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風瀟影63
-
2 # 程老師侃史
慈禧是歷史上頗具爭議性的人物,關於慈禧的評價也褒貶不一,1861年咸豐帝駕崩,連同恭親王發動政變,奪權聽政。曾歸證於光緒,但一直掌握實權。慈禧在位期間發動戊戌政變,斬殺六君子,戊戌變法夭折;她是頑固派代表,重用李鴻章等洋務大臣,但又不願接受新事物。
慈禧自始自終對權利的把握非常牢固,是一個權利慾極強的女人,掌權期間殘酷鎮壓太平運動,義和團運動。對其權利有威脅的全部肅清。同時慈禧積極謀求同列強的合作,在屢次戰爭中失敗後慈禧就謀求與各方列強的謀和,甚至共同鎮壓國內農民運動。慈禧擅長權術和籠絡,重要李鴻章等洋務大臣,籠絡袁世凱等新勢力。鞏固自己的羽翼勢力。當然面對反對聲和壓力。慈禧也發動欺騙性的新政改革,欺騙群眾。透過這些手段,慈禧一直牢牢掌握著手裡的權利,統治達47年之久。
-
3 # 尚拙171
1.慈禧太后統治靠的是老辣的政治經驗與高超的政治手腕。比如她在處理與恭親王奕訴的關係,以及重用漢族大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方面,均能得心應手。慈禧太后慣用的統治術,就是善於利用各派政治勢力之間的矛盾,凌駕於各派衝突之上,操縱其間,保持自己權勢,以此維持政局的穩定。咸豐十一年辛酉政變的成功,就是利用恭親王奕訢集團,而剷除了肅順集團。而後又用奕譞集團取代了奕訢集團。當奕,袁集團勢力膨脹至頂峰時,慈禧太后採取了一系列抑制奕、袁集團勢力再度膨脹的措施。首先,調醇親王載洋入軍機處,以分奕劻之權。其次,去掉袁世凱直隸總督及北洋大臣之職,調袁為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實為名升暗降之法。再次,又調張之洞入軍機處,對袁加以牽制。慈禧太后煞費苦心,基本上維持了光緒末年政局的穩定。
2.清朝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特別是君主權力發展到頂峰。咸豐十一年,咸豐皇帝在熱河行宮病逝。透過辛酉政變,慈禧與慈安兩宮太后開始垂簾聽政。這第一次垂簾聽政雖然從血腥的政變而來,但當時之所以採取這種政治體制,亦確屬不得已之舉:其時同治皇帝年甫6歲,根本沒有行政能力,必需有人輔佐代行皇權。在清代歷史上,順治時期多爾衰攝政,康熙時期鰲拜等人輔政,均曾一度嚴重侵犯皇權;而肅順等顧命八大臣的專權跋啟,更是觸目驚心。這些歷史與現實的教訓,使慈禧太后毫不猶豫地擯棄了攝政與輔政體制,而僅給才高功偉的恭親王奕訴以議政王資格參政的權力,最終選擇了親自臨朝的垂簾聽政體制。可見慈禧太后上位是有其政治傳統和政治基礎的。而當同治皇帝18歲時兩宮正式歸政,但是可惜的是同治十三年(1874)十二月,親政不到兩年的同治皇帝去世,年僅19歲。世人對同治皇帝究竟是死於天花還是梅毒爭論不休,其實這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同治之死對於晚清歷史走向的影響不可低估。試設想:如果同治皇帝不那麼早就去世,慈禧太后還能有第二、第三次垂簾聽政嗎?這確實是個無法驗證的疑問。更可悲的是同治沒子嗣,只能選年幼的光緒登基,這於是又給了慈禧太后親政的機會。
3.以太平天國為中心的農民起義正如火如荼。如何鎮壓農民起義?慈禧太后採取重用漢人的政策,依靠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的湘淮軍武裝力量,作為清軍的主力。重用漢人政策本為肅順所主張,曾經也被咸豐皇帝採納,但咸豐皇帝並不完全相信漢人,而是心存疑慮頗深。當咸豐去世後,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後,很快便把軍事指揮實權交給曾國藩,命其以兩江總督統轄江蘇、安徽、江西、浙江四省軍務,巡撫、提、鎮以下悉歸節制,使曾國藩成為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最高軍事統帥。