之間。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六尺巷”舊址受到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1985年,桐城市政府將“六尺巷”公佈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安徽省政府有關部門撥專款進行部分修復;1999年,桐城市政府又撥專款在其遺址上進行復建與擴建。現今的“六尺巷”主體建築包括巷道、東邊的“禮讓”石牌坊和西邊的“懿德流芳”石牌坊、休閒廣場、詩畫照壁、假山石等。雖然這裡已成為一個獨立的旅遊景點,但不收門票。從“六尺巷”過往的遊人和行人絡繹不絕,小巷深處仍然顯現出少有的繁華。

    安徽桐城的“六尺巷”在中國傳統文化裡也許是被“和”字哲學充盈得最寬闊的街巷之一了。它的“寬”不是寬在“六尺”上,而是“寬”在人們的心靈境界與和諧禮讓精神上。

    這條巷子現存於桐城市城內,作為中國文化的遺產,是中華民族和睦謙讓美德的見證。六尺巷已經是桐城古城的旅遊景點,2007年4月,“桐城文廟-六尺巷”成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 3 # 醉影北京

    六尺巷是存在的,是國家3a級旅遊景區,位於安徽桐城市區西環城路的宰相府內(省康復醫院內)。六尺巷,東起西后街巷,西抵百子堂。巷南為宰相府,巷北為葉氏宅,全長100米、寬2米,均由鵝卵石鋪就。其名稱源自清代康熙年間宰相張英老家與吳姓鄰居的鄰里相讓典故,六尺巷遺址作為勝蹟已載入國家文物局主編的《中國名勝詞典》,是中國安徽省桐城的一處歷史名勝。

  • 4 # 翰墨坊書法

    我聽過黃梅戲《六尺巷》,清代中期,當朝宰相張英與一位姓葉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兩家人比鄰而居,都要起房造屋,為了宅基,發生了爭執,張老夫人便修書北京,要張英出面干預,這位宰相到底是見識不凡,看罷來信,立即作詩勸導老夫人:“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母見書明理,立即把牆主動退讓三尺,葉家見此情景,深感愧疚,也馬上把牆讓後三尺。這樣張葉兩家的院牆之間就形成了六尺寬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艾灸好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