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的海運、豐富的廉價勞動力、著名的僑鄉、香港和澳門位於本區、對外開放政策的支援。珠江三角洲地區正是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成為改革開發以來最先發展起來的地區之一 1 珠三角 面積:約4萬平方公里 4 人口:約4000萬人 行政區劃:包括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惠州、江門 經濟概況:珠三角與長三角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綜合競爭力最強的兩個地區,兩者在面積、人口與經濟總量上無法直接比較,但從人均意義上對兩者的綜合競爭力進行比較仍然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從可以看出,2003年珠三角地區的綜合競爭力仍然高於長三角,但增長後勁明顯不如長三角。1997年以來,珠三角綜合競爭力具有大起大落的特徵。舊稱粵江平原。簡稱珠三角。位於中國廣東省東部沿海,是西江、北江共同沖積成的大三角洲與東江沖積成的小三角洲的總稱,是放射形汊道的三角洲複合體。呈倒置三角形,底邊是西起三水市、廣州市東到石龍為止的一線,頂點在崖門灣。面積約1.1萬平方千米。沖積層薄,一般 20~30米。地面起伏較大,四周是丘陵、山地和島嶼,佔面積 30% 。中部是平原,分佈在廣州市以南、中山市以北、江門以東、虎門以西。珠江水系年均輸沙量達8000多萬噸,河口附近三角洲仍在向南海延伸。在河口區平均每年可伸展 10~120 米,成為中國重點圍墾區之一。三角洲屬於亞熱帶氣候,終年溫暖溼潤。年均溫21~23℃,最冷的1月均溫13~15℃,最熱的7月均溫28℃以上。6~10月,常有颱風影響,降雨集中 ,天氣最熱。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多雨季節與高溫季節同步,土壤肥沃,河道縱橫,對農業有利。水稻單位面積產量在中國名列前茅。熱帶、亞熱帶水果有荔枝、柑橘、香蕉、菠蘿、龍眼、楊桃、芒果、柚子、檸檬等 50 多種 。 發展了桑基魚塘、果基魚塘、蔗基魚塘等立體農業結構形式,成為中國生態農業的典範。有製糖、絲織、食品、造紙、機械、化工、建築材料、造船等工業,有南海明珠之稱。 3 生態特徵 珠江三角洲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組成(毫克/升):浮植物總計1.63, 矽藻87.4%, 綠藻4.9%, 藍藻1.9%, 甲藻1.5%, 金藻黃藻0.4%, 裸藻7.8%。 浮游動物種類組成:原生動物(種) 34, 輪蟲(種) 38, 枝角類(種) 26, 撓足類(種) 49, 合計(種) 147。 底棲動物數量、生物量: 1981年個體數(個/㎡) 249.601, 1981年生物量(g/㎡) 29.654, 1982年個體數(個/㎡) 163.548, 1982年生物量(g/㎡) 28.492, 平均個體數(個/㎡) 206.575, 平均生物量(g/㎡) 29.073。 主要經濟魚類:鰣魚, 花鰶,鳳鱭,七絲鱭,銀魚,鰻鱺,花鰻,青魚,草魚,鱤魚,䲘魚,赤眼鱒,海南紅鮊,大眼紅鮊,()條魚,廣東魴,鯿魚,黃尾密鯝, 刺䰾,南方白甲魚,鯪魚,唇魚。 4 經濟和社會發展 1. 經濟實現持續快速增長。1980年到1996年,珠江三角洲地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年均遞增17.8%,不僅高於全省14.5%、全國9.7%的同期平均增長速度,而且高於亞洲“四小龍”經濟起飛階段的平均增長速度。 5. 外向型經濟總體水平較高。珠江三角洲地區充分發揮毗鄰港澳的地緣優勢和僑胞遍及世界各地的有利條件,以國際市場為導向,以國內市場為依託,推動外向型經濟高水平、快速度發展。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區出口貿易總額高達384.6億美元,佔全省當年出口貿易總額的76.6%;實際利用外資87.98億美元,分別佔全省、全國當年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68%和24%。 6. 產業結構優化合理。珠江三角洲地區已經完成了從傳統的農業經濟向重要的製造業中心的轉變,併成功實現了第二、第三產業雙重主導的經濟社會全面聯動發展。珠江三角洲地區第一、二、三產業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1980年的25.8:45.5:28.9發展為1994年的8.8:51.2:40。總體上看,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產業結構已經基本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到工業化,再到產業多元化發展的轉變。 7. 農業產業化格局基本形成。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村城鎮化程序的加快,該地區農業的市場化、社會化、集約化生產經營格局很快形成。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形成了以國內外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資源開發為基礎、以種養業為支柱,農工技貿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專業化生產、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 8. 城鄉協調均衡發展。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村工業化的發展,珠江三角洲地區加速城鎮化。70年代末只有幾十個城鎮,80年代中期增加到200個,1992年達到406個,1994年達到597個。15年增長近10倍。中山、東莞兩市,只轄建制鎮,而沒有縣和鄉的建制。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區非農業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為45.2%,比全省比例高出16個百分點。現在,該地區平均每65.127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城鎮。珠江三角洲地區在城鎮化過程中,將現代城鎮的服務功能優勢與現代鄉村的田園風情優勢相互補充、結合,推動了城鄉協調均衡發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融合區。 9. 社會流動走向健康有序。珠江三角洲地區是全國最大的外來工聚集地。現在,在該地區就業的外來務工者有數百萬,形成了規模龐大、富有特色的外來務工人員流動群。這種社會流動符合現代市場經濟的邏輯,是人力資源最佳化配置的自然體現。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政府有關部
