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尋找有緣之人

    不論是男孩還是女孩,方法都是一樣的。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一,孩子本身有的興趣愛好,需要去深造,往更深層次去發展。這種情況很簡單,如果有條件就給孩子報個培訓班,接受專業老師的指導,如果沒有條件,可以在網上搜索一些學習資料讓孩子自己去學習。

    二,孩子本身沒有感興趣的東西。想讓孩子有個愛好,那麼就選一個活動或者什麼東西,經常帶孩子去看,看的數量多了,孩子可能就有興趣了(孩子接觸某個活動時,多給孩子講講同齡人在這個活動的快樂故事,和能得到的好處來刺激孩子),每個孩子的好勝心還是很強的,這樣的方法可以刺激孩子的內心,讓孩子去嘗試,嘗試的時候多鼓勵表揚孩子,讓孩子感受到成就感和快樂,孩子自然就喜歡了。千萬不要去強迫孩子。

  • 2 # 吃貨竄天猴

    現實生活總是豐富多彩的,而教育是未來生活的準備。一個人,只有當他具備了一定的愛好和特長的時候,他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他才能生活得更有意義。所以,家庭教育必須重視培養孩子的愛好和特長。 

    在紛繁複雜的現實社會中,美的事物和現象滲透於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同樣,醜的事物和現象也存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做家長的責任還在於,引導孩子 發現美、選擇美、追求美,使孩子對美好的東西產生濃厚的興趣,然後再加以培養,使孩子的興趣保持穩定持久,發展成為一種愛好,再經過努力,最終使孩子形成 一定的特長。 

    那麼,做家長的應當怎樣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呢? 

    1、平時注意觀察孩子的活動,發現其興趣和天賦,善加引導

    孩子剛剛接觸世界,對世上一切都感到非常新奇,他們有著旺盛的求知慾和愛美欲。由於個體的差異性,不同的孩子對事物的興趣千差萬別,如有的孩子喜歡音 樂,小小年紀,對音符有近乎完美的感受,能準確地唱出每個音符;有的孩子愛好美術,不管在什麼環境,他們都能隨意地畫起來,衣服、紙張、地面、牆壁都是他 們的畫紙;有的孩子記憶力強,對讀過的書,看過的畫過目不忘;有的孩子對各種昆蟲和各種小動物有著特殊的感情,有時會為了死去一隻小貓而幾餐吃不下飯,等 等。凡此種種,都是孩子最初表現出來的對某一種事物的興趣或在某一方面的天賦,做父母的不能熟視無睹或等閒視之,更不能橫加指責、盲目否定,而應該細心觀 察,發現他們的興趣和天賦,因勢利導,因材施教,使孩子的興趣沿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 

    世界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高斯小時候是一個非常調皮、淘氣的孩子,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老師發現了這位數學天才。那天,老師出了一道算術 題:1+2+3+4+…+50=?不到5分鐘,高斯就舉手說出了問題的答案,他表現出傑出的數學才能。從此,教師專門為高斯制定了培養計劃,終於使他走上 成功之路。試想,如果當時老師對一貫調皮、淘氣的高斯置之不理,另眼相看,其結果會怎麼樣呢?高斯又怎麼會有以後的輝煌呢?

    2、經常與孩子交流思想感情,尊重其興趣、愛好

    孩子對於“萬花筒”式的大千世界,是以自己美妙、奇異的幻想去感受的,與它們同歡共樂,並由此對世上萬物發生濃厚的興趣。如有的孩子對剛買的新衣、新 鞋總是非常喜歡,不厭其煩地穿了脫,脫了穿,摸摸這,摸摸那;也有的孩子為了得到自己喜歡的玩具,如變形金剛、飛機模型等,寧願放棄好吃的東西。有一位男 孩特別喜歡橡皮泥,他的房間裡、桌子上、床頭堆滿了各式各樣用橡皮泥捏的小動物。媽媽嫌他把屋子弄髒、弄亂了,於是在幫他收拾屋子時,把橡皮泥玩具全部扔 了,結果使小男孩大哭一場,幾頓飯都沒吃。這說明做父母的不能僅憑自己的愛好,按照自己的主觀意願,對孩子橫加干涉,而應該尊重孩子的意願,經常抽時間陪 他們一起遊戲、活動,與他們交流感情,走進孩子們的遊戲王國,去發現他們的才能和興趣,並加以正確引導。否則,只會適得其反,欲速不達,扼殺孩子的個性。 社會上不是曾發生過為了拒學鋼琴,孩子自殘雙手的悲劇嗎?這說明孩子的興趣發展受到脅迫阻礙時,就會產生過重的心理壓力,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我們做 家長的應引以為戒。 

    3、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和特長 

    孩子從產生某種興趣,到形成愛好,到發展成一定的特長,應該說是有一個過程的,我們家長不能急於求成,而必須注意在生活中逐漸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和特長。 

    (1)應營造氛圍,激發動機。文學巨匠魯迅曾說:“讀書人家的孩子熟悉筆墨,木匠的孩子會玩斧鑿,兵家兒早識刀槍。”魯迅先生自己小時候生活的家庭環 境,就有一種很好的文學氛圍,他從小熟讀李白、白居易、陸游等人的詩歌以及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等,為他後來走上文學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果想培養 孩子讀書的興趣,那麼父母就應該常帶孩子逛書店、買書,並經常在家裡讀書看報,向孩子講述書中有意思的故事、娛樂性的內容或科普知識等。經過長期的耳濡目 染,孩子自然就會產生對報刊、書籍的興趣,從而把家長的願望變成孩子自覺的行動。