與此同時,左宗棠為浙江巡撫,李鴻章為江蘇巡撫,李續宜為安徽巡撫,彭玉麟為水師提督。這些以曾國藩為首的湘淮軍悍將都得以重用提拔,均被直接安置在與太平天國作戰的最重要的前線。諸軍奮勇當先,速奏奇效。同治三年(1864),太平天國起義遂被以湘淮軍為主的清軍所鎮壓。隨後,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的湘淮軍又被調去鎮壓捻軍和西北迴民起義,同樣迅速收到實效。這樣不僅為穩定了清朝的統治,更是締造了被人稱為同治中興的奇蹟,同時也給慈禧太后積累了強大的政治聲望,以及大量優秀的追隨者,使其戊戌政變後,第三次親政成為可能
慈禧太后的統治,主要靠的是政治經驗與政治手腕,是一種典型的“老人政治”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實際最高統治者沒有國家元首與政府首腦的名分,靠個人的威望與影響力控制權力,在幕後操縱國家政權。這種政治模式,明顯地表現出保守而缺乏遠見的特徵,可以維穩而難以開新。其實質是一種隱專制政治,必然成為民主政治的絆腳石,從而與政治近代化潮流背道而馳。
-
4 # 發貓的病危
個人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1、辛酉政變前慈禧已經表現出強烈的政治慾望,辛酉政變時也表現出個人高超的政治手腕。
2、統治期間重用漢人官員。
3、對權力的收放把握得當。
4、長期無優秀的合法繼承人。
5、對列強大多采取妥協態度,能夠滿足列強在華利益要求,贏得了列強的好感。
-
5 # 史料簿及
慈禧太后之所以能掌握清朝最高權力達半個世紀之久,除了其特殊的政治身份與地位之外還與其政治手段有關。一個能掌握清朝最高大權的人絕不是什麼沒有本領的人。慈禧在這過程中妥善處理了兩大關係。
一個是帝權與後權的關係。透過立兩個小皇帝講大權掌握自己的手中從而使垂簾聽政合法化。
一個是前朝洋務派和頑固派的關係。既任用恭親王,李鴻章等洋務派改革鞏固清朝統治,另一方面對於頑固派也不打壓,使兩派互相傾軋從中掌握大臣。
從慈禧掌權的時間來看,雖然在這幾十年裡不斷簽下賣國條約,但也因為有她鎮場,清王朝才沒有發生大的動亂。
-
6 # 三立海
慈禧太后能夠在清末統治長達47年,可以說是清末的實際統治者,大權在握。在中國歷史也只有武則天一人能夠以女子的身份登上皇位,統治天下,慈禧太后雖未登上皇位,但其權力是超越了皇權,是清末半個世紀的實際統治者。她憑藉什麼能夠統治清朝47年有著諸多原因。
一、清朝末年缺乏皇位繼承者,皇帝壽命短促。
清朝末年,從咸豐皇帝起,及後面的皇帝,少子或是無子,皇位繼承人的缺乏日益突現,,並且皇帝的壽命短促,同治皇帝只活了19歲,這也可以看出清帝繼位時年歲較小,還不能擔當重任,只能依靠朝廷重臣,身邊太監,或是母后,這也就會導致,皇權衰弱,有可能導致權臣專擅或母后、外戚專政之類把持朝局的現象。
二、慈禧擁有特殊的政治身份及地位。
咸豐死後,雖然形成太后垂簾聽政,八大臣輔政,雖然看似能夠達到平衡,但是慈禧畢竟是新帝生母,地位斐然,並且朝中大臣也認為太后能夠代表皇權,所以支援慈禧的大臣也有很多,能夠助其把持朝政。
三、慈禧個人的政治頭腦和政治野心。
慈禧能夠縱橫朝野半個多世紀,其政治本領、智慧謀略都是不可小覷的,從她能夠妥善調和個人家族那拉氏和愛新覺羅家族的政治關係,就能夠看出她政治手段的老練,面對對政敵的狠辣,更有她強大的政治野心地推動,最終一步步讓她走上清末最高統治者的地位。
以上所言都是個人對於這個問題的拙見,如有指正,不勝榮幸。
-
7 # 求索
