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徑千分尺的測量方法: 步驟一:將被測物擦乾淨,千分尺使用時輕拿輕放; 步驟二:鬆開千分尺鎖緊裝置,校準零位,轉動旋鈕,使測砧與測微螺桿之間的距離略大於被測物體; 步驟三:一隻手拿千分尺的尺架,將待測物置於測砧與測微螺桿的端面之間,另一隻手轉動旋鈕,當螺桿要接近物體時,改旋測力裝置直至聽到喀喀聲後再輕輕轉動0.5~1圈; 步驟四:旋緊鎖緊裝置(防止移動千分尺時螺桿轉動),即可讀數。外徑千分尺的讀數:1) 先以微分筒的端面為準線,讀出固定套管下刻度線的分度值; 估讀到最小度的十分之一,即0.001mm; 3) 如微分筒的端面與固定刻度的下刻度線之間無上刻度線,測量結果即為下刻度線的數值加可動刻度的值; 4) 如微分筒端面與下刻度線之間有一條上刻度線,測量結果應為下刻度線的數值加上0.5mm,再加上可動刻度的值。 外徑千分尺零誤差的判定 校準好的千分尺,當測微螺桿與測接觸後,可動刻主上的零線與固定刻度上的水平橫線應該是對齊的,如下圖1所示;如果沒有對齊,測量時就會產生系統誤差——零誤差。如無法消除零誤差, 則應考慮它們的對讀數的影響。 1)可動刻度的零線在水平橫線上方,且第x條刻度線與橫線對齊,即說明測量時的讀數要比真實值小x / 100mm,這種零誤差叫做負零誤差,如下圖2所示。 2)可動刻度的零線在水平橫線下方,且第y條刻度與橫線對齊,則說明測量時的讀數要比真實值大y / 100mm,這種誤差叫正零誤差,如下圖3所示對於存在零誤差的千分尺,測量結果應等於讀數減去零誤差,即 物體直徑 = 固定刻度讀數 + 可動刻度讀數 - 零誤差外徑千分尺的保養及保管: 1) 輕拿輕放; 2) 將測砧、微分筒擦拭乾淨,避免切屑粉末、灰塵影響; 3) 將測砧分開,擰緊固定螺絲,以免長時間接觸而造成生鏽; 4) 不得放在潮溼、溫度變化大的地方。 5) 禁止用千分尺測量運轉或高溫物件。 6) 嚴禁用千分尺當卡鉗用或當錘子用敲擊他物。 7、使用千分尺測量零件尺寸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 調整零位:0-25mm的直接用後面的棘輪轉動對零,25mm以上的,用調節棒調節零位; 2) 測量外徑時,在最後應該活動一下千分尺,不要偏斜; 3) 在對零位和測量的時候,都要使用棘輪,這樣才能保持千分尺使用的擰緊力(0.5公斤); 4) 測量前應把千分尺擦乾淨,檢查千分尺的測杆是否有磨損,測杆緊密貼合時,應無明顯的間隙; 5) 測量時,零件必須在千分尺的測量面中心測量; 6) 測量時,用力要均勻,輕輕旋轉棘輪,以響三聲為旋轉限度,零件保持要掉不掉的狀態; 7) 用千分尺測量零件時,最好在零件上進行讀數,放鬆後取出千分尺,這樣可以減少對砧面的磨損;如果必須取下讀數時,應用制動器鎖緊測微螺桿後,再輕輕滑出零件,把千分尺當卡規使用是錯誤的,因這樣做會使測量面過早磨損,甚至會使測微螺桿或尺架發生變形而失去精度; 8) 為了獲得正確的測量結果,可在同一位置上再測量一次,尤其是測量圓柱形工件時,應在同一圓周的不同方向測量幾次,檢查工件有沒有圓度公誤差,再在全長的各個部位測量幾次,檢查工件有沒有圓柱度的誤差等; 9) 測量零件時,零件上不能有異物,並在常溫下測量; 10) 使用時,必須輕拿輕放,不可掉到地上。使用時,必須輕拿輕放,不可掉到地上。
