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揮弓探賾

    《訓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李毓秀,放棄仕進之途,依據孔子的教誨要求,結合自己的教書實踐編成的學童入門讀本,它主要列述了弟子在家、外出、待人、接物、處世、求學時應有的守則規範,強調學童怎樣做人、懂規矩,教育學童以孝順父母、恭敬兄長為名義,繼而教育大家把對父兄的順從,擴大到社會的各個階層,主動去追求對傳統思想文化的認同,宣諭以孔子儒教為立國的根本。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廢經廢倫,治安敗壞根由。貪嗔痴慢,人心墮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須從根本著手。圖挽犯罪狂瀾,唯有明倫教孝。誤根本為枝末,認枝末為根本。為求解決問題,反倒製造問題。君子唯有務本,本固邦國自寧。後來,由清朝乾隆年間的辛卯科副榜賈存仁,從形式到內容上進行修訂改編,不只是針對學童了,而是用來規範每個人做人做事的行為習慣,並改名為《弟子規》。《訓蒙文》引用聖人的著述,以一錘定音的方式,生硬說教,臧否萬行,是當時皇權、神權下的產物,統治者需要這樣的順民、傀儡、奴隸,就給平民子弟灌輸這樣的一套啟蒙讀物,其心可誅。那些必須按照父母意志來學習、生活的孩子,他們在獲得成功經驗的快捷方式的同時,也往往承受了不可承受的壓力,這樣的孩子,缺乏逆境教育,他們最致命的弱點,就是無法承受可能的失敗。想一想,古代聖賢為何要這樣教學?孔子對君臣關係的看法是: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這是儒家倫理文化中的架構,即透過上定名份來教化天下,以維護社會的倫理綱常、政治制度,強調被統治者必須無條件地服從統治者,認為勞動者是靠他們這樣的上人、賢人養活的;法律條令等強制性的規定,不是用來約束上層人物(統治者)的,而只是用來治理下人(勞動者)的,這種道德禮教,與現代的政治、經濟、教育、法律、社會制度以及提倡的人際關係是相悖的。父母呼喚,應及時應答,不要慢悠悠地很久才應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者推辭偷懶。統治者需要推崇這樣的一種德行,來維繫整個社會的穩定,因為這是約束弟子的,而不是約束他們的,他們可以亂做,而弟子就得乖乖的聽他們的,以達到聽其擺佈的貪心,讓孩子失去機靈、失去天真,這就容易扼殺學童的思考能力、判斷能力。孩子一旦犯錯,就過於自責;缺乏擔當,會遇事退縮。父輩可以任意對待兒輩,兒輩卻不能有任何不滿的表示,在追求成功的無形之中,父母釋放了自己的完美傾向。人的本性,會因強調無條件的服從,而受到嚴重的壓抑,將虛偽取代真誠,就會產生十分嚴重的殘害學童之後果。東漢經學家鄭玄寫給兒子鄭益恩的《誡子書》,他教子要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繼承父業做學問,傳授給兒子為人處世所應具備的勤奮、節儉、自立的美德。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寫給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更是入選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七年級語文教材,成為了今天學生必背的國學經典古詩文之一,他為了蜀漢的國家事業,日夜操勞,顧不上親自教育兒子,將普天下為人父者的愛子情懷錶達得非常深切。《訓蒙文》也許能教育出老實聽話的孩子,但卻難培養出一個孩子健全的人格。我們應該早期充分陪伴、後期大膽放手孩子,悲觀、抑鬱、脆弱、瘋狂的孩子正變得越來越多,我們卻茫然不知。當今社會,我們除了要進一步推敲社會主義理想目標的具體含義,還必須權衡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所要付出的代價,進而讓我們相信我們應當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生活、奮鬥。失敗帶來的不是寬慰,而是更大的壓力,更多孩子趨於悲觀,將失敗歸咎於自己,而不是外在的環境或者目標的太高。這種所謂的孝悌仁愛之德行,何必要灌輸盲從?何必要灌輸卑躬屈膝那套?這樣教育長大的孩子,會把凡是有悖祖宗遺訓的想法都認為是邪說,凡是不符合傳統習慣的行為都認為是忤逆。我們選擇的創造自由、思想自由,就一個競爭社會而言,依賴於不在於每個社會成員是否有能力推動人類思想發展的原動力,而在於每一種觀點或判斷是否不受壓制,並以新的思想觀點投入到辯論和宣傳中,去經受考驗的這樣事實。子女對父母的感情是自然而然、發自內心的,父慈子孝這個概念是合乎情理的,即使要強調孝敬,也應以感念養育之恩、恪盡贍養之責為根本。我們不宜教條學習《訓蒙文》,尤其是對於與現代生活和價值觀有衝突的奴化教育內容,應當摒除;那種由表及裡的學習研究方法,不可丟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兩個人下象棋,下的沒事旁邊看象棋的打起來了,這是什麼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