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凡的平淡
-
2 # 維度整合吳俊
去年在珠海召開的全國首屆地下綜合管廊大會我們去參加了,實地參觀了珠海橫琴的地下綜合管廊示範工程,確實是很先進,但是投資也非常大,在某些地方造價甚至超過高速公路。
我認為大力建造地下綜合管廊是非常必要的,這不僅可以避免現代城市經常性的挖膛破肚,雖然現在一次性投入很高,但綜合性價比更高,每天不停的重複開挖填埋,實際上是對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這樣的地下綜合管廊一次開發永久受益,從經濟的角度來說還是划算的。
大力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不僅有助於城市提升人居環境,提高公共服務水平,降低未來的基礎設施投資成本,目前來說最現實的意義就是拉動經濟增長,有些事現在不做將來做會更貴,在經濟低迷時期,大舉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是最有成效的做法,也是成本最低的時期。
地下綜合管廊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作為戰時的防空洞和避難場所,甚至可以成為一個城市的地下備用交通網路,作為一種應急設施是很有必要存在的,雖然戰爭在我們這些人看來很遙遠,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珠海橫琴在地下綜合管廊,已經預設了垃圾真空輸送通道,如果真的啟用我想這對當地的環境衛生,以及垃圾回收處理都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現在全國中大型城市都在開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當中需要的一些新技術,帶動了相關行業的蓬勃發展這是新的市場機會!
-
3 # 朗坤新媒體
見過城市上空的“空中蜘蛛”,見過地上的“馬路拉鍊”,城市的“面子”風貌我們每天都看得見。那你見過藏在城市地下的“生命線”嗎?
那裡是一條條城市“大動脈”的聚集地,BIM+GIS都是小事,廊內無線感測組網、光纖震動、甚至裝個“智慧”大腦都不在話下。
在城市地下管廊建造一個隧道空間,將電力、通訊,燃氣、供熱、給排水等各種市政工程管線集於一體,集中管控。朗坤智慧管廊大資料平臺作為地下管廊的智慧化大腦,為城市生命線精準把脈,保障城市機體正常運轉。
城市綜合管廊建進入創新發展新階段
近年來,全國各地對市政基礎設施的建設標準不斷提升,紛紛探索透過建設綜合管廊以求達到市政道路地下空間的集約化使用和可持續發展,各地的城市綜合管廊智慧化監控系統工程建設也正在穩步推進。
中國城市綜合管廊規劃建設運維管理已進入創新發展新階段,來看一組資料:
全國開建+規劃+在建綜合管廊現狀統計:
開工建設:2005km/2016年
計劃開工:2000km/2017年
規劃建設:約8000km/2020年
中國已經成為城市綜合管廊規劃建設大國,到2020年,將建成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城市綜合管廊並投入運營,中國的綜合管廊在規劃與建設中迎來了爆發式的發展。
綜合管廊的顯著問題
綜合管廊是一個由環境與裝置監控、安全防範、通訊等多個子系統組成的大系統,系統中牽涉的裝置較多,提供裝置的廠家也較多,協議及控制方式相對複雜。在資料交換中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因此造成介面眾多、訪問性差,容易形成一個個的“資訊孤島”,一次現有技術主要集中於不同系統整合,實現管廊設施和裝置的統一監督和控制。存在以下顯著問題:
無法高效存貯多維度的資料
由於現有實施單位多數為通訊或者軟體企業,對綜合管廊的設計和施工階段認知受限,對綜合管廊的管控處於外部儀表、裝置資訊的管理思維,造成管廊最核心的設計和施工階段資料丟失,為後期綜合管廊的廊體等核心結構的維護埋下隱患。
子系統整合度低、後期維護難度大
各子系統單獨執行,功能單一,系統使用、擴充套件及維護複雜。系統的資料按環境、安防、消防、影片等子系統分割存貯,且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無法支撐綜合管廊的全面有效管控
現有系統無法支撐管廊運維的資訊管理;
現有系統無法支撐管線單位的接入、市政單位的接入;
現有系統無法與市政系統進行有效的對接。
系統智慧水平低
由於資訊軟體公司按照MIS系統的思維搭建系統,無法實現裝置智慧控制。且各系統主要採用人工管理模式,運營管理成本高,管理水平與質量也無法得到有力保障。
朗坤綜合管廊智慧管控平臺
隨著人工智慧、大資料、物聯網技術的進步,以及“智慧城市”和“智慧社會”等新的要求的提出,管廊運維已經不再限於管廊自身運維(包含管廊本體和附屬設施)、入廊管線運維。因此管廊的智慧化技術也不能限於系統的整合和資訊管理。
以包括設計資料、施工資料、水文、地理以及執行和運維管理等資料的綜合管廊大資料平臺為中心的,實現綜合管廊安全、運維、應急指揮和經營以及與外部系統安全的互聯互通等功能一體化的全生命週期智慧管控技術和平臺是未來綜合管廊智慧化的發展趨勢。
朗坤充分利用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GIS和BIM等高新技術,並結合自有實時資料庫產品,建設以“一個平臺、兩個中心、五大亮點、四類場景”為核心內容的智慧化管廊管控平臺,從勘察、設計、規劃、建設、運維、經營和應急指揮等方面提供全生命週期服務。
