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彌心高三

    皮格馬利翁效應(Pygmalion Effect),也有譯“畢馬龍效應”、“比馬龍效應”或“期待效應”,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在小學教學上予以驗證提出。暗示在本質上,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

    你期望什麼,你就會得到什麼,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只要充滿自信的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會順利進行,事情一定會順利進行,相反的說,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斷地受到阻力,這些阻力就會產生,成功的人都會培養出充滿自信的態度,相信好的事情會一定會發生的。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皮格馬利翁效應。

    加州學校實驗1960年,哈佛大學的羅森塔爾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學校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新學期,校長對兩位教師說“根據過去三四年來的教學表現,你們是本校最好的教師。為了獎勵你們,今年學校特地挑選了一些最聰明的學生給你們教。記住,這些學生的智商比同齡的孩子都要高。”校長再三叮嚀:要像平常一樣教他們,不要讓孩子或家長知道他們是被特意挑選出來的。這兩位教師非常高興,更加努力教學了。我們來看一下結果:一年之後,這兩個班級的學生成績是全校中最優秀的,甚至比其他班學生的分數值高出好幾倍。知道結果後,校長不好意思地告訴這兩位教師真相:他們所教的這些學生智商並不比別的學生高。這兩位教師哪裡會料到事情是這樣的,只得慶幸是自己教得好了。隨後,校長又告訴他們另一個真相:他們兩個也不是本校最好的教師,而是在教師中隨機抽出來的。正是學校對教師的期待,教師對學生的期待,才使教師和學生都產生了一種努力改變自我、完善自我的進步動力。這種企盼將美好的願望變成現實的心理,在心理學上稱為“期待效應”。它表明: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功,但是能不能成功,取決於周圍的人能不能像對待成功人士那樣愛他、期望他、教育他。

    其實期望效應其中有兩個關鍵點:一個是自我絕對的相信,啟動自我潛意識的力量。另一個就是獲得他人的期待,他人對你是期望的,那麼就會成為你的助力。

    很多人都會重視自我暗示,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獲得他人的認同和他人的期待才是最重要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大學實驗中,教師作為參與者也是不知道事實的最重要因素,因為教師對學生抱有期望,對於學生的錯誤或不足就會用更為積極的方法去教育,最後才會出現學生的確不一樣的結果。

    所以如果想要更好地讓皮格馬利翁效應為我們自己服務,那就從自身出發,不斷積極地自我暗示,以及找一個對你有很大期待的人對你抱有期待!

  • 2 # 我是駱駝草

    皮格馬利翁效應也叫作:畢馬龍效應、期待效應、羅森塔爾效應、暗示的力量。

    理論內容:指人們基於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會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

    這個國王性格孤僻,常年一人獨居。他善於雕刻,孤寂中用象牙雕刻了一座表現了他理想中女性的美女像。因為每天看著這個美女雕塑,久而久之對自己的雕刻的這個美女像產生了愛慕之情。祈求愛神賦予雕像生命。

    愛神很感動,滿足了他的要求。皮格馬利翁真的精誠所至,如願以償。

    他們找到了一個學校,然後拿到一份學生名單。在經過隨機抽樣後,他們給了校方一份名單。

    並告訴校方:這些名單上的孩子有天賦,發展潛力巨大。並示意校方:別把這個事情告訴孩子們。

    有趣的是:無論在學年末的測試中,還是在未來幾年的發展上,被“選中”的孩子們都獲得了更好的發展。

    所以,也可以說: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

    網上流傳著一個故事:說是一個白人婦女帶著自己的孩子,做出租車,計程車司機是一個黑人,孩子就問媽媽,為什麼這個叔叔面板和我們的不一樣?他的媽媽說:上帝為了讓世界繽紛多彩,創造了不同顏色的人。

    到了目的地,黑人司機堅決不收錢。

    他說:小的時候,我的媽媽說我們是黑人,註定要低人一等,如果換成你的回答,今天我可能是另外一個我。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等計程車司機的媽媽那樣認為,並告訴他的時候,他就認為自己就是低人一等的,當你認為一件事情註定會往不好方向走的時候,你便降低了對這件事的努力程度,導致事情真的往不好的方向發展,驗證了預言,踏入惡性迴圈;

