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快點兒10
-
2 # 三層馬路文藝創新達人
那些年,我們熱愛的連環畫(一)
別裝什麼情懷!
除非你櫃子裡仍儲存著幾十年前的這些小人書……
這年頭,最不讓人嫌棄的炫耀,恐怕只有懷舊了。
女人們喜歡說,沒點故事的男人,就象白開水。所以年輕點的,都喜歡裝酷,上點年紀的,就要懷舊。
今天我們懷的這個“舊”,絕對是很多人心中的“故事”。但對00後,恐怕聞所未聞。對90後,略知一二。對80後,記憶尚存。70後,感動依舊。60後,當然淚牛滿面了。
它就是連環畫,俗稱“小人書”。
中國最早期的印刷連環畫,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清末時期,上海文藝書局出版了石印的《三國志演義》,這是第一部用連環畫來表現文學原著內容的作品。
連環畫真正的輝煌年代,是新中國成立後的780年代。
當時連環畫大多都帶著那個時代的色彩,但從繪畫技法、文學編創等方面來說,很多都堪稱經典,也因此成為了很多人成長的標配。
但是,在很多670年代,甚至80年代的書櫃中,卻仍然保留著不少連環畫。其中,有少量的藏品甚至成為市場的寵兒。一套完整的藏本價值甚至達到了數十萬。它們,每一本都是大家心中的回憶,放了幾十年,今天再看還是感動。
下面,馬路君和各位一起來分享十套曾讓我徹夜拜讀、輾轉難眠的連環畫。
TOP10:
一、《水滸》
很多小夥伴跟馬路君一樣,是把《水滸》、《西遊記》系列作為自己四大名著啟蒙讀物的吧。
兒時不太懂宋江到底是好人還是奸人,這疑問曾讓自己非常困擾,因為這很影響一個純潔孩紙的價值觀。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林沖,有本事但也有隱忍,有柔情但也有擔當,能力強又具備頭腦,但因為光鮮的履歷和學歷,總被無能鼠輩視為眼中釘,所以總是扮演悲情英雄,在朝時被高俅父子玩弄於掌股,身處綠林仍被小人時時算計。
二、《西遊記》
有人說,《西遊記》和《還珠格格》是8090後孩紙暑期的至愛,其實前者也是屬於70後的好吧。
在電視並不普及的年代,連環畫《西遊記》就成了孩紙們競相閱讀的經典,即使在電視劇播出後,紙質的連環畫仍然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至今,馬路君仍記得,因為丟失了其中兩冊而到處尋找的記憶。
三、《偷拳》
知道楊氏太極,是從這部連環畫開始的。
一直在想,如果《偷拳》是現在才創作的,一定是楊氏後人所在的政府相關部門授意,作為其旅遊宣傳的工具。
武俠類的連環畫不太多,《偷拳》算是比較傑出的作品。馬路君小時候覺得裡面的武打姿勢特別帥,甚至經常模仿楊露禪的動作,是的,就跟現在的孩紙給你來個奧特曼敬禮一樣。
四、《岳飛傳》
直到2010年,馬路君才第一次到西湖,而讓我魂牽夢縈的,不是斷橋,也不是白娘子,而是岳廟。
因為小時看《岳飛傳》,對秦檜恨之入骨,做夢都去吐他一口唾沫。
這一恨,直到20多年後的杭州之旅才得解。
五、《鐵道游擊隊》
這個故事系列是馬路君童年的最愛之一,甚至會和小夥伴們分別扮演其中的角色,在家屬院裡拉開駕勢大戰一番。
六、《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那個年代,什麼叫正能量?