慈禧太后統治清朝長達47年有以下因素:第一,慈禧本人具備高超的政治能力與統治手腕。透過祺祥政變剷除異己,為自己進行統治掃清障礙。後來採取措施架空慈安太后和恭親王奕昕,為自己獨裁統治打下夯實基礎。第二,善於用人,重視人才。在統治期間善於重視人才,比如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都是她重用的人才,這些人才在消滅太平天國運動以及其他起義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第三,順應形勢,推行一些改革運動,有助於維護統治。洋務運動能夠在軍用,民用工業,科技發展,派遣留學生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績,離不開慈禧的暗中支援與保護。清末新政能取得一定成效,也與她有關。第四,得到西方帝國主義國家的支援。西方國家為了獲得在華利益除了侵略外,也需要清朝最高統治者的配合與合作,慈禧利用西方國家的支援,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等,也利用西方國家的矛盾,進行制衡防止一家獨大,這樣也有助於防止被吞併的危險。第五,滿清貴族和漢族官僚支援慈禧,而同時代的皇帝實力弱小,對其構不成威脅。同治身體弱對政治本來興趣不大,光緒儘管想振興,但是實力不行。反而,慈禧大權在握,有各方的有效支援,所以她可以進行長達47年的統治。
-
8 # 小程侃史
提起慈禧太后很多人都耿耿於懷,甚至很多觀點認為慈禧是耽誤近代中國發展的罪魁禍首,當然也有人認為慈禧權威巨大,在動亂時期穩定清朝證據也功不可沒。總之慈禧是歷史上頗具有爭議的人物之一。
不過如何慈禧自從發動政變後一直牢牢掌握著實權確實事實,其統治清朝達47年之久。慈禧是一個權力慾極強的女人,在聽政期間善於使用權術,善於利用和籠絡清朝能臣,如李鴻章、袁世凱等。有了好的幫手和簇擁者其權威和統治力持久不衰。在晚清風雲多變的政局下,慈禧又謀求與列強的合作,列強的支援和合作也助慈禧奠定其在清政府的地位。
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王開璽先生是晚清史研究大家,也是季我努學社的顧問。學社特地邀請王開璽先生在悟空問答提出了幾個問題,請讀者朋友和史學愛好者作答。優質答案經王開璽先生審閱後,可以獲得由先生親筆簽名的、於東方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系列叢書。
書單包括:《清代的外交與外交禮儀之爭》(上、下)《圓明園三百年祭》(上、下)《晚清的四張面孔》、《晚清政治史》(上、下)、《晚清南國》、《慈禧垂簾——祺祥政變始末》、《兩世溥儀——末代皇帝傳奇》7部書,9冊。
以上圖書共定價349元,由東方出版社負責快遞。獎品為5套書。其中3套書獎勵最優質的3位答主。剩下的2套書,以單本形式獎勵較為優質的答主。
讀者朋友只需要任意回答一個問題即可獲得評獎機會。歡迎多答,增加獲獎機會。4月5日,答題獲獎名單將由季我努學社在悟空問答賬號 “季我努學社”、頭條號“季我努學社”及微信公號jiwonu公佈,並且同時刊發獲獎答案。
回覆列表
1861年7月,咸豐皇帝病逝,遺命肅順、載垣、端華等八大臣輔政。慈禧聯合慈安太后、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實現了"垂簾聽政"。並改元"同治"。1875年1月,同治皇帝病逝,慈禧太后運用嫻熟的政治手腕,擇立年僅四歲的載湉為帝,是為光緒皇帝。皇帝年幼,慈禧又實現了"垂簾聽政"。1898年9月,戊戊變法失敗後,慈禧囚禁光緒帝於瀛臺,宣佈重新"訓政"。從此以後,光緒成為了"囚徒天子",直至1908年11月21日駕崩。慈禧一生三次"垂簾聽政",自己謂是"非常時期迫不得已之舉",她手擎"祖宗之法不可變"和"本朝以孝治天下"兩大法寶,上挾皇帝下治群臣,將大清王朝的最高權力玩弄於股掌之中,長達47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