    比如說,你總是被說成很懶,你自己也會這麼以為,你看我就是一個懶人吧,我什麼都做不好,坐實了你腦海中的不好的念頭,就會形成一個惡性迴圈,越不好就越不好。

    當你認為你就是比別人優秀的時候,你會要求自己做出更多的努力,從而真的比別人做的多,然後獲得激勵,驗證了預言,就會踏入良性迴圈。

    如果正向的想法多了,就會做的更多,行動的更多了,從大機率來看,得到的就多了,得到了就受到了激勵,就會越來越好了。

    皮格馬利翁效應也被稱作為,暗示的力量。

    小李是一名公職人員,辦公室裡有7-8個同事,有一天同事想跟她開個玩笑,她一進辦公室,就有一個同事說,“小李,你今天的臉色看上去很不好,是不是昨晚沒有睡好呀”。

    實際上小李昨晚睡得很早,也睡的很好。過了一會,又有一個同事說了同樣的話,當有3-4個同事都這麼說的時候,小李就真的覺得自己的臉色很不好,以至於一整天都沒有精神,晚上回家,就對家人說,我今天有些不舒服,是不是臉色很差,昨晚沒有睡好。

    這就是暗示的力量。

    皮格馬利翁效應這個小理論,給我們的啟示:當人處於現在這種社交環境中,要把社交精力多投放到重要引數上。

    多放在那些你喜歡的、你欽佩的、你信任的、或你崇拜的、對你重要的人身上。那些人會對你的行為產生很重要影響,與那些人處理好關係,對自己很重要。

  • 3 # 涓流點滴

    皮格馬利翁效應亦稱羅森塔爾效應”。是一種期望效應。

    1968年由美國羅森塔爾在《課堂中的皮格馬利翁》一書中提出。認為教師對學生的期望,會在學生的學習成績等方面產生效應。如教師寄予很大期望的學生,經過一段時間後測試,他的學習成績比其他學生有明顯提高。因此效應與希臘神話中皮格馬利翁的故事相似,故名。

    教師對學生的期望,確實會在學生的學習成績等方面產生效應。班級學生劉盛成績很差,還容不得批評,連託管班老師都不願接收,在託管班幾進幾齣。有幸,今年他所在託管班來了位退休老師,退休老師有耐心,方法也特別。第一天就讓劉盛在規定時間裡寫完了作業。

    兩週後,劉盛班級進行新學期第一次摸底,劉盛得58分。託管老師問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有同學代為回答:進步了,以前他考三十多分。託管老師豎起大拇指說:很好,下次就及格了,然後就七十多分了,到期中考試就八十多分了。劉盛果然是按這個步子來的。

    對孩子鼓勵比批評管用,有目的引導比胡亂指責有效。

  • 4 # 耕然夫

    先講兩個自己親身經歷的不可思議事件。

    第一個事件:左手的中指比右手的中指長。

    當時的我還是大二的學生。暑假時,和其他的同學一樣,回到老家過暑假。一天閒來無事,母親說:“我們來做個遊戲吧。”我說:“您還會做遊戲?來,試試。”

    母親問我說,我們雙手的中指是不是一樣長?

    我說,雙手的中指當然一樣長。我還特意把雙手合併在一起給母親看:中指一樣長。

    母親說,正確。但是,我能讓你的左手中指比右手長。

    我露出不屑的眼神:怎麼會?不可能。

    母親說,你按我的要求去做。

    我說,好。

    母親要求我閉上眼睛,心裡默唸三遍“我左手的中指比右手的中指長。”而且特別囑咐,你必須要誠實,必須按照我說的做。

    我閉上眼睛,不敢誆騙母親,真的閉上眼睛,在心裡默唸了三遍“我左手的中指比右手的中指長。”

    睜開眼睛後,母親讓我把雙手與小臂之間的那道線對齊,雙手緩緩向上合併,比較一下雙手的中指是否一樣長。

    奇蹟出現了:左手的中指竟然比右手的中指足足多出一個釐米。我有些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又做了一次,結果是一樣的。

    遊戲結束後,母親哈哈地樂了,非常開心。

    當時的我既好奇,又納悶。乖乖,這是什麼魔法?