    記得有人曾說,屬於孩子自覺想幹的事情,其能力就能輕易地、牢固地為孩子所獲得。如果你想培養孩子對拉琴或彈琴的興趣,除了營造一種家庭的藝術氛圍, 使之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外,還應把重點放在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上。鈴木是日本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為了培養孩子學琴的興趣,他十分注意激發孩子學琴的動 機。他先讓孩子一邊玩,一邊看別的孩子練琴,當孩子看到別人都有琴,而自己什麼也沒有時,就產生了一種想要得到琴的願望,儘管如此,鈴木先生並不急於滿足 孩子的願望,而是給他一把不出聲的琴,讓其練習拉琴姿式、指法等。過一段時間後,孩子拉琴的願望越來越強烈,這時,鈴木先生才滿足其願望。所以,營造氛 圍、激發動機是培養孩子興趣、愛好和特長的準備階段,做家長的不可忽視。

    (2)家長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由於各種原因,有些父母錯過了學習的機會,有的是“科盲”,有的是“音樂盲”,有的是“美術盲”等等。他們不願 孩子也像自己一樣缺乏藝術修養,因此,往往自己省吃儉用為孩子買來各種繪畫書籍,買來各種樂器,請來家庭教師,千方百計地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這 固然是必要的,但是家長自身的修養對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和特長也有著重要影響。如果家長的文化素質偏低,藝術修養欠缺,就很難給孩子帶來美的啟迪和藝術 薰陶。試想,如果家長自己不讀書,不看報,不去劇院,不喜歡美術展覽,不愛聽音樂,怎麼能要求自己的孩子獲得藝術細胞,對此產生興趣,並且愛好它呢?父母 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家長的一言一行和一舉一動都將化成涓涓細流,一點一滴滲入孩子的心靈,成為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和特長的催化劑。 

    (3)要善於對孩子進行表揚和鼓勵。無論孩子表現得多麼笨拙,無論他把事情做得多麼糟糕,做家長的都不要求全責備,而應該細心引導,從心理上給予孩子 關心和鼓勵,保護和激發孩子的興趣。如孩子在房間畫畫,將地面弄得很髒時,家長千萬不要大發雷霆,也不要因為孩子畫得達不到要求而漠不關心,甚至加以制 止。而應時時關心、詢問,給予肯定性評價,加以鼓勵。還應為孩子提供必要的繪畫環境和繪畫工具,最好抽時間參與孩子的繪畫,一起欣賞孩子的繪畫作品,甚至 可以用孩子的畫裝飾、佈置房間。這樣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激勵他把畫畫得更好。久而久之,繪畫就會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當一名畫家將成為他的夢想。

    總之,培養孩子興趣、愛好和特長的方式、方法很多,不能一概而論,每位家長應根據自身不同的條件和孩子的不同表現,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這樣才能獲得成功。 

    家庭美育是一門學問,如何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發展其個性特長是家庭美育的核心和重點內容,作為家長,必須透過不斷學習來豐富自己,努力當好孩子的啟蒙老師。

  • 3 # 媽媽up

    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葉子,更沒有一模一樣的兒童。

    所以怎樣培養一個孩子的興趣愛好,第一位是觀察。

    只有細緻的觀察才能發現一個孩子的特點,他在做什麼事情時興致高(眼睛有神、聲音變大、主動靠近),他在做什麼事情時拖沓被動。

    蒙臺梭利教育的創始人瑪利亞曾說,對孩子的教育有時什麼不需要那麼多分析,需要的是大量的觀察。

    第二位是支援。

    發現了孩子的興趣點,對他感興趣的一些事情,給予資源的支援。比如他愛跳,跳遠,跳繩,單腳跳著玩,可以固定每週一些時間陪孩子打籃球、公園與小夥伴跳繩或者請教練教孩子與跳躍有關的運動。

    第三位是鼓勵。

    持續的鼓勵,取得成績時對他的努力的鼓勵,遇到挫折時給他精神支援的鼓勵,懈怠時給予他堅持的督促鼓勵。

    不用擔心晚,有的人八十歲學畫畫還能成為畫家。

    只要發現孩子的真興趣,調動了他的積極性,興趣愛好的培養一定是事半功倍的。

    比孩子不想學,你硬讓他學要有意義。看看多少孩子小時候學鋼琴,脫離父母視線後的成人生活就不再彈琴,就知道硬性培養沒有什麼意義。

  • 4 # 感染疾病小衛士12138

    6歲左右的小男孩,可以從他的生理、心理多個方面去綜合培養興趣愛好。

    生理方面

    1、手部方面,6歲左右的男孩子,手部小肌肉群發育更精細,可以做一些更復雜的動作,可以多玩一些樂高、積木、拼圖等動手能力強的遊戲。

    2、腿部方面,6歲左右的男孩子腿部肌肉更粗大,可以聽到指令後,發出更多的跑跳變速等運動,多培養孩子跳繩、折返跑,給孩子打一個良好的運動基礎。

    心理方面

    6歲左右的男孩子,好學愛問,抽象思維萌發,對個性初步知曉,也開始探索自己身體的小秘密。家長可以耐心引導,注意方式方法,還要注意對孩子隱私的保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出社會幾年,一事無成25歲,人生的重要分水嶺,想問下學個什麼手藝好?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