那就是保爾。不過,小時候不太明白為什麼要學習保爾,也許這就是灌輸式教育的能量吧。
當然,今天的我仍然認為,無論時代如何變化,都需要這樣的精神哦。
七、《紅巖》
馬路君作為重慶人,童年因為三線建設的原因,隨家族於外地出生成長,卻總聽長輩們講述老重慶的故事,幼小的心靈便種下了統一兩岸的夙願。
因為返渝就學,第一次到了白公館、渣滓洞、歌樂山,那激動勁今天都沒忘。
八、《基督山伯爵》
當初父母購買這套讀本回來時,其實對這類異國黑暗題材有些恐懼,甚至在看過之後,晚上還會做惡夢。
直到慢慢成年之後,才逐漸愛上了這個經典名著故事。
九、《牛虻》
跟《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較為相似的連環畫題材,童年時也並不太喜歡。
但現在,馬路君卻覺得這些經典名著真的具有不可取代的閱讀價值。
十、《霍元甲》
有一類連環畫,是當年直接截圖影視劇版本,可能就是照顧當時尚未普及電視機的大眾吧。
和《霍元甲》類似的還有《戴手銬的旅客》、《高山下的花環》。
“昏睡百年,華人漸已醒”,電視劇風靡一時,連環畫也同樣緊俏,甚至賣斷貨。
-
3 # 米奇as859
8歲那年,父親送我幾本連環畫。有《沙努林》,《英雄八山班》《小八路》,《智勝敵艦》,《紅山島》。第一次讀連環畫,被精彩的故事和有趣的畫面所吸引,忘了吃飯和睡覺,甚至忘了寫作業。
那時候,文化生活貧乏,收音機都是有錢人家的奢侈品。我的童年和少年時代除了看露天電影外,只有心愛的連環畫為伴。這期間,我看了很多連環畫,《列寧在十月》,《白毛女》,《紅色娘子軍》,《海岸風雷》,《海港》,《紅燈記》,《劉胡蘭》,《黃繼光》等等。我曾驕傲的是,我的少年時代是在英雄主義和愛國傳統教育下長大的。而這全是讀連環畫所得到的。
少年時,為了買連環畫,就把父母給的零花錢存起來。有時還收集牙膏皮賣給收破爛的,存夠二塊錢就步行三公里去新華書店買連環畫,並且樂此不疲。那時連環畫很便宜,幾分錢至一二角錢一本。最興奮的事是趴在新華書店售小人書的玻璃櫃臺上,看那琳琅滿目的連環畫封面,恨不能全把它們買走。
那是一個生活貧瘠,精神快樂的少年時光。三十歲那年,父親心梗去逝了。我整理了父親給我買的和這些年我收集的連環畫,睹物思人。從而立之年起,我開始了連環畫收藏。
由於年代久遠,很多連環畫己丟失和破損了。這些年我收藏的連環畫主要是彌補過去己有的新印重版。收藏這些連環畫有一點懷舊心理,但更多的是喜愛。連環畫儘管是印刷品,也是藝術品。收藏連環畫的同時,也收藏了一種無法割捨的情懷。
-
4 # 三束光芒
說起這個想起了前段時間比較好火的一部電影,《樹上有個好地方》,那個小孩有那麼多小人書,捐給了學校,本來是讓大家看的,然而那個班主任卻不拿出來,那個小孩去拿卻被老師發現被罵了一頓。這個小人書對80後印象比較深刻,九零後就比較少了。
-
5 # 大海陽光5
小人書聽其名是讓兒童看的書,但是在現實社會中喜歡小人書的不僅僅是兒童,有相當多的成年人都對它鍾愛有加,甚至像我這樣的40後的老人仍然對它愛不釋手,當然與兒童看連環畫的目的有區別,兒童是看熱鬧為主,而成年人是被連環畫的藝術魅力所折服,當然那些飛畫小人書除外,當年的連環畫作者有一大批著名的大師,他們不以連環畫為小,而是以小見大,精心創作,湧現了一大批精品,其藝術成就遠超一般畫作,會以它強大的生命力流傳於世,如《三國演義》套書,你怎麼評價它都不為過。
儘管現今連環畫已退出市場,但它的極高的藝術魅力永遠也不會退市。
-
6 # 東方132652786
說起小人書,立碼有一種童年時代的懷舊感,感到特別親近和興奮。
