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華佗,董奉
張仲景名機,史稱醫聖。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鄧縣穰東鎮張寨村,另說河南南陽市)人。生於東漢桓帝元嘉、永興年間,(約公元150~154年),死於建安最後幾年(約公元215~219年)。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
張仲景從小嗜好醫學,年輕時曾跟同郡張伯祖學醫。經過多年的刻苦鑽研和臨床實踐,醫名大振,成為中國醫學史上一位傑出的醫學家。
張仲景生活在東漢末年。當時疫疾廣泛流行,大批的人死亡,據載自漢獻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十年內有三分之二的人死於傳染病,其中傷寒病佔百分之七十。張仲景刻苦學習《內經》,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鉅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的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辯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傷寒雜病論》序中有這樣一段話:“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生長全,以養其身”,表現了仲景作為醫學大家的仁心仁德,後人尊稱他為“醫宗之聖”。
華佗
華佗(約公元145—208),漢末醫學家,性別男,身高約合現今1.61米。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亳州市譙城區)人。據人考證,他約生於漢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於建安十三年(公元二〇八年)。這考證很可疑。因為《後漢書•華佗傳》有華佗“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時人以為仙”的記載,也有說他壽至一百五六十歲仍保持著六十多歲的容貌,而且是鶴髮童顏的記載。據此,華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歲。華佗生活的時代,當是東漢末年三國初期。那時,軍閥混亂,水旱成災,疫病流行,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當時一位著名詩人王粲在其《七哀詩》裡,寫了這樣兩句:“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這就是當時社會景況的真實寫照。目睹這種情況,華佗非常痛恨作惡多端的封建豪強,十分同情受壓迫受剝削的勞動人民。為此,他不願做官,寧願捍著金箍鈴,到處奔跑,為人民解脫疾苦。
不求名利,不慕富貴,使華佗得以集中精力於醫藥的研究上。《後漢書•華佗傳》說他“兼通數經,曉養性之術”,尤其“精於方藥”。人們稱他為“神醫”。他曾把自己豐富的醫療經驗整理成一部醫學著作,名曰《青囊經》,可惜沒能流傳下來。但不能說,他的醫學經驗因此就完全湮沒了。因為他許多有作為的學生,如以針灸出名的樊阿,著有《吳普本草》的吳普,著有《本草經》的李當之,把他的經驗部分地繼承了下來。至於現存的華佗《中藏經》,那是宋人的作品,用他的名字出版的。但其中也可能包括一部分當時尚殘存的華佗著作的內容。
董奉
董奉(220~280),字君異,侯官(今福建長樂)人。少時治醫學,醫術高明,與南陽張機、譙郡華佗齊名,並稱“建安三神區”。如當時交州刺史吳士燮病危,延董奉診治,以三丸藥納之口中,以水灌之,並使人捧、搖其頭,經搶救而愈。董氏醫德高尚,對所治癒病人輕只要求在其住宅周圍種植杏樹,以示報答。日久鬱然成林,董氏每於杏熟時於樹下作一草倉,如欲得杏者,可用谷易之。重奉以所得之谷賑濟貧窮,後世以“杏林春暖”,“譽滿杏林”稱譽醫術高尚的醫學家,據載今江西九江董氏原行醫處仍有杏林。
董奉出生於長樂古槐鎮董厝村,與華佗、張仲景都是後漢三國時代的名醫,史稱“建安三神醫”。