    暑假結束後,回到學校,母親的那個“魔語”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只是,雙手怎麼比較,都不會出現左手的中指比右手的中指更長的結果。這又讓我多了一層疑問。當然,後來我才知道這是“皮格馬利翁效應的一種”。

    第二個事件:英語學霸。

    中學時代,我是一個玩的時間長度遠遠超過學習時間長度的人。也許貪玩是少年時代的所有孩子的特徵,但我貪玩的特徵比其他同學更加“出色”,在老師的眼裡是一個聰明但懶於學習的學生。

    那天上午的英語課,老師把我和另外一個學習刻苦的學生叫到黑板前默寫一篇英文課文的生詞,有二十幾個。

    讓我興奮的是,我默寫的二十幾個生詞全對,而那個刻苦學習的同學錯了七八個。

    英語老師(我至今還記得她的名字)對於我的表現有點驚訝。於是,向同學們表揚我說:XXX,一個從來不學習的人,竟然能正確默寫二十幾個英語單詞;你看看你們,天天埋個頭在那裡背單詞,還會錯這麼多,你們是怎麼學習的?

    這不是這個事件的全部。因為,讓我默寫單詞的前一天晚上,我鬼使神差背了全部的生詞。它和皮格馬利翁效應沒有絲毫關係。可是接下來,皮格馬利翁效應發生了。

    英語老師那天表揚我的話,我理解成:我這麼不用功學習,都能勝過刻苦學習的同學,如果我要用功學習,無人能敵啊。為了真的無人能敵,我把背英語單詞當飯吃一樣,就是為了避免“被叫到黑板前發生默寫單詞的錯誤”。

    考入市一中高中的時候,那個英語老師不相信我一個來自子弟中學的學生能夠考出那麼好的英語成績。還專門把我叫到他家裡,把考一中的試題重新拿出來讓我做了一遍,成績相差無幾。那個英語老師,是當年“蔣家集團”的英語翻譯,被打成右派後下放到市一中。他說,你的英語是我看到的學生裡面最好的(那時候說英語好,是能英語考試厲害的意思)。

    中學那位英語老師的話,成為了“皮格馬利翁效應”在我學習生涯上的積極因素。

    我們回過頭來說“皮格馬利翁效應”。

    皮格馬利翁效應,聽上去很高大上,其實中國有很多先知先人和現代高人已經給出了最準確的描述和定義。

    比如:心想事成。

    再比如:“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的前半句。

    最有名的,算是阿里巴巴的馬雲最經典的一句話:因為相信而看見,而不是因為看見而相信。

    如果把它總結成一句話,就是:一個人心中怎麼想、怎麼相信,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你期望什麼,你就會得到什麼,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如果再深刻一點解釋,就是:當我們懷著對某件事情非常強烈期望的時候,我們所期望的事物就會出現。

    皮格馬利翁效應是怎麼被人們發現的,它的起源是什麼,這裡就不多描述了,大家上網去搜一下就很容易能瞭解到。

    有人可能對皮格馬利翁效應不以為然,或者嗤之以鼻,認為那是胡說八道或它只是某些人畫的一張“餅”。非也!

    那麼,皮格馬利翁效應的原理是什麼?

    稍微有點心理學知識的人都知道,在心理學上有一個理論,叫“心理暗示”。心理暗示,就是直接或間接的暗示,會影響人們不自覺地按照暗示採取行動。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把我上面自己的兩個事件做一個回顧:

    為什麼我左手的中指比右手的中指更長了?其實我仔細回顧了一下當時我的心理:母親說左手的手指會變得比右手中指更長,重點在於母親“說”。在我的心理上,不願意遊戲的結果和母親說的不一致,否則母親會尷尬或不開心。於是我在雙手中指合併比較的過程中,不知不覺、潛意識中想要達到和母親說的結果一致而導致自己讓右手儘量保持原狀、左手儘量伸長。這樣做,會讓母親開心。

    英語老師的一句表揚,讓我不願意在以後再當著同學的面默寫時,出現錯誤,讓大家覺得我“不過如此”,於是就每天拼盡全力去背單詞,因為我不知道哪一天會被老師叫到黑板前,只能“每天”堅持。

    其實皮格馬利翁效應的核心在於,只要自己抱著積極的心態去想象和期待自己的未來,這種想象和期待就會不自覺地變成自己努力的行為,從而實現自己期待的結果。

    遺憾的是,皮格馬利翁效應,不可能天天躺在家裡夢想就可以實現,畢竟,讓這種效應最終能發生的核心要素是,後續的行動。只不過這些行動的驅動器,就是“相信”和“期待的結果”。

    任何效應,都和自己的內心與行為有關。內因才是決定因素,對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朋友可以給看守所裡的朋友打錢嗎?