便利的海運、豐富的廉價勞動力、著名的僑鄉、香港和澳門位於本區、對外開放政策的支援。珠江三角洲地區正是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成為改革開發以來最先發展起來的地區之一 1 珠三角 面積:約4萬平方公里 4 人口:約4000萬人 行政區劃:包括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惠州、江門 經濟概況:珠三角與長三角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綜合競爭力最強的兩個地區,兩者在面積、人口與經濟總量上無法直接比較,但從人均意義上對兩者的綜合競爭力進行比較仍然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從可以看出,2003年珠三角地區的綜合競爭力仍然高於長三角,但增長後勁明顯不如長三角。1997年以來,珠三角綜合競爭力具有大起大落的特徵。舊稱粵江平原。簡稱珠三角。位於中國廣東省東部沿海,是西江、北江共同沖積成的大三角洲與東江沖積成的小三角洲的總稱,是放射形汊道的三角洲複合體。呈倒置三角形,底邊是西起三水市、廣州市東到石龍為止的一線,頂點在崖門灣。面積約1.1萬平方千米。沖積層薄,一般 20~30米。地面起伏較大,四周是丘陵、山地和島嶼,佔面積 30% 。中部是平原,分佈在廣州市以南、中山市以北、江門以東、虎門以西。珠江水系年均輸沙量達8000多萬噸,河口附近三角洲仍在向南海延伸。在河口區平均每年可伸展 10~120 米,成為中國重點圍墾區之一。三角洲屬於亞熱帶氣候,終年溫暖溼潤。年均溫21~23℃,最冷的1月均溫13~15℃,最熱的7月均溫28℃以上。6~10月,常有颱風影響,降雨集中 ,天氣最熱。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多雨季節與高溫季節同步,土壤肥沃,河道縱橫,對農業有利。水稻單位面積產量在中國名列前茅。熱帶、亞熱帶水果有荔枝、柑橘、香蕉、菠蘿、龍眼、楊桃、芒果、柚子、檸檬等 50 多種 。 發展了桑基魚塘、果基魚塘、蔗基魚塘等立體農業結構形式,成為中國生態農業的典範。有製糖、絲織、食品、造紙、機械、化工、建築材料、造船等工業,有南海明珠之稱。 3 生態特徵 珠江三角洲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組成(毫克/升):浮植物總計1.63, 矽藻87.4%, 綠藻4.9%, 藍藻1.9%, 甲藻1.5%, 金藻黃藻0.4%, 裸藻7.8%。 浮游動物種類組成:原生動物(種) 34, 輪蟲(種) 38, 枝角類(種) 26, 撓足類(種) 49, 合計(種) 147。 底棲動物數量、生物量: 1981年個體數(個/㎡) 249.601, 1981年生物量(g/㎡) 29.654, 1982年個體數(個/㎡) 163.548, 1982年生物量(g/㎡) 28.492, 平均個體數(個/㎡) 206.575, 平均生物量(g/㎡) 29.073。 主要經濟魚類:鰣魚, 花鰶,鳳鱭,七絲鱭,銀魚,鰻鱺,花鰻,青魚,草魚,鱤魚,䲘魚,赤眼鱒,海南紅鮊,大眼紅鮊,()條魚,廣東魴,鯿魚,黃尾密鯝, 刺䰾,南方白甲魚,鯪魚,唇魚。 4 經濟和社會發展 1. 經濟實現持續快速增長。1980年到1996年,珠江三角洲地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年均遞增17.8%,不僅高於全省14.5%、全國9.7%的同期平均增長速度,而且高於亞洲“四小龍”經濟起飛階段的平均增長速度。 5. 外向型經濟總體水平較高。珠江三角洲地區充分發揮毗鄰港澳的地緣優勢和僑胞遍及世界各地的有利條件,以國際市場為導向,以國內市場為依託,推動外向型經濟高水平、快速度發展。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區出口貿易總額高達384.6億美元,佔全省當年出口貿易總額的76.6%;實際利用外資87.98億美元,分別佔全省、全國當年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68%和24%。 6. 產業結構優化合理。珠江三角洲地區已經完成了從傳統的農業經濟向重要的製造業中心的轉變,併成功實現了第二、第三產業雙重主導的經濟社會全面聯動發展。珠江三角洲地區第一、二、三產業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1980年的25.8:45.5:28.9發展為1994年的8.8:51.2:40。總體上看,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產業結構已經基本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到工業化,再到產業多元化發展的轉變。 7. 農業產業化格局基本形成。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村城鎮化程序的加快,該地區農業的市場化、社會化、集約化生產經營格局很快形成。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形成了以國內外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資源開發為基礎、以種養業為支柱,農工技貿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專業化生產、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 8. 城鄉協調均衡發展。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村工業化的發展,珠江三角洲地區加速城鎮化。70年代末只有幾十個城鎮,80年代中期增加到200個,1992年達到406個,1994年達到597個。15年增長近10倍。中山、東莞兩市,只轄建制鎮,而沒有縣和鄉的建制。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區非農業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為45.2%,比全省比例高出16個百分點。現在,該地區平均每65.127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城鎮。珠江三角洲地區在城鎮化過程中,將現代城鎮的服務功能優勢與現代鄉村的田園風情優勢相互補充、結合,推動了城鄉協調均衡發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融合區。 9. 社會流動走向健康有序。珠江三角洲地區是全國最大的外來工聚集地。現在,在該地區就業的外來務工者有數百萬,形成了規模龐大、富有特色的外來務工人員流動群。這種社會流動符合現代市場經濟的邏輯,是人力資源最佳化配置的自然體現。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政府有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