董奉從小鑽研很多古代有關醫藥方面的知識,採集各種樹木花草加以研究實驗,根據藥物的顏色、氣味和產生的季節、地方等,分別種類、性質,再參考古書記載和經驗,透過對家禽、牲畜的試驗中獲得豐富的醫藥知識,也發明了很多古代所沒有的病源、醫理。董奉不但醫術精湛,而且醫德高尚,他給人看病不收診費,病家在醫好後送他的禮物都被謝絕,對所治癒病人只求在其住宅周圍種植杏樹,以示報答,重病者種五棵,輕病者種一棵。於是,幾年後杏林滿山,故人們便以“杏林春暖”來讚譽醫德高尚、醫術高明的名醫。至今,在長樂有一座山就被稱為董奉山,而在福州的茶亭街河上村,則有一座明代的救生堂,均為紀念董奉。
董奉年輕時經常到處雲旅,行醫施賑,特別是在浙江、江西、廣東、廣西和越南等處往來。他所到地方除了治病賑濟以外,還遍訪名山大川,採集野生植物製成丹藥給人治病。董奉不求名利、樂善好施的高尚醫德被人們傳為佳話,千秋流傳。後世以“杏林春暖”,“譽滿杏林”稱譽醫術高尚的醫學家,喚中醫為“杏林”。這些名垂千古的名醫史蹟,鑄就了中華醫藥今日的輝煌。
與華佗齊名於世的董奉,是三國時代福州長樂人。他一生行醫濟世,救死扶傷,不收錢財,僅要求重病治癒者,在山上種五株杏樹;輕病治癒者,種一株杏樹。於是,幾年後杏林滿山,故人們便以“杏林春暖”來讚譽醫德高尚、醫術高明的名醫。至今,在長樂有一座山就被稱為董奉山,而在福州的茶亭街河上村,則有一座明代的救生堂,均為紀念董奉。
董奉年青時離開福建前往江西廬山學道,繼續民為除害。當時由於江西江河溪澗裡多出現巨蟒,常危害人畜,董奉設法殺之。據《廬山志》卷七記載:“潯陽城東門通大橋,常有蛟,為百姓害,董奉治之,少日見一蛟死浮出。”《潯陽志·董奉太乙觀》還記載:“董奉居廬山大中祥符觀”。張景詩云:“桃花漫說武陵源,誤殺劉郎不得仙。爭似蓮花峰下客,栽成紅杏上青天。”說的是董奉是在廬山逝世後成仙的故事。
同時,《廬山志》還記載董奉在江西行醫期間,有一縣官女兒得了怪病,醫療無效,請董奉醫治即愈,於是縣令便把女兒嫁給董奉為妻。因董奉長年累月要外出為人治病,怕妻子孤單,便收養一女為她侍候。
董奉死後,人們為了紀念他,還在廬山上建有董奉館。《真仙通鑑》載:“奉在人間百年,其顏色常如三十許人。”可見董奉有一套養生之道。
張仲景,華佗,董奉
張仲景名機,史稱醫聖。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鄧縣穰東鎮張寨村,另說河南南陽市)人。生於東漢桓帝元嘉、永興年間,(約公元150~154年),死於建安最後幾年(約公元215~219年)。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
張仲景從小嗜好醫學,年輕時曾跟同郡張伯祖學醫。經過多年的刻苦鑽研和臨床實踐,醫名大振,成為中國醫學史上一位傑出的醫學家。
張仲景生活在東漢末年。當時疫疾廣泛流行,大批的人死亡,據載自漢獻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十年內有三分之二的人死於傳染病,其中傷寒病佔百分之七十。張仲景刻苦學習《內經》,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鉅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的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辯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傷寒雜病論》序中有這樣一段話:“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生長全,以養其身”,表現了仲景作為醫學大家的仁心仁德,後人尊稱他為“醫宗之聖”。
華佗