什麼《雞毛信》《敵後武工隊》《小兵張嘎》時常拿出來看個不停,有一次在上自習課的時候看小人兒書,讓班主任老師給沒收了,我心疼了好些天兒,大約快放暑假了,班主任老師叫我去一下他的辦公室,我還吶悶兒呢!我又怎麼的了,身後傳來同學們噓噓吁吁偷摸交頭接耳的議論聲,結果是一場虛驚,而且還是個好事兒,‘‘寶林同學,你把書收好,’’我的《敵後武工隊》方方正正的來到了眼前,老師說完把一個筆記本放到我眼前;‘‘告訴你,快要放署假了,你不是愛看小人兒書嗎!在暑期裡你給我寫幾篇觀後感,這是我對你上課時看小人兒書的處罰!’’開學時給我交上。
這時的我,如獲至寶,高興得不得了,而且還得了一個筆記本,我說;‘‘保證完成’’,在開學時我畢恭畢敬的在老師的講臺上把我看每個小人兒書的觀後感的筆記本放在上面,以便老師帶走。在開學的第三天語文課上第一時間班主任老師表揚了我,還在全班同學面上激動的把我的觀後感朗誦了一遍。使我在同學們面前驕傲了好幾天,至今記憶猶新。
兒時的我,就這樣在眾多的小人兒書中渡過的,我看過的小人兒書有兩個紙箱滿滿的。現在還時常拿出來給孩子面前顯擺呢!我說;‘‘這是我小時候的學習機和手機呀’’!所以,在我面前有人一提連環畫小人兒書我就特別的激動,興奮不已,這可能就是與我兒時同小人兒書相伴的緣故吧!
-
7 # 有理由的喜歡
小人書對我這個70後來說,特別的有情結。小學六年看了無數本小人書,基本都是借的對門發小的。她家有個親戚經常給他們帶小人書,說是在那裡上班,具體什麼單位不知道。印象最深的是她家有整套的魔方大廈。每次借五本看完還回去,再借五本。看入了迷。還有西遊記,各種神話傳說,幾乎都看遍了。
從小愛看書的我怎麼可能放過能看小人書的機會。那會放學後作業寫完就看書,沒什麼看了就看我父親買的三俠五義,楊家將。記得特別清楚的一本書,應該是上下兩冊的,但是我家只有上冊,名字叫《春江萬里情》,是一本武俠小說,內容特別精彩,一本上冊我看了好幾遍,可惜一直沒看到下冊結局。直到前兩年想起這本書在噹噹裡搜到的,也是舊書,我很欣喜,買了一套。終於圓了自己心願。看完了整部。至今好像還沒有哪位導演拍這部小說改編的 影視劇。
很期待有一天這部小說能搬上熒幕,我一定去買票,好好欣賞一番。
-
8 # 文化集市
對於小人書的喜愛,不是隻言片語就能說清的。剛懂事時就發現周圍有一種書很流行,那就是小人書。不認字,看圖,猜想其中的內容。我的想象力從那時候被培養了起來。會認字了,才發現,小人書實在太精彩,故事曲折,人物生動。八十年代,我的表哥和堂叔家裡的小人書是最多的,因此,我最愛去他們家做客,名為做客,實為看書,每次回家,還能順幾本。我自己也渴望買幾本看,但沒有零花錢,曾向父親要小人書,也曾向小姑父索要。等到有點一兩毛零花錢了就去鄉里的新華書店買上一本。我記得最早是1984年買了2毛錢的《尕豆豆智鬥羅剎鬼》,後來又陸續買了幾本。到八十年代末的時候家裡有一大箱子了。我像寶貝一樣藏在竹鋪下面,捨不得拿出來給人看。但饒是如此,祖母去世的時候,還是被村裡的孩子趁亂偷走了很多。我猜想是某人拿的,跑到他家討要,還真拿回了幾本。從此以後,我把書藏得更好了。我的一箱子書到現在還在,雖然都已經很破了,卻是我的最愛。如今網路發達,買以前的小人書也方便了,我買到了以前夢寐以求的書,如《孫悟空大鬧天宮》《鐵道游擊隊》《興唐傳》《李自成》等。雖然小人書的輝煌已經過去了,但它的文化價值是永遠不會削減,它將一直傳承下去。
回覆列表
小兒書是我小時候的精神食糧,對小兒書的情感不是現代的手機,電影能替代的。小兒書對我們而言好像更接地氣,看到它心裡面會有一種無法替代的踏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