外徑千分尺的測量方法: 步驟一:將被測物擦乾淨,千分尺使用時輕拿輕放; 步驟二:鬆開千分尺鎖緊裝置,校準零位,轉動旋鈕,使測砧與測微螺桿之間的距離略大於被測物體; 步驟三:一隻手拿千分尺的尺架,將待測物置於測砧與測微螺桿的端面之間,另一隻手轉動旋鈕,當螺桿要接近物體時,改旋測力裝置直至聽到喀喀聲後再輕輕轉動0.5~1圈; 步驟四:旋緊鎖緊裝置(防止移動千分尺時螺桿轉動),即可讀數。外徑千分尺的讀數:1) 先以微分筒的端面為準線,讀出固定套管下刻度線的分度值; 估讀到最小度的十分之一,即0.001mm; 3) 如微分筒的端面與固定刻度的下刻度線之間無上刻度線,測量結果即為下刻度線的數值加可動刻度的值; 4) 如微分筒端面與下刻度線之間有一條上刻度線,測量結果應為下刻度線的數值加上0.5mm,再加上可動刻度的值。 外徑千分尺零誤差的判定 校準好的千分尺,當測微螺桿與測接觸後,可動刻主上的零線與固定刻度上的水平橫線應該是對齊的,如下圖1所示;如果沒有對齊,測量時就會產生系統誤差——零誤差。如無法消除零誤差, 則應考慮它們的對讀數的影響。 1)可動刻度的零線在水平橫線上方,且第x條刻度線與橫線對齊,即說明測量時的讀數要比真實值小x / 100mm,這種零誤差叫做負零誤差,如下圖2所示。 2)可動刻度的零線在水平橫線下方,且第y條刻度與橫線對齊,則說明測量時的讀數要比真實值大y / 100mm,這種誤差叫正零誤差,如下圖3所示對於存在零誤差的千分尺,測量結果應等於讀數減去零誤差,即 物體直徑 = 固定刻度讀數 + 可動刻度讀數 - 零誤差外徑千分尺的保養及保管: 1) 輕拿輕放; 2) 將測砧、微分筒擦拭乾淨,避免切屑粉末、灰塵影響; 3) 將測砧分開,擰緊固定螺絲,以免長時間接觸而造成生鏽; 4) 不得放在潮溼、溫度變化大的地方。 5) 禁止用千分尺測量運轉或高溫物件。 6) 嚴禁用千分尺當卡鉗用或當錘子用敲擊他物。 7、使用千分尺測量零件尺寸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 調整零位:0-25mm的直接用後面的棘輪轉動對零,25mm以上的,用調節棒調節零位; 2) 測量外徑時,在最後應該活動一下千分尺,不要偏斜; 3) 在對零位和測量的時候,都要使用棘輪,這樣才能保持千分尺使用的擰緊力(0.5公斤); 4) 測量前應把千分尺擦乾淨,檢查千分尺的測杆是否有磨損,測杆緊密貼合時,應無明顯的間隙; 5) 測量時,零件必須在千分尺的測量面中心測量; 6) 測量時,用力要均勻,輕輕旋轉棘輪,以響三聲為旋轉限度,零件保持要掉不掉的狀態; 7) 用千分尺測量零件時,最好在零件上進行讀數,放鬆後取出千分尺,這樣可以減少對砧面的磨損;如果必須取下讀數時,應用制動器鎖緊測微螺桿後,再輕輕滑出零件,把千分尺當卡規使用是錯誤的,因這樣做會使測量面過早磨損,甚至會使測微螺桿或尺架發生變形而失去精度; 8) 為了獲得正確的測量結果,可在同一位置上再測量一次,尤其是測量圓柱形工件時,應在同一圓周的不同方向測量幾次,檢查工件有沒有圓度公誤差,再在全長的各個部位測量幾次,檢查工件有沒有圓柱度的誤差等; 9) 測量零件時,零件上不能有異物,並在常溫下測量; 10) 使用時,必須輕拿輕放,不可掉到地上。使用時,必須輕拿輕放,不可掉到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