華佗(約公元145—208),漢末醫學家,性別男,身高約合現今1.61米。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亳州市譙城區)人。據人考證,他約生於漢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於建安十三年(公元二〇八年)。這考證很可疑。因為《後漢書•華佗傳》有華佗“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時人以為仙”的記載,也有說他壽至一百五六十歲仍保持著六十多歲的容貌,而且是鶴髮童顏的記載。據此,華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歲。華佗生活的時代,當是東漢末年三國初期。那時,軍閥混亂,水旱成災,疫病流行,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當時一位著名詩人王粲在其《七哀詩》裡,寫了這樣兩句:“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這就是當時社會景況的真實寫照。目睹這種情況,華佗非常痛恨作惡多端的封建豪強,十分同情受壓迫受剝削的勞動人民。為此,他不願做官,寧願捍著金箍鈴,到處奔跑,為人民解脫疾苦。
不求名利,不慕富貴,使華佗得以集中精力於醫藥的研究上。《後漢書•華佗傳》說他“兼通數經,曉養性之術”,尤其“精於方藥”。人們稱他為“神醫”。他曾把自己豐富的醫療經驗整理成一部醫學著作,名曰《青囊經》,可惜沒能流傳下來。但不能說,他的醫學經驗因此就完全湮沒了。因為他許多有作為的學生,如以針灸出名的樊阿,著有《吳普本草》的吳普,著有《本草經》的李當之,把他的經驗部分地繼承了下來。至於現存的華佗《中藏經》,那是宋人的作品,用他的名字出版的。但其中也可能包括一部分當時尚殘存的華佗著作的內容。
董奉
董奉(220~280),字君異,侯官(今福建長樂)人。少時治醫學,醫術高明,與南陽張機、譙郡華佗齊名,並稱“建安三神區”。如當時交州刺史吳士燮病危,延董奉診治,以三丸藥納之口中,以水灌之,並使人捧、搖其頭,經搶救而愈。董氏醫德高尚,對所治癒病人輕只要求在其住宅周圍種植杏樹,以示報答。日久鬱然成林,董氏每於杏熟時於樹下作一草倉,如欲得杏者,可用谷易之。重奉以所得之谷賑濟貧窮,後世以“杏林春暖”,“譽滿杏林”稱譽醫術高尚的醫學家,據載今江西九江董氏原行醫處仍有杏林。
董奉出生於長樂古槐鎮董厝村,與華佗、張仲景都是後漢三國時代的名醫,史稱“建安三神醫”。
董奉從小鑽研很多古代有關醫藥方面的知識,採集各種樹木花草加以研究實驗,根據藥物的顏色、氣味和產生的季節、地方等,分別種類、性質,再參考古書記載和經驗,透過對家禽、牲畜的試驗中獲得豐富的醫藥知識,也發明了很多古代所沒有的病源、醫理。董奉不但醫術精湛,而且醫德高尚,他給人看病不收診費,病家在醫好後送他的禮物都被謝絕,對所治癒病人只求在其住宅周圍種植杏樹,以示報答,重病者種五棵,輕病者種一棵。於是,幾年後杏林滿山,故人們便以“杏林春暖”來讚譽醫德高尚、醫術高明的名醫。至今,在長樂有一座山就被稱為董奉山,而在福州的茶亭街河上村,則有一座明代的救生堂,均為紀念董奉。
董奉年輕時經常到處雲旅,行醫施賑,特別是在浙江、江西、廣東、廣西和越南等處往來。他所到地方除了治病賑濟以外,還遍訪名山大川,採集野生植物製成丹藥給人治病。董奉不求名利、樂善好施的高尚醫德被人們傳為佳話,千秋流傳。後世以“杏林春暖”,“譽滿杏林”稱譽醫術高尚的醫學家,喚中醫為“杏林”。這些名垂千古的名醫史蹟,鑄就了中華醫藥今日的輝煌。
與華佗齊名於世的董奉,是三國時代福州長樂人。他一生行醫濟世,救死扶傷,不收錢財,僅要求重病治癒者,在山上種五株杏樹;輕病治癒者,種一株杏樹。於是,幾年後杏林滿山,故人們便以“杏林春暖”來讚譽醫德高尚、醫術高明的名醫。至今,在長樂有一座山就被稱為董奉山,而在福州的茶亭街河上村,則有一座明代的救生堂,均為紀念董奉。
董奉年青時離開福建前往江西廬山學道,繼續民為除害。當時由於江西江河溪澗裡多出現巨蟒,常危害人畜,董奉設法殺之。據《廬山志》卷七記載:“潯陽城東門通大橋,常有蛟,為百姓害,董奉治之,少日見一蛟死浮出。”《潯陽志·董奉太乙觀》還記載:“董奉居廬山大中祥符觀”。張景詩云:“桃花漫說武陵源,誤殺劉郎不得仙。爭似蓮花峰下客,栽成紅杏上青天。”說的是董奉是在廬山逝世後成仙的故事。
同時,《廬山志》還記載董奉在江西行醫期間,有一縣官女兒得了怪病,醫療無效,請董奉醫治即愈,於是縣令便把女兒嫁給董奉為妻。因董奉長年累月要外出為人治病,怕妻子孤單,便收養一女為她侍候。
董奉死後,人們為了紀念他,還在廬山上建有董奉館。《真仙通鑑》載:“奉在人間百年,其顏色常如三十許人。”可見董奉有一套養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