朗坤綜合管廊全生命週期一體化管控平臺在整合多種業務系統和資料的基礎上,打通訊息孤島,實現平臺層的業務聯動,提供資料互動和共享的能力,同時具備基於積累的資料進行深層次的資料探勘分析能力,實現綜合管廊的精細化運維管理。平臺具備切換不同的工作場景的能力,可以滿足運維、經營、應急以及宣傳展示的不同業務需求,最大化的提升管理效能。
超強七大功能
1管廊安全
朗坤透過多種技術實現對管廊本體、附屬設施、廊內人員全面監控,保障管廊整體執行的安全。
2全生命週期運維管理
透過貫穿管廊全生命週期的人員安全、資產追蹤、裝置監控、成本控制和知識積累,實現管廊經營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促進管廊收費機制的形成,推動政府管線入廊規劃的有效執行。
3
二三維一體視覺化
綜合利用GIS(地理資訊系統)和BIM(建築資訊模型)一體化融合技術,實現地下綜合管廊和城市地下空間的精細化設計與分析、視覺化管理與運維,並貫穿規劃、設計、施工和運營的全過程。
4節能增效
透過精細化的管理實現節約管廊執行能耗、提升運維效率並能有效延長裝置壽命,降低更換成本。
5智慧運維
透過科學制定運維方案,合理配置運維資源,實現安全和故障隱患的提前排除,運維資源的節約,同時提升管廊整體執行效率。
6應急指揮
綜合管廊應急指揮系統基於“一張圖”理念進行建設,利用空間資訊輔助隱患排查、應急指揮、應急資源管理、應急演練等相關業務的進行。透過統一的空間基準,可以將各種資訊進行有效關聯,實現面向應急處置全過程、全範圍的統一管理。
7經營管理
基於大資料的綜合管廊經營管理系統,面向管廊的經營決策,針對管廊建設投入大、執行週期長的特點,從全生命週期成本控制的角度,透過精準化的預算管理、精細化的成本控制、透明化的資產管理和規範化的資料分析,實現管廊全生命週期的運維成本控制,服務質量的保障。
助力打造長沙梅溪湖綜合管廊示範樣板工程
2017年底,朗坤自動化與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關係,由朗坤提供綜合管廊智慧化整體解決方案和相關技術支援,配合中交將長沙梅溪湖綜合管廊工程打造為示範樣板工程。
根據專案特點,朗坤技術專家為梅溪湖管廊度身定製了以“綠色安全、智慧互聯、持續發展”為核心建設理念的綜合管廊全生命週期智慧管控平臺,獲得了業主、建設單位、設計院的一致認可。
在安全監管方面
該方案從管廊本體結構、管廊附屬設施和管線以及入廊人員等三個方面全面考慮,透過資訊化手段和管理體系相結合,最大程度的提升管廊運營過程中的安全等級,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同時透過多維度的資料整合,提供事前預測預警、事中應急處置和事後追溯分析的全過程事故管控手段,降低事故損害。
在運維成本控制方面
透過各種技術手段,全面提升運維工作的資訊化程度,降低運維人員工作壓力、提升工作效率,合理控制運維的人力和能耗成本,同時透過對裝置設施的精細化管理,有效延長裝置使用壽命,降低裝置更新成本。
打造管廊“智慧大腦”,朗坤專業!
-
4 # 珈珞洛洛
1. 有利於破解“城市頑疾”
城市建成區70-80%的雨水短時形成徑流排放,加上各類管線埋設失序,“逢雨觀海”現象時有發生。長期以來,城市管道管線以直埋形式淺埋地下,馬路不斷被挖填,不僅造成經濟浪費,而且給老百姓造成不便。另外,在城市老城區及鄉鎮隨處可見電線杆上密密麻麻的黑色線路彙集絞纏,街道架空線的“空中蜘蛛網”嚴重影響市容。
2. 有利於節約土地資源,促進城市良性迴圈發展
地下綜合管廊可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間資源,實現管線的“立體式佈置”,替代傳統的“平面錯開式佈置”,管線佈置緊湊合理,減少了地下管線對道路以及兩側的佔用面積,滿足市政服務和規劃道路紅線佈置的需要,節約了城市用地。
回覆列表
目前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發展迅速,各地建設熱潮興起。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援下,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是國家重點支援的民生工程,是改善城市病,解決空間浪費,解決城市內澇,改善基礎設施的一項重要工程。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是指城市地下用於集中敷設電力,通訊,廣播電視,給水,排水,熱力,燃氣等市政管線的公共隧道。
本人認為,發展地下綜合管廊能夠有效改善城市發展過程中各類管線的維修,擴容造成的“拉鍊馬路”和“蜘蛛網”問題。提升城市安全水平和城市總體形象,創造和諧的生態環境。
建設的意義在於充分利用空間,節約投資,拉動經濟建設,解決城市發展遇到的瓶頸,提高城市競爭力。
各城市大力建設城市管廊,也體現城市領導者的責任心和決心,是造福後代的一項重要舉措。
許多地方,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採用PPP模式,利用民間資本進入,這樣可以減少財政支出,拉動建設市場的活力,各大央企,紛紛出手,透過市場融資,銀行貸款實施。
各地的迫切需求,以及發展需求,各地加快城市管廊的建設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